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同一个巨大的舞台,我们每个人都在演绎着自己的悲欢。我们从出生时的一张白纸,到不断进行选择,不断付出、努力、收获,一步步才成为了如今的样子。在出生时,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身世和父母;而如今,专业、工作、家庭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是我们亲手一点点雕刻出我们现在的样子,可是为什么我们却不喜欢自己的这件最伟大的作品呢?
让我们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太多了:从我们外在的身材、长相,到我们选择的工作、获得的收入,再到伴侣的不完美、不体谅……为什么别人天生漂亮又苗条,为什么别人轻松就能找到理想的工作,为什么别人的伴侣有钱又体贴……这些比较让我们陷在对自己人生的诘问中,渐渐地对自己也生出了厌恶。
是的,我们有太多理由厌恶自己了:不够努力、缺乏上进心、毫无行动力、别人可以在人群中谈笑风生,我们却连和异性开口交谈都觉得困难……我们的每一天都活在身心的疲惫之中,除了长长地叹一口气,似乎作不出任何改变。
于是我们越来越多地怀疑自己的价值,就像一首歌中唱的那样:“是不是只有我的明天没有变得更好。”我们找不到自己生活的意义,我们也在生活中体会不到乐趣。生活,不过是靠活着的惯性活着。
伊东·布拉格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当同行采访他的时候,便询问他的获奖感受,他就在麦克风面向大家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我是从过去的卑微中尝尽了苦头,才有了向前奋发的动力!
“在我很小的时候,家里非常贫穷,我父亲是个水手,他每年都来来回回地穿梭于大西洋的各个港口之中,尽管如此,挣的钱依然不够维持全家人的生活!在这样的处境中,我曾经异常地沮丧,因为我一直都认为,如我们地位如此卑微、贫穷的黑人是不可能有出息的。抱着这样的想法,我浑浑噩噩地混日子。上学,可想而知,成绩也好不到哪儿去。那时候我很讨厌自己,但是我却没有想过做出什么改变。
“有一次,父亲突然走过来对我说:‘你现在长大了,应该带你出去见见世面,我希望你的生活能与父母不同,能摆脱从前的贫穷而有所成就。’
“听了父亲的话,我就暗想:‘我有成就?怎么可能呢?我不过只是个穷黑人的儿子!’
“尽管如此,我依然听从父亲的安排,随他一起去参观了大画家凡高的故居。
“在这间狭小的屋子中,我看见一张小木床,还有一双裂了口的皮鞋。我当时十分惊讶,这位著名画家的居室竟然是如此的简陋!我便问父亲:‘凡高不是著名的画家,不是很有钱吗?他怎么会在这种地方住?’
“父亲对我说:‘儿子,你错了,凡高也曾经是个十分贫穷的人,还没我们富裕,他甚至连妻子都娶不上,但是他依然没向贫困屈服!’
“这段经历使我对自己的以前的看法产生了疑惑,我想:自己是否也可以从过去的碌碌无为中摆脱出来,而有些出息呢?凡高不也是个穷人吗?
“第二年,父亲又带着我到了丹麦,我们游走于安徒生的故居之内,这里的环境比凡高的强不了多少,我就更为惊讶了,因为在安徒生的童话中,到处都是金碧辉煌的皇宫,我一直以为他与他书中塑造的人物一样,都生活在皇宫里。父亲看着我意味深长地说:‘不,孩子,安徒生是个鞋匠的儿子。’直到这个时候,我们终于明白父亲为何要带我参观凡高和安徒生的故居,其实他是想告诉我:不要因为自己的出身现状就厌恶和否定自己,无论我们的现状如何卑微,丝毫也不影响我们往后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
无论是伊东·布拉格,还是凡高,抑或是安徒生,都向我们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无论我们现在是否喜欢自己,是否满足于自己的现状,我们都可以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进行自我否定,在自我厌恶之前,不妨先问问自己:我足够努力了吗?
我们希望变美,却没有去运动、控制饮食,而是单纯地厌恶自己的身材;我们希望得到更好的工作,却没有去努力、奋斗,而是单纯地否定自己的事业;我们希望拥有更和睦的家庭,却没有主动为伴侣多考虑一些,而是单纯地挑剔着对方的种种不足……我们所有的梦想、追求、希冀带来的不是努力,不是行动,而仅仅是对自我、对现状的否定。
有句话说得好:“每一个你所讨厌的现在,都有一个不够努力的曾经。”曾经的事情既然已经无法改变,那么现在看看镜子里的自己,问问自己“再过几年,我也同样不喜欢自己吗?”
如果你给自己的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你需要做的,就是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
在开始改变之前,我们先要搞清楚,究竟我们的自我厌恶情绪是如何形成的:1.未达成的自我预期
自我厌恶最初往往始于一件引发自己不喜欢自己的事情,这件事情常常与未完成的任务相关,并在之后逐渐形成了自我否定式的思维方式。而这种思维方式在最初的任务得到圆满解决之后依然存在。
比如你入职以后的第一份任务就出现了较大的差池,而在此之前你是非常有信心可以胜任这份工作的,那么这一次的失败就可能在你的潜意识里留下挫败感。而这种挫败感会在今后面对工作压力时跑出来,给你以“这次可能要失败了”的消极暗示。而一旦这种暗示长期相伴,那么久而久之,我们在面对工作时就会产生“别人都很轻松,只有我不行”的自我否定和自我厌恶情绪。
2.忽视自身的优点
喜欢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人一辈子都没能学好这门课。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忽略了自己的优点,却盯着自己的缺点不放。这种忽略并不是说我们意识不到自己具有这些优点,而是我们以消极的态度消减了这些优点的价值。
比如我们可以写得一手好字,但是我们认为字写得漂亮并没有任何实际价值,却羡慕那些会画画或是擅长歌唱的人。
3.过于在乎他人评价
过于在乎外界评价的人普遍有一个特点,就是对于好的评价,他们认为是理所当然,听过就过了,但是对于负面的评价,却往往耿耿于怀,难以平复。这种特质导致他们总是生活在负面的评价里,过多地接受负面的信息,从而形成了负面的思维习惯。
很常见的例子就是,当我们在网上发一张照片时,对于那些说“好”的,我们并不会特别兴奋,但是如果有一个“不好”,我们就很容易受到影响。
4.压力过大的客观环境
当我们的能力和我们所处的位置不相匹配时,我们就不可避免地长期处于“可能失败”“太过困难”这样的消极情绪中,久而久之,我们自然对自己的能力生出怀疑,也就会引发自我厌恶情绪。如果是这种情况,就应该考虑换换环境,从而避免负面情绪的产生。
总之,自我否定和自我厌恶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我们自我厌恶情绪的来源。不要仅仅对现状的不满发发牢骚,应该从现在就开始行动起来,一步步改变自己的现状,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会发现,之前的厌恶情绪已经一点点远离我们了。
患得患失,在左右摇摆中丧失了自我
得到便会高兴,失去便会伤心,患得患失常常让我们陷入恐惧的深渊。等我们幡然醒悟之时,会发现我们再也经不起失去的打击。不要试图把已失去的理想化,忘记那些该忘记的,你才能从患得患失的阴影中走出来,从而悦纳生活赋予的一切。
那么,对失去的恐惧如何才能消失呢?假如你年轻时曾不可救药地爱上一个女生,并把她看作是生命中最重要与珍惜的人。然而你却时刻感到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因为怕失去她,这就是对失去的一种恐惧。然而,几年后,她果然离开了你,奇怪的是,当你真正失去她以后,以前那种恐惧反而消失了。再如一个重病的亲人,我们害怕失去他,但是当他真的去了之后,我们就不需要害怕了,也许剩下的会是哀痛,但绝不会是恐惧。
那么我们当初为什么会害怕失去呢?这就要从人的本性来讲了。索取与生存是人的第一本性,而“希望得到”将是我们的愿望与趋向,失去本身就决定与人的愿望背离,所以我们害怕失去,越是重要,越是害怕。
哲学家叔本华说过一句话:“患得患失是在痛苦与无聊、欲望与失望之间摇晃的钟摆,永远没有真正满足、真正幸福的一天。”患得患失是人生的精神枷锁,是附在人身上的挥之不去的阴影,使人们多出一些毫无意义的恐惧心理。但是,现代社会竞争的急速加剧,让患得患失的人越来越多,而那些从容不迫的人则越来越少。患得患失的人总是怕会失去什么,但其实他什么都得不到,因为什么都不想丢下,就什么都得不到。
患得患失就是对得失思考、忧虑得过多。比如在一个人的创业初期,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虽然处境艰难,但下决心的时候却十分痛快,因为他没有什么可失去的,因此也不会考虑那么多的问题。然而,一旦他取得了一些成就后,就容易变得犹疑不决、患得患失了。因为他手中已经拥有的来之不易,稍有疏忽,就会把这手中现有的东西都输掉。害怕失去的同时,又渴望更多地得到些什么,以至于最后翻来覆去地思考、犹豫,最后落得个得不偿失的结局。
那么,人为什么会患得患失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化失去的东西。萧伯纳曾说:“你可曾知道,人类总是高估自己所没有的东西的价值。”渐渐地,人们便开始羡慕别人的生活,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毫不在意,却对自己失去的东西耿耿于怀。于是,人们便开始惧怕失去。
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该怎样平衡这种恐惧心理呢?
1.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人们之所以对那些失去的和得不到的东西恋恋不舍,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人的好奇心理,总觉得那些才是最珍贵的东西,以为没有得到或轻易失去,所以就没有办法看到事物的本身,而对于不了解的事物又会充满好奇。
在人的内心深处,总是想对陌生的事物一探究竟,于是便对与自己有些距离的东西充满遐想,从而将它们最大限度地理想化,于是充满无限憧憬,想要用毕生的精力去追求。在这样一种情境下,如果仍然无法得到,或得到了还没有好好珍惜就再次失去,就会产生失落感,甚至备感痛苦,于是耿耿于怀、念念难忘。
其实,这种好奇心理很容易满足。就是实际客观地去了解和感受一下你得不到或失去的东西,看它们对于你是否真的那么适合,看你得到后是否真的会感到那样满足。如果你能客观公正地去评价它,那么你就会发现,那件你渴望已久的东西,其实并不是那么美好。
2.珍视自己所拥有的
人们常说“身在福中不知福”,这个道理等同于“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有时候,人们会沉湎于对别人的艳羡中,从而难以感受到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同样美好。这使得当局者对于自己的幸福总是习以为常、难以体会,比如我们比别人拥有更加健康的身体,比如我们父母双全,可以尽享天伦之乐。
我们之所以忽略自己的幸福,就是因为我们正处于这种幸福之中。而当我们一心关注别人外在的一些优势时,殊不知,对方也正在羡慕着你所拥有的幸福呢。这样想来,我们对于那些失去的就没有什么可缅怀的,如此就更不用心生芥蒂,甚至患得患失了。
总而言之,人生的机遇变化非常之多,可谓难以预料、起伏难免,逃都逃不掉。如果你总是患得患失的话,终究会被淘汰出局,再也没有办法重登舞台。既然逃不掉,就不如大胆接受,这正是面对人生的一种能屈能伸的弹性,而这种弹性不但会为你的人生找到安顿之所,也会为你寻得再度绽放光芒的机会。
心里总有莫名其妙的恐惧
什么是恐惧?为何我们时常会感到恐惧,并被恐惧所折磨呢?其实,恐惧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心理状态。所谓恐惧心理,即在真实或想象的危险中,深刻感受到的一种强烈而压抑的情感状态。恐惧主要表现为神经高度紧张,极度害怕,注意力无法集中,头脑常处于一片空白之中,易于冲动,不能作出正确判断,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在现代生活中,压力让我们时刻处在恐惧之中:工作压力带来的对于无法胜任工作的恐惧、对上司责骂的恐惧、对被客户拒绝的恐惧、对失去工作的恐惧;生活压力带来对于人际交往的恐惧、对于不幸发生的恐惧、对于亲人让我们失望的恐惧……当恐惧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时,它就是我们天生的保护者;但是当这些无处不在的恐惧已经控制了我们的心灵时,恐惧也就成了我们最大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