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轻松学点心计学
36477900000053

第53章 值得定律:不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相反,值得做的事情,就值得做好。这个定律似乎再简单不过了,但它的重要性却时时被人们忽略。值得定律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失误做砸了一件事情,或因为做的事情之渺小而自认为不值得浪费时间和精力,那你就大错而特错了。当我们吃饭时不是因为吃了最后一口就吃饱了,而是从开始的第一口饭慢慢积累,才有吃饱的最后一口。

站在高处讲,如果我们现在成功了,就会觉得以前的失误或做了渺小的事值得。什么事情都是一分为二来看待,现在觉得不值得做的事情,也许在成功的路上又是必需做的事情,这就让我们为难了。人没有前后眼,也没有预知未来的能力,但我们可以总结哪些事值得做。

一般而言,这取决于三个因素。

(1)价值观。只有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事,我们才会满怀热情去做。

(2)个性和气质。一个人如果做一份与他的个性气质完全背离的工作,他是很难做好的,如一个好交往的人成了档案员,或一个害羞者不得不每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

(3)现实的处境。同样一份工作,在不同的处境下去做,给我们的感受也是不同的。例如,在一家大公司,如果你最初做的是打杂跑腿的工作,你很可能认为是不值得的,可是,一旦你被提升为领班或部门经理,你就不会这样认为了。

在生活中,总会遭遇许多的困难、挫折,也会产生很多我们意料之外的失误,就如把一杯纯鲜的牛奶打翻一样。每当此时,我们怎样抉择往往事关重大。如果只沉浸在过去的失误当中,为打翻的牛奶哭泣,那太不值得了,应该从中学到经验,为什么这杯牛奶会打翻,是不是放的位置不对,还是杯子过大。总结经验使得下一杯牛奶再不会被打翻。

其实,重要的不是我们失去了什么,而是我们从这些困难、折磨中得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莎士比亚说:“聪明的人永远不会坐在那里为他们的损失而哀叹,却情愿去寻找办法来弥补他们的损失。”

东汉大臣孟敏,年轻的时候曾卖过甑。有一天,他的担子不小心掉在地上,甑被摔碎了,他头也不回地径自离去。

有人问他:“甑摔坏了多可惜呀,你为什么都不回头看一看呢?”孟敏十分坦然地回答:“甑既然已经破了,再疼惜它也没有什么好处了。”

是的,甑再珍贵,再值钱,再与自己的生计息息相关,可它被摔破,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你为之感到可惜,心疼如焚,顾之再三,又有什么益处呢?

这就是明代大学问家曹臣的《说典》中的一则小故事《甑已摔破,顾之何益》。正如《论语》当中的一句话:“已经做过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已经完成的事不要再议论了,已经过去了的事不要再去追究了。”所以不要再让已经无法挽回的失误困扰自己,勇于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找到正确的方向往前继续走才是明智的。

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这是卡耐基的名言,并不间断地教育、引导了无数的渴望成功的人,而且至今仍是我们为人处事应当谨记、学习的。

一位在商场拼搏多年而今功成名就的成功人士曾深有感触地说:“很多人都羡慕我今日的辉煌,殊不知在我创业的道路上所遇到的坎坷,我曾为生意场上的不如意而伤感,为自己做错的事而后悔,现在想来当初这样沮丧,真是没有必要,过去的事已经过去,后悔、埋怨、消沉都于事无补,何必为打翻的牛奶哭泣呢?”

轻型商用喷气机之父比尔·利尔,先后4次积聚财产,又失去了财产;亨利·福特曾两次破产,而后才成功推出T型汽车,并获得重大成功。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也是如此。“只有坚持不懈,才有可能成功”,这是盖茨的座右铭,不要为过去的失败而耿耿于怀。

微软对每一个员工灌输正确对待过失、甚至失败,甚至提出“没有失败说明工作没有努力”。不惧怕失败,将失败看作走向成功的铺垫,是微软人的理念。

在微软公司,员工遇到工作中的失误及失败以后,面对的不是批评、斥责或者评估损失,而是“残酷无情”的剖析过程,即分析失败的原因,并找到成功的通道。在微软人看来,这才是对失败的尊重,而不是一味地对工作的失误纠着不放。

比尔·盖茨认为,失败是成功的一种需要。因此,在管理上盖茨更强调行动,不能因为怕犯错而拒绝执行。由此,微软形成了一种容忍失败的企业文化。

为打翻的牛奶哭泣,实际上是在拿过失来惩罚自己,纯粹是自我折磨。俗话常说“覆水难收”,但是,既然已经倒出去的水,为什么还要收回来呢?还能收回来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不要花费时间精力金钱等等去懊恼悔恨,做这些无意义的事情只会陷入更加无意义的境地。学会为自己卸下生活中的包袱,把握住现在才是我们的制胜之道。

把握住现在,就需明白昨天已成为历史,昨天的酸甜苦辣不在,把它们统统忘记,从现在开始把握住今天,活在当下。因为我们今天的选择关乎我们的将来,懂得放弃,没必要总是为喝茶还是喝咖啡这种小事而让时间停留太久,只有这样机会才不会与我们擦肩而过。

所以,学会从牛奶打翻的那一刻起变的成熟一点吧!无论发生什么事,尽量做到处事不惊,说不定事实本就如此,该来则来,该走则走,只要我们不听天由命,不放弃,只要我们努力,那么一定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1)理性面对暂时的过错

只有敢于面对死亡的人,才能活得精彩。同样的道理,只有敢于面对失败的人,才会在人生中更从容自得。不同的是,死亡之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而失败之后还会有很多的机会。

(2)珍惜过错的机会

现实生活中,尤其在生意场上,多少人败就败在“不会学”上。面对失败,没有自省,不善于把这个教训当作失败的机会,就无法抓住问题的关键,以后还可能犯同样的错误。在工作中,有的人做得很漂亮,有的人做得一塌糊涂,这可能与经验、反应有关系;但是如果你总是失败,那就是自己的问题了。为此,生活中的每个人必须从失败中获得成长。

(3)在过错中积累经验

美国3M公司有一句关于创业的“至理名言”:为了发现王子,你必须与无数只青蛙接吻。成功需要经验积累,做任何事都要在不断失误、过错中跌打滚爬,从而不断积累经验财富,不断前行,最后到达成功的彼岸。

(4)容忍过错

只有容忍过错,才会向成功迈进一步。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员工的竞争力也在失败的考验中得到更大提升。只有不计较过程中的失败,只管最后的成功,因此最后成功的才算数。比如,一个方案最后失败了,员工的绩效会打折扣,但不会影响他的长期发展,除非他一再失败。这种企业文化,才能让每个员工都对工作充满了热情。

“做个有心计的人”

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总是对曾经失去的或未曾得到的耿耿于怀。而且很多时候都会感叹失意、失误或者失去。其实,现在的社会已经不容许我们总是自怨自艾,痛在过去反而是在当今。懂得“不为打翻的牛奶哭泣”的生存智慧,反而能够让我们的身心更加轻松,看向未来也会多了份自信和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