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古代经典集粹(春秋左传)
36472700000022

第22章 楚归晋知罃(成公三年)

“解题”

晋楚邲之战后,两国交换战俘。知罃机智巧妙、不卑不亢地回答了楚王的责难,表现了他维护国家的荣誉,维护自己人格的精神。

“原文”

晋人归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以求知罃。于是荀首佐中军矣,故楚人许之。

王送知罃,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臣实不才,又谁敢怨?”王曰:“然则德我乎?”对曰:“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各惩其忿以相宥也,两释累囚以成其好。二国有好,臣不与及,其谁敢德?”王曰:“子归,何以报我?”对曰:“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无怨无德,不知所报。”王曰:“虽然,必告不谷。”对曰:“以君之灵,累臣得归骨于晋,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亦死且不朽。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次及于事,而帅偏师以修封疆,虽遇执事,其弗敢违。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所以报也。”

王曰:“晋未可与争。”重为之礼而归之。

“译文”

晋国人把楚庄王的儿子谷臣,以及连尹襄老的尸体归还给楚国,以此要求索回(荀首的儿子)知罃。这个时候,荀首已经担任了中军的副统帅,所以楚国人答应了。

楚共王送走知罃时问道:“你大概很怨恨我吧?”知罃回答说:“两国交战,下臣没有用,担当不起自己所任的职务,所以成了楚国的俘虏。君王左右办事的人没有处决我,而让我回到晋国去接受刑事处分,这就是君王的恩惠了。下臣实在是没有用,又敢怨恨谁呢?”楚共王说:“既然如此,那么你感激我的恩德吗?”知罃回答说:“两国都为自己国家的利益考虑,设法让百姓舒口气,得到安宁,各自后悔先前结下的怨恨,互相原谅,双方都释放被拘禁的俘虏,以建立友好的邦交。晋楚两国友好,与下臣没有关系,(您并非是为了我而释放我)我又敢感激谁呢?”楚共王说:“您回去后,用什么来报答我?”知罃回答说:“下臣担当不起怨恨,君王也担当不起恩德,既担当不起怨恨,又担当不起恩德,因此就不知道我该报答什么。”楚共王说:“虽然如此,也一定把你内心的想法告诉我。”知罃回答说:“托君王的福,被俘之臣能够把骨头带回晋国,如果我们国君把我杀死,我人死,但您的恩德是永存的。如果我们国君听从您的好意而赦免了我,把我赐给您的外臣荀首,荀首将向我们君王请求,把我弄到我们家族的宗庙中杀死,也仍然是我人虽死,但您的恩德是永存的。如果我们君王不同意杀死我,而让我继承宗子的职位,按次序担任晋国的军事职务,率领副帅所属的部分军队保卫边疆,即使是碰到楚国的将领,我也不敢躲避,将会竭尽全力以至于牺牲自己的生命,决不会有二心,以此来尽到做臣子对君王的礼,这就是用来报答君王(楚共王)的。”

楚共王说:“晋国是(我们楚国)不可以相争的。”于是很隆重地为知罃举行礼仪,放他回到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