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字海寻趣
36432100000040

第40章 智慧的文字游戏

——析字联

析字联是种测智又测文的文字游戏,或暗含讥讽,或表达情感,新奇又有趣味,备受古代文人墨客喜爱。

八大王是四小鬼

19世纪末,美、英、法、俄、德、意、奥、日八国联军相互勾结,先后占领了天津和北京。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一味屈膝求和。有一次,清政府与八国代表议和,会议开始前,有个外使阴阳怪气地教唆:“听说中国有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称作对联,现在我出一上联,你们是否能对出下联?”那家伙所出上联为:

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

联军代表明白联中含义,发出一阵阵狂笑,气焰十分嚣张。

正当联军代表得意忘形之际,清政府代表身后的一位秘书猛然起立,他怒目环视,响亮地对答: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联军挑衅者听后,一个个像泄了气的皮球,垂头耷耳,相顾无言。

双月与半风

一天,佛印应约到苏东坡住所,苏东坡出门迎接。这时,苏小妹正在窗前捉虱子,一见兄长和佛印迎面而来,脱口出对戏道:

长兄门外邀双月

苏东坡笑对下联:

小妹窗前捉半风

上联的“双月”,即“朋”字;下联的“半风”(繁体风),即“虱”字。

又有一次,佛印和尚去拜访苏东坡,大说佛力广大,佛法无边。坐在一旁的苏小妹便有意开他的玩笑:“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佛印一听,也反戏她一联:“女卑为婢,女又可为奴。”苏小妹和佛印的妙对,就是利用析字法巧拼“僧”、“佛”、“婢”、“奴”四字,互相戏谑,妙趣横生。

倪家少女妙联择夫

从前,有一个姓倪的姑娘,才貌出众,向她求婚的人络绎不绝。姑娘是个有主见的女子,为了招位佳婿,就在自家门外写了一副上联,对上者方可与姑娘谈论婚嫁之事。上联是:

妙人儿,倪家少女

联内文字拆并得十分巧妙:“妙”是“少女”之合,“人儿”又是“倪”字之分。

当时,有个姓李的书生前来求婚,面对姑娘出的上联,提笔对出下联:

钟(鍾)山寺,峙立金童

姑娘看了书生的下联之后,招见书生,两人一见钟情,遂成婚配。

山石岩下古木枯

相传,一次乾隆皇帝和纪晓岚在宫中下棋,乾隆连弈三盘皆告负。乾隆对纪晓岚说:“朕欲赐爱卿御宴,只是时光尚早,不如拈联答对。”

纪晓岚起身叩谢道:“谢圣上隆恩。卑臣斗胆,请赐上联。”

乾隆出联道:

山石岩下古木枯,此木是柴。

乾隆心想:我这联拆了“岩”、“枯”、“柴”三字,而且文气连贯,下联要对得好,谈何容易。

不料,纪晓岚略一思索,即对道:

白水泉边女子好,少女真妙。

乾隆一听,这下联对得无懈可击,实在是妙极,顿时龙颜大悦。

杨溥巧对免服役

明朝时候,湖广石首有个教书先生,叫杨溥。有一次,地方官要其服役,杨溥因体弱家贫,苦苦哀求地方官为他免除服役。

地方官要杨溥当面对对子,对出下联方可免除服役。地方官出对曰:

四口同圓(圆的繁体字),内口皆归外口管;

杨溥对道:

五人共傘(伞的繁体字),小人全仗大人遮。

地方官耳闻下联,觉得分明是在夸赞自己,心里暗自高兴,又见杨溥确实难以服役,也就顺水推舟,就此罢了。

宋庆龄联考孙中山

1916年初的一天,新婚不久的宋庆龄和孙中山在公园散步。两人一边走一边谈论着讨伐袁世凯的事情。宋庆龄笑着对孙中山说:“逸仙,我想到一个讨袁的上联,你对得出吗?”

宋庆龄孙中山合影

“庆龄,你不是苏小妹三难新郎吧?说来听听。”

宋庆龄轻声吟出上联:“或入园中,逐出老袁还我国。”繁体字“公园”的“园”(園)中是袁世凯的“袁”,赶出“袁”换成“或”,便成了繁体字“国家”的“国”(國)。

立意深刻,构思又十分巧妙。

孙中山边走边想,片刻之后,吟出下联:“余行道上,义无回首瞻前途。”“余”字换出“首”字,“道路”的“道”便变成了“前途”的“途”,和上联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借联抒怀,可谓眼界高远。宋庆龄不禁拍掌称妙。同年6月6日,妄图复辟帝制的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强烈声讨中,忧愤交加,终于一命呜呼了。

庞振坤赋诗

庞振坤少年时非常聪颖。有一年春节,他去舅父家拜年,三位表嫂都很有才气,尤擅作诗。她们见表弟从远地而来,于是热情款待,并要行酒令。她们规定的酒令限制很严:每人说一句话,第一小节要把一个单字拆开,第二小节要把一个字分成三个字,第三小节必须是第二小节分开来的那三个字,第四小节要用头两个字合成的那个字收尾。

大表嫂首先吟道:

豆页为頭(头的繁体字),犇字三牛,牛牛牛,不知赶来多少头?

二表嫂行令:

尸至为屋,森字三木,木木木,不知能盖多少屋?

三表嫂又念道:

水酉为酒,品字三口,口口口,不知该罚谁喝酒?

庞振坤心里十分清楚,三表嫂口齿伶俐,正向自己挑战。他装作为难的样子,半天不做声。三位表嫂笑着对庞振坤说:“不行酒令,可要捏你的鼻子往下灌了啊?”

庞振坤说:“好吧,我在诸位表嫂面前献丑了!”说着对道:

田心为思,姦字三女,女女女,不知何人害相思?

三位表嫂听罢连说不好,但心里也不得不佩服庞振坤的才气。

潘何联姻

从前,有两家联婚成亲,男方姓潘,女方姓何。在定亲的时候,女方的父母说:“我的女儿别无所望,唯求过门之后,一日三餐,吃饱而已。”男方父母说:“我们也别无所盼,但愿媳妇进门之后,生儿育女,留个后代罢了。”有多才之士据此,在结婚之日赠一贺联:

嫁给潘家郎,有水有田方有米;

娶得何氏女,添人添口便添丁。

上联“水、田、米”合成“潘”字;下联“人、口、丁”并为“何”字,联语虽短,但既分拆双方的姓氏,又隐含着双方的心愿,真是妙极。

休管他人瓦上霜

一个老财主,有两个女婿,平日里,两个女婿之间总是明争暗斗、冷嘲热讽。这年正月他俩都去给丈人拜年。因为二女婿年前因违纪被革去功名,大姑爷想讽刺讽刺二姑爷,摆上席了他说要行酒令。老丈人说:“喝哑巴酒没意思,行酒令好。我出题,要举出一个字,这个字去掉一半,还成一个字,和前字同音,再加上一个字,就合成另一个字,乘势说一副对联,尾字要落在合成的字上。一联说完共用四句,要合辙押韵。”

大姑爷说:“我举‘溪’字。有水也念溪,无水也念奚,去了溪边水,添鸟便念鷄(鸡的繁体字)。得势狸猫欢如虎,脱毛凤凰不如鸡。”

二姑爷一听是在讽刺他,也就接声道:“我举‘棋’字。有木也念棋,无木也念其,去了棋边木,添欠便念欺。龙困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川被犬欺。”

老丈人一听不好,唯恐酒桌上起了战争,就说:“我举‘湘’字。有水也念湘,无水也念相,去了湘边水,添雨便念霜。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我看咱们还是喝酒吧。”

卜昌遭讽

咸丰年间,有一位知府叫卜昌。有一天,他来到一家学馆,见两个学童正在读书,便想卖弄文墨,于是同两学童对句。卜昌冷笑道:“两火为炎,既然不是盐酱之盐,为何加水变淡?”

一学童笑着对道:“两土为圭,既然不是乌龟之龟,为何加卜成卦?”卜昌一听,气得满脸通红。

另一学童见状,也对道:“两日为昌,既然不是娼妓之娼,为何加口便唱?”卜昌一听气坏了,想要发作,可两个学童对得文韵俱佳,也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