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百年清华给青少年讲述的人生智慧
36452100000016

第16章 用理性执掌人生的方向(1)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智慧的对立面是疯狂。”此语凸显了理性的重要性,为学和为人都需要理性,缺乏理性必会导致盲目和混乱。无论你面临的是什么,是选择、困境、危险还是责难,理性都会帮你把握方向。

智慧的价值

毕业于清华大学的乔冠华在留学归国后担任我国外交部部长,他是一个十分理性的人,总是能在关键时刻运用他的理性做出最为准确的判断。也正是因为他的理性和稳重使他在任期间化解了一场又一场的危机。关于他的故事有很多,因为他已成为了当时很多人心中的偶像,很多人对他是“狂热倾倒”。

可以举一个“对他狂热倾倒”的例子:二战时,德军向法国马其诺防线发起全面进攻。在香港一家咖啡店嘈杂的地下室里,一大群中外记者对战局做着各种猜测和设想。乔冠华大口吸烟,一言不发,倾听大家争论。忽然,他起身挥手打断众人的话语,说:“6月9日是法军最黑暗的一日。刚才听了诸位的许多高见,似乎还抱着很大的希望,实在是大局已定……我可以告诉大家,三天以后,巴黎将不战而降!”

一语惊四座!当时在场的记者都对此纷纷摇头,不以为然,“决战正在进行,胜负未见分晓……”有的人则愤怒地质问:“你怎能这样说?!”乔冠华掐灭烟头,自信地说:“这不是一句话可以回答的,诸位请看以后的报纸好了。”就在众人争论的第四天,6月13日,法国投降,德军开入巴黎。6月22日,德法停战协定签字,6月24日,法意停战协定签字。

战局的发展,证实了乔的预言。这位青年国际评论家受到了普遍的赞誉。而乔冠华在随即发表的《法国的崩溃》一文中,平静地写道:“25日太阳出来的时候,在西线依然是美丽的河流、美丽的田野,但西线消逝了。”

点石成金:

智慧和理性是无价的,乔冠华就是用他的智慧和理性进行了一次又一次准确的判断,避免了一场又一场的危机。没错,智慧的价值小到可以获取利益,赢得成功,大到可以避免战争、维护和平。

沉着冷静的邓稼先

制造原子弹是非常危险的。有一次,要在特种车床上加工原子弹的核心部件,就是把极纯的放射性极强的部件毛坯切削成要求的形状,这是非常危险的活,切的时候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不能有半星火花,不能有丝毫差错。老将军李觉和邓稼先同时站在工人的身后来稳定工人的心,工人心里踏实了,一刀一丝,一丝一刀,每切一刀测一次数值,保证操作正常。李觉将军由于年长体弱,站了一天又站到半夜,心脏病突然发作了,不能再站了。邓稼先深知这部件的重要,他坚持站在工人师傅的身后,工人换班他不走,站了一天一夜,一直到第二天早上拿到合格产品他才去休息。

邓稼先在处理问题时的沉着是出了名的,有一天,邓稼先开完会回到家里,很疲倦,很快便进入了梦乡。刚入睡不久,基地打来的急促的电话铃声把他惊醒。他披衣起来,听那边的汇报说出问题了。汇报的人非常紧张,但邓稼先却异常沉着,他迅速询问对方各种数据,等情况基本清楚之后,他告诉对方打开什么,看看数字是多少,告诉对方应该是多少;再关上什么,看看数字是多少,应该是多少。他用这种方法了解了事情的变化情况,提出了处理方法,使远在千里外的事故现场的人,止住了哭泣,稳定了情绪,工作忙而不乱。就这样他通过专线电话连续处理了五六个小时,直到天亮,终于化险为夷了,人员无一伤亡,而且把损失的98%弥补了回来。还有一次,一位工作人员在检查吊钚239核装置的吊车时发现有一个电火花,这时是凌晨五点,邓稼先干了一夜刚躺下,知道消息后立即赶到现场。他一项一项地核对记录,一直核对到下午四点,终于查出了产生电火花的原因,消除了隐患。28年的核武器研制工作,所遇到的难关成千上万,但他从不马虎,所以他指挥的核试验每次100%的成功。当人们欢庆核试验成功时,又有多少人知道这成功的后面,隐藏着科学家们的多少辛劳啊!

点石成金:

面临危机和困难时,我们最需要也必须首先做到的便是沉着和冷静。一个临危不惧、镇定自若的人才能在危难面前不乱阵脚,充分运用他的理性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力量想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而另一方面,沉着和冷静还能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让所有的人都能安心地共渡难关。

慧眼识英才的美谈

华罗庚的成长过程和他创立的辉煌业绩,有很大部分是同清华有着紧密联系的。如果把他比作一匹驰远鸣高的千里马,那他开始驰骋的第一步正是从清华迈出的。关于“熊庆来慧眼识罗庚”的历史佳话,现在已经是广为人知。

20世纪20年代末期,我国数学界曾出现一股争解世界数学难题的热潮,人们纷纷向一些“未被攻克的堡垒”进击。这些“堡垒”中的一个便是:“用四则及根号运算方法解代数的五次方程式”。关于这个难题,国际大数学家阿贝尔早在1816年就证明不可能能解,并已列入正式的教科书。可是,1930年上半年,在上海《学艺》杂志(七卷十号)上,却登出了苏家驹教授的文章:《代数的五次方程式之解法》,他在前言中说:“代数的普通五次方程式,为近世数学界认为不能解之问题……然(余)终不信其绝对不能解,数年以来,潜思冥索,似得一可解之法……”

这篇文章发表之后,很快引起了一些人的震惊,但也有少数水平较高的人很快就发现其中的破绽。其中之一就是熊庆来教授。由于工作繁忙和其他考虑,他没有时间直接写文章去进行辩驳,但又有“骨鲠在喉,非吐不快”的感觉。不久,他在《科学》杂志十五卷二期上读到了华罗庚的文章,题目是《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文章简明而精确地说出了熊教授想说的话。当时,熊教授就发现了华罗庚特殊的数学天赋。于是,他向系里的人问知不知道这个人,后来唐培经说:“是我的同乡。华罗庚刚到清华的时候,英文也不好,于是让他进修大学课程。华出国是熊庆来在中英庚款委员会作审查委员时推荐的,送他到英国剑桥大学去,当时他在校时很受哈达玛,尤其是维纳的器重。他受哈达玛影响,哈氏叫他看苏联维氏的数论,当时维纳年轻热情,华留英时,他很热心把华介绍给哈定。哈定是剑桥大学的数学首要教授(搞分析与数论),维纳在介绍华的信里说华是中国的Ramannyan(此人为印度大天才数学家,据说是一个英国数学家——可能即哈定——去印度游历时,在一家印度小纸烟铺前见到这人在烟纸上演算题,很有天才,发现后把他带到英国去培养,两年后就得了博士,成为皇家学会会员),因而华深得哈定重视。维纳后来在他写的一本书《Iamamathematic》中提到华罗庚和我……”

点石成金:

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伯乐有一双能发现“千里马”的慧眼,能够“识才”并且“爱才”和“惜才”。同时,有才能的人在适当的时候遇到赏识他的伯乐,也是人才的一种幸运。这种千里马与伯乐的组合必将传为美谈。

用理性来尊重事实

1934年,潘光旦回到母校,受到全校上下以至古都学界的热烈欢迎。在校内,校刊报道说:“潘先生曾任上海光华大学文学院长、社会学教授、上海《华年》周刊及《中国评论周报》编辑,学识渊博,经验丰富,著作甚多,如《中国之家庭问题》、《自然选择与中华民族性》、《人文生物学史》等”;又说:“新开科目,大致可开,一、社会思想史,二、家庭问题,三、优生学,俱由潘光旦先生担任。”在校外,北平妇女协会、女青年会等妇女团体多次请他讲演,师范大学组织的妇女问题研究会开成立大会时,特意请他到会讲话。因为他讲演时多次讲到有关优生的问题,曾引起一些持不同观点的听讲者的不解或非难。有一次,他从青年会讲演回来,一位学生戏问他:“潘先生,今天挨骂了没有?”他笑了笑说:“今天很好,没有挨骂。其实,骂尽管她们骂,说我还是得说。只要我说得有道理,最终她们会信服的。”这位同学后来提起此事时感叹地说:“这句话实在是学者名言!”

在清华的教授中,尊重客观事实的远不止潘光旦一人,陈寅恪也是当之无愧的一个。

在20世纪30年代课堂讲授期间,他虽身体瘦弱,但从不缺课,有人听了他四年课,没记得他请过一次假;他治学、讲授态度严肃,从不哗众取宠。有一次,他在香港大学用英文作学术讲演,讲题是《武则天与佛教》。许多中外人士听说以武则天为题材,都以为必有许多“宫闱秘事和佛教因缘”。在好奇心驱使下,纷纷涌去听讲,希望“一饱耳福”。谁知陈氏讲的纯是学术性的考据,他从武则天的宗教思想来说明她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面首,原来是佛经中有“女人是不可能成佛的,若要成佛,除非是广蓄面首”,“如此这般利用采补术了”。结果,为学术而来的听者获益匪浅,为好奇而来者大失所望而去。在课堂上也是如此,他讲课总是平铺直叙,但听者并不感到枯燥。大家都知道机会难得,不应该轻易放过;每当下课铃响,大家都有依依不舍、时间流逝太快之感。他讲课的内容,都是他的心得和卓见,所以同一门课可以听上好几遍,但仍有新鲜感。

点石成金:

事实就是事实,事实本身就会用事实来证明自身,它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或者发生任何变化。因此,我们应该学着去尊重事实,十分理性地加以对待、承认,并且去接受。

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清华大学电子计算机专业毕业的一位张先生在清华大学举行的一次职业培训课上对自己的求职经历及职业选择做了发言,为在场的同学提供了不少的启示,现摘其中的一部分来与大家分享:

12年前,那是1993年的1月份,在中关村中科院的一个研究所食堂的小包间里,吃饭用的圆桌旁围坐了至少六七个人。我孤零零地坐在靠近门口的一把椅子上。那时我已经做完了硕士论文,跑出来找工作,面试我的是联想集团的一些负责人。

我至今只记得我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其他的已经因年代久远而模糊不清了。人事部的负责人开门见山问的头一个也就是我唯一记得的那个问题就走:“你是清华的硕士,怎么想到要来做销售?”他脑子里似乎替我想了很多其他的出路,怎么不出国?怎么不接着读博士?怎么不留在清华教书?怎么不去研究所做技术研发?怎么不找个机关待着?

我当时的回答很简单,因为我的确知道的不多,我说:“我喜欢和人打交道,各种各样的人。”我之所以至今还记得这个很平常的问题,就是因为我在过去的12年里面,仍然不断地被问到同样的问题,就连不久前对我做人物专访的一位媒体记者也这样问我,眼神里有诧异、好奇,甚至还有点对我当初“走投无路”、“逼上梁山”去做销售的同情。

12年了,社会发生了很多很大的变化,可是仍然还有不少人,甚至也包括有些以销售为职业的人,内心里仍然觉得,如果可以有其他的选择,只要不是差到比做销售还糟,就不应该干销售这一行。而我一直对自己说:销售,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职业。因为销售,就是找到一个人,然后让这个人接受你的价值观,接受你让他接受的东西。我写这本小说,就是想尽我微薄的力量,对尽可能多的人,呼喊出微弱的声音:做销售,不是末路人无奈的出路,而是一条通往成功的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