书城成功励志轻松学点心计学
36477900000067

第67章 “狠”的优势:穷追猛打,不留后患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酷

待人处世要“狠”一点儿,说起来很容易,谁都可以了解,做起来很简单,也是谁都可以去做的。但是,其精深奥妙之处,却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了解和实行的。也就是说,在待人处世中,聪明人绝不可将其视作儿戏,须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在行动上,“狠”的招法不行便罢,如果行施,就必须无所不用其极,不论何时何地,即使对已经被你打趴下的“穷寇”,也不能心慈手软,杀敌必见血,一定要再加把劲,直到对手永远倒下为止。唯有这样,你才能成为真正的胜者。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天津的商埠上有两家老字号的药店。他们同处一条街上,一个名字叫济世堂,另一个名字叫万寿堂。本来,二者井水不犯河水,各做各的买卖,倒也相安无事。

不料,到了30年代初,刘可发继承父业,做了万寿堂的老板,他的经商思路和其父亲的大相径庭,他看不惯先父那种保守的经商之道,从价格、品种等方面对济世堂药店展开了全面的攻势。结果,生意世家出身的刘老板身手不俗,凭着自己年轻、敢想敢干,很快就把“济世堂”搞得非常被动,经营每况愈下,不久宣告停业。

至此,刘老板大获全胜,发誓称雄天律。他哪里知道,”济世堂”并未被彻底击败,也没有到非关门不可的地步。凭实力,“济世堂”还有继续战斗的可能,不过“济世堂”的老板却没有那样做。他不想两败俱伤,而是采取了避开“万寿堂”正面进攻,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迎接挑战。

不久,“济世堂”在远离“万寿堂”的一条街上重新开张了,但铺面已比原来的门面逊色多了。“万寿堂”刘老板听到这个消息,没有感受到压力,反而得意洋洋。他认为,虾兵蟹将折腾不出气候来,于是对这件事听之任之。

过了一些日子,“济世堂”的又一家分号开业了,自然是小铺面,也仍然躲着“万寿堂”。就这样,“济世堂”在刘老板的眼皮底下步步为营,积蓄实力。三年后,“济世堂”出人意料地宣布,自己将在老店旧址重新开业。此前,他们已暗暗从买主手中买回了店址的产权。就这样,“济世堂”起死回生了。

这时,“万寿堂”的刘老板才开始绝地反击,但是,他很快发现,这已是不可能了。原来,“济世堂”在三年中,已经开发了一批分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而在其内部采取统一的经营方针,集中进货,分散经营销售,自然销量大得多。结果是,“济世堂”获得了重生,“万寿堂”的刘老板因为最初的放人一马,给自己种下了祸根。

事实上,最初的刘老板心也算狠,在各方面针对自己的多年伙伴“济世堂”展开进攻,使“济世堂”处于劣势之下,似“穷寇”已逃,然而在对手被打倒之后却心慈面软,没有紧紧地跟踪追击,痛下杀手,而且对于得到的一些消息,自己也没能正确分析出“济世堂”新的经营方针,而最终导致自己失利。

与人较量,重在克敌制胜,不宜放虎归山。在战场上,兵家们运用“穷寇勿追”的策略,有时意在假释敌人一条生路,使对手不再抱定决一死战的决心,而使其抱侥幸的心理逃跑,期望不战而求生。其斗志殆尽,造成对我方有利之战机。而在待人处世中,当你与对手的相互利益发生直接冲突时,必须千方百计地用狠招战胜对方,迫使对手永远放弃竞争。

所以,无论在哪个舞台上与人争斗,都要对被“赶走”的竞争对手不存仁慈之心。只要对方还有反击的力量,就要紧紧地尾随其后,让彻底对方失去反击的可能。一个人坚持到最后,不仅是指他要忍耐成长的痛苦,也包括他在斗争中彻底击败对手,不留死灰复燃的机会。

“做个有心计的人”

有句话说的好,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酷。想要成大事,一定要对自己的对手穷追猛打,彻底消除他们对你的威胁。或许有人说这样做有点残酷,但这就是现实中的生存法则,由不得你心生怜悯。如果你稍有含糊,对方必然在喘息之后反咬你一口,给你带来致命伤害,也让你以前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

学不要把事情做绝,把话说绝,给自己留下回旋的余地破釜沉舟的气概毕竟只是个经典的故事,现实中世事变幻莫测,很多时候即使我们真的破釜沉舟,也会随着事情的变化导致结果偏离我们的初衷,不能达到目的。此时,如果没有给自己留下退路,那么人生就容易走向一个极端。

毕竟,生命有限,人生只有一次。不留退路给自己,只会将自己逼到死角,使人生面临绝境。这是任何珍惜生命的人都不想遇到的。因此,说话做事给自己留下回旋的余地,即使真的到了没有路前进的时候,还能转过身有个退路,而真正不失希望、乐观豁达的人,通常还能在退路当中找到新的、更好的出路。这当是自留退路给自己的人的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