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20几岁,决定男人一生全集
36450900000030

第30章 二十几岁,要懂得生意场上的生意经(1)

声东击西,诱使对手出错招

竞争中的声东击西之法,可使对方打乱原有计划,使出新的招数,只是这招数一旦使出,错误就来了,再想撤退就为时已晚了。

20世纪90年代,派克公司和克罗斯公司展开了一场空前激烈的竞争。出人意料的是,实力雄厚、财大气粗的派克公司竟一败涂地,走向衰落。而克罗斯公司则在这次激烈竞争后一跃而起,取代派克公司成了美国制笔业的新霸主。

被称为“世界第一笔”的派克笔,于1889年申请专利,历经100余年而长盛不衰,年销售量达到5500万支,产品销往全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克罗斯笔有90年以上的历史,年销量达到6000多万支。所不同的是,派克笔占领的是高档的市场,克罗斯笔则热衷于低档的市场。这两家公司的产品流向并不是一开始就这样的,而是经过几番竞争才形成的。数十年来,这两家制笔公司虽然在表面上井水不犯河水,但在暗地里却不断增强自己的力量,双方斗智斗勇,各自使出绝招。

20世纪90年代初,钢笔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进一步拓展市场,派克公司任命了新的总裁彼特森。与此同时,克罗斯公司也采取对策,除调整营销策略外,还加紧搜集关于彼特森的兴趣、爱好,以及上任后所要实施的营销策略等信息。

当时的美国制笔业,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高端笔市场陷入疲软状态,为了不使公司的经济效益受影响,也为了打响上任后的头一炮,彼特森意欲在拓展市场方面下一番工夫。正密切注视彼特森决策动向的克罗斯公司获悉这一信息后,立即召开会议研讨对策。

克罗斯公司通过一家有名的公共关系信息咨询公司向彼特森提出了“保持高档市场,下大力气开拓低档产品市场”的建议。这正中彼特森下怀,于是彼特林决定趁高档产品市场疲软之时,全力以赴地开拓低档产品的市场。

听到这个消息,克罗斯公司非常开心,知道彼特森已经中了他们的圈套,赶紧实施第二步计划。一是装模作样地召开应急会议,做出一副惶恐、胆怯状,制定出了和派克公司争夺低档产品市场的措施。二是由公司总裁给派克公司总裁致函,声言两家产品市场的流向是有协议的,你们不能出尔反尔,逾行规行不义之事。克罗斯这么一番逼真的表演,愈发使彼特森觉得他的决定是正确的,更坚定了彼特森的决策信心,他紧锣密鼓地开始向低档钢笔市场进军。为了不使派克公司看出破绽,窥出有诈,克罗斯公司还做了几次广告,制造竞争的紧张气氛,摆出一副决战的架势。这一切使派克公司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为了抢先一步,派克公司凭借其财力和名牌效应,投巨资大做广告,制造声势。

克罗斯公司见已达到预期目标,便倾全力向空虚的高档钢笔市场挺进。

尽管派克公司花了不少的力气,却收效甚微。试想,派克笔是高档产品,是人体面的标志,人们购买派克笔,不仅是为了买一种书写工具,更主要的是一种形象、一种体会,以此证明自己的身份。派克笔价格再昂贵,人们也乐意接受。而现在,高贵的派克笔却成了3美元1支的低档大众货,这还有什么名牌价值可言呢?派克公司虽然顺利地打进了低档市场,但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不仅如此,消费者像受了愚弄似的,拒绝廉价的派克笔。

人常说,兵不厌诈。二十几岁走进商场,就如同走进了战场,也存在“无商不奸”的潜规则。见招拆招固然重要,能让对方出错招则更省时、省力,而且决策失误最容易带来“一步错,百步错”的后果,使对手从此一蹶不振。

最大化地用优势去压制对手

每个人、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优势,二十几岁的成功创业者利用自己的优势攻击对方的劣势,并且硬下手腕连续进攻,让对方没有还手之力,是为胜利之法。作为一名年轻的创业者,你必须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什么,劣势是什么。最大化地利用优势去压制对手,使对忙于应付你的压制而无力去攻击你的劣势。在压制对手的同时尽可能地修复自己的劣势,将劣势转化为优势。

在零售行业中,凯·马特是鼻祖,1979年,凯·马特拥有1891家零售店,每家店的平均收入高达725万美元,相比之下,沃尔玛公司则显得微不足道。当时的沃尔玛公司,只有229个零售商店,每家店的平均零售收入仅相当于凯·马特商店的一半,在这种情况下,它很难与凯·马特进行正面的竞争。

但是,沃尔玛的创始人山姆并没有退缩,尽管处于不利地位,他并没有忘记积极利用自身的优势。

首先,沃尔玛对顾客的需要有求必应。

其次,沃尔玛最大限度地为顾客创造购买优良物品的机会,包括便利店的店址和方便的时间,降低成本结构、推出最优惠价格的产品,等等。沃尔玛所具备的快速存货补给能力,保证它能达到上述的目标。

这种保证又被称作“送货不停”。沃尔玛公司严格要求做好这个环节的工作,要求将商品不断运送到沃尔玛的仓库,经过仔细的筛选和细致的包装,再分送到沃尔玛各家商店。沃尔玛的商品很少滞留在仓库中。沃尔玛要完成一次配送过程,仅仅需要48小时。

通过这个不停的送货补给系统,沃尔玛获得了规模效益,增加了采购量,降低了存货成本及费用。

沃尔玛85%的商品都是依靠自己的仓储运输系统配送,对于只有50%商品能够依靠自身的配送系统配送的凯·马特公司来说,这就是沃尔玛的一大优势。

而且,由于有低价销售的吸引,沃尔玛公司就用不着花太多的时间去做太多的宣传广告。沃尔玛公司在广告上的经费的确不多,但就是因为这样,他们才能以更低价的商品回报顾客,让他们成为沃尔玛的回头客。

沃尔玛的运输成本也是同行业中最低的,每一美元的营业额只有16美分花在基本营运上,而其他公司要比他们多花将近40%的钱在这上面。

此外,沃尔玛公司还非常善于激起顾客的购买欲,在大力完善企业形象、加深顾客印象方面他们也做得非常好。

1976年,沃尔玛的强劲竞争对手凯·马特突然向沃尔玛展开进攻,在沃尔玛经营最好的4个市镇开分店,同时也向其他区域性折扣百货连锁展开攻势。一时间,各公司都在讨论如何避免与凯·马特直接竞争,而山姆却站出来声明沃尔玛将以攻对攻,决不退缩。当时凯·马特已有上千家分店,沃尔玛只有150家。第二年,在小石城,凯·马特发起价格战时,沃尔玛指示自己在当地的分店经理:“任何商品都绝不能让他们的价格比我们的低。”

而凯·马特却不能降得更低,只好示弱,这场战争的获胜方是沃尔玛。

二十几岁的创业者利用这样的竞争方式不仅容易取胜,而且易形成良性循环,在压制对手的同时会从中找到对手的弱点,也可以以对手为鉴,让自己避免犯同样的错误,从而让自己的公司倚仗自己的长处发展、壮大,成为该行业的佼佼者。

不要吃独食,让别人也赚钱

生意场上,独木不成林,合作是必然。二十几岁时刚刚赚到一点钱,别吃独食,让别人也赚到钱,其实这也方便了自己。

深圳有一个农村来的妇女,她没什么文化,刚到深圳时只能给人当保姆,攒了点钱后就在街边摆摊卖胶卷,一个胶卷赚一角。她认死理,一个胶卷永远只赚一角。现在她开了一家摄影器材店,生意越做越大,还是一个胶卷赚一角,市场上一个柯达胶卷卖23元,她卖16元1角,批发量大得惊人,深圳搞摄影的没有不知道她的。外地人的钱包丢在她那儿了,她花了很多长途电话费才找到失主;有时候算错账多收了人家的钱,她心急火燎地找到人家还钱。听起来像傻子,可她赚的钱很多,在深圳,再厉害的摄影器材商,也得乖乖地去她那儿拿货。

别人尝到甜头,自然会继续和你合作。若你一心想谋利,别人得不到任何好处,怎么还会和你来往?没有了来往,没有了合作方,还谈什么赚钱呢?

有这么一个故事,深刻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在一个小镇上,有两个富翁先后去世了。一个富翁下葬时,大家都去送行,而另外一个的葬礼却冷冷清清。

一个外地人正好路过这里,看了两个人的葬礼后感慨地说:“一个人生前的好坏从死后也能看出来。”

小镇上的一个老先生笑了,说:“先生,那你认为哪个是好人,哪个是坏人呢?”

外地人说:“这还用问,自然是大家都去送行的那个是好人了。”

老先生说:“这要看好坏的标准怎么定了。大家都去送的那个富翁花天酒地,吃喝嫖赌都干,可是大家都从他手中得到过好处,他照顾过大家的生意,大家都从他那里赚到了钱,我也拿到过他给我的很多小费;而另一个富翁呢,虽然富有,可从来不乱花钱,自己很节俭,吃饭、穿衣都很小气,连擦皮鞋的小贩都赚不到他的钱,谁能说他好呢?谁还会去送他呢?”

做生意最讲究人气,门庭若市就是旺铺,就能发财。因此,让别人也赚到钱,实则是树名头、立威信、结人缘的好办法,有了上述这些条件,何愁没有生意上门?

二十几岁不走寻常路,以反常方式取胜

竞争的方法有很多种。在多种多样的竞争方法中,不按常理出牌的竞争,则更容易使对手防不胜防。

在美国,电报业最兴盛之时,老范德比经营的西联电报公司处于垄断地位。

老范德比去世之后,古尔德花100万美元开了一条新电报线路,成立了太平大西洋电报公司。小范德比意识到了古尔德对自己的威胁,决定收购太平大西洋电报公司,如此,就能使自己仍处于垄断地位。他马上派人与古尔德谈判,结果以500万美元买下了太平大西洋电报公司,太平大西洋公司人员设备全部转入西联。艾克特是古尔德的好友,因为有技术,进西联后,担任该公司的总工程师。小范德比对这一次成功的收购十分满意,他不仅增强了实力,还引进了一员虎将。过了一段时间,爱迪生又发明了四重发报机,使用这种发报机,效率要比原来提高一倍以上,如此一来,西联小范德比决定买下这项专利。他派艾克特与爱迪生谈判,让艾克特以低于5万美元的价格收买。他认为这次他同样会稳操胜券,因为电报市场是他一人垄断着。

然而,艾克特虽在西联担任总工程师,却是古尔德的内线,他及时将进展告诉古尔德。有一天,古尔德请爱迪生到他的家里,以高薪聘请爱迪生去美联。

爱迪生本是个科学家,根本不懂生意经,觉得美联比西联的条件优厚得多,也就答应了。现在,古尔德决定向小范德比摊牌,要挟小范德比说要撤走艾克特。失去了爱迪生的四重发报机,若再失去艾克特,西联将会一片黑暗,无奈之下,小范德比只好同意美联与西联合并,由古尔德任总经理。

古尔德为了得到西联可谓费尽心机,直到老范德比去世,才能稍稍有所动作,成立太平大西洋公司,当然,当时电报公司是赚钱的,而古尔德却绝非想从电报的营业中赚钱,他得将西联电报公司赚到手,太平大西洋电报公司不过是他抛下的一个诱饵,小范德比果然上当。

此外,古尔德的另一个妙笔是让艾克特打进西联高层,从而使高级情报可以及时地传到他的手里。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此时古尔德对小范德比的作为一清二楚,而小范德比却对古尔德一无所知,未加丝毫防范,本来唾手可得的四重发报机专利,却从眼皮底下被古尔德夺去。

古尔德得到了四重发报机的专利,此后他便可以实施他赚取西联公司的最后攻势了。要么撤走总工程师,要么合并,在此情况之下,小范德比只好就范,同意合并公司,古尔德得到了他垂涎已久的西联。

如同“白猫黑猫,逮住老鼠的就是好猫”一样,竞争之法无准则,取胜才是根本目的,使用反常方式,对手更易陷入措手不及的状态。

善唱对台戏,针对对手进行宣传

宣传不仅能扩大知名度,而且代表一家企业的自身形象。抓住对手的短处,有针对性地宣传,可使消费者在莞尔一笑之余,点头认可,从而成为自己产品的追随者。

苹果公司为与“蓝色巨人”IBM相抗争而推出的名为“1984”的广告,取得了巨大的成效。而作为电脑界泰斗的IBM公司当然不甘心就此退出小型电脑市场,而且这也会给企业形象带来很大的冲击,于是,IBM公司发起了反击。除了加快研究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和提高产品质量与服务外,IBM公司以自己雄厚的实力掀起一场广告战。

其中的一则广告是:画画极其生动有趣,且富有温情。一开始便是一望无际的沙漠,一头大象和一头小象在其间跋涉。小象极其活泼,四处乱跑,而大象一直在后面跟着,照顾着它。前面是一座沙丘,又高又陡,小象逞强地向上冲,非常努力,快到丘顶的时候却滑了下来。大象跟了上去,用它的鼻子,用它的身体,把小象托了上去。然后,换成了小象跟着大象,由大象带领着,穿越沙漠,向远方走去。

这则广告继“1984”之后在全美电视播放后,马上引起了千万消费者的注意。可爱好动的小象、老成持重的大象,配以迷人的沙漠风光,广告的寓意十分明显,把IBM公司在电脑界的“大哥大”地位表达得淋漓尽致,而暗示苹果公司只能是个小弟弟。广告的诉求十分准确,效果十分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