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职业疲劳期后,职场人士会害怕或故意避免参加竞争,没有竞争或上进的激情,对工作感受不到丝毫的乐趣,对于办公场所有强烈的排斥感。一旦进入办公场所,就会陷入、焦虑、沮丧、压抑的状态中,情绪很容易剧烈起伏。稍遇不顺便产生强烈的焦虑感、挫败感;对工作任务产生难以抑制的抗拒情绪,对于完成指责缺乏动力,工作中常常伴随疲劳感,对于工作中新事物的敏感度大幅降低。
职业疲劳的起因
主观原因:
1.心理压力的累积
职场人士必不可少地都生存在压力之下:升职的压力、保住饭碗的压力、按时完成任务的压力、办公室人际关系的压力,等等。这些压力长期累积在心中得不到适当的疏导和释放,久而久之就会对办公场所产生一种类似条件反射的厌恶情绪。特别是三十到四十岁之间,一方面在职场上已经经历了长久的打拼,或许已经小有成就;另一方面却开始面临新人不断进入,带来新的知识、技术产生的竞争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职业疲劳感。
2.长期难以取得突破
在工作中难免有力不从心或是遭遇瓶颈的时候,这是正常状态。然而一旦这种状态长期持续,长时间无法突破自己的困境,那么人就会产生受挫心理,在这种消极心理的影响下,人对于工作会逐渐失去热情。如果多次的尝试和努力依然不能改变现状,那么很可能在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心态下进入职业疲劳期。
3.求胜心过强
在工作中追求上进固然是件好事,但是一旦事事争胜,或是由此产生攀比心理,那么要面对的就是无尽的烦恼了。有的人在工作中过分追求完美,对于错过一次升职、推迟一次任务时间或是进度落后于别人就会产生焦虑情绪和挫败感。这样的职员将自己逼得过紧,就像一根弹簧长时间绷紧,自然就失去了弹性,于是对工作产生了的疲劳和厌倦感。
客观原因:
1.缺乏职业规划
随着国内民众受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即使是大学生、硕士生等高学历人群也面临着强大的就业压力,这使得很多人入行时只是选择了一份愿意接受自己的工作,而没有提前进行过思考和职业规划。职业规划专家指出,职业疲劳很大程度上时由于缺乏工作目标、对职业生涯缺乏规划所造成的。当一个职员心中对于自己的未来没有规划时,日复一日的工作就很容易引发工作热情的丧失、工作效率的下降,甚至出现很多生理、心理方面的疾患。
2.重复性的工作内容
重复的工作内容很容易让人感受到自己变成了流水线上的一台机器,随着对于工作的熟悉,个人能力不断提高,之前的工作已经变得过于简单和乏味。这样的时候如果还是不断做着重复性的工作,那么人的自我认可需求就受到了压制,对于工作也就在厌倦中进入了疲劳期。
3.一些外在问题长期得不到处理
在工作中,如果操作或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很容易影响到员工的工作情绪。如果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处理,那么员工的情绪就会长期积压,最终引发职业疲劳。
工作疲倦期是几乎每一个职场人士都要经历的阶段,不要因为产生了这样的问题就对于工作和生活丧失激情与信心。生活原本就存在着挫折和坎坷,工作进入疲倦期也不过是其中之一。即使是在做喜欢的工作,也难保事事顺心,也难免没有倦怠的时候,因此不要抱怨自己的生活,也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工作。进入职业疲倦期后,首先需要先找到导致的真正原因,正确分析认知自我,明确自己的工作动机和需求,结合现实环境,搞清楚对自身构成的威胁和潜在机会,通过主观的自我调整或者客观地转换合适的工作平台,重新找回自己的职业新状态。
脚踏实地,才能仰望星空
我们常常感叹:相较于我们所希望的,我们拥有的是多么的贫乏;相较于我们所预期的,我们实现的是多么的渺小;相较于我们所梦想的,我们所处的境遇是多么的不堪。
我们也总会说,并不是我希望过如今这样昏昏沉沉、毫无生气的日子,是现实让我们身心疲倦,现实榨干了我们的热情和梦想。现实,这原本是围住我们的高墙,却成了我们的盾牌,用来给自己的一切不顺心、不如意做借口。
因为我们站在现实的土地上,所以我们就注定摘不到梦想之星吗?
有句诗说得好:“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就像黑暗与光明一样,现实也梦想也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黑色的眼睛,我们如何看到光明的憧憬?就像没有现实的土壤做阶梯,我们又如何去攀登梦想之峰?
每个有才华、有能力的人都曾相信这样一句话:“理想和现实,只有一线之隔,只要努力,就能达到。”每个初入社会的天之骄子,每个刚刚走进陌生校园的高才生,每个认为自己有资格得到大好前程的年轻人,都有这样的信念。但很快,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就会发现,现实有太多的不如意,老板总是板着脸,不能发现自己的优秀;同事一个比一个厉害,自己似乎没有什么优势;自己得到的机会总是不如别人的好……在这些人眼中,理想慢慢变成碎片,他们每天抓住碎片不放,梦想的心少了,对现实的不满却多了。
一个人难免会对现实的不满,会有想要抱怨、想要发泄的时候,但如果这发泄没有限度,日积月累,让抱怨成了习惯,就再也改不了了,他们看人看物的眼光也会随之发生改变,他们喜欢责怪别人,总觉得别人对不起自己。
他们不去想自己犯了错误,只把失误归结为时机不对;他们不会考虑全局利益,上司没有安排好的差事,一定是为了压制下属的才能;他们不考虑团队合作和集体荣誉,若是跟自己一同完成任务的同伴得到了奖励,他们会认为同伴和自己抢功劳,而不去思索团队合作的精神;他们不会站在他人角度为他人着想,只会认为别人在和自己过不去……
他们的眼睛被自己所扬起的尘土遮蔽,看不到梦想,他们却以为自己扬起的尘土就是“现实”。
其实,现实从来都是我们脚下坚实的大地,只有稳稳站立在这大地上,才能一步步走向梦想的远方。
刘明起初只是一家电器公司的业务员,而如今的他已经坐到了市场总监的位置。这一切都源自他的坚持和努力。
当时,公司的规模不大,许多市场都有待开发,而公司又缺乏足够的人力和财力,每个市场只能够分派给一个人负责。刘明被派去了西部的一个城市。
那个城市的气候不好,春天容易刮风沙,夏天时常下暴雨,冬天寒冷干燥。刘明在这个城市里没有亲人,公司提供的条件太差,他吃住都成问题,没有钱坐车就步行去拜访客户,给客户介绍产品。有时候,为了约见客户,他总是饥一顿饱一顿。为了开展业务,刘明租住了一间破旧的地下室,阴暗潮湿,还有老鼠。
对于刘明来说,这种艰苦的环境绝对是一种巨大的考验,想要不抱怨是很难的。但是,每次抱怨的时候,他都会对自己说:“开拓市场是我的责任,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刘明选择了坚持。
一年之后,派往各地的业务员都回到了公司,许多人早就因为艰苦的工作环境而选择了离职。后来,刘明凭着自己过硬的业绩被提升为公司的市场总监。
一个人的能力到底该如何体现?在什么时候最能够体现呢?答案是:面对现实困境的时候。一个人有理想,积累了经验,有能力,调整了心态,下一步,就要冷静地处理不如意的现实问题了。
生活中,每一天都有新的难题等待你去处理,如何看待现实和理想,就是问题的关键。克雷洛夫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想要实现理想,只有脚踏实地,立刻行动。
是的,仰望星空是轻松和美好的,而现实生活并不如我们所期待的那么美丽,灾难、战乱、环境危机都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这些问题从人类社会出现起就已经切实地存在了,并且在我们可以见到的未来也不可能会消失掉。事实上,我们今天已经比我们祖先那时要进步、文明得多,这是我们努力的结果。可是,如果我们仅仅为世上发生的苦难哀叹不已,只是抱怨“这真是太糟糕了,我该怎么办呢”,那么,你眼前的世界可能只会变得更糟。
另外,在很多时候,你心中的任何现实的“困难”,最为可怕的并不在于困难本身,而在于你将它的严重性过分地扩大,并且最终被困难所吓倒。
罗斯福在担任美国总统期间,西方世界陷入了一次有史以来十分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美国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困难。美国社会经济萧条,在街上随处涌动着失业人群,股市的崩盘也使许多原本富有的人在一夜之间变得一无所有……整个社会最终陷入极为严重的恐慌之中。在这样的局面下,罗斯福说了一句至理名言:“恐惧最可怕的地方并不是恐惧本身,而是我们内心对恐惧的扩大化。”
他发表的著名的“炉边夜话”帮助人们稳定情绪、平息内心的恐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内部的恐慌平息后,罗斯福顺利实施了“新政”,最终带领人们走出了困境。
所谓的“现实”其实并没有我们所认为的那么糟糕。只是仰望星空太过愉快,而要面对现实则是件沉重又辛苦的事情,于是很多时候我们宁愿什么都不去做——根本没有尝试过与我们所抱怨的“现实”对抗一番,就已经急急忙忙地缴械投降,然后在未来的日子哀叹:当年,要不是现实情况不允许……
我们就这样一次次被自己所认为的“现实”打败。我们沉溺在美好的梦幻里,却错过了实现这些梦幻的机会。梦想了一万遍还是梦想,只有能将仰望星空的目光也同样执着地投注于脚下的泥土里,才能一步一步地走上通向梦想的大路。
现实不是封闭我们前进的高墙,而是通往梦想星空的天梯。只有认清这一点,脚踏实地地稳步向前,才能实现我们的梦想。
平凡的生活,是生命最奢侈的常态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样的境界仅仅是想想,也让人心向往之。
我们的工作要求我们做一个职业的员工,我们的孩子要求我们成为杰出的家长,我们的社会位置要求我们成为优秀的公民。这些都是应该的,可是太多时候,我们过于沉溺这样的角色,我们变得太专业、太职业了。工作上我们逼迫着自己追求更大的成功,家庭中我们极力树立自己的权威,社会上我们拼命提高自己的声望。我们追求着在每一个领域的成功和杰出,几乎不惜竭尽全部力量去追求卓越,去改变平凡。
可是这样的追求让我们快乐了吗?恐怕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答案是否定的。我们被心中焚烧的对于成功的欲望和现实中冰冷的失望感所折磨着,我们患上了焦虑,患上了抑郁,我们心力交瘁,有无数的情绪憋在心中却无从发泄。
我们常常听到为人父母者这样说:我的人生注定平凡,我如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了。
于是,这种折磨着我们的欲望和不甘就这样一代代传下来,累积的压力让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代人都喘不上气来。
可是,在为自己人生的平凡叹息之前,你是否想过,如果调整一下心态,如今的生活是否可以过得更幸福?在将自己的梦想强加于孩子之前,你又是否关心过,成功对于他们而言,是否就等同于幸福。
现代人常常觉得不幸福。不幸福,是因为内心不满足;幸福,总喜欢降临在懂得平凡之宝贵的人面前。幸福就是知足,就是珍惜平凡的日子。一个人即使获得再大的成功,如果他不懂得知足,他依然觉得不够、不快乐。而懂得满足的人,总是能用欣赏的目光看待自己拥有的事物,从中得到乐趣,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知足常乐”,用现代心理学解释,就是尽量使自身的是承受能力与需求保持相对平衡稳定的一种状态。
那些在平凡中依然知足的人,不会被苦难打倒。
她是一位军人的妻子,也是一位军人的母亲。丈夫在他们结婚后的第三年牺牲于战场。她带着仅有两岁的儿子生活,两人相依为命,生活虽然艰苦,但她从不抱怨,看着孩子渐渐长大,她心中有的只是满足和欣慰。
儿子20岁的时候,依然选择了继承父业,也当了一名军人。她心中虽有怕,怕像失去丈夫一样失去儿子,但她没有阻止,细心地为儿子整理行装。在她看来,儿子和他的父亲一样是个大英雄。三年后,一个噩耗再次传来:儿子在战场中为救助伤员,丧失了生命。面对这样的噩耗,她几近崩溃,但她还在想,儿子和他的父亲都死在战场上,父子可相伴。
她的生活更加艰苦了,但她依然救济很多穷人和乞丐,她总是说:“我所拥有的东西够多了,我很幸福。”
《幽窗小记》中有这样一副对联:笑看庭前花开花落,静观天上云卷云舒。短短的十六个字,却立刻让人看到一派超然气象,人世百年风云变幻,顺其自然的人总能笑看花开花落,欣赏云卷云舒。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这种平凡而淡泊的真意。
是的,我们的生活是平凡的,但是同时我们却拥有太多东西:健全的身体,完整的家庭,相互关爱的亲人,健康的孩子,可以工作的能力……只是这些东西我们都已经太习惯了,于是觉得理所当然。殊不知,就是在这些平凡之中,我们已经拥有了世界上最珍贵、最奢侈的一切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