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听星云大师讲人生智慧大全集
36460100000009

第9章 世事包容,人间和美——星云大师谈包容(3)

【人生道场】

宽容,是胸襟博大者为人处世的一种人生态度。雨果曾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

总是对别人吹毛求疵的人,一定不是个受欢迎的人。

能容天下者,方能为天下人所容。据此看来,你若要彩虹,你就得宽容雨点,若是在雨点滴到身上的那一刻便勃然大怒,又怎么能在彩虹出现的刹那拥有一种怡然自得的心情来观赏那美丽的风景呢?

森林中有一条河流,河水湍急,不停地打着旋涡,奔向远方。河上有一座独木桥,窄得每次只能容一人通过。

某日,东山上的羊想到西山上去采草莓,而西山的羊想到东山上去采橡果,结果两只羊同时上了桥,到了桥中心,彼此碰到了,谁也走不过去。

东山的羊见僵持的时间已很长了,而西山的羊照样没有退让的意思,便冷冷地说道:“喂,你长眼了没有,没见我要去西山吗?”

“我看是你自己没长眼吧,要不,怎么会挡我的道?”西山的羊反唇相讥。

于是,两只互不相让的羊开始了一场决斗。

“咔”,这是两只羊的犄角相碰撞的声音。

“扑通”,这是两只羊失足,同时落入河水中的声音。

森林里安静下来,两只羊跌入河心以后淹死了,尸体很快就被河水冲走了。

故事中的悲剧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有一只羊后退到桥头,等另一只过后再上桥,两只羊便都会平安无事。可悲的是,山羊们都固执地认为狭路相逢勇者胜,不肯宽容和忍让,最终都葬身河底。

“宽以待人”既是一种待人接物的态度,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它能够化解人和人之间的许多矛盾,增强人和人之间的友好情感。同时,一个人如果能够养成“宽以待人”的优良品德,就一定可以在同他人的相处中,严格要求自己,宽恕地善待他人,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星云大师说,世上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尤其是有“我”有“你”再加个“他”,你、我、他之间的纷争就更多了。所以,若能秉持“你好他好我不好,你大他大我最小,你乐他乐我来苦,你有他有我没有”这四句偈语中含有的精神,人与人必能和谐相处,正如《易经》中所言,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星云开示】

一个真正的忍者,对待恶骂、打击、毁谤都要有承担、忍耐的力量。

不迁怒,不贰过

【智慧分享】

犯错是人,宽恕是神。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迁怒于人,就是做人最大的涵养。在处世上,时时反省自己,不要在一个问题上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好好找方法,适当地解决问题,便是做事的基本原则。

【人生道场】

星云大师很推崇颜回“不迁怒,不贰过”的品德。

一次,鲁哀公问孔子,你学生中,哪一个能真正继承你的学问?最好学的是谁?孔子说:“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孔子认为继承学问道统的是颜回,不一定有帝王之才,却有师道的风范。颜回足为人师的学问德业在哪里呢?正是“不迁怒,不贰过”,但是“不幸短命死矣”,可惜已经死了。现在就没有了,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好学的人了。

我们现在要讨论的是“不迁怒”,这个很难做到,需要极高的修养。我们通常看到的都是“迁怒”的现象,明明是自己在外边受了气,根本不关亲人的事,但是这口恶气不出心里就不会痛快,于是对着家里人乱发火,惹得大家的关系紧张。

人如果能够做到不迁怒,就是道德完善的一个重要标志。不能控制自己的脾气,小则使人际关系紧张,大则导致事情的失败。

1936年9月7日,世界台球冠军争夺赛在纽约举行。路易斯·福克斯的得分一路遥遥领先,只要再得几分便可稳拿冠军了。就在这个时候,他发现一只苍蝇落在主球上,他挥手将苍蝇赶走了。可是,当他俯身击球的时候,那只苍蝇又飞回主球上,他在观众的笑声中再一次起身驱赶苍蝇。这只讨厌的苍蝇破坏了他的情绪。而且更为糟糕的是,苍蝇好像是有意跟他作对,他一回到球台,它就又飞回到主球上来,引得周围的观众哈哈大笑。

路易斯·福克斯的情绪恶劣到了极点,他终于失去理智,愤怒地用球杆去击打苍蝇,球杆碰到了主球,裁判判他击球,他因此失去了一轮机会。结果,路易斯·福克斯方寸大乱,连连失利,而他的对手约翰·迪瑞则愈战愈勇,终于赶上并超过了他,最后拿走了桂冠。第二天早上人们在河里发现了路易斯·福克斯的尸体,他投河自杀了!

为一只苍蝇,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让人欷歔不已。假如福克斯能及时控制自己的怒火,而不是将之狠狠地发泄到苍蝇的身上,也许就会是另一个结果,可惜人生不能假设。

迁怒一般都有一个规律,即迁怒于弱者, 迁怒于物,迁怒于对自己没有巨大威胁的对象,来寻求所谓的平衡,其实这是一种阴暗心理。

迁怒是一种掠夺,是一种情感的掠夺。迁怒者往往注重自己的感受,而不顾忌被迁怒者能否接受。迁怒者霸道,而被迁怒者无辜。当然每个人都可能曾是被迁怒的对象,而同时又是迁怒者。这种角色之间的转换所给人带来尊严与心理的损害是很大的,甚至无法弥补。

冲突总是不可避免, 少一份迁怒,就会多一份宁静,就会多一种美。

【星云开示】

不迁怒于人是修养,不重犯过错,也是为人称道与尊敬的涵养。“不贰过”是一种自觉、自省的功夫。

海,纳百川之污秽而自清

【智慧分享】

作家雨果曾经说过:“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

【人生道场】

一个人有多大的灵性,就在于他的心灵具有多大的灵性。生活是充满艰辛苦痛的,人生必然藏污纳垢,充满劫数,能度人的不是任何人或事物,只有人的自己。如果想要过得快乐,必须让自己容纳一切,心宽如海,灵动包容,才能净化一切,在苦中尝到些许甜意。

禅宗典籍《五灯会元》上曾记载这样一则故事:德山禅师在尚未得道之时曾跟着龙潭大师学习,日复一日地诵经苦读让德山有些忍耐不住,一天,他跑来问师父:“我就是师父翼下正在孵化的一只小鸡,真希望师父能从外面尽快地啄破蛋壳,让我早日破壳而出啊!”

龙潭笑着说:“被别人剥开蛋壳而出的小鸡,没有一个能活下来的。母鸡的羽翼只能提供让小鸡成熟和有破壳力的环境,你突破不了自我,最后只能胎死腹中。不要指望师父能给你什么帮助。”

德山听后,满脸迷惑,还想开口说些什么,龙潭说:“天不早了,你也该回去休息了。”德山撩开门帘走出去时,看到外面非常黑,就说:“师父,天太黑了。”龙潭便给了他一支点燃的蜡烛,他刚接过来,龙潭就把蜡烛熄灭,并对德山说:“如果你心头一片黑暗,那么,什么样的蜡烛也无法将其照亮啊!即使我不把蜡烛吹灭,说不定哪阵风也要将其吹灭啊!只有点亮心灯一盏,天地自然成了一片光明。”

德山听后,如醍醐灌顶,后来果然青出于蓝,成了一代大师。

生活中经历的每一次沧海桑田变幻,感受的每一次悲欢离合,都需要我们用心慢慢地去体会、去感悟。如果我们的心是暖的,那么在自己眼前出现的一切都是灿烂的阳光、晶莹的露珠、五彩缤纷的落英和随风飘散的白云,一切都变得那么惬意和甜美,无论生活有多么的清苦和艰辛,都会感受到天堂般的快乐。心若冷了,再炽热的烈火也无法给这个世界带来一丝的温暖,我们的眼中也充斥着无边的黑暗,冰封的雪谷,残花败絮般的凄凉。

在一座偏僻遥远的山谷里的断崖上,不知何时,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它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唯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它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对附近的杂草置之不理。

在野草和蜂蝶的鄙夷下,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你们怎样看我,我都要开花!”

终于,它开花了。它那灵性的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风景。年年春天,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最后,这里被称为了“百合谷地”。因为这里到处是洁白的百合。

 任何人的人生伊始,都像一株不起眼的百合,它状如野草,实则内涵秀骨。外界的污秽常会沾染到它,但它如果始终保持坚贞,容纳一切营养,接受一切污秽,用自身的包容来净化秽物,那么它将永远不失其节。

宋代禅僧茶陵郁曾有一首悟道诗:“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世光生,照破山河万朵。”尘网关索了太多的人,要破网而出,只有心宽大过尘网,如海纳千般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