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人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征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
为人处世,既不要近墨者黑,也不能鹤立鸡群,标新立异,装作不同凡人;做事时,既不可冒犯他人、处处招人厌,也不能凡事都委曲求全,哄别人开心。所以,洪应明说:“处世不宜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做事不宜令人厌,亦不宜令人喜。”这的确值得大家借鉴。
古往今来,我们一直比较提倡中庸之道,这是一门高明的处世学问,但遗憾的是,真正明白其内涵的人却屈指可数。很多悲剧的发生都是因为当事人的所作所为违背了中庸之道而引起的。为什么呢?为什么大家不会接受好的方法呢?对于这个问题,孔子认为:中庸之道之所以没有被广发采纳,是因为:聪明的人往往大于中庸,而愚蠢的人,则连中庸都达不到;中庸之道之所以无法作用于世,是因为贤人往往超越中庸之道,而不肖之人则远远做不到。
做事时,关于人的身份、职责和角色问题,韩非子认为,一定要严惩那些越俎代庖、多管闲事的人。
一次,韩昭侯喝醉了酒,就伏在几案上睡着了,专门为他管理帽子的人怕他冻着,就给他披了件衣服。韩昭侯一觉醒来,看见身上加了衣服,就很高兴,于是,就问:“谁给我盖的衣服?”旁边人回答说:“管帽子的人。”于是,韩昭侯就下令,把管衣服和管帽子的人一同处罚。
再看一个例子:
明嘉庆年间,官员李乐清正廉洁。一次,他发现科考有舞弊现象,就立即上奏皇帝,皇帝对此,却毫不理会。他不罢休,继续面奏,结果,皇上生气了,就以故意揭短罪,让人把李乐的嘴巴封住,宣布谁也不准揭掉。嘴巴被封,无法吃饭,李乐只能等死。这时,有一个官员走到李乐面前,不分青红皂白,就破口大骂:“君前多言,活该!”一边骂,一边“叭叭……”地在李乐脸上猛抽,封条顿时破了。
表面上,这个官员在帮助皇帝教训李乐,皇帝当然不能怪罪。其实,他是李乐的学生,在关键时刻,他逆向思维,“曲”意逢迎,适时解救了老师。如果当时他不顾情势,犯颜“直”谏的话,非但救不了老师,还会惹祸上身。由此可见,身份变化也要巧妙,不然就可能弄巧成拙。
当然,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要管好自己的身份,可能不是自己所要管的事情我们一般不去过问,可是有的时候不需要管的事情我们也必须得去管。例如在公交车上,要是遇上了抢匪,你还能像乘客一样无动于衷吗?你应该站起来,用智或者其它的方法争取最后的成功,切不能任抢匪胡作非为。
你在家中,你是妻子或者丈夫,你在办公室中就是员工或者上司了,自己的事情要力所能及,别人的事情不该管的最好不必去过问,对于那些你应该帮一把的,就想办法为别人出一点力吧,因为有时你帮助别人,别人以后会更乐意地帮助你。
看好自己吧,你是什么样的人?注意自己的身份,为人处世要根据自己的身份具体而定,既不可去做本来不属于自己并不值得自己做的事情也不可对自己身外的一切事情都置之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