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利率和汇率作为市场经济的机制信号和宏观调控的手段,既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动而变动,也具有自己独特的周期波动。
在美国经济中,用很长的时间序列数据来分析,结论是没有规则的周期。从中国的情况看,在1998年以前的20年里,存在着明显的周期。导致这种周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利率缺乏弹性。将名义利率固定下来,在货币内生的情况下,经济没有稳态均衡。这是因为通货膨胀率越高,真实利率就越低,从而对货币的需求就越大;在需求决定货币数量的情况下,货币也就越多,再导致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反过来,通货膨胀率越低,真实利率就越高,货币需求就越小,从而通货膨胀率就越低。在一些情况下,即使利率完全浮动,通货紧缩也会按上面的逻辑发生,一个原因是名义利率不能为负。在通货紧缩比较厉害的时候,真实利率可能会相当高。如果人为地固定利率,就会是雪上加霜。有不少论文分析过所谓“钉住利率”的货币政策。按一般的逻辑得到的结论是,或者通货膨胀愈演愈烈,或者通货紧缩愈演愈烈,最后都是货币体系的崩溃。从中国过去的情况看,确实有这样的倾向。当情况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就要借助外生的力量来改变趋势。1985年、1988年和1993年,都出现了通货膨胀无法收拾的局面,最后靠中央文件把货币数量增长率降下来。所以可以这样总结1998年以前20年的中国经济周期:一个力量是名义利率缺乏弹性导致的走极端的货币需求,另一个力量是以控制货币数量为中心的外生的行政控制。尽管如此,这两个力量并不一定导致经济周期。如果行政控制这一条伴随着某种“滞后”,从逻辑上就可以导致周期了。现在看来,导致这种滞后的主要是一些分析经济形势的技术问题和执行行政命令中的一些情况。21世纪初的一个很大的变化是,利率的调整相对比较及时,这在很大的程度上抑制了导致经济周期的力量。
湖南大学经济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导师陈乐一对2001年中国经济复苏前景做过分析。他认为,可以参考几个重要经济变量,几个变量中,最灵敏的是价格指数。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中,物价波动是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现象之一,有些西方学者干脆就用物价变动来描述宏观经济景气变动。在我国,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价格指数越来越灵敏地反映整个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并且日益成为观察宏观经济景气变化的“晴雨表”。具体来说,价格指数最能判断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物价上涨速度的加速或减速是判断周期不同阶段十分重要的参数。繁荣阶段,价格指数一般比较高;萧条阶段,价格指数一般比较低。繁荣走向衰退或萧条过程中,价格指数上涨率不断降低;相反,萧条走向复苏直至繁荣过程中,价格指数上涨率不断攀升。当前的物价走势比较复杂,一方面持续几年的通货膨胀趋势尚未消除,另一方面却出现了通货膨胀的苗头。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主要是生产资料价格有可能继续上升。此外,如果国内粮食继续减产,则不排除诱发粮价上涨的可能。不过著者认为,21世纪初我国通货紧缩趋势的压力当大于通货膨胀的苗头,其依据是,生产相对过剩的格局并未有所改变,商品供大于求的差额呈扩大之势,根据基本的供求规律,这就决定了物价很难回升。实证分析也表明,2002年市场物价水平只是微涨。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7%,虽然略有上涨,但主要源于服务价格和居住价格上涨较快。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同比微涨0.1%。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0.5%,涨幅比一季度缩小0.5个百分点,因此,从物价走势来看,我国经济复苏和回升的力度并不强,升势趋缓。
关于价格波动周期,刘伟和蔡志洲分析了1978年到2004年26年来中国经济波动的特点。他们指出了相关经济变量的5个特征:(1)固定资产投资是 GDP的领先指标,在历次经济周期中,固定资产投资指数先于 GDP指数加速,然后带动其他经济变量;(2)固定资产加速前期,可能对消费的增长造成影响,从而降低消费的增长速度,20世纪90年代中期比较明显;(3)消费是滞后指标。一般情况下GDP和投资增长进入平缓和减速后,消费的增速才会有所提高;(4)价格总水平上升通常与 GDP增长加速是同步的。在经济加速初期,虽然消费总额可能保持过去的增长速度,但是由于通货膨胀的作用,居民消费增长的可能性降低;(5)当经济景气超过一定点之后,价格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领先指标,说明经济增长进入减缓过程。
杨帆专门研究过经济周期中的利率和汇率。据他分析,改革开放以后的三次经济周期中,1978—1983年期间,由于计划经济占统治地位,受国内外市场经济影响并起调节作用的,主要是外汇储备和国家财政补贴,利率和汇率基本不起作用;1984—1991年期间,在经济紧缩中启用了利率杠杆,在压缩贷款额度的同时,存款利率也大幅上调,其中1989年存款利率上升到10 。08%;1992年以后,为了抑制经济过热,降低物价,存款利率再次上调,在软着陆三年中,上升到10 。98%,并对三年以上的存款保值贴补,实际存款利率超过20%以上,使物价水平由1994年的21%降低到6%。
关于汇率与经济周期的关系,杨帆指出,由于中国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不发达,人民币只在贸易项目下自由兑换。按一般市场规律,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本币贬值;国际收支顺差则本币升值。但是由于中国进出口和汇价的管制,以出口换汇成本作为调整人民币汇率的主要依据。于是,汇价与国内经济周期的关系是:当国内经济启动时,投资首先上升,生产资料价格上升,诱发大量进口,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此时人民币往往贬值。然后经济周期进入收缩期,国内零售物价指数上升,出口成本上升,所以,人民币贬值往往发生在经济周期由盛而衰的转折点。1993年底的人民币贬值,最符合这个特征。
1996年软着陆成功后,物价水平下降,经济增长率平稳。新的周期中汇价如何走向?1994年实行“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由于四年来出现单向升值,未能浮动起来,同时,中央货币当局进行了强大的干预,防止大幅升值,维持了人民币的稳定,这恰恰是“固定汇率”的特点。为此,在我们面对的国际收支的经济变量中,它的确是一个“外生变量”;在固定汇率条件下,国内货币政策不能独立,是内生变量。为此,杨帆提出,要加快人民币汇价制度向有管制的浮动汇率转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