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要小心(人一生必须避免的99个失误)
36465200000028

第28章 小心,漏水的船(1)

病由“疑”生

很多时候,只是我们心里以为有问题会发生,或者有疾病会发生,如果真的因此打破

正常生活,那么疾病真的就会找上门来。

哲人说得好,不要完全相信你听到的一切,也不要因他人的议论而鄙视自己,否则就会陷入自卑的“心理牢笼”。我们常常发现有些人身上的自卑,除了喜欢拿别人的优点、长处与自己的缺点和短处比较外,另一个原因就是喜欢听信那些不该听信的话,认不清自己身上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潜力,久而久之,丧失自信,心绪萎靡,便不知不觉地为自己营造了自卑的“心理牢笼”。

人的“心理牢笼”千奇百怪,五花八门,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所有的“心理牢笼”其实

都是人自己给自己营造的。就拿自寻烦恼来说吧,有人老是责备自己的过失,有人总是唠叨自己坎坷的往事和不平的待遇,有人念念不忘生活和疾病带来的苦恼……时间一长,就不知不觉地把自己囚禁在“心狱”里。自寻烦恼有很多种,其中还有一种是喜欢用自己不懂的事情塞满自己的脑袋,使自己陷入紧张、痛苦之中。原苏联著名作家别洛夫斯基讲过一个故事:

一位公司职员,一天觉得不舒服,感觉自己好像生病了,就去图书馆借了本医学手册,看该怎样治自己的病。他一口气读完了该读的内容,然后又继续读下去。当他读完介绍霍乱的内容时,方才感到自己患霍乱已经几个月了。他被吓住了,痴痴呆呆地坐了好几分钟。

后来,他很想知道自己还患有什么病,就依次读完了整本医学手册。这下可明白了,除了膝盖积水症外,自己一身什么病都有!

他非常紧张,在屋子里来回踱步。他认为:“医学院的学生们,用不着去医院实习了,我这个人就是一个各种病例都齐备的医院,他们只要对我进行诊断治疗,然后就可以得到毕业证书了。”

他迫不及待地想弄清楚自己到底还能活多久!于是,就搞了一次自我诊断:先动手找脉搏,起先连脉搏也没有了!后来才突然发现,一分钟跳一百四十次!接着,又去找自己的心脏,但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他感到万分恐惧,最后他认为,心脏总会在它应在的地方,只不过自己没找到罢了……

他往图书馆走时,觉得自己是个幸福的人,而当他走出图书馆时,却被自己营造的“心理牢笼”所囚禁,完全变成了一个全身都有病的老头。

他决心去找自己的医生,一进他家门,他就说:

“亲爱的朋友!我不给你讲我有哪些病,只说一下没有什么病,我的命不会长了!我只是没有害膝盖积水症。”

医生听他又说完看书的事,然后给他作了诊断,坐在桌边,在纸上写了些什么就递给了他。他顾不上看处方,就塞进口袋,立刻去取药。赶到药店,他匆匆把处方递给药剂师,药剂师看了一眼,就退给他说:

“这是药店,不是食品店,也不是饭店。”

他很惊奇地望了药剂师一眼,拿回处方一看,原来上面写的是:

煎牛排一份,啤酒一瓶,六小时一次。

十英里路程,每天早上一次。

他看看之后,哈哈大笑。他照这样做了,一直健康地活到今天。

这位职员幸亏治疗及时,否则一定会被自己营造的“心理牢笼”所囚禁,最后非得上他认为的病不可。

人的一生充满许多坎坷,许多愧疚,许多迷惘,许多无奈,稍不留神,就会被自己营造的“心狱”监禁。营造“心理牢笼”,既不花钱,也不费力,一瞬间就能制造出来,这对人的健康危害极大。人的心脏病患,大多都与“心狱”有关,严重者则会造成精神失常,甚至自杀。

有人说,“心理牢笼”是很难攻破的。这话只说对了一半,我们还应该明白,人的“心理牢笼”既然是自己营造的,人自己就有冲出“心理牢笼”的本能。这种本能就是精神意志的力量,有了这种力量,什么样的“心理牢笼”都可以攻破。

一句箴言: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发现是人能改变心态,从而改变自己的一生。

从“不易成功”的人中分离出来

成功不仅仅靠的是个人能力,成功也靠与“不易成功”的人保持距离。

在许多公司都有以暴露自己缺点为荣的人。他们过分轻信自己的直觉,自我感觉良好,对于自身存在的不足,经常挂在嘴边,生怕别人不知道,以此来表白自己是多么的严于律己,多么的敢于自我剖析。美国犹他州的一家体育用品公司的经理,他是一位出色的推销商,待人热情周到,对部下也是体贴入微,能力强,善于开辟多种业务。

但他有两个最大的缺点:多话及爱管闲事。最奇怪的是,他虽然也知道自己的缺点,却仍然津津乐道,并自以为有趣。

这种“你看我有多糟”的态度总有一天会影响他的前途,最后总会有人不想“看”这些缺点,而更糟的是,很可能因此而把他整个人都否定了。

与暴露自己缺点的人相反,有的人则以自吹自擂为乐事,仿佛见到人不讲自己的长处,别人就不了解自己一样。天长日久,总让人觉得讨厌,更让人认为此人没有什么本事可言,就只有那么一点自我吹嘘的本领。

SMZ公司的下属分公司曾有一位被称为“女能人”的公关经理,她的口才和表述才能是非常杰出和难得的,凡是接触过她的人,都一致公认她是一位成功的女强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事业很难与她的语言表达能力一样与日俱增,反而其口才成为了竞争对手攻击的把柄。探究其原因,非常清楚,她总是爱在任何场合下,过分突出自己,而忽略了他人的存在。在原计划是30分钟的会见上,她总会用上25分钟来谈论自己,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这仅仅是一种礼节性的拜访。

当然在这个以夫权占统治地位的世界,女人要向世人证明其存在的价值和非凡的才能是需要很多勇气、时间和耐性的。其实作为一位公司的女经理,你目前的地位、财富,已充分地显示了你作为杰出的女性人物所拥有的一切,何必画蛇添足呢?

对于任何一种方案都有两种不同的意见,无论是反对还是同意,作为主持会议的人来说,总是希望有人能讲出自己的意见,哪怕是反对的意见。可以说,每个公司的会议上,都会有这样的人,他们的悲观言论能够使激进分子的狂热头脑降一降温。

这是他们的作用所在,但是任何公司都不希望有这种人在公司,这类人总是被派去干些事务性的体力杂事,从不会委以重任,或被派到那种无声无息的工作岗位上,只见其人不闻其声的地方。

如果你有这种情绪的话,一定要设法加以改变,即使有时需要保持沉默,也不要贸然讲出你悲观的言论,否则只会破坏大家的情绪,使你在公司的形象更加糟糕,也影响你自己的前途。

独来独往的人也不易成功,虽然这类人总的说来是不错的,他们工作积极肯干,质量和效率都很高。不足的是他们总是乐意独来独往,一个人行动,不愿与他人合作。因此,他们往往学有所长,尤其是在工程设计、税务财会、电脑软件等一些技术行业上比较擅长,

由此而更加埋头于专业之中,不愿与世来往。

抱有这种心态的人,很难在工作中与别人有效合作,即使遇到困难的时候,难以得到外援。其实,只要你的安排能发扬并照顾他们的所长,他们是十分随和和努力的。正是由于他们学有所长,身怀绝技,他们的工作往往都不错,但仅此而已。靠一技之长并不能使他们的事业达

到顶峰,往往只能达到中层的位置,就原地踏步难以前进,只得将自己包得更紧地在事业之路上缓慢独行,直到退休。

一句箴言:众人拾柴火焰高,个人的力量总是弱小的。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好的生活习惯能够让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态,这样才能面对生活的各种挑战。

萧伯纳是英国杰出的戏剧作家、世界著名的幽默大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良好习惯提醒世人——好习惯养成得越多,驾驭自己的能力越强。萧伯纳享年94岁,他不仅才思敏锐,

有“当代人中最清楚的头脑”,并且还有可与著名运动员相比美的强健体质。

萧伯纳少年时代,其父就对他说:“孩子,要以我为前车之鉴,我干的事你都不要效仿!”原来,他父亲喜欢乱吃东西,一顿吃很多的肉,喝很多的酒,且整天抽烟,又不爱活动。萧伯纳听从父亲的教导,从小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喝酒。萧伯纳成名之后,财富如潮水般地涌来,但他仍然毫不奢侈。饮食多样化,从不挑食、偏食,并且以清淡为主,膳食通常是黑面包、通心粉、可可菜、小扁豆、鸡蛋等。在服装方面,萧伯纳讲究的是整洁、舒适、方便,从不追求华丽,不赶时髦,而且总喜欢穿棉织物品。

他一生都坚持锻炼。每天他很早起床,天天坚持洗冷水浴、游泳、长跑、散步,他还喜欢骑自行车、打拳。70多岁时,他还曾与当时世界著名的运动家、美国人丹尼同住在波欧尼岛上的一家旅馆,每天两人过着一样的生活:起床后洗冷水澡,接着游泳,然后躺在海边沙滩上进行日光浴。午后,他们还一起长途散步。

在晚年时,他整个冬天差不多都在法国的里维拉或意大利度过,在那里进行日光浴。在他故乡花园里,有一间可以旋转的茅屋,使他每天可以得到充足的阳光。萧伯纳在谈到良好生活习惯时说:“卫生并不能治疗疾病,但能防止疾病,如果一个人过着合理的生活,安排适当的食物,就不至于生病。如果能够数十年孜孜不倦地坚持身心锻炼,保持乐观主义的态度,就一定能延年益寿,并且获得事业上的成功。”

一个人的身心健康是先天遗传因素与后天生活方式共同来决定的。世界卫生组织曾经宣布说:每个人健康长寿的60%是取决于自己,15%是取决于遗传因素,10%是取决于社会因素,8%是取决于医疗条件,7%是取决于气候的影响。也就是说,长寿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每个人健康长寿的60%,取决于自己,这就说明人可以自己驾驭自己。所谓“取决于自己”,主要是指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某种长期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会使遗传因素产生变异。受生活方式和习惯的影响,健康者能变成病夫,病夫也能变成健康者。难怪英国哲学家艾蒙斯说:“习惯要不是最好的仆人,便是最坏的主人。”因为健康来自于好的生活习惯,疾病来自于不好的生活习惯。

有一位小有名气的作家,20年前身体结实,精力充沛,身上无任何遗传疾病。他自恃体“壮”,而忽视了对坏习惯的抗拒。对吸烟、喝酒不加约束,放纵自己;生物钟常常“错点”,白天睡觉,晚上工作;性格孤僻,与周围的人关系冷漠。20年后,与胃癌、肺癌、心脏病交上朋友,还不到50岁就与世长辞了。由此可见后天生活方式及习惯对人的健康是多么的重要。

如果人们能自觉地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同危害身心健康的不良生活习惯、疾病以及衰老进行斗争,不断地调整心理和肌体平衡,使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符合卫生保健的要求,提高综合性自我保健能力,就能达到身心健康和益寿延年的目的。

著名作家古龙先生说:“一个人的习惯,往往是别人都知道,而自己却是惟一不知道的人。”世界卫生组织提醒大家:“大约在2015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死亡原因大致相同——现代生活方式而引发的疾病将成为世界头号杀手!”

一句箴言:好习惯养成得越多,驾驭自己的能力越强。

疲劳之前多休息

疲劳的人容易心情忧虑,至少更容易使你产生忧虑。

任何一位略懂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疲劳会降低身体免疫力,而任何一位心理学家也会告诉你,疲劳同样会降低你对忧虑和恐惧等感觉的抵抗力。所以,防止疲劳在一定程度上也就可以防止忧虑。

雅格布森医生是芝加哥大学实验心理学实验室主任,他花了很多年的时间,研究放松紧张情绪的方法在医药上的用途,同时他还写了两本这样的书。他认为任何一种精神和情绪上的紧张状态,在完全放松之后就会消失了。也就是说,如果你能放松紧张情绪,忧虑也就随之解除了。

丹尼尔说:“休息并不是绝对什么事都不做,休息就是修补。”在短短的休息时间里,就能有很强的修补功能,即使只打五分钟的瞌睡,也能做到防“疲”于未然。

棒球名将迈克尔说,每次出赛之前如果他不睡一会的话,到第五局就会觉得筋疲力尽了。可是如果赛前睡一会的话,哪怕只睡五分钟,他也能够赛完全场,并不感到疲劳。

有人曾问过罗斯福夫人,她在白宫的12年里,是如何应付那么多繁忙的事务。她说,每次接见一大群记者或者是要发表一次演说之前,她通常都坐在一张椅子上或是沙发上,闭目养神20分钟,从而保持精力充沛。

吉恩?奥特里是一位马术比赛的著名选手。在他将要参加世界骑术大赛时,他总是在他的休息室里放上一张行军床,“每天下午我都要在那里躺一会,”吉恩?奥特里说,“当我在好莱坞拍电影的时候,我常常依靠在一张很大的软椅子里,每天睡一两次午觉,这样可以使我精力旺盛。”

爱迪生也认为他无穷的精力和耐力,都来自于他能随时想睡就睡的习惯。

像故事中提到的人那样,多休息会让人精力充沛。亨利?福特80岁大寿时依然精神矍铄,他看起来总是那样有精神,那样健康。有人问他保持精力旺盛的秘诀是什么,他说:“能坐下的时候我绝不站着,能躺下的时候我绝不坐着。”这真是聪明人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