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青蛙王子的爱情
36441000000017

第17章 无尾目概述

叮叮和当当向奥特玛爷爷述说了有关两栖动物的见闻。

奥特玛爷爷乐呵呵地看着两个上进的孩子说:“你们的任务完成得很好,但要知道,这才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两栖动物是一个复杂的种群,要想彻底了解还有很多的路要走。来,孩子们,爷爷先给你们讲讲两栖动物中的无尾目吧。”

无尾目,俗称蛙类,为两栖动物中适应于水陆两栖生活,结构最高级、种类最多的一个目。它们体形宽短,成体无尾,具发达的四肢,后肢特别强大,适于跳跃和游泳。皮肤裸露,富有黏液腺,有些种类具发达的毒腺。成体用肺呼吸,绝无外鳃,一般是水陆两栖生活,但生殖时必须回到水中。幼体称蝌蚪。蝌蚪从外形到内部结构都和鱼近似,生长到一定程度即开始变态。变态期是内外部各器官,由适应水栖转变为适应陆栖的深刻改造过程。变态完成后,幼蛙就能到陆地生活了。雄性大多具声囊。通常为体外受精,不具交配器。

无尾目分布广泛,除南极外,各大陆都有分布。本目在全世界有20余科,3500余种,我国有7科,近230种。例如,蟾蜍科的大蟾蜍;蛙科的黑斑蛙、金线蛙、虎纹蛙;雨蛙科的雨蛙;姬蛙科的北方狭口蛙等。

大蟾蜍,俗名癞蛤蟆。体形大,雌性体长达10~11厘米。皮肤甚粗糙,全身密布大小不等的瘰粒。眼后有发达的毒腺(腮腺),加工后制成我国传统的名贵药材蟾酥。背面暗褐色,腹面乳黄色。雄性不具声囊。在华北地区,每年在3~4月产卵,卵呈双行,排列在长条卵带内。分布遍及全国。

黑斑蛙,俗名青蛙。皮肤光滑。背部一般为褐色或绿色,有两条纵行的细皮肤褶,腹部白色,后肢上有很多横列的黑色斑纹。雄蛙的口角后有一对声囊,有扩大鸣声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