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发现小明上课睡觉,比较生气,于是弄醒小明问道:你怎么上课睡觉?可是,小明拒不承认睡觉。
小明:我没有睡觉。
老师:那你干吗闭上眼睛?
小明:老师,我在默念课文。
老师不信,说:你干吗直点头?
小明:老师,你讲课讲得太好。
老师还是不信,说:那你干吗直流口水?
小明:老师,你的课讲得很有味道。
我们先来看看下面两个故事:
故事一:
一堂语文课上,一位老师正在认真地讲解,学生们在聚精会神地听讲。老师要求学生们听讲后当堂写作文。突然,老师发现一个学生丝毫没有拿出笔来写作文的意思,正兴致勃勃地玩一只褐色的小甲壳虫。
善于观察的老师并没有批评这位学生,他一边继续讲解,一边示意那位学生把小虫子收起来。
下课了,那个学生以为这回准要挨批了。但出乎意料的是,老师没有批评他,而是温和地问:“你那只可爱的小甲壳虫是从哪里弄来的?它有什么用途?”那位学生一听老师这样问,赶紧骄傲地告诉老师,这种虫子其实很少见,他是在植物园的一簇树丛中找到的。他之所以上课的时候把它拿出来,是因为他正在观察它的生活习性。于是,这位老师因势利导,要求学生写一篇作文,谈谈自己是怎样捕捉、怎样饲养甲壳虫的。结果,这位学生写出了一篇很有趣的作文,并且因此爱上了写作。
故事二:
英国著名的解剖学家麦克劳德上小学的时候,也是个很淘气的孩子。有一天,他突发奇想,想亲眼看一看狗的内脏是什么样子的。于是,他和几个同学一起抓住学校附近的一条狗,把它宰杀了,把狗的内脏一件件分离、分割、观察。谁知这条狗正是校长的心爱宠物。校长知道这件事以后,十分恼火,心想:这些学生简直无法无天,看我怎么收拾他们!
可究竟怎么处罚这些淘气的学生呢?校长陷入了深思。
第二天,校长把麦克劳德叫到办公室,问他是否知道自己错了,又问他想接受怎样的惩罚。麦克劳德吓得不敢说一句话。最后,校长决定:罚麦克劳德画一幅人体骨骼图和一幅血液循环图。麦克劳德没想到,校长竟然采取这种令自己喜欢的方式惩罚他。他欢天喜地地跑回家,认真地画起来,并按时把画好的图交给了校长。
事件就这样了结了,麦克劳德爱上了解剖学,也因此奠定了他的事业基础。后来,他成了著名的解剖学专家。当英国亚皮丹博物馆决定收藏麦克劳德一些作品时,麦克劳德说,正是校长的一片苦心使自己真正开始热爱解剖学的。于是,那两幅幼稚的图画便成为珍贵的纪念品,被收藏在著名的博物馆中。
在孩子的基本需要中,学习需要是很重要的一种,而认知需要又是其最重要、最稳定的内在动力。也就是说,孩子只有真正具有认知需要,才能够真正热爱学习。好的教育者,善于为孩子创造最有利于其学习的氛围,真正激发孩子内心热爱学习的愿望。一个好的教育者,应该具有能吸引孩子热爱学习的魅力。
对父母来说,提高孩子对学习的热爱,不在于给孩子提供多么丰富而昂贵的学习工具,更不在于对孩子许诺金钱奖励,关键在于父母自己是否身体力行地给孩子树立榜样。正如英国学者富勒所言:“你不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来提高孩子对学习的热爱,你应该让孩子看到你也在学习。”
榜样的力量是无声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但其力量是无穷的。我们通常有这样的一种认识:在那些学习氛围浓厚的家庭中,孩子往往能从父母身上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并学会热爱学习。
在父母的影响下,孩子形成对学习的执著,古今中外不乏其例。我国宋代著名诗人苏轼之家,可谓书香门第。苏洵、苏轼、苏辙、苏小妹一家人皆是诗中豪杰,他们在宋代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所作的贡献巨大,为同时期及后人所仰慕和钦佩。苏轼兄妹几人之所以热爱诗词以至于显露出各自非凡的才华,与其父苏洵对他们的教导和影响是分不开的。苏洵伴子读书、与子一同考取功名的故事至今传为佳话。当今的父母应该从苏洵与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事例中有所借鉴和学习。
当然,并不是所有爱学习的孩子都来自于知识分子家庭。许多考取北大、清华等名校的孩子,他们出生在农民或下岗工人之家甚至是乞丐之家,他们的家庭并不富裕,他们的父母也没有多少文化,可他们从父母身上看到不畏困难、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人穷志不短的人生观,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学习呢?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就体现于此。
而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不惜重金给孩子买各种高级学习辅助工具、给孩子报名参加各种辅导班,对自身素质的提高却没那么积极,认为自己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学不学无所谓,而打麻将、无聊的消遣、追求物质享受一个都不能少。孩子从这样的父母身上能学到什么?
吸引孩子热爱学习是教育者的神圣职责。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发展方向,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发展,我的建议是:
给自己“充电”。提高自身的修养和文化素质,以特有的人格魅力给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
经常就某一个问题与孩子进行讨论和交流。听听孩子的看法,再说说自己的观点,勇于接受孩子的想法,勇于向孩子学习,同时给孩子必要的指导,与孩子在平等的地位上互相学习,从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学习不一定要在课堂上,更不需要倒背着双手。活跃的学习气氛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经常和孩子做些有趣的游戏,或带孩子走出家门,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经常给孩子提供一些“新鲜”的知识。孩子不爱学习,大多是觉得学习没有乐趣,所学的知识太陈旧,不实用。如果父母能够经常为孩子提供一些好玩的、有趣的、实用的知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也许会有所提高。
建设学习型家庭。永不满足已有的知识,经常向朋友、学者请教,虚心向别人学习,建设学习型家庭,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