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实告诉我们,决定命运的是选择,而非机会。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你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所作出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的抉择,却将不仅决定你三年后的,更会影响你最终离开人世时的样子,这就是人生博弈的法则。
选择决定生活是人生博弈的法则
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同意满足他们每人一个要求。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斯莱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决定命运的是选择,而非机会。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你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所作出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的抉择,却将不仅决定你三年后的,更会影响你最终离开人世时的样子。这就是人生博弈的法则。
那么,何谓选择?选择可以看做一个判断和舍弃的过程,在多种可能性中找到最理想的一个,判断标准是效用(机会效益减掉机会成本)最大。
我们每个人的一天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小至买衣服、吃东西,大至企业经营战略的设定、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都有一个选择最佳策略的问题。
每个人都希望能够作出正确的选择——即使不是最好的,至少也是比较好的,那么有没有一些方法帮助我们呢?
明智的选择,需要清楚正确地计算成本和收益、评估风险,更重要的是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五个步骤来作出相对正确的选择。
第一,列出我们所有可能的选择。
第二,尽可能列出每个选择的可见后果。
第三,尽量评估每种结果可能发生的机会。
第四,试想一下自己对每种结果的渴望或恐惧程度。
第五,把所有的因素结合到一起作出合理的选择。
人生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而作选择,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然后计算成本和收益,看这个事情值不值得做,最后才是策略选择。
霍布斯的选择与毛驴的选择
经济学中有一个名词——“霍布斯的选择”,据说这个词来自中世纪美国一位叫霍布斯的马场老板。他在卖马时承诺:“买或是租我的马,只要给一个低廉的价格,可以随意选。”但他又附加了一个条件:“只允许挑选能牵出圈门的那匹马。”
其实这是一个圈套。
他在马圈上只留一个小门,大马、肥马、好马根本就出不去,出去的都是些小马、瘦马、懒马。显然,他的附加条件实际上就等于告诉顾客好马不能挑选。大家挑来挑去,自以为完成了满意的选择,其实选择的结果可想而知。
“霍布斯的选择”给我们的启示在于:有时我们自以为作出了抉择,但事实它是在没有选择下的一种人为选择。
“霍布斯的选择”在生活中非常普遍,譬如在管理领域。一个企业家在挑选部门经理时,往往只局限于在自己的圈子里挑选人才,选来选去,再怎么公平、公正和自由,也只是在小范围内进行挑选。
所以,要想打破这种“霍布斯的选择”,就要当个好“伯乐”,跳出马圈的圈子,到大草原去选“马”,到全世界去选“马”,打开思维空间,扩大资源的配置半径。一般地讲,配置资源的半径越大,企业就越处于优势;反之,配置资源的半径越小,企业就往往越处于劣势。只有放宽眼界,打开思维,放眼世界,才能选到世界级的“千里马”。
与“霍布斯的选择”相对的是选择太多。选择越多越好似乎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下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共同进行的实验。
在实验中,科学家随机抽取两组人,让第一组测试者在6种巧克力中选择自己想买的,第二组测试者则在30种巧克力中选择。结果,第二组中的满意度远远低于第一组,更多人感到所选的巧克力不大好吃,对自己的选择有点后悔。
由此看来,没有选择确实不好,但是选择太多,要从诸多选择中找到最优选择也并非易事。正因为选择不容易,才会有在两堆稻草之间饿死的毛驴。
在一头毛驴的前面有两堆草,对于这头毛驴来说,这一左一右两堆草一模一样。这头毛驴尽管饿得要命,但它无法挪动它的腿,因为一模一样的这两堆草使它无所适从,它没有理由选择其中的一堆而放弃,另外一堆。这头毛驴最后在这两堆草面前活活饿死了。
在实际生活中,面对多种选择时由于我们不可能掌握充分的信息,对这些策略下的后果不能确定,我们认为它们都一样,所以我们难以选择。
但是,我们无论选择其中哪个策略,都要好于不做选择,如果驴子所面对的这两堆草中的一堆离它距离近,或者分量多,它自然应当选择这一堆;但当这两堆草都一样的时候,它无论选择其中哪一堆,都会比其结果为饿死的不做任何选择要强。
放弃,有时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两个贫苦的樵夫靠上山捡柴糊口,有一天在山里发现两大包棉花,两人喜出望外,棉花价格高过柴薪数倍,将这两包棉花卖掉,足可供家人一个月衣食无虑。当下两人各自背了一包棉花,赶路回家。
走着走着,其中一名樵夫眼尖,看到山路上扔着一大捆布,走近细看,竟是上等的细麻布,足足有十多匹之多。他欣喜之余,和同伴商量,一同放下背负的棉花,改背麻布回家。他的同伴却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自己背着棉花已走了一大段路,到了这里丢下棉花,岂不枉费自己先前的辛苦,坚持不愿换麻布。先前发现麻布的樵夫屡劝同伴不听,只得自己竭尽所能地背起麻布,继续前进。
又走了一段路后,背麻布的樵夫望见林中闪闪发光,走近一看,地上竟然散落着数坛黄金,心想这下真的发财了,赶忙邀同伴放下肩头的棉花,改用挑柴的扁担挑黄金。
他的同伴仍不愿丢下棉花,还是枉费辛苦的论调,并且怀疑那些黄金是不是真的,劝他不要白费力气,免得到头来空欢喜一场。
发现黄金的樵夫只好自己挑了两坛黄金,和背棉花的伙伴赶路回家,两人走到山下时,无缘无故下了一场大雨,两人在空旷处被淋了个湿透。更不幸的是,背棉花的樵夫背上的大包棉花,吸饱了雨水,重得已无法背动。那樵夫不得已,只能丢下一路辛苦舍不得放弃的棉花,空着手和挑金子的同伴回家去。
面对机会的来临,人们常有不同的选择方式。
有的人会审时度势,果断放弃之前的选择,作出目前情况下的更有利的选择;而有的人却像骡子一样,固执地不肯接受任何改变。
不同的选择,当然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
有时不切实际地一味执著,是一种愚昧与无知,而放弃则是一种智慧。在人生的每一个关键时刻,应审慎地运用智慧,做最正确的选择,同时别忘了及时审视选择的角度,适时调整。要学会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全面研究问题,放弃无谓的固执,冷静地用开放的心胸做事。
先吃“好苹果”,降低选择的机会成本
陈蕃,字仲举,东汉人士,少年时期曾经在外地求学,独居一室,整天读书交友而顾不上收拾屋子,院子里长满了杂草。有一次,他父亲的朋友薛勤前来看望他,问他:“你为什么不把院子打扫干净来迎接宾客呢?”陈蕃笑了笑说道:“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听了很生气地反驳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一般人讲这个故事,就到此为止了,教育人做大事要从小事做起,把陈蕃当做了反面的典型。
然而事实上呢?据《世说新语》记载:“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士范,登车揽轡头,有澄清天下之志。”
陈蕃后来官至太傅,为人耿直,为官敢于坚持原则,并广为搜罗人才,士人有才德者皆大胆起用,一时间政事为之一新。陈蕃确实将天下扫的不错。
反倒是那位因批评陈蕃而留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千古名言的薛勤,我们却不知道他后来完成了什么事业。
为什么陈蕃不扫一屋却扫了天下呢?就在于他懂得考虑博弈时候的机会成本。
有这样一个问题:两箱苹果,一箱是又大又鲜,另一箱由于放得久了,有一些已经变质了,问先吃哪箱,即先吃好的还是坏的?
最典型的吃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先从烂的吃起,把烂的部分削掉。这种吃法的结局往往就是要吃很长一段时间的烂苹果,因为等你把面前的烂苹果吃完的时候,原本好端端的苹果又放烂了。第二种是先从最好的吃起,吃完再吃次好的。这种吃法往往不可能把全部的苹果都吃掉,因为吃到最后的,烂苹果实在是烂得没法吃了,就都给扔了,形成了一定的浪费。但好处是毕竟吃到了好苹果,享受到了好苹果的好滋味。
两种吃法,各有各的道理。在实际生活中,究竟先吃哪个苹果,对个人其实没有太大的影响。但从经济学的角度,先吃哪个苹果的选择,就如陈蕃是先扫小屋还是先扫天下的一样,蕴含着深刻的博弈论思想。
博弈论认为,人的任何选择都有机会成本。机会成本的概念凸显了这样一个事实:任何选择都要“耗费”若干其他事物——其他必须被放弃的替代选择。在实际生活中,对被放弃的机会,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预期和评价,这取决于他们的主观判断(主观的机会成本)。具体到先吃哪个苹果的问题上,两种吃法,代表的实际上是两种观念,两种对机会成本的主观判断。第一种吃法的主观判断是浪费的机会成本大于好苹果味道变差的机会成本,第二种吃法的主观判断是味道变差的机会成本大于浪费的机会成本。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都要面对“先吃哪个苹果”的选择。我们每天都要自觉不自觉地对各种机会成本进行比较。
但是个人对机会成本的感觉会有偏差,这就提醒我们:要善待自己,也要善待他人;既要尊重自己的感觉和选择,也要尊重他人的感觉和选择;每当遇到纯属个人的选择,在决策上,应尽可能地由自己作出,而不要由他人或集体做出,因为只有自己才了解自己的主观机会,而别人和集体决策者却缺少充分的信息。
爱情里的“麦穗理论”
对于伴侣的选择,乃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特别是对于女性,婚姻无异于女人的第二次生命。俗话说得好: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因此,女性朋友在择偶时必须慎之又慎,那么如何用博弈论来指导自己的择夫行为呢?
西方的择偶观里有著名的“麦穗理论”,是说我们寻找伴侣时如同走进了一个麦田,一路有麦穗向我们招手,很多人不知道摘取哪一支,因而就会有踌躇和彷徨、遗憾和悲伤。而正常人再花心,他或她也得选择一人来陪伴自己的旅程。当然并不排除有极少数人会在短短的一生里一换再换。
“麦穗理论”来源于这样一个故事。
历史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老师就让他先到麦田里去摘一棵全麦田里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来,只能摘一次,并且只可向前走,不能回头。
柏拉图于是按照老师说的去做了。结果他两手空空走出了麦田。老师问他为什么没摘?他说:“因为只能摘一次,又不能走回头路,其间即使见到最大最金黄的,因为不知前面是否有更好的,所以没有摘;走到前面时,又发觉总不及之前见到的好,原来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早已错过了;于是我什么也没摘。”
老师说:“这就是爱情。”
之后又有一天,柏拉图问他的老师什么是婚姻,他的老师就叫他先到树林里,砍下一棵全树林最大最茂盛的树。其间同样只能砍一次,同样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头。
柏拉图于是照着老师说的话做。这次,他带了一棵普普通通,不是很茂盛,亦不算太差的树回来。老师问他:“怎么带这棵普普通通的树回来?”他说:“有了上一次的经验,当我走到大半路程还两手空空时,看到这棵树也不太差,便砍下来,免得最后又什么也带不出来。”
老师说:“这就是婚姻!”
可见,完美的爱情和婚姻是很难得到的,大多数人只是凑合状态。真正合适的几率是很小的。
不妨假设有20个合适的单身男子都有意追求某个女孩,这个女孩的任务就是,从他们当中挑选最好的一位作为结婚对象,决定跟谁结婚。从这20个里面选出最好的一个并非易事,怎么做才能争取到这个结果?
首先,要考虑的是约会时对对方真实性格、人品的判断。约会时,男女双方一开始都是展示自己的优点,掩盖自己的不足。当然,他们都想了解对方的一切,不管是优点还是缺点。对于一个女孩来说,男朋友赠送的花是相对廉价的,而贵重的钻石、金表、项链等礼物也许更能代表一个人的真心。正如有句话说的:“一个男人爱一个女人有多深,就会为她掏出多少钞票。”这是一个人乐意为你奉献多少的可靠证明。然而,礼物值多少“钱”对于不同的人是有差异的。对一个身价亿万的有钱人来说,送上一颗名贵钻石可能比带你游山玩水的价值要低得多。反之,一个穷小子,花了大量时间辛勤工作,买上一颗钻石的价值就要高得多。
你也应当意识到,你的约会对象同样会对你的行为挑剔一番。因此你得采取能真正代表你具有高素质的行为,而不是谁都学得来的那些行为。
其次,要考虑的是选择什么样的方法来筛选出比较合适的异性。很明显,最好的方法是和这20个人都接触一遍,了解每个人的情况,经过筛选,找出那个最适合的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花大把的时间去和每个人都交往。不妨假定更加严格的条件:每个人只能约会一次,而且只能一次性选择放弃或接受,一旦选中结婚对象,就没有机会再约会别人。那么最好的选择方法存不存在呢?事实上是存在的。
不如我们来模拟一下。显然,你不应该选择第一个遇到的人,因为他是最适合者的几率只有1/20。这个几率可以说是非常的渺茫,直接把筹码放在第一个人身上,也是最糟的赌注。同样的,后面的人情况都相同,每个人都只有1/20的几率可能是20个人当中的最适合者。
可以将所有的追求者分成组(比如分成5组,每组4人)首先从第一组中开始选择,在第一组中每一个男性都约会,但并不选择第一组中的男性,即使他再优秀、再完美都要选择放弃。因为,最合适的对象在第一组中存在的几率不过1/5。
如果以后遇到比这组人更好的对象,就嫁给这个人。当然这种方法像“麦穗理论”一样,并不能保证选择出的是最饱满最美丽的麦穗,但却能选择出比较美丽的麦穗。无论是选择爱情、事业、婚姻、朋友,最优结果只可能在理论上存在。不要把追求最佳人选作为最大目标,而是设法避免挑到最差的人选。这种规避风险的观念,对我们在做人生选择时非常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