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5年春天开始着手编辑《中国历代绘画·西安美术学院珍藏》,整整四年的历程,我步履蹒跚地行走在艺术考古的原野,矢志拓荒,埋首耕耘,不敢稍有懈怠。对馆藏古画进行真伪鉴别、赏析,对画面上所有文字信息进行记录、考证。其梳理之琐细,其过程之艰难,甘苦自知。虽然三十年来我接触、鉴赏古画具有一定的心得,然而其感性和理性交织混杂。一旦进人学术评价层面,则必须首先精准解读作品的“文本”内涵,进而对每幅作品作出实事求是的科学点评。随着编辑工作的深人,原本只想给读者提供研究参考的信息,但对传统图像造型研究兴趣日浓,思维游走于千年空间,沉浸其中,意犹未足,想象之翼随之展开,不断产生新的认识、新的体验。遂伏案将这些认识、体验和由此所产生的感想、心得一路写来,一鼓作气就有了这几十篇文章。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凭虚而悟的飘逸岁月,映照百代。古人阅历而悟的笔墨人生,快意千年。古画无言,静穆神明;心灵对话,常读常新。观赏研读原作,发觉其中隐伏着无尽的人文密码,进而引发解其奥秘的好奇与冲动。时而心绪畅怀,时而愁思盘结,时而茅塞顿开,时而对纸无语……面对美的图式,一管拙笔怎能尽言!
由于工作关系,我负责西安美术学院图书馆馆藏古画的讲解工作,有幸把自己的感悟与各方人士分享,传递这批珍贵收藏所包含的文化信息;而自己又在不断发现中得到新的启示,仿佛在履行先贤冥冥中的一份嘱托。
当这些文字结集成册,心中反倒惴惴不安:揣摩古人语境,欲说难以达意,自愧笔拙辞穷,恐有遗珠之憾。然而有话总是要说出来,《心灵对话》这本书,可以说是对《中国历代绘画·西安美术学院珍藏》的补充和展开,同时将自己阶段性的学习、研究工作进行一次检校。
由于编辑藏画集的机缘,得助与赵步唐教授一并释文、断句,受益匪浅。师生之谊,化入尘封的卷帙,溢出唯美的画图。此外,也得到参与整理藏画工作各位同仁的真诚相助,尤其是王君霞对资料的收集整编,苗怀良、程光弟的精心校对。合力共襄,终使成书付梓,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谢意。
应一平
200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