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要小心(人一生必须避免的99个失误)
36465200000011

第11章 小心,身后的崖(1)

帮别人看住面子就算是别人犯了错,而我们是正确的,如果没有为别人保留面子,也可能会让事情演化得更加糟糕。

给他人留一个面子!这是一个何等重要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尊,都希望别人凡事都能顾及到自己的面子!然而,我们却很少有人会真正用心地考虑这个问题。我们总喜欢摆自己的臭架子、自以为是、挑剔、威胁,甚至当面指责雇员、妻子或孩子,而没有多考虑几分钟,讲几句关心的话设身处地为他人想一下。果真如此,我们就可以避免许多尴尬的场面了。

有一段时间,通用电气公司遇到一项需要慎重处理的问题——公司不知该如何安排一位部门主管查尔斯的新职务。查尔斯原先在电气部是个一级技术天才,但后来被调到统计部当主管后,工作业绩却不见起色,原来他并不胜任这项工作。公司领导层感到十分为难,毕竟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何况他性格还十分敏感。如果激怒惹恼了他,不定会出什么乱子!经过再三考虑和协调之后,公司领导给他安排了一个新职位:通用公司咨询工程师,工作级别仍与原来一样,只是另换他人去接手他现在的那个部门。

对此安排查尔斯自然很满意。公司当然也很高兴,因为他们终于把这位脾性暴躁的大牌明星职员成功调遣,而且没有引起什么风暴,因为公司让他保留了面子。

一家管理咨询公司的会计师说:“辞退别人有时也会令人烦恼,被人解雇更是令人神伤。我们的业务季节性很强,所以,旺季过后,我们不得不解雇许多闲置下来的人员。我们这一行有句笑话:没有人喜欢挥动大刀。因此,大家都很担心,惟恐避之不及,那解雇人的任务就会安排到自己头上,只希望日子赶快过去就好。例行的解雇谈话通常是这样的:‘请坐,汤姆先生。旺季已经过去了,我们已没什么工作可以交给你做了。当然,你也清楚我们……’”

“除非不得已,我绝不轻易解雇他人,同时会尽量婉转地告诉他:‘汤姆先生,你一直做得很好(假如他真是不错)。上次我们要你去油瓦克,那工作虽然很麻烦,而你处理得滴水不漏。我们很想告诉你,公司以你为荣,十分信任你,愿意永远支持你,希望你不要忘记这里的一切。’如此,被辞退的人感觉好过多了,至少不觉得被遗弃。他们知道,如果我们有工作的话,一定会继续留住他们的。要是等我们再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也是很乐意再来投奔我们的。”

世界上任何一位真正伟大的人,是绝不会浪费宝贵的时间去羞辱失败者的。有这样一个例子:

1922年,土耳其在经过长期的殖民统治之后,终于决定把希腊人逐出土耳其的领土。凯墨尔对他的士兵发表了一篇拿破仑式的演说,他说:“你们的目的地是地中海。”于是近代史上最惨烈的一场战争开始了。最后土耳其获胜,而当希腊将领前往凯墨尔总部投降时,几乎所有土耳其人都对他们击败的敌人加以羞辱。

但凯墨尔丝毫没有显出胜利的傲气。“请坐,先生,”他说着,并握住他们的手,“你们一定走累了。”然后,在讨论了投降的细节之后,他安慰他们失败的痛苦。他以军人对军人的口气说:“战争这种东西,最优秀的将领有时也会打败仗。”

凯墨尔即使是沉浸在胜利的极度兴奋中,仍能做到照顾手下败将的面子。这是多么可贵的一种行动!

让人尊敬的妙招:给他人留足面子。

一句箴言:世界上任何一位真正伟大的人,是绝不会浪费宝贵的时间去羞辱失败者的。

给小人来点软的小人得罪不起,与其硬碰硬,不如来点软的。

在一个对外贸易公司里,丹瓦尔为人非常正直,几乎所有人包括领导在内都曾受过公司里小人的诋毁,惟独丹瓦尔是公司中幸免的人,因为他自有一套对付小人的办法。

有一次,公司老总派丹瓦尔前往国外和外商洽谈一个重要合作项目,并告诉他说:“你要用人,公司职员随你挑选。”

丹瓦尔回答道:“我没有其他过多的需要,只是请求让尼克与我一起同行。”这个要求倒是把老总给弄糊涂了。因为尼克在公司的狡猾和贪婪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不仅喜欢抢风头,还喜欢争功名,总之,小人的特点全在尼克身上体现出来了。

丹瓦尔看着一脸疑惑的老总笑着说道:“这次谈判对公司来说很重要,我在外需要公司内部给我提供大量信息和全力支持,这件事要是做好了,事情也就成功了,本来尼克就插手了这件事,现在难保他不眼红,就怕他暗中作梗,岂不坏了大事?要是我把他放到自己的眼皮底下,派他点用场,分他点功名,就能堵住他的嘴,再则他还是很精明能干的,也并非一无是处……”

老总听后明白了丹瓦尔的用心良苦,知道丹瓦尔给尼克机会表现自己,更是给尼克甜头,让尼克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连连点头称赞。

也许你看过也经历过一些不公平的事,许多正直的人不屑于和小人为伍,但最后却栽倒在这些小人手上,甚至一败涂地。丹瓦尔对待小人的思路和方法确实值得职场中人借鉴和学习。

首先,对这些小人你要足够地重视。因为现实中的竞争很残酷,谁都难免会得罪小人。相反,你越是正直,他们越是把你列为陷害的目标,毕竟你的“正”凸显了他们的“邪”。你不仅不能惹他们,还要处处提防他们,“重视”他们。

其次,要善于辨别小人。没有谁的脸上会标着“小人”二字,事实上,小人往往有几分口才和能力,而且长得有模有样。但是小人还是很好辨别的,他们有一些突出的特点:

喜欢挑拨离间。为了某种目的,他们可以用离间法挑拨同事间的感情,制造他们不合,好从中牟利。

喜欢落井下石。只要有人跌跤,他们会追上来装作同样的样子,狠狠地再补一脚。

喜欢阿谀奉承。这种人虽不一定是小人,但这种人很容易被上司所宠,在上司面前说别人的坏话。

喜欢踩着别人的鲜血前进。也就是利用你为他们开路,而你的牺牲他们是不在乎的。

喜欢阳奉阴违。这种行为代表他们这种人的行事风格,当面答应的事情,背后暗自破坏,这也是一种小人行径。

喜欢造谣生事。他们的造谣生事都另有目的,并不是以造谣生事为乐。

喜欢找替死鬼。明明自己有错却死不承认,硬来找个人承担罪过。

尽管小人有如此多的缺点,但你最好不要想着把他们怎么样,扭转乾坤是不太实际的;嫉恶如仇地划清界限也是不明智的,你和他们的隔离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对抗,尽管这足以显出你的正义,但他们不愿意在“正义”的镜子前显出卑鄙的原形,他们会想方设法把你这面“镜子”打碎。而他们的手段大都阴险而毒辣,而且他们会不达目的不罢休。

因此,自己或者别人的隐私、工作上的牢骚和不满、某人的缺点等这些话不要对小人说,因为这些有可能成为他们“修理”你的证据和资料;受了小人的屈辱,吃了小人的亏,大度些,不要计较!毕竟和他们是有理说不清的,弄得不好会结下仇怨;更尽量不要和小人有经济上的来往。如果你得到利益,他们会没有任何理由地与你分享,而一旦他失去利益,他们会把责任和损失都嫁祸于你。

中国的古语“四两拨千金”,值得仔细思考。正因为你给那些小人一点点软的、甜的,自然会化那些招式于无形。同时,也会让你在职场中如鱼得水。

一句箴言:欲先取之必先予之,给别人来点软的。

让别人感到自己很重要每个人都想收获来自他人的尊重,那么给他点尊重。

只要是去过牡蛎湾拜访过罗斯福的人,都无不为他那博大精深的学识所敬佩万分。不管对方是从事什么重要或卑微工作的,也不管对方有着什么样显赫或低下的地位,罗斯福和他们的谈话总能进行的非常顺利。

也许你会为此感到十分的疑惑不解,其实不难回答,每当他要接见某人时,他都会利用前一天晚上的时间仔细研读对方的个人资料,以充分了解对方的兴趣所在,从而投其所好以深得人心。这样精心准备怎能不皆大欢喜呢!

贵为总统尚且如此,凡人为何不肯承认别人的重要。如果将此规则运用到职场、商场中,收益定会不同凡响。

纽约一家公司的创始人杜文诺,为了将其产品推销至纽约一家大旅馆,每周都打电话给该旅馆的经理,四年间持续不断,还经常租用那家旅馆的房间希望借此达成生意,但结果都以失败告终。

后来他研读了一些有关人际关系的书,改变了战略,决定先查出对方真正的兴趣所在,再投其所好,以引起对方的兴趣。渐渐地他了解到该旅馆经理是全美餐旅业协会的会员,而且还因热心会务当选为该会的会长。所以不论该会在何处召开,杜文诺都不辞千里地赶去参加。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次杜文诺与这位经理在一次会议上遇见了,杜文诺立即以此会为题,跟他闲聊了起来,结果果然引起了他的兴趣,他还热心地邀请杜文诺加入这个组织,成为他们的会员。当时,杜文诺从头至尾未曾提起过一句关于面包的事情。几天后,那家旅馆餐饮部的负责人却主动打来了电话,要其把面包样品和价目表送去让他们看看。

为此事杜文诺打了四年的电话,却及不上投其所好来的一番闲谈。当初若非不厌其烦地去调查他的兴趣所在,今天很可能杜文诺还是在那儿一周一通电话,不得其门而入呢!

所以,要使别人喜欢你,原则上是要拿对方感兴趣之事当话题,让他感觉到自己的重要。在满足别人的重要感之后,很多事情都迎刃而解了。据一些权威人士表示,甚至有人会借着发疯来从他们的梦幻世界中寻求自我满足。一家规模不小的精神病院的医生说:“有不少人进入疯人院,是为了寻求他们在正常生活中无法获得的受重视的感觉。”人们为求受重视,连发疯都在所不惜,试想如果我们肯多给对方一分尊重、一句赞美,它的影响该有多大?

许多事业上卓有成效的人完全是因为他懂得驭人之术。韦尔奇说过一番话,真所谓是金科玉律,值得大家铭记在心:

“我最可贵的一项资产,就是我具备了引发属下热忱与冲劲的能力,而要想鼓舞一个人善尽其才,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给他们赞美和鼓励。天下最易使人颓丧不振、冲劲全失的就是来自上级主管的批评、责骂。我从来不曾批评过任何人,我相信只有赞美和鼓舞才能刺激他们向上,也使他们努力工作,如果碰上我由衷欣赏的事,我会更不吝惜地予以夸赞、褒奖。”

韦尔奇用的即是这么一套驭人之术。而一般人在遇到自己讨厌之事时,会破口大骂,将他人批评得体无完肤;在遇到自己认可之事时,却又一言不发,吝于赞扬。

只要给予他人由衷的认可和毫不吝惜的赞美,人们自会感激在心,牢记着你,甚至在你早就忘掉自己的赞美之词后,他们仍能视其为珍宝般反复地琢磨,并细细体味,因为每个人对那些夸奖的言辞总是记忆深刻。因此,谨记要让他人感觉到自己的重要。这种重要,因为稀少而更显珍贵。

一句箴言:人人都希望受人重视,那么就不妨让他感到重要一点。

防人之心不可无提防别人对自己不利,处处小心一点,虽然不一定时时会派上用场,可是如果缺少了防人之心,到后来后悔的就是你自己。

中国有句古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人人在其工作、谋生的圈子里都有可能遇到种种“陷阱”,虽然我们未必是设“陷阱”的人,但是如果要做赢家,就必须连别人也考虑进去,防止可能会出现的麻烦。

为人处事你要时刻提醒自己:周围有我们看不见的小人。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要记住,这个世界并不是总充满着温馨怡人的亲情和友情,它还充满着伪情和欺骗。

在某市电视台的新闻部里,小吴与小王是很好的朋友。他们原是中学同学,后来又进了同一所大学,可谓是“患难朋友”了。他们既是同学关系又是同事关系,所以两人都很珍视这份缘分。后来,局里要在小吴他们科室选拔一位中层领导。消息传开后,科室里的人都闻风而动,托关系,找门子,都希望自己入选。但后来传出内部消息,领导主要在考察小吴与小王。他们俩的能力都很突出,尤其是小吴,能办事,为人也不错。所以大家一致认为非小吴莫属了。因此大家都准备好,等上司一宣布,就要让小吴请客了。

几天后结果下来了,令大家吃惊的是,入选的不是小吴,而是小王。原来,小王四处活动,在上司面前极尽献媚之能事,除大大夸张自己的能力外,还处处给领导一个暗示——小吴有许多缺点,他不适合这份工作。小王与小吴相处多年,找出一些小吴的失误毫无困难,加之小王又编造了一些似乎很有说服力的证据。小王的这种阴谋活动终于让小吴淘汰出局。

朋友变成同事,这种关系是最不好的了。因为你们彼此都知情知底,很容易就会揭对方的伤疤。所以处于竞争当中的同事,必须时刻小心提防,特别要对知根知底的“朋友”防一手。正如小吴的遭遇一样,他处于一种“防不胜防”的被动而尴尬的境地。其实,他没有明白这一点:这时只有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而绝不能一味防守,否则就会成为替罪的羔羊。

也正是鉴于这种情况,所以有许多人即使是再好的朋友,也不愿意进入同一个机关成为同事,尤其是那种潜伏着利益冲突的同事。朋友好做,只要大家合得来就行,而同事关系的确难处,因为其中充满了勾心斗角。有些时候,只能出现一种情况,那就是损害了以前良好的朋友关系,而这种关系的损害,往往是因为对利益的争夺而形成,这多少有些叫人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