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青蛙王子的爱情
36441000000064

第64章 古魔鬼蛙什么样

为了更好地了解蛙类的历史,叮叮、当当利用周末的时间来到自然保护区。在两栖类动物的陈列馆内,一个巨蛙化石吸引了叮叮、当当的注意力。

“好家伙,这么大的青蛙,不会是魔鬼变的吧?”当当惊讶地喊道。

叮叮也不相信地嚷嚷道:“不可能!不可能!这怎么可能是青蛙,简直比一个小羊羔都大。”

“叮叮我们还是用魔盒搜索一下吧!”当当心情急切地说。

“到了这儿还用魔盒干什么?我们去问讲解员阿姨吧。”叮叮说。

于是,讲解员阿姨带着叮叮、当当来到巨蛙化石面前,开始了她生动的讲述。

2008年2月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的一篇文章指出,美国古生物学者戴维?克劳斯等人在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上发现一种史前巨蛙化石。这种巨蛙约4.5千克重,40.6厘米长,比现存的最大蛙类还要大。化石表明这类蛙大嘴、下颚有力、长有牙齿,其骨头上的起伏则显示它可能有某种骨质“甲胄”。科学家给这种奇特的远古巨蛙起名“魔鬼蛙”。他们推断这种巨蛙生活在约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后期,和恐龙同时代。研究显示,“魔鬼蛙”与非洲其他蛙类并不相似,而可能是南美洲一种现存蛙类的“亲戚”。这种巨蛙的发现可能有助于对地球板块漂移学说的研究。

依照目前的地球板块漂移学说,在“魔鬼蛙”生存时代,马达加斯加及非洲大陆已经与南美洲大陆分离很久,而由于这种蛙不能在海水中长期生存,它们不太可能到达南美洲大陆。克劳斯就此推测,当时在马达加斯加、南极洲和南美洲大陆之间存在一些断断续续的狭窄“陆桥”通道,“魔鬼蛙”可能以数千万年前还比较温暖的南极洲为跳板,实现大范围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