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打开心灵的锁—小故事大道理
36465300000015

第15章 柳暗花明(5)

冷饮的风行大大地带动了冰块的销售,一切都如弗里德里克所预料的那样,冰块的销售业务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弗里德里克的一番努力终于使冰块的市场得到第一次的充分发掘,他的心态开始稳定下来,事业也逐渐从起始的艰难中走出来,开始慢慢向成功的高峰挺进。

世界上有许多事业有成的人,不一定是因为上帝给了他更多机会,而是他自己懂得创造机遇,弗里德里克便是这样的例子,通过奋斗创造时尚,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

33人际关系中的“五不”原则

老李在公司服务将近二十年了,是一步一个脚印,才慢慢爬升到目前主管的职位。新进员工个个学历傲人,不是硕士就是博士,薪水领得多,职位也比他高。但是做起事来,可不见得比他们这些“资深”员工行。老李老大不服气,不知不觉地以“资深”资格自居,总是问:“是你该配合我?还是我该配合你?”结果老朋友、新朋友一个个远离他,使他的人缘“降”到最低点,工作推展也越发力不从心。

“是别人该配合我?还是我得配合别人?”如果这句话是你在职场上的口头禅,那么请你也看看下面这一则故事。

曾被誉为全世界最伟大的矿冶工程师赫蒙,耶鲁大学毕业,又在德国福莱堡修完硕士学位,回美国找了一份工作,遇到一位没有学历又不相信文凭的大矿主赫斯特。大矿主对赫蒙说:“我不想录用你,是因为你是硕士,脑袋里只装满一大堆没用的理论。我可不需要文绉绉的工程师。”

赫蒙贴近大矿主,说:“倘若你答应不告诉我父亲的话,有个秘密我想告诉你。”大矿主点头,赫蒙一本正经地说:“其实我在德国什么也没学到,只是在那里鬼混了三年。”大矿主笑嘻嘻地说:“好!很好!你明天就来上班吧!”

人缘就是在这种“万事互相效应”中产生的。中年朋友喜欢送贵重礼物换交情,这是短期存款,甚至可能只是即期存款;想拥有新员工、老同事的永远人缘,还是请确实把握以下的“五不”原则吧。

1依老不卖老。

2单性不固执。

3.幽默不伤人。

4关心不冷漠。

5真诚不矫情。

有位心理学家还列出一张人际关系自省表:

1此人不在,万事皆休。

2此人在比较好。

3此人在与不在都无关紧要。

4此人不在比较好。

5此人消失更好。

人缘好的做事才会顺利,也许我们平时做事只凭第一反应,往往不考虑后果,考虑到时,为时已晚,要把一些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当成一种习惯,自然而然,你的人缘会好起来。

34金钱法则

有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带领人民揭竿而起,推翻了专制的统治而成立民主政府。国会成立之后,第一项议案便是讨论要在首都中央公园内,为这位民族英雄制作一座铜像。这项议案立即获得全数赞同通过。

其中一位国会议员是这位民族英雄的好友,他等不及会议结束便匆匆赶到民族英雄的家中,向他报告这项好消息。

这位民族英雄听后也是大喜过望,忙问道:“真有这么好的事?他们要为我立铜像?你知不知道他们打算花多少预算去建这座铜像?”

他的朋友:“据我所知,大约是两亿里拉左右,可真是一笔大数目不是吗?”

民族英雄连忙道:“两亿里拉?太好了,趁他们还没散会,你赶快回去告诉他们。不用建那铜像了,只要盖基座就好,两亿里拉给我,我每天到中央公园去,站在那儿让民众瞻仰就行了。”

如果说连领导革命的民族英雄也喜欢钱,那么,我们这些平凡的人们对金钱的需要,也就不能苛责。

金钱本身并无善恶之别,而是取决于使用金钱的人如何来运用它。金钱可以购买军火、毒品;同样地也能够用来建造医院、教堂。故而赚取庞大数目的金钱,并不是罪恶;使用金钱来危害大众或造福社会,要看握有金钱资源的人们具备何种的观念。

在成功法则中,赚取足够的金钱,也是成功者努力的一项目标。当您充分了解如何运作金钱之后才配得上拥有财富;否则再多的金钱在手上,也只能如南柯一梦,甚至造成个人心灵的腐败。

所以,在我们踏上成功起点,决心全面改变自己,去赚取更多的金钱之际,先让我们弄懂几项事实:金钱是好的,只要确保它是在好的人手中。尚未赚得财富之前,要先订下存钱的目标,否则即使收入丰裕,但开支超过收入,仍是要面对负债。最后,订下您所想要的金钱目标,不用怕数目太过庞大;只要您的用途是正确的,上天即会逐次将您所需的金钱交付于您。

一个人若对金钱有了正确的掂量,那么他也许就懂了大半个人生;一个人如果对人生有了正确的估价,那么他也许就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35起伏人生

1832年,林肯失业了,这显然使他很伤心,但他下决心要当政治家,当州议员,糟糕的是,他竞选失败了,在一年里遭受两次打击,这对他来说无疑是痛苦的。

接着,林肯着手自己开办企业,可一年不到,这家企业又倒闭了。在以后的17年间,他不得不为偿还企业倒闭时所欠的债务而到处奔波,历尽磨难。

随后,林肯再一次决定参加竞选州议员,这次他成功了。他内心萌发了一丝希望,认为自己的生活有了转机:“可能我可以成功了?”

1835年,他订婚了。但离结婚还差几个月的时候,未婚妻不幸去世。这对他精神上的打击实在太大了,他心力交悴,数月卧床不起。1836年,他得了神经衰弱症。

1838年,林肯觉得身体状况良好,于是决定竞选州议会议长,可他失败了。1843年,他又参加竞选美国国会议员,但这次仍然没有成功。

林肯虽然一次次地尝试,但却是一次次地遭受失败:企业倒闭、情人去世、竞选败北。要是你碰到这一切,你会不会放弃——放弃这些对你来说是重要的事情?

林肯没有放弃,他也没有说:“要是失败会怎样?”然后,他又一次参加竞选国会议员,最后终于当选了。

两年任期很快过去了,他决定要争取连任。他认为自己作为国会议员表现是出色的,相信选民会继续选举他。但结果很遗憾,他落选了。

因为这次竞选他赔了一大笔钱,林肯申请当本州的土地官员,但州政府把他的申请退了回来,上面指出:“作本州的土地官员要求有卓越的才能和超常的智力,你的申请未能满足这些要求。”

接连又是两次失败。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坚持继续努力吗?你会不会说“我失败了”?

然而,林肯没有服输。1854年,他竞选参议员,但失败了;两年后他竞选美国副总统提名,结果被对手击败;又过了两年,他再一次竞选参议员,还是失败了。

林肯尝试了11次,可只成功了2次,他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他一直在做自己生活的主宰。1860年,他当选为美国总统。

阿伯拉罕·林肯遇到过的敌人你我都曾遇到。他面对困难没有退却、没有逃跑,他坚持着、奋斗着。他压根就没想过要放弃努力,他不愿放弃,所以他成功了。有落差的流水能化为彩虹;有坎坷的凡夫能变为英雄,人生的波涛本身就是一笔财富。只要你多一份容纳与耐力,理智与果断,坚韧与执着。

36知“错”不改

我的朋友阿森闯了大半辈子江湖,终于做了一笔好生意。

一天,一位年轻的女顾客溜到他经营的一家商场闲逛。突然她的眼里迸发出兴奋的光芒,于是本不想买东西的她,立刻喊来了售货小姐,要买一架德国制造的正宗名牌货——斯坦威三角钢琴。

售货小姐看了看价牌,竟然不敢卖。女顾客毫不相让。售货小姐请来了分销主管,分销主管了解了缘由和真相后也婉谢不卖,值班经理出面斡旋亦无能为力。最后我的朋友阿森亲自出场,了解事情原委后当场定夺:卖!按标价卖!而且送货上门,免费调音,直到满意为止。

原来那架价值数千美元的名牌钢琴,标价偏偏少了一个零!这显然是制作标价牌的工作人员粗心大意所致。

消息传出,商店钢琴及其他货物被购买一空……

标价错了,然而阿森“一错再错”地以最低“价格”,做了一幅最好的广告。

我的朋友阿森清醒而敏锐地意识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竭力去挽回眼前的错误,不只会失去眼前的顾客,而且也会失去商店的“卖方”信用。而不能怀揣“信用目光”,在这竞争激烈的商界中,就会自我扼杀兴隆的前景。而“一错再错”,使他尝到了以芝麻换西瓜的欣喜。

是的,错误是一种损失,但同时又是一种机遇,“一错再错”能够带来意外甚至超常的收获。

“一错再错”,不是错误的重叠,而是“错”质的迁移变化,正如“真理再跨出一步,便是谬误”一样,是一个逆向的格言。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每时每刻都有一些错在我们身边发生着,有的人惊惶失措,有的人寝食不安,我们究竟有几人能意识到这“错”中的辉煌与成就?又有哪个安“错”若素,竭心尽志,跨越“山穷水尽”的绝境,开辟出一片“柳暗花明”的天地来?

我的朋友阿森经历过多次这样的错误,总结出这样的行事准则:不会水的你,不幸坐到漏船中,那就跳下水,也许你能学到更好的游水本领。当你出错时,千万不要慌,要首先定下心分析错误的性质和对象,若有悖公理伤害于他人或社会,那么承认你的错误,并想方设法弥补和争取他人的宽恕;若错及自身,那么就仔细权衡一下你的“出错”成本与“错误”背后给你带来的潜在利益孰高孰低,不妨“一错再错”,让“错误”跨过与真理的交界点,走向正确!

错误是正确的向导,如果我们不能聪明地利用我们的错误,就绝不能学到任何东西,因为“错”带给我们的教训通常都是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