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被美国《商业周刊》评选为50位“亚洲之星”,并被戏称为“中国最危险的女人”。世界HR实验室对******评价是“中国最具价值的财经记者”、“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媒体女性”。******总是那样活力四射,常叼着烟卷,语速极快,是地道的女强人。“我一生的追求,就是在一家好媒体里当记者。因为没有好编辑,所以我才做编辑部主任;因为没有好主编,所以我才自己做主编;因为没有一个满意的平台,所以我才出来办《财经》。”这是她的一句名言。
爱上自己的职业
******记者之路走得并不平坦,一开始,阻碍来自于她本身。1978年高考恢复以后,报考北大中文系的******被阴差阳错地招入刚复校的人大新闻系。那是个信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重理轻文的时代。大学4年,******把学习的重心放到了英语上。那个时候她对新闻记者行业简直是莫名的厌恶,然而所有的人都说******是天生当记者的料。她对这样的话耿耿于怀。“他们怎能了解我的想法,我所追求的深刻是肤浅的新闻无法给予的。”
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工作的选择权并没有掌握在个人的手中。******毕业被分配到《工人日报》国内部当记者,这份工作显然与她的理想是不一样的,只是她别无选择。
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著名作家改变了她对记者行业的认识。“当时的我们都以当记者为耻,拼命想往文学家那边靠。可是这个已成名的大作家却根本不在意个人的名利,他非常坦然地在报纸上写报道文章,署名就是记者×××。他说有什么阵地能比与人交流更好呢?只要能对公众对中国社会的改革进程发生有益的影响,何必在意形式呢?这件事对我触动非常大。”******从他的身上看到了超越个人的更高追求,看到了更伟大的人格——知识分子的良心——并不关乎是记者还是作家的个人声名,******突然明白了“无冕之王”的职业意义,她不再轻视自己的行业了。******对新闻的热情就这样被激发了出来。当她全力以赴地投入时,她真正明白了自己确实天生是个干新闻的人。文章一出来,每天的读者来信和电话不断。报纸的影响力之大让******兴奋不已,干得一发不可收拾。
1985年,美国一家民间机构——世界新闻研究所的邀请,是******人生中的重大机遇。在美国为期5个月的访问,******对自己从业的思考又一次发生了转变。1987年的8月,******拒绝了在洛杉矶一家报纸的工作机会,她明确地知道自己的事业在中国。每到一处,参观当地新闻机构,采访或座谈或调查,******都会收集各种与报业有关的资料。许多次,走在大街上,抱着沉甸甸一箱子资料,没有人给予她一点帮助,她自己辛苦地抱到邮局寄往中国。高额的邮费和不断支出的资料费都没让******退却,她一直想着回国后完成一本有关美国报业的书。
短暂的5个月,让******意识到自己曾秉持的职业理念仍有欠缺。于是,她开始对真正意义上的新闻进行思索。而那时候,国内没有一本写西方报业经营、管理、从业理念的书,对******来说,自己的思索都是崭新的。为了写这本书,她投注了极大的精力。面对每一本她所收集到的资料,每一盘与西方同行座谈时的录音,她都细致耐心地加以阅读和整理,当成书时,她对新闻已经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1991年,******的书《美国报业见闻》出版了。自此,******种下了一个梦,一个办报人的梦。
成年人总是被职业限定着身份,如果我们自己都不爱自己的职业,又怎能奢望别人的肯定和尊重呢。爱上自己的职业,才能激励自己为它付出更多的心力,职业道路也才能走的更加畅顺。
坚持,危机也是机遇
今天的******身上有很多光环,被称为是“中国财经记者第一人”的她不但入选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50位“亚洲之星”,同时也被该杂志冠以证券界“中国最危险的女人”称号。伴随着******自身的光环,《财经》这本年轻的杂志迅速崛起。西方新闻模式锋芒毕露、坚硬的******性格也成了《财经》的性格。
当然,成就来之不易。“做成一件事并不容易。”******说,“在中国,是一个需要漫长努力的坚持过程。”这句话看似简单,实际上却道破了******所经历的无数磨难。
“新闻记者喜欢说,做历史的记录员。在这次SARS危机中,我们就是这样的记录员。我认为我们是尽职的。”2003年4月下旬,正是中国人谈SARS色变的时候。******和几名同事去了山西,这个省份在3月底已被列为疫区。但是,******等人面对着SARS的威胁没有退缩,而是迎向危险坚持熬过了那段艰难的时期,拿到了第一手的材料。后来谈及这次报道,******说:“这种大型的灾难性报道整个中国新闻界都没什么经验,我自己也一样,因此我想要到现场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山西之行写成了《财经》2003年5月5日封面报道的主打文章之一,率先陈述了接近解体的内地基层卫生防疫体系面对SARS侵袭时的危急现实,详细对比了中美两国在疾病控制与公共危机处理方面的差距,明确发出了重建中国公共卫生医疗系统的呼吁。正是这样一些重大事件奠定了《财经》在中国新闻界的地位。可是荣誉和光环的背后谁又能想到《财经》和她的创办者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呢?
在《财经》创刊之前,她也同样经历了重重波折。事实上,在《财经》杂志之前,******办过两位数的财经刊物。换而言之,至少在办刊方面她经历过至少两位数的失败。在那些刊物中,有些依然存在,比如《资本市场》;有很多次是投资方中途撤资,比如《财经》里的一篇文章曾经提到过的海南的一家公司,报的就是当年的“一箭之仇”;也有的是不被投资方承认,有一本《投资与合作》杂志当年就曾拒绝了找上门来的******。后来《财经》一举成名,******身价倍增后,那家老板又说过要找******回来办刊的话。而名气渐长的《财经》本身也遭遇过一次改版整顿的处罚。总之,******与她的杂志遇到了太多的挫折。能到今天,她靠的是不屈不挠和坚忍不拔。
******这样漫长的努力和坚持的过程,不由让人想起书法家王献之的故事。王献之为了练字,把家里的一池湖水都染黑了。所以,当我们看到那些飘逸刚劲的毛笔字时,我们就不会只是简单的羡慕,因为那一笔一画的背后,都是汗水和努力。成功从来都不是随便说说就能取得的,靠的是拼搏和坚持。
建立自己的人脉银行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这句话指出了朋友的重要性。斯坦福研究中心曾经发表一份调查报告,结论指出:一个人赚的钱,12.5%来自知识,87.5%来自关系。在好莱坞,流行一句话:“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是在于你认识谁。”
人脉资源可以说是《财经》成功的一个制胜法宝,也是目前其他财经媒体无法望其项背的主要原因。******一个重要的人脉来源是20世纪80、90年代设计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体改委(办)或其相关人士,直到今天,《财经》杂志的一条报道主线就是国企改革。无论是电信拆分、上市,还是中石油、石化的改革,包括农村新土地革命等,都明显地沿袭了她一贯的关注重点。当然,其消息来源自然是她多年积累的人脉资源。
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学经济的人都知道吴敬琏,作为影响中国近20年经济改革的重要经济学家之一,他的门生有许多在经济改革的重要岗位担任要职,比如周小川。有一次,******想向吴敬琏求教。为了接近吴敬琏,******和朋友一起开着借来的破吉普车起早贪黑来往机场接送,最终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来,******不但得到了吴教授的指点,连她出国留学的推荐信也是他给写的。
从******丰富的人脉资源上,我们发现成功多半离不开朋友的支持和鼓励。如果你想获得成功,请从现在就开始积累自己的人脉。
******带给我们的启示:
1.你必须首先爱你的职业,才能作出让别人尊敬的成绩。
2.当遭遇失败时,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一蹶不振,而应该坚强,告诉自己这只是通往成功之门的必经之路。
3.随时扩充自己的人脉资源。
******个人档案:
1953年,生于北京。
1978年,考入人民大学新闻系。
1982~1992年在《工人日报》国内部当记者。
1992年加盟《中华工商时报》,成为“中国财经记者第一人”。
1987年5月,获美国世界新闻学院的“美国研究计划”奖学金。
1991年,出版《美国报业见闻录》。
1994年,获美国斯坦福大学新闻系的奈特奖学金。
1998年初至今,创办《财经》杂志,现任《财经》杂志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