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轻松学点心计学
36477900000048

第48章 吹牛皮现象:话说得太圆满,会让自己下不了台

俗话说:“话不要说满,事不要做绝”当然是有道理的。把话说得太圆满的人,总有空口说大话的嫌疑,让人觉得你说的话不靠谱,有吹牛皮的现象。所以,说话的时候,不可把话说的太过圆满,给意外情况留有余地,以免下不了台。

有时,把话说得太圆满的人,夸口、说大话、“吹牛皮”的人,常常是外强中干的;而且他们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引起大家对他的关注,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卖弄自己,显示自己多有才华,知识多渊博,对方会有相形见绌的难堪,这也不利于交往。聪明的人不会在人前夸自己,而是不失时机地,投其所好地赞扬别人几句,以示交好之意。

能够谨言慎行的人,往往会得到许多有形无形的福报,别忘记,祸殃也是最容易由口而出的。美国的艺术家安迪渥荷曾经告诉他的朋友说:“我学会闭上嘴巴后,获得了更多的威望和影响力”。

大智若愚,有学问的人一般不乱讲话。只有那些胸无点墨又爱慕虚荣的人才喜欢信口开河,大发言论。有的时候也不是没有真才实学,但是如果不注重讲话的对象和方式,话讲的不到位,就会在无意识中为自己带来麻烦。

有一次,刘邦出去散步,韩信在侧。在谈论的带兵之道时,韩信问刘邦,最多能带多少兵力。刘邦说:“我最多能够带十万兵力。你觉得自己呢?”韩信未经思考,立马说:“有多少可以带多少。”刘邦听后没再说什么,很快就回去了。后来,韩信因谋反之罪获死刑。

大家都说韩信死于功高盖主,这是经过了历史证明和考证的。但是,他背负的却是谋反的罪名。这之中,除了韩信确实有才,让刘邦很忌惮之外,还有一点就是,韩信完全就是一个大老粗,不懂得说话的技巧和心计。

倘若韩信完全是因为功高盖主,那么公告之人还大为有之,萧何、陈平都安然无恙。所以说,重要的一点就是,韩信在自己的言语上不懂得避讳,尤其是対君王。现在不需要打天下而是坐天下的时候了,还要你带那么多兵干什么?就因为韩信对自己太自信,对时局认识不清,把话说得太圆满,才在刘邦心中留下了块疤,最后不得不痛下杀手,以绝后患。

韩信因讲话太圆满,为自己惹来了杀身之祸。现代的我们,也决不能在自己的生活中对这种事情置身事外。尤其是对上司,你原以为要好好表现自己,让上司看到自己的能力和勤劳,就要不说有的事情都一一承应下,拦下来,并信誓旦旦的说自己一定能够做的很好,一定会让上司满意。所以即使通宵达旦,累的昏天暗地也强撑着。殊不知,这样的太过圆满,只会让自己下不来台。

并非说每次事情都做不好,而是只要有那么一次或两次,那么下不来台的就会是自己。不仅事事亲为抢了上司的风头,还阻碍了同事的前途。只会让自己得罪上下级,腹背受敌。一旦某项工作没做好,却又提前夸下了海口,那么,上司会觉得你该吃下亏,长个教训。同事会幸灾乐祸,谁让你每次都说的那么圆满,这次让你好好丢丢脸。

这样的境况简直是让人觉得不但工作累,生活也很压抑。没有人理解,没有人支持。其实,只要学会稍稍变通一下,不仅让自己在工作上感觉轻松,在人际关系上也会收获不少。

(1)谨言慎行是标准。祸很多时候都是来自于嘴巴里的,这是决定一个人的荣辱的关键。说话不绝对,不过于圆满而有时可信性。自己应该为自己留下说话和回转的空间。

(2)不必事事躬亲。学会放松自己,解脱自己,不要逞一时的口快,将他人得罪,给别人留下看笑话和抓把柄的空间。

“做个有心计的人”

有句名言是,“宁可把嘴巴闭起来,使人怀疑你是浅薄,也不要一开口就让人证实你的浅薄。”说出去的话就如泼出去的水,让人后悔的时候想收也收不回来。只有自己给自己留下余地,不把话说的太圆满,才能有个台阶让自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