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南怀瑾大师开释人生
36432700000033

第33章 跳出尘缘外,不落世俗中(1)

世上最难是圆满

世间万物似乎都被上苍划上了一道缺口,总不能圆满。比如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上至国家大事下至生活中的琐事,很少有事情可以一帆风顺、完美圆满的。所以,很多人经常会因此而失望哭泣,但南怀瑾先生说,这便是佛学中的通达智慧之理:娑婆世界,万事都有缺陷,谁也无法达到圆满。人世间做人做事之难,在于任何事都很少有真正的圆满。

人生的不圆满是无法选择的,但是我们却可以选择看人生的角度。人生有时候虽然不可能完美,但可以完整。当你感到缺憾,也便体验到了人生五味,从此拥有了完整的人生。很多时候,缺憾虽然不能令人完美,但却可以令百味人生变得更加完整。

乾陵有一块“无字碑”,也称丰碑,是为女皇武则天立下的一块巨型无字石碑。武则天辉煌一时,临终前在经历了被逼退位后,已经预见到身后将面临的无休止的毁誉之词将光临她的墓地。所以,她临终留下遗言立此“无字碑”,意在功过是非任由后人评说。她一生万千宠爱、呼风唤雨,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然而,走到人生的最后,她终于不得不承认:世间最难是圆满,千古笑骂由后人。在历史长河中,每个人都不过是沧海一粟。所以,无论做人做事,不管成功失败,能够笑谈人生,万事不萦于怀的便是得道高人。

南怀瑾先生把这种最高智慧和境界进行了一番解释,他说,世上难有真正的圆满,偶尔一时的缺陷与失落,有时或许会是命运的转折。不管在命运的什么阶段,领受了命运的何种恩赐,只要勇于接受,便是在世为人的最高学问。

20世纪80年代,模特公司的经纪人安德森看中了一位大一女生。这位女生身穿廉价服装、不拘小节、不施脂粉,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州一个蓝领家庭,唇边长了一颗触目惊心的大黑痣。她从没看过时装杂志,没化过妆,要与她谈论时尚话题,好比是牵牛上树。每年夏天,她就跟随朋友一起,在德卡柏的玉米地里剥玉米穗,以赚取来年的学费。

安德森偏偏要将这位还带着田野玉米气息的女生介绍给经纪公司,结果遭到一次次的拒绝。有的说她粗野,有的说她恶煞,理由纷纭杂沓,归根结底是那颗唇边的大黑痣。安德森却下了决心,要把女生及黑痣捆绑着推销出去。他给女生做了一张合成照片,小心翼翼地把大黑痣隐藏在阴影里,然后拿着这张照片给客户看,客户果然满意,马上要见真人。真人一来,客户就发现“货不对版”,当即指着女生的黑痣说:“你给我把这颗痣拿下来。”激光除痣其实很简单,无痛且省时,女生却说:“对不起,我就是不拿。”

安德森有种奇怪的预感,他坚定不移地对女生说:“你千万不要摘下这颗痣,将来你出名了,全世界就靠着这颗痣来识别你。”后来的经历和好莱坞电影一样神奇,这位女生在几年后红极一时,日收入2万美元,成为天后级人物,她就是名模辛迪·克劳馥。她的长相被誉为“超凡入圣”,她的嘴唇被称作芳唇(从前或许有人叫过驴嘴),芳唇边赫然入目的是那颗今天被视为性感象征的桀骜不驯的大黑痣。

如南怀瑾先生所说,每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中,都会经历许多不尽如人意之事,就好像名模嘴边的一颗痣。偶然的失落与机会的错失本来是具有悲剧色彩的,但是因为命运之手的指点,结局反而会更加圆满。如果懂得了圆满的相对性,对生命的波折、对情爱的变迁,也就能云淡风轻处之泰然了。

人活在世,每个人都在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正如西方谚语所说:“你要永远快乐,只有向痛苦里去找。”你要想完美,也只有向缺憾中去寻找。

一千九百年前,在意大利的庞贝古城里,有一个叫莉蒂雅的卖花女孩。她自小双目失明,但并不自怨自艾,也没有垂头丧气把自己关在家里,而是像常人一样靠劳动自食其力。不久,一场毁灭性的灾难降临到了庞贝城。没有任何预兆的维苏威火山突然爆发,数亿吨的火山灰和灼热的岩浆顷刻间把庞贝城给吞没了。

整座城市被笼罩在浓烟和尘埃中,漆黑如无星的午夜。惊慌失措的居民跌来碰去寻找出路,却无法找到。许多人来不及逃脱,被活活埋葬;有些人设法躲入地窖,但因熔岩和火山灰层的覆盖而窒息,也没有幸免,城中2万多居民大部分逃到了别处,但仍有2千多人遇难。然而,由于盲女莉蒂雅这些年走街串巷地卖花,她的不幸这时反而成了她的大幸。她靠着自己的触觉和听觉找到了生路,而且还救了许多人。残疾,居然成为她的财富。

生活,常常因为不圆满,才有了追求圆满的心,也随之有了向上的动力。相反,如果开始的时候,我们已经拥有了所谓的“完美人生”,就不会懂得珍惜,更不会为之而努力了。如此一来,说不定会错失良机,为人生带来更多的不如意。

南怀瑾说,其实人生来不是有罪,而是有缺憾、有不完美和不圆满,然而正是这股力量的牵引,可以帮助你跑得更快。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正是一个人灵魂飞升的动力所在。

生命如莲次第开,沿途美景心相随

天地万物,都在永远不息的动态中循环旋转,在动态中生生不息,并无真正的静止。一切人事的作为、思想、言语,都同此理。是非、善恶、祸福、主观与客观,都没有绝对的标准。正如《易经》中的最后一卦——未济,无论是历史,还是人生,一切事物都是无穷无尽、相生相克,没有了结之时。既然生命无常,且生生不息,那么,对待生命的态度,就成为千古圣贤时常讨论的一个话题。

庄子说过:“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 “其出”,生命的外在,“不”,不因生命外在的东西而欣喜。上古得道的真人,当尧舜也没有什么高兴;当周公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万古留名,封侯拜相,乃至成就帝王霸业,也不觉得什么了不起。“其入不距”,也没有觉得同外界有了距离。嬉笑怒骂均与他人无干,“悠然而往,悠然而来”,对待生死,怡然自得,所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便是了。南怀瑾先生借大禹的一句名言点透生死:“生者寄也,死者归也。”活着是寄宿,死了是回家。孔子在《易经·系辞》中说:“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明白了黑白交替的道理,就懂得了生死。生命如同荷花,开放收拢,不过如此。

有一天,如来佛祖把弟子们叫到法堂前,问道:“你们说说,你们天天托钵乞食,究竟是为了什么?”

“世尊,这是为了滋养身体,保全生命啊。”弟子们几乎不假思索。

“那么,肉体生命到底能维持多久?”佛祖接着问。

“有情众生的生命平均起来大约有几十年吧。”一个弟子迫不及待地回答。

“你并没有明白生命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佛祖听后摇了摇头。

另外一个弟子想了想又说:“人的生命在春夏秋冬之间,春夏萌发,秋冬凋零。”

佛祖还是笑着摇了摇头:“你觉察到了生命的短暂,但只是看到生命的表象而已。”

“世尊,我想起来了,人的生命在于饮食间,所以才要托钵乞食呀!”又一个弟子一脸欣喜地答道。

“不对,不对。人活着不只是为了乞食呀!”佛祖又加以否定。

弟子们面面相觑,一脸茫然,又都在思索另外的答案。这时一个烧火的小弟子怯生生地说道:“依我看,人的生命恐怕是在一呼一吸之间吧!”佛祖听后连连点头微笑。

故事中各位弟子的不同回答反映了不同的人性侧面。人是惜命的,希望生命能够长久,才会有那么多的帝王将相苦练长生之道,却无法改变生命是短暂的这一事实;人是有贪欲的又是有惰性的,才会有那么多的“鸟为食亡”的悲剧发生;而人又是争上游的,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只争朝夕”,从不松懈。但事实上,生命是虚无而又短暂的,它在于一呼一吸之间,在于一分一秒之中,如流水般消逝,永远不复回。

宇宙间万事万物时时刻刻都在变化,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一切事情刹那之间都会有所变化,不会永恒存在。生命如莲,次第开放,正如南怀瑾先生所说,人生不过一次旅行,漫步在时空的长廊,富贵名利,如云烟过眼。

庄子临终时,弟子们准备厚葬他。庄子知道后笑了笑,幽了一默:“我死了以后,大地就是我的棺椁,日月就是我的连璧,星辰就是我的珠宝玉器,天地万物都是我的陪葬品,我的葬具难道还不够丰厚?你们还能再增加点什么呢?”学生们哭笑不得地说:“老师呀!若要如此,只怕乌鸦、老鹰会把老师吃掉啊!”庄子说:“扔在野地里,你们怕飞禽吃了我,那埋在地下就不怕蚂蚁吃了我吗?把我从飞禽嘴里抢走送给蚂蚁,你们可真是有些偏心啊!” 一位思想深邃而敏锐的哲人,一位仪态万方的散文大师,就这样以浪漫达观的态度和无所畏惧的心情,从容地走向了死亡,走向了在普通人看来万般惶恐的无限和虚空。从无中来到无中去,其实这正是生命的本真状态;只是有些人把生命想得过于复杂,令它承载了许多额外的沉重,因此失去了许多生活的真味。

的确,如南怀瑾先生所讲,生命如同荷花,一草一木皆学问。有一只狐狸看到一个葡萄园结满了果实,可是它太胖了穿不进栅栏,于是它三天三夜不饮不食使身体消瘦下去。“终于能够进来了!好吃!好吃极了!”吃了不知多久,直到牙也倒了,肚皮也圆了,吃得厌烦了,却又发现钻不出去了,只好重施故技,又三天三夜不饮不食……结果是出来了没错,但肚子还是跟进去时一样。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赤裸裸地诞生,又孑然而死去,仿佛这只狐狸,不停地穿梭于不同的果园之间,得到、失去,最后又回到起点。生命是一个过程,功名利禄,富贵荣华,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无人能带走自己一生经营的名利,就让生命自在地绽放凋谢吧。

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生命的收与放,本质都是一样的。面对生死,悠然自得,便是真正懂得了生命。正如丘吉尔谈及死亡,他说:“酒吧关门的时候我就离开。”

君子三乐,带你从人生苦短中成功突围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这是孟子所提出的君子三乐,南怀瑾先生对此甚是欣赏。君子之三乐,第一是父母俱存,兄弟没有什么变故,尽到了孝道和友爱;第二是胸襟光明磊落,没有做对不起人、对不起天地鬼神的事;第三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孟子认为这是生命中三种简单的快乐,可以突围人生之苦。“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父母兄弟,情深义重,乃人生的起点,天伦之乐,其乐融融,故此乐居三乐之首,也是情理之中。生我者父母,养我者父母,疼我者父母,念我者父母,儿行千里父母担忧!我们刚出生时,就如草木的嫩芽一样易于摧折,难于培养。父母时时刻刻将之记挂心上,只怕那萌芽遇有狂风、遭到骤雨。所以,他们用尽心力保护那懵懂的性灵。

南怀瑾先生说,孩提的时候,我们没有力量,报不了父母的深恩;贫贱的时候,财力有限,衣食尚且艰难,父母之恩难报;及至年纪长成,家富身贵,可以报恩的时候,偏那父母不肯等待。正是“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光景,纵使做到王侯帝主,提起那羽化之魂,也会慨叹:乐从何来?

与父母为乐,与兄弟也是一种乐。兄弟本是同根所生,不过是时间先后之别,原是一脉同气,却多有为分财不均争利,以致手足相残、情义断绝者,岂能无碍于良心?即使你做到极品高官,而他却瓦灶绳床,乐又从何来?若能父母寿且安,双双俱在堂上,兄弟你敬我爱,和和美美,承欢父母膝前,身处富贵自有富贵处的欢乐,身处贫贱自有贫贱处的自在,这种天伦之乐真是在陋巷可以傲至尊,在豪门可以傲神圣。所以说:“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这二乐之中坦荡的是清白正直的人格。南怀瑾先生讲,《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齐国的大臣崔抒弑杀其君齐庄公,齐太史乃秉笔直书:“崔抒弑其君。”崔抒一怒之下杀了齐太史。“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他的弟弟仍然如此写,崔抒又杀其弟,后来他的另一位弟弟,写史书时,仍然是“崔抒弑其君”,崔抒无奈,只好由他去了。故事还有一段插曲,“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闻即书矣,乃还”。即一个同样是写史书的人听说两位太史被杀,竟然拿着“崔抒弑其君”的书简,前去声援,在半路听说这件事情已被写入史册,才在中途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