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个禅女人:女人善待心灵的100个阳光禅
36448900000022

第22章 处世禅: 通融知礼亦达理(1)

静静的聆听雨夜的声音,嘀嗒嘀嗒,没有任何的纷扰,外面是一片漆黑的夜,唯有雨落声,滴答滴答……于这雨夜之中,将繁世间的纷扰抛之脑后,无须辩解,只愿安静地听这嘀嗒来自自然的问候。怀抱着一颗善心给予万物、人群以温暖,尊重每一个植物的生长,摒弃了计较之心,于镜中看到自己的微笑,一样灿烂无比。

生活难料,绸缪不测风雨

人生在世,每个人的自身条件都不一样,每个人遇到的困难也不尽相同,但是有一点例外,那就是是否懂得变通将决定其是否能够取得成功。

禅院附近小水坑里的青蛙不愿搬到池塘去住,结果被过路的车轧死了。佛说:“不图变迁,会为旧环境所困扰,修行亦如是。”

人们常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快。”的确如此,世界在不停地变化,社会在不停地变化,我们自己也在不停地变化。而作为女人,应对周围发生的这一切变化唯一的方式就是变通。

有人这样说:“你可以超越任何障碍。如果它太高,你可以从底下穿过;如果它很矮,你可以从上面跨过去,总会有办法的。”所以,对于善于变通的人来说,世界上不存在困难,只存在暂时还没想到的办法。

在某个小村落,下了一场大雨,洪水淹没了全村,一位神父在教堂里祈祷,眼看洪水已经淹到他的膝盖了。一个救生员驾着舢板来到教堂,跟神父说:“神父,赶快上来!不然洪水会把你淹没的!”神父说:“不,我深信上帝会救我的,你先去救别人好了。”

过了不久,洪水已经淹过神父的胸口了,神父只好勉强站在祭坛上。这时,又有一个警察开着快艇过来,他跟神父说:“神父,快上来!不然你真的会被洪水淹死的!”神父说:“不!我要守着我的教堂,我相信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你还是先去救别人好了!”

又过了一会儿,洪水已经把教堂整个淹没了。神父只好紧紧抓着教堂顶端的十字架,一架直升机缓缓飞过来,丢下绳梯之后,飞行员大叫:“神父,快上来,这是最后的机会了,我们不想看到洪水把你淹死!”神父还是意志坚定地说:“不,我要守着教堂!上帝会来救我的!你赶快去救别人吧,上帝会与我同在的!”

洪水滚滚而来,固执的神父终于被淹死了……神父上了天堂后,见到上帝,他很生气地质问:“主啊,我终生奉献自己,战战兢兢地侍奉您,为什么您不肯救我?”上帝说:“我怎么不肯救你!第一次,我派了舢板去找你,你不要,我以为你担心舢板危险;第二次,又派了一艘快艇去,你还是不上船;第三次,我以国宾的礼仪待你,再派一架直升机去救你,结果你还是不愿意接受。所以,我以为你是急着想要回到我身边来,可以好好陪我。”

有人这样说:“聪明的人使自己适应世界,而不明智的人只会坚持要世界适应自己。”

人生在世,每个人的自身条件都不一样,每个人遇到的困难也不尽相同,但是有一点例外,那就是是否懂得变通将决定其是否能够取得成功。

老子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意思是说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可以变通穿行于最坚硬的东西之中。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柔弱的东西会变通,它善于改变自己。一个人必须善于改变自己,才能在人生长河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启示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必须学会变通。因为客观的情况在不断地变化,我们必须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正如诸葛亮所说:“因天之时,因地之势,依人之利而所向无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克服各种困难,获得成功。

众生本平等,差别在人心

一个女人自己是否高贵不是通过贬低别人的方式,而是心灵上真正的高贵,善良,以一颗平等的姿态看人,既不高傲,又不卑微,才能赢得更多人的尊重。

生于这个世间,人与人之间都是平等的,本无高低贵贱的差别,只是人为将其分开。当我们做不到以礼待人,平等的待人,或者常常讥笑他人,自己也将受到惩罚。

从前有一位居士,常发愿要见文殊师利菩萨,因此不时地广行布施,恤孤济寡。每逢斋日,斋戒沐浴,严净坛场,敷设高座,种种供养,至心恳礼文殊菩萨驾临坛场,以满所愿。

有一次,见坛内高坐椅上,坐一老翁,不但边幅不修,而容貌极其丑恶。豆大的眼眵,深黄的鼻涕,如弓的佝偻,似土的肤色,简直形类夜叉,人鬼不辨。居士吓得倒退一旁,将一颗虔诚心,顿成怔忪心,并自思念,我每敷高座,庄严坛场,皆愿求文殊师利菩萨光临道场,慈悲一现。而今座上,究是何人?竟然胆大包天,敢于上座。遂走至座前,在气愤之下便牵着老翁下座,并嘱之曰:“请老翁自爱,下不为例。”老翁毫无表情,立即悄然而去。

第二天,居士便净备香花水果,前往寺中,恭献佛前,虔礼默祷曰:“弟子某持此功德,愿现世得见文殊师利菩萨。”事毕返家,晚间就寝,于梦中有人言:“你一向恭敬诚求,愿见文殊师利菩萨。可是,你见之而不识,当面错过,还求于何处得见文殊?”居士曰:“我素来细心观察,未见形影,究于何处得见,请君示知?”梦中人言:“日前你严净坛场,敷设高座,于高座上,坐一老翁,彼即文殊师利菩萨。”居士闻言及此,不觉周身急出大汗,自梦中醒来,遂向空中求乞忏悔。

现实中,有些人甚至还不如这位居士,自以为是,心中没有平等的观念,总喜欢拿别人的缺陷或长相来歧视他人,因为某个人的身份或者地位而看不起他,而实际上不论是我们是谁,我们的父亲或者母亲是谁,我们都有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理由,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而不是分为三六九等的。

玄素禅师在京口鹤林寺做住持的时候,这一天,有一个屠夫来拜访,希望在他家中为和尚办斋供。

玄素禅师二话没说,高兴地答应了,并欣然去了屠夫家。众人对禅师的举动感到很惊讶。玄素禅师当然也洞察到僧众内心的疑问,于是回来后对众人解释道:“众生佛性平等,无论对贤人对愚人对善者对恶者都是一样的。凡是可超度的人,我就超度他,使他解脱俗世的烦恼和苦难,又何必去区别众生的贤愚善恶呢?”

屠夫也好,显贵也罢,刽子手也好,慈善家也罢,在佛陀眼里皆平等,哪里分谁聪明、谁愚钝、谁善良、谁凶恶呢?所以玄素禅师不但毫无犹豫,而且欣然愉快地接受屠夫的邀请去屠夫家做客。

佛认为众生平等,我们拥有平等的地位,拥有平等的人格,只是人自己将它划分了各种级别,所以往往造成自己谄媚那些在自己心中级别高的人,以鄙视的眼光来看那些自己心中级别低的人。

以一颗平等之心善待别人,让一个女人变得博爱,胸怀宽广。对那些条件不如自己的人给予理解与关怀,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存在都有自己的不易,对一切人多一些理解,而非嘲笑与挖苦,哪怕只是善待那些扫大街的清洁工,他们也和别人一样每天起早贪黑的忙碌,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才将城市装点得更加繁华。

一个女人自己是否高贵不是通过贬低别人的方式,而是心灵上真正的高贵,善良,以一颗平等的姿态看人,既不高傲,又不卑微,才能赢得更多人的尊重。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

一句善意的话语就像暖流一样温暖着人的心,让再寒冷的心得到融化,女人在生活中多说一些善言,用你的善意温暖你的朋友,用你的善意让你的他感到温暖。善意的话语会让两个陌生的人之间心生好感,就像冬日里的阳光一样让人感到惬意。

早在晋代的葛洪便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警句,即为:“一言之善,贵于千金。”语言作为人类表达思想、体现信仰的重要工具,是沟通人际关系的重要桥梁。人们都是通过语言来交流和联络情感、加深友谊,美好的语言往往能欣赏别人的优点,消除他人的不是;美好的语言还能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美好的语言还能平息怨恨、和睦邻里、团结众人。

一句善意的话语则能使别人获得引导,点燃他的自信,给他以无穷的力量。

盘珪禅师备受大家尊崇。有一次,他的一个学生因为行窃被人抓住,众人纷纷要求将这个学生逐出师门,但是盘珪并没有那样做,他用自己的宽厚仁慈之心原谅了那个学生。

可是没过多久,那个学生竟然又因为偷窃而被抓住,众人认为他旧习难改,要求将他重罚,但盘珪禅师还是没有处罚他。其他学生不服,他们联名上书,表示如果再不处罚这个人,他们就集体离开。

盘珪看了他们的联名上书,把他的学生都叫到跟前来说:“你们都能够明辨是非,这是我感到欣慰的。你们是我的学生,如果你们认为我教得不对,完全可以去别的地方,但是我不能不管那个行窃的学生,因为他还不能明辨是非,如果我不来教他,谁来教他呢?所以,不管怎么样,即使你们都离开我了,我也不能让他离开,因为他需要我的教诲。”

那位偷窃者听了盘珪禅师的话,感动得热泪盈眶,心灵因此而得到了净化,从此以后再也不偷别人的东西了。

这便是善良的力量,哪怕只是一言之善。如果不是盘珪禅师的善意,善言,或许这个学生还改不了偷窃的习惯。一句善意的话语就像暖流一样温暖着人的心,让再寒冷的心得到融化,女人在生活中多说一些善言,用你的善意温暖你的朋友,用你的善意让你的他感到温暖。善意的话语会让两个陌生的人之间心生好感,就像冬日里的阳光一样让人感到惬意。

古语云: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一句充满善意的话语往往会充满无形而巨大的力量,它不仅可以暖人心脾、给人以希望和信心,它甚至还可以“以一言之善而制止一场武力”、化干戈为玉帛。李敖在他的《北京法源寺》一书中就曾因冯道的一言之善制止了一场战争而给予其高度的评价:

“契丹打进中国,杀人屠城,无恶不作,中国的英雄豪杰,谁也保护不了老百姓,但是冯道却用巧妙的言辞、大臣的雍容,说动了契丹皇帝,放中国人一马。欧阳修写《新五代史》虽然对冯道殊乏好评,但也不得不承认‘人皆以谓契丹不夷灭中国之人者,赖道一言之善也’!冯道能够以‘一言之善’,从胡人手中,救活了千千万万中国百姓,这比别的救国者对老百姓实惠得多了。”

的确,善言必然是发自内心的善意,一个话语间充满了善意的人必定是一个内心也充满了仁慈、善良的人。而这种发自内心的善意再通过善意的语言表达出来,则最能打动人心。佛法是极其讲究善良的,劝人向善便是其中的一大教义,而且这种善不仅仅表现在言语上,更表现在对于恶的包容与改正上。所以,女人要在日常生活中试着多说善言,多行善事,这些言语虽然简单,却能永久的刻在对方的心里。

为他人着想,也就是为自己铺路

我们或许给予别人的只是一点小小的帮助,但在他人眼里,却无异于天降甘露,甜美万分。他们会将这份恩惠牢牢铭记于心,在我们需要时,以数倍甚至数百倍的回报回馈给我们。

人活于世,不可能不有求于人,也不可能没有助人之时。我们帮助别人,其实也是在帮助自己。在人落入危难和困窘之时,也正是人心灵最脆弱的时候,如果此时你能急人所急,给人所需,你的朋友一定会永远把这份恩情记在心里,将来有一天能报答你的时候,定会涌泉相报。

曾经有一个贫穷的小男孩,他为了攒够学费去上学便去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他劳累了一整天,感到十分饥饿,但摸遍全身,却只有一角钱。怎么办呢?他决定向下一户人家讨口饭吃。但当一位美丽的年轻女子打开房门的时候,这个小男孩却有点不知所措了,他没有要饭,只祈求给他一口水喝。这位女子看到他很饥饿的样子,就拿了一大杯牛奶给他。男孩慢慢地喝完牛奶,问道:“我应该为你付多少钱呢?”年轻女子回答说:“一分钱也不用付。妈妈跟我说,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男孩说:“那么,就请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说完男孩离开了这户人家。此时,他不仅感到自己浑身都是劲儿,而且还看到上帝正朝他点头微笑呢,那种男子汉的豪气也像山洪一样迸发出来。其实,男孩本来是打算要退学的。

过了很多年,那位年轻女子得了一种十分少见的重病,当地的医生对这种病束手无策。最后,她被转到一个大城市去医治,并由专家来会诊治疗。而大名鼎鼎的霍华德·凯利医生也就是当年那个小男孩,他也参与了医治方案的制订。当他看到病例上所写的病人的来历时,有一个奇怪的念头霎时间闪过他的脑海,他马上起身直奔病房。

来到病房,凯利医生一眼就看出床上躺着的病人正是那位曾帮助过他的恩人。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决心一定要竭尽所能来帮助恩人把病治好。从那天开始,他就特别地关照这位病人。经过艰辛的努力,手术终于成功了。凯利医生要求把医药费通知单送到他那里,在通知单的旁边,他签了字。

当这张医药费通知单送到这位特殊的病人手上时,她不敢看,因为她确信,治病的费用将会花去她的全部家当。但最后,她还是鼓足勇气,翻开了医药费通知单,旁边的那行小字引起了她的注意,她禁不住轻声读了出来:

“医药费——一满杯牛奶。霍华德·凯利医生”

这个年轻女子的举手之劳,却换来了曾经贫穷无助的霍华德医生一生的感激,她在给当年那个男孩一杯牛奶时,也许她永远不会想到,当年的男孩会给她如此昂贵的报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