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海洋动物探索大百科
36422200000020

第20章  海上霸王——虎鲸

在动物世界里,它们是海洋中的“庞然大物”,生性暴躁凶猛,是很多动物的天敌,连鲨鱼都敢惹,很多动物看到它就会绕道逃走。它们具有自己独有的捕食方法,它们会一动不动,像一座冰上一样在海面上随波漂浮,引诱猎物上钩。它们是谁?它们就是海中霸王——虎鲸。

明星名片:

虎鲸,又被称为逆戟鲸和杀人鲸,属于哺乳纲,海豚科,虎鲸属,虎鲸是一种大型齿鲸。虎鲸凶残的性情和相当好的捕食能力,能够与陆地上的老虎相比拟,因此人们常称它为“海中霸王”。虎鲸这个海洋中的终级霸王并没有灭绝之忧,也不属于保护动物的范畴,但人为的捕杀可能已经使部分地区的虎鲸族群急剧减少,这可能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海洋的生态平衡。

虎鲸是一种大型齿鲸,它们的体长为8~10米,体重为9吨左右,它们的背部是黑色的,而腹不适灰白色的,它们长有一个尖尖的背鳍,背鳍是呈弯曲状的大约有1米长,它们的嘴巴又细又长,牙齿非常的锋利,它们生性凶猛,是食肉动物,非常善于进攻猎物,它们是企鹅、海豹等动物的天敌。有的时候,它们还会攻击其它的鲸类,甚至有时会袭击大白鲨。可以说,虎鲸是海上霸王。

根据IWC,1981年在北大西洋捕获过的2661多头虎鲸的数据记录来看,雄性虎鲸的体长平均为6.1米,而雌性虎鲸的体长平均为5.5米。但是,在伯纳得和瑞利1998年的记载中,表明西北太平洋的雄性虎鲸的体长平均为7.20米,而西北大西洋的雄性虎鲸的体长平均为6.17米。成年的雄性虎鲸的胸鳍的长度近达2米,占身体长度的20%,宽度可达1.2米,而雌性虎鲸的胸鳍长度占身体长度的11%~13%。雄性虎鲸的背鳍最大的高达1.8米,尾叶的宽度有2.7米,而雌性虎鲸的背鳍的高度有0.9米。雄性虎鲸的寿命在50~65岁左右,而雌性虎鲸的寿命在80~100岁。

虎鲸的体型非常的粗壮,在海豚科中是体型最大的物种。它们的头部是圆锥状的,嘴喙并不突出。位于背部中央的背鳍大而高耸,背鳍的形状具有很高的变异性,未成年虎鲸和雌性虎鲸的背鳍是镰刀形状的,而大多数成年雄性虎鲸的背鳍则好像棘刺一样直立着,高度大约为1~1.8米。虎鲸的胸鳍与大多数海豚科成员的典型镰刀状有所不同,它们的胸鳍很大且十分宽阔,大致呈圆形。各有10~14对很大且十分尖锐的牙齿位于它们的上颌和下颌,每颗牙齿的长度大概有8厘米,这些大且锋利的牙齿就是它们有力的武器。它还喜欢在海湾的浅水地带,用尾巴上的缺刻去钩拉海藻,然后发出“呼呼”的声音,过不了多久,它们全身就披满了半透明的海草。

由黑色和白色这两种对比分明的色彩组成了虎鲸身体的颜色,它们身体腹部的白色区域从下颚往后一直延伸到肛门处,然后在全黑色的胸鳍之间变得狭窄,到了肚脐的后方就会产生分歧,尾鳍的腹面也是白色的。它们身体的背部和体侧也都是黑色的,但是有白色斑块位于生殖裂附近的侧腹处,也有明显的椭圆形白斑位于眼睛的斜后方,而且还有灰色至白色的马鞍状斑纹位于背鳍的后方。

虎鲸对水温和深度等因素好像没有什么明显的限制,它们广泛分布在全世界的海域,如日本北海和冰岛都有它们的身影。它们主要栖息于高纬度地区,特别是在猎物充足的海域。虎鲸的移动情形大多数是跟追捕猎物或者是增加捕食率有关,时间一般是在在鱼类产卵的季节和海豹生产的时期。夏天的时候,生活在大西洋的虎鲸大部分会在浮冰边缘或者是有浮冰的水道处栖息的,主要以企鹅、海豹和须鲸等这些动物为食物。

至今都不是很清楚它们会迁徙到什么地方,会移动多远。有一部分虎鲸会终年在南极海域停留,而在北极生活的虎鲸则是很少会接近浮冰的。根据,华盛顿州和英属哥伦比亚的虎鲸研究者表明:在当地两种形态的虎鲸群,定居型和过境型,在那里中年都可以看到这两种形态的群体。由各地的照片辨识结果发现,有部分虎鲸个体具有非常广的活动范围,从阿拉斯加一直到南方的加州都是它们的活动范围。

虎鲸会经常做出跃身击浪、浮窥等这些行为,或者是用尾鳍和胸鳍拍击水面。游泳的时候,虎鲸最快的速度可达每小时55公里,能够闭气17分钟左右。当它们所处的地方空气凉爽的时候,一般可以看到它们低矮且呈树枝状的喷气。虎鲸喷出的水柱不像须鲸一样,又细又高,而是又粗又矮的,且呈倾斜状。它们对于船只具有多样的反应,有时会直接冷漠的忽视,而有时可能会对其充满了好奇心。偶尔,虎鲸会集体搁浅,有的时候,会群体都被困在潮池或者是海湾中。在北极和南极海域,由于风吹而急速产生的浮冰对虎鲸来说是一个大麻烦,有时它们会因此,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被迫使停留在水面开阔的小水域里。

如果说,鲸类当中的“歌唱家”是座头鲸,而海中的“金丝雀”是白鲸,那么,鲸类当中的“语言大师”就非虎鲸莫属了。灰鲸可以发出62种不同的声音,并且这些声音都具有各自地含义。比如,当他们的捕猎鱼类的时候,会断断续续的发出“咋嚏”声,仿佛用力拉扯生锈铁门窗铰链发出的声音似的,在受到这种声音的恐吓之后,鱼类行动就变得失常了。虎鲸不但可以发射超声波,利用回声去探寻鱼群,而且还可以将鱼群的大小以及游泳的方向给判断出来。对于在海洋里生活的食肉动物来说,这种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海水下面非常黑暗,在这种环境里很难看清楚远处的捕食对象。

虎鲸喜欢群居的生活,有的小群体中只有2~3只成员,而有大的群体中拥有40~50只成员。一天当中,它们总是会在水的表层静静地呆上2~3个小时,由于肺部充满了足够的空气,因此它们可以将那巨大的背鳍露出水面,安然地在海面上漂浮。群体成员间经常保持胸鳍的接触,显得十分亲热和团结。如果群体当中有成员受伤了,或者是因发生意外而失去了知觉,其它成员就都会赶过来帮忙,用身体或者是头部连顶带托的,使受伤者可以继续在海面上漂浮,为了相互照应,睡觉的时候它们也会扎堆在一起,并且保持一定程度的清醒。虎鲸以种群为社会组织,群体成员们一起在广大的家庭里栖息,在一起用食,一起去旅行,相互依靠着生存长大。

虎鲸的社会形态是母系,选择交配对象的时候也比较复杂,雄性的力量并不能决定一切:例如,有时候虎鲸群体的族长可以活到80岁,有例子显示晚年时它们也会交配,一般虎鲸群体内部年长的雄性是它们选择交配的对象。目前,科学家们还不清楚雌性虎鲸选择对象的标准是什么,现在交配的场面是很难看到的,因此只知道它们有母亲,却不知道它们的父亲在哪。

虎鲸群体内是没有父子关系和父女关系的,雄性虎鲸所负责的任务主要是去外面寻找食物,然后引导群体内部的成员集体猎杀,它们分工明确,没有地位的高低之分;而母女关系和母子关系则使非常稳定,它们的关系是一辈子的,一般都不会离开群体。一般是因为受伤或者是迷路的原因,才会出现孤鲸。当虎鲸群体人数太多的时候,它们会“分家”,产生一个新的群体。

虎鲸的牙齿虽然十分的坚硬,但是却比不上鲨鱼的牙齿那么锋利,所以它们的牙齿主要是用来摄取食物的,而不是用来咀嚼,它们都是整个吞下摄取到的食物。各种海洋兽类都是虎鲸主要猎食的对象,比如海豚、海狮以及海象等;有的时候各种海洋鱼类也是它们的猎食对象,比如乌贼以及鳕鱼、鲆鱼、鲭鱼和沙丁鱼等。虎鲸性情非常凶猛,海洋中的大型鲸类也都十分畏惧它,比如露脊鲸、长须鲸、座头鲸、灰鲸以及蓝鲸等,一旦遇到它,就会慌忙的避开。

似乎各个族群都有自己所偏好的食物种类,比如有些族群主要以鲑鱼、鲔鱼、或鲱鱼等鱼类为食物,而有些族群则会巡视鳍脚类的登陆地寻找猎物,或者是跟随正在迁徙的鲸群,好比狼群追踪北美驯鹿的情形一样。很显然,虎鲸需要通过合作来攻击和制服大型猎物,但有的时候,它们也会合力把鱼群集中成一个大球,然后轮流钻进去取食。渔船上钩的鱼获,虎鲸也会延着绳钓将其偷吃,渔民丢弃的下杂鱼,它们也是吃的。似乎对于须鲸的舌头,虎鲸会选择性的咬食。可能,对于虎鲸的猎食对象来说,它们是非常恐惧的,且深受其的影响,鳍脚类动物只要看到虎鲸出现了,就会快速的逃往陆地或者是冰上,而鲸豚则会游到浅水水域或者是在浮冰的裂隙之间躲藏着。

在捕食的时候,虎鲸还会使用诡计,它们先将腹部朝上,在海面上一动不动地漂浮,好像一具死尸一样,等到乌贼、海鸟以及海兽等动物靠近它的时候,就会突然将身体翻过来,然后张开血盆大口将其一口吞下肚。有的时候也会先用尾巴把猎物击昏,如海狮等,然后再进行摄食。虎鲸不以人类为食,从来没有记录显示野生虎鲸伤人的例子,只有在水族馆里的虎鲸因长期受压抑而伤过人。这是人的悲剧,更是虎鲸的悲剧。

目前,虎鲸并没有灭绝之忧,也不属于保护动物的范畴,但是由于人为捕杀,可能已经造成部分地区族群的减少。在华盛顿州以及英国哥伦比亚生活的虎鲸,无论是定居型,还是过境型都只剩下数百头,使其数量急剧减少的原因包括环境污染、重型船只行驶和猎物减少等,它们的生存受到了很大的威胁。而密集的赏鲸活动可能会干扰虎鲸的正常生活,那些为了保护鲑鱼养殖场免受鳍脚类入侵的人们,有可能使虎鲸从它们原本喜好的栖息地里驱逐出来。

据估计,大约有8500头虎鲸生活在太平洋东部的热带海域;至少有850头虎鲸生活在阿拉斯加水域;可能有2000头以上的虎鲸生活在日本外海;而夏季的时候,大约有8000头虎鲸生活在南极水域;可能有数百头至千余头的虎鲸生活在分布范围内的其它地区。目前,有捕鲸者仍然持续在日本、印尼、格陵兰以及西印度群岛猎捕虎鲸虎鲸,虽然,捕杀的数量不是很多,但是,对于生活在那里的虎鲸族群来说,却可能会有非常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