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轻松学点心计学
36477900000002

第2章 发现优势:洞察社会、揣摩能力

《孙子兵法》上有一句话:“知彼知己,百战不贻;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贻。”意思是说,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就会百战百胜;不了解敌人,而只了解自己,胜败的可能各半;既不了解敌人,也不了解自己,那就每战必败了。

这虽然讲的是自己和对手之间的问题,但是,我们同样会发现,不能够清楚认识自己的人,是决不能成事的。而且,不能认识自己,不知道自己才能吃几两干饭的人,也无法客观真实的了解对手。那么,不知己、不知彼,就不会有成功。

人类社会中最强大的力量是智慧和谋略,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其中的制约因素是什么。而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来源于每个人的本身。如果往往只能看到自己表面的东西,而不能深入到本性里,那么,面临事情时自己根本就无法掌控自己,那么获得较大的成就也就无从谈起了。

在处理各种关系的时候,首先弄清楚自己是怎么想的,准备怎么做,然后再制定对策,那么成功就触手可及了。这就是先知己、后成事的智慧。清楚了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才能在人际交往中有针对性地施展长处,避免短处。

知道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才知道自己真正的用武之地在哪里,用心的去做这方面,发挥专长,当然能够成功。清楚了解自己的短处,就知道自己的软肋在何处。然后花心思有针对性地从他人身上吸取我们所需要的,来弥补我们的缺点和短处,让自己的短处逐渐变成长处,从软肋变成优势。

相信在这方面汉高祖刘邦应该算是一个识己认人的高手。

我们都知道,刘邦对人才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楚汉战争后,刘邦向大臣解释自己胜利的原因,“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刘邦清清楚楚的向大家阐释了自己的优缺点。首选他一一列举了自己较多的缺点,然后说自己能得天下则是因为会用人。这说明刘邦对自己有几斤几两有相当的了解。而且,更高明的是,他在这样说的时候其实也已经笼络住了人心,因为他给予了自己和手下双重的赞赏:手下的才干,自己的慧眼识人、明察秋毫以及善用人之道。

知道自己能吃几两干饭的人,说明他已经清楚地掌握了自己,学会了观察自己、总结自己的能力。那么,自然而然的,他必然也会将这份能力用于识别他人,达到很好的识人和用人的效果。

就像谈判有输有赢一样,面对自己,其实也是一场谈判。你的谈判对手实际上是内心的你,谈判的目的是为了身心的融合。如果你能够战胜自己的内心,让它完全的交付与你,那么你就胜利了。这其实是一场双赢的谈判,赢在你,赢在心。

小李是某公司办公室里一位能干的小伙子,可他老是喜欢我行我素,自认为自己才能出众,不知自己能吃几两干饭,想干的工作就认真完成,不想干的工作逼死他也不肯做,公司的人拿他没办法,是一匹出了名的烈马。

有一天,办公室新上任了一名科长,上任没几天,科长就把一个很琐碎的任务交给了小李。当时,小李一见就头皮发麻,怎么说也不想接这项任务,非得要求换一个新任务,而科长就是不同意,并要求小李一周完成任务。

小李觉得无所谓,心想,你刚来的有什么了不起,不换也没关系,反正我不干,我另外找些活,你也不能说我偷懒。

过了一个星期,科长见小李故态重萌,也不动声色。他找小李:“小李,我已经在交代任务时说明了紧迫性,但是一周下来你的工作没有进展。我将设法减去你所有的其它工作,希望你能在两周内完成这项任务。如果有什么困难,或碰到必须推迟时间的情况,请及时告诉我,我会尽量帮助你。三天后,我再核查一下你工作的进程及其相关的问题。我相信我们可以按时完成这项工作的。你说呢?”

小李当时口是心非地答应了,可事后还是依然如故。三天后,科长又找到了他:“小李,你的工作没有进展,主要是你一再拖延造成的。看来只有一个办法:请其他能完成这项工作的人来代替你。显然你有很强的个性,但我们没有办法给你安排一个合适的岗位,只能把你分流到其他部门。你有什么想法,考虑好了再来找我!”

这时,小李傻眼了,他如果再以个人好恶行事,不再好好地反省自我,真正了解自己,他就要被赶出办公室,而现在办公室的职位正是他所喜欢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学会清楚地认识自我是一个休整自己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休养生息”的过程。只有先充分的了解自己,才能有更多时间打造自己,充实自己和完善自己,才能励精图治,才能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在进步和成长中陶铸自己的雄才大略。

要想清楚的指导自己能吃几两干饭,那么就要好好的正视自己,正视对我们有帮助的建议。

(1)摆正心态。

正视自己,首先要调整心态。好的心态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心态不正,犹如发脾气的人,什么话都不会听得进去。

(2)扬长避短。

即使自己在某方面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去自傲,要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保持谦逊的态度,才是交际的根本之道。同时,也不可因某方面的不足而沉沦,毕竟人无完人。学会扬长避短,是认清自己的表现,也是进步的过程。

(3)尊重他人。

把自己的位置摆正,也把与自己相对的人的位置摆正。只有这样,才能平等有利的交流。

“做个有心计的人”

浑浑噩噩过日子的人,从来都是只有混混沌沌的目光和心境。看不清别人,更看不清自己。所以,也就没有人有过渴望,让他们去追寻成功。这是任何能够认清自己的人与他们的关键性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