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学会撒谎:为什么经济学家是靠不住的
36473800000001

第1章 前言

有这样二则笑话:

一、

克林顿和叶利钦在首脑会谈的间歇闲聊。叶利钦对克林顿说:“你知道吗,我遇到了一个麻烦。我有一百个卫兵,但其中一个是叛徒而我却无法确认是谁。”听罢克林顿说,“这算不了什么。令我苦恼的是我有一百个经济学家,而他们当中只有一人讲的是事实,可每一次都不是同一个人。”

二、

甲:“听说经济学家总在说谎。你能否告诉我,如何判定他在说谎?”

乙:“经济学家大都比较诚实,很少掩饰。你只要注意他的嘴就行了,只要嘴一动,他就在说谎!”

这虽然是戏谑经济学,但从另一个方面告诉我们一个秘密:经济学会撒谎。经济学会说谎,既有经济学本身的原因,也有我们的误读和误用。

首先,经济学以假设为前提,当假设不符合社会现实,就会出现经济学理论的失灵。现实是绝对的,理论是相对的。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局限性,都有“说谎的基因”。当经济学理论和现实社会脱节的时候,经济学的局限性就会显现,就无法解释社会现象。另外,有时在解决一些社会问题,如果单从经济学的立场上去考虑,就会出现与社会伦理或者人性相背离的地方,也自然会让人觉得在“说谎”。

社会上还有我们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的地方:如没有学位的股神,预测次贷危机等。中国深孚众望的经济学大师薛暮桥曾说过:“任何一个经济学家不可能完全超越时代的限制,我也不能例外。现在看来,建国以后我在各个时期写的文章中的观点,有一些就是不正确的,甚至是错误的”他多次说过:一个经济学家的经济观应该让时间来检验,让历史来做结论。

其次,经济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学问,经济学家有时也会出现错误的判断,出现原来“诺奖”也靠不住,获奖理论导致市场崩溃这样的现象。通过这部分内容,大家可以更辨证地看待经济学。经济学家在运用经济学理论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自身利益、认识的局限,也会误导市场、误导消费者,甚至还会为经济危机埋下祸根。如格林斯潘的低利率政策。过度迷信一种事物,往往是滋生危机的前兆,连诺奖也不例外。越是权威,就越容易使人盲信,其谎言所造成的后果就越严重。爱因斯坦说“在真理和认识方面,任何以权威者自居的人,必将在上帝的戏笑中垮台。”随着实践的发展,往往认为正确的东西很可能就会被新的认识取代。

再次,经济学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人们对其产生的一些误读误用。如一些宏观经济指标、财报数字等,一不小心,就会误读一些数字,被一些统计数据蒙骗。在工作生活中单纯依靠经济学知识是不行的,有时还会适得其反,更要靠自己的脑袋去判断,活学活用。活学活用经济学就不会说谎,如果不活学活用,就反被经济学蒙蔽了。我们生活中会面临形形色色的陷阱和诡计:婚恋、住房、薪水、炒股、消费、等方面,都充满着经济学的诡计和谎言,需要我们擦亮眼睛,否则的话就会被经济学蒙蔽了。

最后,宏观经济环境也充满了各种经济学谎言,铁矿石谈判等中外贸易、粮食武器、石油战争、社会问题、次贷危机、金融战争充满了形形色色的谎言。如果说经济学是一门小说,那么小说里面的钩心斗角,尔虞我诈就不能不知道。

本书是一本趣味性经济学读物。旨在通过一些有趣的话题,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经济学,学习经济学,用好经济学。其核心思想仍与经典、传统的经济学思路一贯,但看事物的角度则力求新奇,改变大家对经济学的传统认识,解决一些学习经济学,运用经济学时的观念误区,使经济学能够更好地为我所用。

这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谎言、也装满了对经济学的深刻解读。本书可作为一本经济学爱好者的入门读物,也可以作为一本白领或草根阶层解决生存问题的红宝书、关心社会问题的经济学小说,本书亦可为经济学研究者提供一个看问题的另类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