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青蛙王子的爱情
36441000000026

第26章 蛙大哥牛蛙

听了詹姆士的解释,叮叮、当当这才放心大胆地继续吃起来。

“对,我想起来了,在我们中国有一种蛙叫牛蛙,也是专门被饲养,作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的。”叮叮突然放下筷子说道。

“对,我也想起来了,市场上卖的牛蛙大的有一两斤重呢!”当当也叫道。

牛蛙又称“喧蛙”、“食用蛙”。它是蛙类的“巨人”,每只体长20厘米,体重达1千克。这种蛙主要分布于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1959年中国引进牛蛙驯养,1986年在中国中部和南部大量饲养。牛蛙生长快、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蛙皮可制高级皮革,脏可制药,蛙油可制作高级润滑油。牛蛙还有滋补解毒的功效,消化功能差或胃酸过多的人以及体质弱的人可以用来滋补身体。

这种水陆两栖的动物繁殖率很高,每对牛蛙产卵约9万余粒,在蛙类家族中,可称得上是生儿育女的“能手”了。牛蛙幼体—蝌蚪,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如果断了一条后肢,它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再长出一条新腿来。但是到了成体阶段后,这种特殊的再生力就失去了。如果这时断了条腿,那就只好变成不幸的终身残废了。

牛蛙体形短阔,上锐下广。具有怕日光、好寂寞、喜欢夜间出游的习性。白天,它躲在潮湿阴凉的池沼里静静地休眠。一到晚上,夜深人静之时,它就四处活动,寻找食饵。有的匍匐在河岸,有的游弋于水中。它们吃的食物在各个时期有所不同;在蝌蚪阶段,刚孵化时,食饵是包在卵外的胶质;稍大一些后,食兰藻类;一个星期后,食水生植物和浮游动物;两星期时,特别喜欢吃死鱼之类的东西。蝌蚪变成幼蛙需要3个月时间,在幼蛙时食甲虫、水蚤、昆虫、小鱼、小虾;成蛙时食料更为广泛。

牛蛙擅长鸣叫。雄牛蛙高亢的叫声类似公牛的叫声,其声音最远可传到2~3公里以外,牛蛙也由此而得名。牛蛙还有一个奇异的习性,就是喜欢跳跃。牛蛙最高能跳过1米,在蛙类家族中,真不愧是个“跳高健将”。

牛蛙的体色,因性别不同而不同。雌蛙背部多为褐色,具黑色斑点;腹面呈白色;鼓膜为眼睛的四分之三。雄蛙背面为深绿色,有淡黑色斑点;腹部颜色与雌蛙相同;鼓膜为眼睛的三分之一;后肢很长,趾间生蹼。

牛蛙的警惕性特别高,稍有异声,它们便很快“扑通扑通”地跳入水中“避难”。但是牛蛙的记忆力很差,刚刚还被敌害追击,可转眼之间它就把“敌人”忘得一干二净。所以它常常在原处被捉。牛蛙见光则发呆。人们利用牛蛙的弱点,用电筒照射它的眼睛,它就待在原地不动,伸手便可将它捉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