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南怀瑾大师开释人生
36432700000015

第15章 身处名利场,身轻任我行(2)

这句话让她恍然大悟,也让她勇气再生:“是啊!我们本来就是一无所有,既然如此,又有什么好怕的呢?”就这样念头一转,没有想到在短短半个月之内,她连续接到两笔很大的业务,濒临倒闭的公司起死回生,又重新动了起来。

历经这些挫折后,反而让艾莎体悟到人生无常的一面,费尽了力气去强求,虽然勉强得到,最后留也留不住,反而是一旦放下了,随之而来的是集聚更大的能量。

艾沙学会了“舍”。为了简化生活,她谢绝应酬,搬离了一百五十平方大的房子。索性以公司为家,挤在一个十平方米不到的空间里,淘汰不必要的家当,只留下一张床、一张小茶几,还有两只作伴的狗儿。艾莎赫然发现,原来一个人需要的其实那么有限,许多附加的东西只是徒增无谓的负担而已。

患得患失的人,一生总是很苦恼,对取舍疑虑不决,本来拥有一些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却又费尽脑汁想使这些东西不减反增。其实,得与失只有一线之隔,意以为得,就是得意;意以为失,就是失意。颜回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也能得意在其中;秦王统一六国,兼并天下,也能失意于其间。说到底,总是内心蠢蠢的欲望在作祟。

依据老子的本意,要使得人们真正做到不受私欲主宰,必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如此这般,在现实社会谈何容易?难就难在无欲与虚心。正因为不能无欲,因此老子才教给人们一个消极的办法,只好尽量避免,“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有首禅诗说:“尘沙聚会偶然成,蝶乱蜂忙无限情;同是劫灰过往客,枉从得失计输赢。” 世界本是一颗颗沙子堆拢起来的,偶然砌为成功的世界。人生亦是如此,偶然中有必然,必然中有偶然。蝶乱蜂忙,人们就像蜜蜂蝴蝶一样,到处飞舞,痴迷忙碌,正所谓:“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人生一世,劳苦一生,为儿女、为家庭、为事业,最后直到生命之火燃尽,仍找不到生命的答案。明知道到头来终是一场空,却也跳不出世俗的羁绊。人在旅途,同为劫灰过往客,又何必在一时的输赢得失中斤斤计较?

莫以成败论英雄,毋从得失计输赢。

清扫充满欲望的心池

老子毕生强调的是一个“道”字,道究竟应该是怎样的呢?

南怀瑾先生在讲解《老子》时说,大道无名,并非一般凡夫俗子心中的常道,人们为形而上道建立起一个至真、至善、至美的名相境界,反而偏离了道的真义。

“善之与恶,相去何若?”善与恶若是往深一层去观察,也许是划分不出距离的。善恶之间,很难分辨。往往做了一件好事,反而得到恶果。南怀瑾先生以其个人经验,为我们做出了解读,有时以为做了善事,救了别人,后来思量,他们继续的生活方式对于其他人来说,反而是更大的伤害。因此,善与恶,难以捉摸,没有绝对。

从前有一个和尚跟一个屠夫是好朋友。和尚天天早上要起来念经,而屠夫天天要起来杀猪。为了不耽误他们早上的工作,他们约定早上互相叫对方起床。多年以后,和尚与屠夫相继去世了。屠夫上天堂了,而和尚却下地狱了。为什么?因为屠夫天天做善事,叫和尚起来念经;相反的,和尚天天叫屠夫起来杀生……

这则故事看似荒诞,却也有几分道理。你所做的事情,在自己看来都是对的,但对于其他人来说却不一定是对的。

“通往地狱的路有时是用善意铺成的。”善心人会好心做坏事,不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也会好心做坏事。天地自有其道,人不要自作聪明,妄加干涉。

有真善美,便有假恶丑;有天堂,便有地狱;有极乐世界,便有无边的苦海。有人甘愿沉沦于罪恶的地狱,有人情愿沐浴在无边苦海,二中取一,便是背道而驰;两两相忘,才是道有所成。不执著于真假、善恶、美丑,便可得其道而逍遥自在。

其实,美丑、善恶没有绝对标准。建立一个善的典型,善便会为人利用,成为作恶多端的挡箭牌;建立一个美的标准,便会出现东施效颦的闹剧。“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引申开来便是庄子所说的“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有一则小故事,其蕴涵的哲理从另一个角度讥讽了世间“善之为善,斯不善矣”的现象。

从前,有一位闻名遐迩的画家,备受赞誉,画家受到了许多肯定与赞扬,希望自己能在艺术的殿堂中更上一层楼,于是决定创作一幅尊贵的佛陀画像。由于佛陀没有真实形象,因此画家花了数年时间,慎重寻找自己理想中的模特,最后他找到一位相貌庄严、轮廓分明、清净明澈的年轻人,画家认为这就是他所想表达的圣人形象,于是他重金聘请这位年轻人当模特。果然,这幅画展出后,轰动了艺术界,画家被更多的鲜花与赞美包围。一段时间后,画家又想:如何能够突破自己已有的高度呢,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与丑的极端对比营造出强烈的艺术效果。佛陀是最庄严的,而恶魔最丑陋,那么接下来是不是应该画一幅最丑陋的恶魔像?

坚定信念后,画家开始寻找一位相貌极端丑恶的人,誓要画出人间最凶恶、让人看了心惊肉跳的邪恶形象,这一找,又是多年。就在画家寻觅未果想要放弃的那一刻,他终于在监狱中找到一名与他心中所想十分契合的死刑犯。当画家快要画完的时候,这名死刑犯忍不住哭了出来,说:“几年前,我就曾经当过你的模特,那时你画的是佛像;几年后,你画恶魔,竟然再次选中我。”

画家听了,整个人愣住了,他说:“怎么会这样啊?你以前看起来庄严光明,为什么会沦落到如此境地?”死刑犯告诉他:“那时你画完之后,许多人都十分推崇我,名利随之而来,我想要充分享受人生的快乐,谁想到吃喝玩乐,将钱财挥霍一空后竟沾染了种种恶习,造下无边罪孽,才落得今天的下场。”

俗话说,相由心生。昔日,这位年轻人的心清净明澈,无私无欲,没有迷失,所以能成为佛像的模特;后来迷失于善恶之间,一遭沦陷,无法自拔。画家为了将善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求善之举最终却造就了一个迷失的灵魂。

其实每个人的本性都没有差别,所谓“人之初,性如璞”,人一生下来本就具有纯真的心灵,只不过被后天的欲念所玷污,变得争权夺利、事事计较,或因一时糊涂一步踏错,步步皆错。然而在这茫茫尘世中漂泊,又有几个人的心能够不被欲念沾染?保持一颗原有的“初心”,不要为世俗制造善恶美丑的标准,才能避免人们在标准中迷失自我。若无西施之美,又哪会有东施的闹剧?自然而然,保持初心,坚守本性,若人人皆能如此,世间必是一片祥和。

禅宗说,人生有三重境界: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说一个人在涉世之初纯洁无瑕,目光所及之处一切都新鲜有趣,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是因为随着年龄渐长,阅历渐丰,日渐发现世事的繁杂,不愿再轻易相信什么,山不再是单纯的山,水也不再是单纯的水。如果一个人长期停留在人生的第二重境界中,便会这山望着那山高,斤斤计较,与人攀比,欲望的沟壑越来越深,就在此境界中到达了人生的终点。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人在俗世中迷失了自己,在疲于奔命的路上终结了自己的一生。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第三重境界并非人人都能达到,这是一种拨云见日的豁然开朗,是本性与自然的契合。心无旁骛,只做自己该做的,面对芜杂世俗之事,面对一切名利和欲望,一笑而过,唯求从从容容平平淡淡,如此看到的当然是山水的本来面貌,而不是被心灵的欲望所勾画的山水。对山水没有形容,才是真正领略其美的真谛。但愿每个人都能回归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自然本性,不要让表面的美与丑遮掩住原本的纯净心池。且把心池扫得干干净净,活出一个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