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字海寻趣
36432100000028

第28章 文治武功(2)

后来,刘邦依靠韩信灭了项羽。但汉朝建立后,刘邦反而不信任韩信,解除了他的兵权,而后贬职为“淮阴侯”。韩信对此非常不满,暗中联络在巨鹿(今河北平乡县)驻防的陈豨,伺机起事。陈豨不等时机成熟,就提前宣布反对刘邦。刘邦亲自领兵去讨伐。韩信装病,暗中准备做内应,结果吕后和丞相萧何知道消息后,设计把韩信骗进长乐宫抓住,并以谋反的罪名把他杀了。

后来,刘邦下令抓来蒯通,要治他死罪,对他说:“你鼓励韩信反叛我,我今天杀死你,你还有何话可说?”蒯通面无惧色,十分镇静地说:“人各为其主,那时候我只是效忠韩信,并不是效忠你呀!再说,当初秦朝法度败坏、政权瓦解之时,诸侯并起,这种情形犹如秦朝失去了它的鹿,天下人都来追逐它,谁有本事谁先得到它。与你争天下的人很多,他们因为力量不够而失败,你尽可以杀掉他们!如今你要杀我就动手吧。”刘邦听了蒯通这一番话,觉得也有道理,便赦免了他的死罪。

以上故事就是成语“逐鹿中原”的典故,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比喻很多人为夺取政权而争战。其中,“鹿”喻指“帝位”、“国家政权”。

鹿何以指政权?这要从商王武丁逐鹿说起。

鹿全身是宝,除皮肉可供衣食用外,鹿血、鹿茸、鹿骨等都是极名贵的中药。由于这些原因,商王武丁特别喜欢逐鹿,为了逐鹿,可以一连数日奔走在中原大地上,不理朝政。从商王武丁开始,“逐鹿”活动一直深得历代帝王所爱,又由于在古时候,鹿是一种珍贵的动物,只有一定级别的贵族才有逐鹿的资格,帝王失去了猎鹿的资格,也就是失去了“帝位”、“政权”,于是,“逐鹿”之举便成为历代政治家争夺政权的代名词。

鹿有美丽的外形、温驯的性格,被人们看成是瑞兽。自古以来被看做友善的象征。人们常用鹿肉招待客人,诸侯之间常用鹿皮作为礼物互相赠送。《诗经》中有一篇《鹿鸣》,写的是周文王大宴群臣及宾客的场面,其中写道:“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用“呦呦鹿鸣”比兴宾主之间的倾心交谈、相互呼应。后来,古人称招待嘉宾之宴为“鹿鸣宴”。

隋文帝何以改国号——“随”字趣释

中国历史上的“隋朝”的“隋”本为“随”,后来将“随”改为“隋”是杨坚所为。公元581年,杨坚迫使北周静帝让位,自立为皇帝,史称隋文帝。杨坚的父亲杨忠,在宇文泰初置府兵时,是十二将军之一,被封为随国公(随国在现在的湖北随州市一带),杨坚继承了这一爵位,所以他当皇帝以后就定国号为“隋”。因为他过去亲眼看到魏、周、齐始终动荡不安,害怕自己也会有同样的遭遇,所以他十分忌讳“随”字中的“走”义,觉得它不吉利。他当皇帝后就下令把“随”字改写成“隋”。他认为这样江山就不会随别人“走”,可以使自己的统治千秋万代永不改变。这样,杨坚所建的朝代就叫隋朝。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也说:“随,从也。”所谓“从”就是跟从、随从,也就是跟着别人走。“随”的本义是“跟随别人走”,其中有受别人支配之义,因此“随”引申出“顺从”、“听从”、“追随”的意思。

历史上还有这样一个关于“随”字的谜语,谜面是:“上有一半,下有一半,中空一半,除去一半,还有一半。”这个字就是繁体的“随”字(隨),“上有一半”意思是上头是“有”字的一半,即“十”;“下有一半”,意思是下面也是“有”字的一半,即“月”;“中空一半”,意思是当中是“空”字的一半,即“工”;“除去一半”,是“除”字去了一半,即“阝”;“还有一半”是“还”字有一半即“辶”,把这些“一半”拼起来,就是“随”字。

镇国之宝——“鼎”字趣释

据历史记载,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取胜,建立了周朝。当时,他把国土分封给自己的亲属和有功之臣,形成了许多诸侯国。到了周定王时期,诸侯势力兴起,互相争夺霸权。楚国的楚庄王即位后,灭了庸国,打败了宋国,还带兵攻打陆浑的戎族。当他途经周的都城时,将所有部队摆开,向周定王显示武力,周定王连忙派大夫王孙满到城郊去慰劳楚军。

楚庄王咄咄逼人,劈头就问王孙满:“我听说大禹铸有九鼎,五代相传,为传世之宝,现在陈列在洛邑,不知鼎的形状怎样?大小与轻重如何?”

王孙满回答道:“夏、商、周三代是靠德来维持的,哪里是靠鼎呢?以前大禹统治天下的时候九个州都送来了州产的青铜,铸了九鼎。夏桀无道,鼎为商所有;商纣暴虐,鼎又传到了周。如果有道德,鼎虽小也重,若没有道德,鼎虽大也是很轻的。现在周天子的地位虽然衰弱了,但还不到被人取代的时候,鼎的轻重,你还是不要打听了吧”。

青铜鼎

听了王孙满义正词严的一席话,楚庄王打消了非分之想。他也自知没有取代周室的实力,只好偃旗息鼓,告辞而去。

这就是词语“问鼎”的由来,问鼎之大小轻重,表明了楚王觊觎王位,企图夺取周天子的王位。此后,“问鼎”便成了阴谋夺权的代名词,而建立新的政权或建立新的都城则均称“定鼎”。

鼎为何物,竟有如此深刻的政治内涵?

据说,鼎在原始社会是炊具,或是盛食物的器皿,多用陶土制成。后来,商周时代冶金技术发展起来,鼎就用青铜浇铸了。这时的鼎成为贵族权力的象征和等级的标志,统治阶级常把鼎用作表示尊严无比的庙堂礼器,而这种礼器只有国君才可以拥有,其上常刻字,因此鼎又成为记录和表彰勋绩的礼器、镇国之宝,鼎成了王权的象征。

鼎既为镇国之宝,作为威力无比的象征,由此便引申出“大”、“盛大”、“最”、“显赫”等义。如称力大为“鼎力”;称元老重臣为“鼎臣”或“鼎席”;称才能出众,罕有人能匹敌为“鼎能”;称名门望族为“鼎姓”、“鼎族”等。

武则天的名字——“曌”字趣释

唐朝女皇武则天时期,有个叫宗秦客的,凭借他是武则天亲戚的特殊身份,担任凤阁侍郎(掌管宫廷门户、随从皇帝)的要职。为了讨好武则天,宗秦客挖空心思,特地新造了“天”、“地”等12个字进献。

武则天得悉宗秦客特为自己造字,满心欢喜,立即召见了他。宗秦客迎合了她喜欢标新立异,爱好改字、造字的癖习。她在称帝后,有的臣子经常向她献造的新字,而且还说造了新字可以显示国家大治。

宗秦客向武则天进献新造的12个字中有“曌”一字,武则天非常欣赏“曌”字,就用它作为自己的名字。从此,“曌”字就作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专用字被载入史册。 “曌”字读zhào,据《集韵》所释,“曌”的意思为“明”。“曌”字上部为“明”。“明”由“日”和“月”字组成,表示武则天像日月一样,永远熠熠生辉,光照大地。其下为“空”字,“空”指无边无际的天空。“明”和“空”所含的意思是:日月当空,普照大地。可见武则天所造“曌”字,并非只是“明”的意思,其意义较之“照”字更丰富。

被刺瞎左眼的奴隶——“民”字趣释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思想家孟子曾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孟子时代,“民”的意思是百姓,指有别于君主、群臣百官和士大夫以上各阶层的庶民。那么,在“民”字最早被创造的时代,“民”为何意呢?

金文的“民”字,上面是一只左眼,下面是一个像锥子一样的利器刺向眼睛。这代表什么意思呢?原来,上古时代,奴隶主为了管理、奴役奴隶,防止他们造反,往往采取极其残酷的镇压手段,对比较驯服的奴隶,奴隶主会刺瞎他们的左眼,强迫他们为自己劳动。“民”字本义就是奴隶。后来引申指被统治者,其中包括奴隶和平民。现代指有别于军人和政府工作人员的人民群众。

唐朝唐太宗的名字为李世民,由于古代人们对皇帝或尊长是不能直呼或直书其名的,因此对李世民名字中的“民”字也实行避讳。例如从隋朝其设立的三省六部制,其中一个是民部,唐太宗时期,因为民部的民字与李世民的民字相犯,为避讳将民部改为户部,而且有唐一代凡涉及“民”字时,均用“人”字或者其他字代替。唐亡后,民字不用避讳,开始继续使用,而户部一称已约定俗成,所以此后历代沿用不改。

亡羊补牢——“牢”字趣释

监牢,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意思是关闭囚犯的场所。监牢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随着阶级的出现、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监牢”中的“牢”为何意?与“牛”有何关系?

《说文解字》云:“牢,闲。养牛马圈也。”甲骨文和金文的“牢”字,外部为牲畜圈周围的护栏的形状,中间的“牛”为牲畜的代表,是牛或其他牲畜关在圈里的形状。小篆的“牢”字则在圈栏出口加一横表示圈门。因此“牢”的本义是养牲畜的栏圈。引申为关押犯人的监狱(如监牢、牢狱等)。此外,牢字还可用作形容词,有坚固之义(如牢靠、牢不可破等)。

关于“牢”字有一个著名的成语叫“亡羊补牢”,意思是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这则成语出自《战国策》。相传,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着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我们的国家一定要危险了。”襄王听了,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庄辛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如果你一直这样下去,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这则成语中的“牢”字,用的就是“牢”字的本义。

灯台上的火焰——“主”字趣释

一国或一家之长,对“臣”、“奴”、“仆”有统治和使唤权力的,便叫做“主”,这样一个抽象的概念是如何造字取象的呢?

甲骨文的“主”字字形,像一堆点燃的火把,下面是木材。到了金文时期,“主”字仍保留了燃烧的火焰形象。小篆的“主”字,像一盏油灯之形,上面的一点代表灯芯上燃烧的火苗。“主”是“炷”的本字,本义即指灯台上的火焰。“主”字后来为主人、家长以及主持、掌管等义,由此派生出“君主”、“上帝”、“主要”、“主持”、“主张”等引申义来。后来,“主”本是灯台上的火焰这一本义逐渐不用了,人们便另造“炷”代替它的本义。

关于“主”字有这样一个故事:明朝时候,徐霞客为了编修《徐霞客游记》,走遍大江南北,历尽千辛万苦。一天,他翻过一座山后,来到一处岔路口,见眼前有左、中、右三条路,他不知该往哪条路上走。正在为难之际,迎面走来一个书童,徐霞客忙走上前问路,书童看了一他眼,没吱声,随手在地上写了一个“主”字,转身就离开了。徐霞客低头略一思索,恍然大悟。于是,他按照书童的提示,沿着左边那条路走去。

原来,“往”字去掉左边即成“主”字,因此书童写“主”的意思是往左边去。

为何送顶白纱帽——“皇”字趣释

中国古代最早所称的“皇帝”是对“三皇五帝”的统称。三皇指天皇、地皇和人皇,是传说中的三个古代帝王;“帝”原来指宇宙万物至高无上的主宰者——天帝,后来许多国家混战,各自称帝,出现西帝、东帝、中帝、北帝等,使天上的“帝”来到人间,成为超越“王”的人间尊号(也有说是部落时期的黄帝、炎帝、蚩尤等)。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率秦军灭掉战国七雄中的最后一个强国齐,统一全国,结束了中国历史上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他自认为是“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将“皇”、“帝”两个人间最高的称呼结合起来,作为自己的帝号,从此统一天下的帝王就称为“皇帝”。

皇帝的“皇”字最早见于金文,金文中的“皇”字是个象形字,上面的三点,像灯光参差上出之形;中间的部分像灯缸;下面的“土”是灯柱。有的学者认为“皇”是“辉煌”的“煌”的本字,加“火”作“煌” ,“皇”字的本义为“灯火辉煌”。

秦始皇称帝后,将金文的“皇”字作为自己的专用字,由“白”和“王”两字构成,会意字。《说文解字·王部》:“皇,大也。从自。自,始也。始皇者,三皇大君也。自,读若鼻。”许慎认为“白”为古“自”字,即古“鼻”字。有学者认为“皇”字中的“白”字实际指大拇指正面的形象,它表示至高无上的权力,因此,“白”字和“王”字组成“皇”就指权力。

关于“皇”字有这样一个故事: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被封为燕王。朱元璋死后,其长孙朱允炆即位,朱棣觊觎皇位已久,蓄谋篡夺侄子的皇位。当时有个跟朱棣关系密切的和尚,法号道衍,看出了朱棣的心思,有意协助朱棣,却又不便直说,为了暗示他的心意,便给朱棣送去一顶白纱帽。朱棣接到白纱帽后,思索良久,恍然大悟。原来,道衍是用实物谜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因为朱棣是燕王,在“王”的头上戴一顶“白”帽,不就是个“皇”字吗?果然,朱棣在道衍的辅助下,最终如愿夺取了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