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唐宋诗精品鉴赏
36373700000036

第36章 宋诗篇(4)

颈联更深层次写新西湖的夜景。入夜,皓月当空,月亮倒映在水中,朦朦胧胧,树枝摇曳,西湖像一层薄烟笼罩着,夜景是多么的迷人啊!联中“旧滩”指疏浚前西湖西半部水浅成“滩”,“都浸月”指因凿断横堤西半部湖水变深了,月亮倒映水中,水月交辉之状。

尾联借景抒情。我今天虽为许昌知州,多么想做一个归隐的渔翁啊!但愿朝廷赐我一个闲散的州郡,在清闲的环境里度过余生该多好啊!此联表达了诗人厌世、厌恶官场昏庸腐败、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宋祁(998—1061),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仁宗天圣二年(1024),与兄宋庠同举进士(时号称大小宋),奏名第一,章献太后以为弟不可先兄,乃擢升宋庠为第一名。累迁知制诰、国子监直讲、太常博士、工部尚书、翰林学士承旨(首席学士),是《新唐书》编撰人之一。卒谥景文。近人赵万里辑有《宋景文公长短句》一卷。

落花二首(其一)

宋祁

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1]。

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2]。

沧海客归珠进泪,章台人去骨遗香[3]。

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4]。

注释:[1]青楼:指显贵人家的居处。[2]回风舞:《洞冥记》载,武帝所幸宫人丽娟于芝生殿唱《回风》之曲,庭中花皆翻落。此典暗指花落的姿态,又喻不忘旧恩。半面妆:《南史·梁元帝徐妃传》:“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用此典指花落在地,艳丽尚存。[3]沧海:大海。珠进泪:《博物志》载南海有鲛人,每泣,泪下即化为珍珠。“章台”句:唐韩翃姬柳氏,安史乱起,柳氏寄迹法灵寺。韩拥后任淄青节度使侯希逸从事,以世方扰,无法接柳氏相聚,乃寄诗云:“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借此典故,以花喻人,也以人喻花。[4]蜜房:蜜蜂储蜜之处。

鉴赏:首联入题写落花时,落英缤纷热闹而又凄凉的景象。诗意:白的李花,红的桃花,遭风雨摧残,纷纷坠地,自伤飘落;多愁善感的贵族女子们倚槛伫立观望,见暮春烟雨中落花凄凉迷离的景况,回忆往事,幽恨难忘。联中写“落花”而不见“花”字,“落”分别以“坠”、“翻”代之,“各自伤”将无情之花化为有情之人性。通常诗人把落花喻为红颜薄命。此联给全诗罩上了一层浓浓的愁云。

次联借典故具体写有情落花如何落得有姿有味。诗意:花恋恋不舍地随风绕着花枝回旋转动而后飘落,姿态轻盈优美;落地之花侧着身子仍不失红粉佳人的美姿娇容。联中“更作”、“犹成”二词,一是突出花的多情,二是表达诗人惜花的深情。此联作者仿佛与花融为一体,化成朵朵飞花,满怀依恋地随风飘坠,表现了花的气质,也寄寓了诗人自振自珍的执著精神。

第三联从对落花的情感角度来表达惜花的目的。诗说四海浪游的人回归故里,见百花已凋残,无限凄凉,伤心得泪如雨下,正如当年韩翃归来杳然不见心爱之人一样伤感,如今花虽落了但花的遗香犹存。联中“骨遗香”形容花坚贞不渝,同时表现诗人忠厚悱恻之情。

尾联是诗人的赞叹。落花不会忘却昔日在枝头争奇斗妍,竞相绽放,香气四溢,蜂蝶萦绕的繁盛。今虽凋谢,却无怨无悔,因为它的花粉供蜜蜂酿成了蜜糖,香甜永留人间。此联也是诗人的自白,言他绝不哗众取宠,能为世间有所贡献,“虽九死其未悔”。

曾公亮(999—1078),字明仲,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天圣二年(1024)进士。嘉秸中,拜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熙宁二年(1069)进昭文馆大学士,累封鲁国公,旋以太傅致仕。卒赠太师、中书令,谥宣靖。曾与丁度编《武经总要》。

宿甘露僧舍[1]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2]。

注释:[1]甘露:甘露寺,在江苏镇江北固山上。寺建于唐大和年间,宋真宗时重建。北固山下临长江,当时江阔十余里。[2]银山:指高高的浪头。

鉴赏:前两句写的是夜宿甘露寺的情景:诗人在靠江的一间屋中歇息,发觉屋子里充满了水气,似云似雾,连枕头也凉沁沁的。静耳一听,房下响起了阵阵松涛,如海潮翻滚,呼啦呼啦,一阵紧一阵。潮湿的水气和翻滚的松声慢慢把他带进一个想象中的世界:仿佛自己置身于千峰之上,山中云气直扑枕上;又好像来到岩壑深处,风卷松声,就在床底袭来,使人产生惊恐之感。这”千峰”、”万壑”其实只是诗人的想象,是幻觉。

后两句破空而来,设想新奇,构思独特,猛然接目,真使人有石破天惊之感。诗人住的地方,窗外就是浩荡的长江。试想那十八里的江面,再加上海涛的涌托,那”银山拍天浪”五字,岂不正写得恰如其分,毫不夸张?然而,最令人拍案叫绝、目眩神骇的却是“开窗放入大江来”这七个字。那大抵是凌晨的时候,诗人从床上起来,要看一看江上的景色,他打开窗子,不禁猛吃一惊,那一望无际的大江,仿佛一下子扑进窗子里来。但见风水相激,排山倒海,波澜翻卷,云气浩荡,有如一座银山当头压下。他简直惊呆了余靖(1000—1064),本名希古,字安道。天圣进士。北宋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因范仲淹被贬时上书反对也遭“朋党”罪被贬逐。庆历三年(1043)为右正言,曾多次上书严赏罚,节开支,反对给西夏纳币。因通晓契丹语三次使辽。以作“蕃语诗”被劾贬。皇秸年间(1049-1053)复起用,知桂州,后加集贤院学士,官至工部尚书右丞,知广州。

子规[1]

余靖

一叫一春残,声声万古冤。

疏烟明月树,微风落花村。

易坠将干泪,能伤欲断魂。

名缰惭自束,为尔忆家园。

注释:[1]子规:叫声似子规的鸟。春天鸣叫时一春即完。

鉴赏:诗一、二句借子规鸟的鸣叫声,直接揭示诗的主旨“冤”字。诗意:子规叫,一春将完,其噍杀之声凄厉揪心,鸟为什么会声声不息叫呢?可能它有千古难伸之冤情。此联“万古冤”暗示范仲淹遭贬是“万古”奇冤,并表示作者对他贬职深感同情与愤慨。

三、四句是春残之景。明月、树在暮色的薄烟中时隐时现,朦朦胧胧,在风和雨的摧残下花落满地,子规啼叫其间,使人倍感凄婉。

五、六句诗人直抒己情。子规声声泣血啼叫,诗人不由涕泪滂沱,肝肠寸断。表达诗人见到范仲淹遭贬后无助、无奈之情。

末尾两句见人思己,表示诗人的感慨。说范仲淹这样的贤相都遭贬职,自己窃禄舔位真感惭愧,还不如早归田园。表示出诗人愿与好友范仲淹共进退。

山馆

余靖

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1]。

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

远岫穿云翠,畲田得雨肥[2]。

渊明谁送酒?残菊绕墙飞。

注释:[1]轩:栏杆。[2]岫:峰峦。畲:火种之田地。

鉴赏:一、二句写客馆萧条与诗人孤寂。傍晚山野客馆寂寥、冷落,面对一扇竹编门倚栏而望远方。“野馆”:即地点“山馆”。“晚”:即傍晚。环境:“萧条”。此联说出了“山馆”的“萧条”及田园的冷落,也表露出诗人孤寂的情怀。

三、四、五、六句写诗人“凭轩”远眺所见景物。深秋的树叶枯黄,树显得衰老了,夕阳西下,鸟儿也各自回窝了;远处苍翠的峰峦直入云霄,山野上靠火种的田地只有得到雨水浇灌才会肥沃。四句中“藏”、“带”、“穿”、“得”四个表动作的词,既把景物写得活灵活现,又融人了诗人的情感。

末两句触景借典故而抒发诗人伤感情怀。昔日陶渊明隐居田园时无钱买酒,还有好友送酒上门。如今诗人在此“山馆”孤寂寓居,又有哪位来慰我心迹呢?只有墙根的残菊伴我度过这凄凉的黄昏。

这首诗写的是秋日黄昏,诗人寓居山野客馆所见景物,前两句写“山馆”“萧条”,中间四句写傍晚山馆外“树”、“禽”、“夕阳”、“远岫”、“云”、“畲田”等别致的景物。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名宛陵,世称梅宛陵。少时应进士不第。历任州县属官。皇祜初赐进士出身,授国子监直讲,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曾预修《唐书》。诗风古淡,对宋代诗风的转变影响很大,与欧阳修同为北宋前期诗文革新运动领袖。有《宛陵先生文集》,又曾注释《孙子》。

陶者[1]

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2]。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3]。

注释:[1]陶者:烧制陶器的人。这里指烧瓦工人。[2]陶:同“掏”,指挖土烧瓦。[3]鳞鳞:形容大厦上的瓦片,象鱼的鳞片一样紧密光亮。

鉴赏:前两句写烧瓦工人。烧瓦工人为了烧制砖瓦,几乎挖尽了门前的泥土,但自己所住的屋上连一片瓦也没有。

后两句承前两句写达官贵人。所烧制的瓦到哪里去了呢?原来那些不劳而获的地主豪绅、达官贵人,两手连一点泥都没有摸过,却住着盖得象鱼鳞那样紧密光亮的高楼大瓦房。

廖廖四句二十个字,诗人客观反映了两个不同阶层、两种不同生活境况。

鲁山山行[1]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2]。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3]。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4]。

注释:[1]鲁山:露山,在河南鲁山县东北,襄城县西南。[2]适:恰好。野情:爱好山野景色的性情。惬:满足,快意。[3]幽径:幽深静僻的山问小路。迷:迷路。[4]何许:何处,哪里。

鉴赏:首联诗意:漫游在鲁山中,举目远望,只见峰峦自然起伏连绵,美景妙极,恰好畅我爱自然风光的情怀。“野情惬”中野情并非爱恋之情,而是爱鲁山风景富有的野趣。首联只说“山”而“行”在其中。首二句按时间顺序倒装,既抒发了爱山的情怀,又显得句式别致。

额联结合行进中的感觉转入局部描写山。山景随着诗人前进视角不断改变而改变;我独行在僻静的山间小路上,边走边看千姿百态的山景,只因景色太迷人了,使我难辨方向而迷路了。联中“峰改”、“幽径”、“迷”更见野景山深、路幽与诗人野情之浓。“幽径独行迷”与首句“适与野情惬”相呼应。

颈联写山行所见动景。在千变万化的山景及幽深的小路上,诗人见到了什么呢?由于秋霜的摧打,林中树叶凋落殆尽,熊爬上了树干;旷野寂静,人迹罕至,通过树木缝隙,看到野鹿在溪边悠闲地饮水。“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好一派大自然闲适、野趣盎然的和谐景象,使诗人深深陶醉。

尾联写“山行”者望云闻鸡的神态及其喜悦心情。在这静寂令人陶醉的环境里,诗人与大自然浑为一体,品味着大自然的生趣,此时突然远处传来一声鸡鸣,打破了山林的静谧。此联以“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收尾,余味无穷。杜牧的“白云深处有人家”是看见了人家。王维的“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是看不见人家才问樵夫,这里景象别致,看近处“熊升树”、“鹿饮溪”,没有人家;远望也只见白云飘而无人家;于是才有设问句,鸡鸣声预示了人家的存在,使人家可见可想。

悼亡三首

梅尧臣

结发为夫妇,于今十七年[1]。

相看犹不足,何况是长捐[2]。

我鬓已多白,此身宁久全终当与同穴,未死泪涟涟[3]。

每出身如梦,逢人强意多。

归来仍寂寞,欲语向谁何窗冷孤萤入,宵长一雁过。

世间无最苦,精爽此销磨[4]。

从来有修短,岂敢问苍天[5]见尽人间妇,无如关且贤。

譬令愚者寿,何不假其年[6]忍此连城宝,沉埋向九泉

注释:[1]结发:古代结婚时,男左女右有其髻发,后因称结婚为“结发”。[2]相看:犹相对。长捐:永远弃捐,即永别。[3]同穴:指合墓葬。涟涟:垂泪貌。[4]精爽:精神,神智。[5]修:长。[6]譬:比如。

鉴赏:第一首诗意:我与发妻谢氏,共同生活十七年;生前天天在一起时,总是看不够,而今你与世长辞永远离开了我;我的两鬓已斑白,日益衰老,恐怕也活不了多久了;待我死后定与你同葬一处,相会九泉,可现在我活着时无你相伴左右怎么过啊?想到此,不由泪流满面。第一首中“十七年”而“相看犹不足”、死“同穴”、“泪涟涟”,便见诗人与妻相爱之深,情之挚。语平淡,但情真切。

第二首具体刻画妻亡后的悲情。诗意说:自你“长捐”以后,我每“出”门象做梦一样“不知所往”,出门遇见了人也只是强颜欢笑,勉强周旋;归来时则人亡室空,倍感孤寂,想把在外面的所见所闻向亲人叙说,可现在找谁去呢?因孤寂,夜晚失眠了,看见窗口飞进来一只萤火虫,听见天空中传来一声雁叫;唉!世上没有比丧妻的长夜更难熬更痛苦的事了,自己的精神全被这难熬的时光销磨殆尽了。此首作者从“出”、“归”着笔写自己的悲痛心情,写出了难写的情景。“窗冷孤萤入”,“霄长一雁过”,真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世间无最苦”语近夸张,写出了切肤刻骨之悲痛。

第三首诗人以质问、议论的方式写出了爱情专一与悲哀深情。诗意:从来人的寿命长短本属自然规律,苍天啊苍天!我见过人间多少妇人,都不如妻美丽贤慧;为什么愚者寿贤者夭,何不让我贤良之妻长寿呢?我爱妻如价值连城的宝贝,却深埋九泉之下。此首诗中“见尽人间妇,无如美且贤”,真是“情人眼里出西施”,难怪诗人与妻相处“十七年”还“相看犹不足”。

梦登河汉

梅尧臣

夜梦上河汉,星辰布其傍。

位次稍能辨,罗列争光芒。

自箕历牛女,与斗直相当。

既悟到上天,百事应可详。

其中有神官,张目如电光。

玄衣乘苍虬,身佩水玉珰[1]。

丘蛇与穹鳖,盘结为纪纲[2]。

我心恐且怪,再拜忽祸殃:

“臣实居下土,不意涉此方。

既得接威灵,敢问固不量。

有牛岂不力,何惮使服箱[3]有女岂不工,何惮缝衣裳有斗岂不柄,何惮挹酒浆[4]卷舌不得言,安用施穹苍何彼东方箕,有恶务簸扬[5]唯识此五者,愿言无我忘。”神官呼我前,告我无不臧[6]:

“上天非汝知,何苦诘其常岂惜尽告汝,于汝恐不祥。至如人间疑,汝敢问于王?”扣头谢神官:“臣言大为狂。”骇汗忽尔觉,残灯荧空堂。

注释:[1]苍虬:苍龙。水玉珰:水晶制成的饰物。[2]穹鳖:大鳖。纪纲:这里指奴仆。[3]服箱:即驾车。[4]挹:舀。[5]簸扬:簸动扬去谷糠及杂物。[6]臧:善。

鉴赏:诗开始一至六句,作者用奇幻的手法描写梦游太虚的情景。初登河汉,银河系群星灿烂,排列有序,繁星熠熠生辉。东方箕星、牵牛星、织女星以及北斗七星历历在目。“自箕历牛女,与斗直相当”看似诗人随手拈来,实则有深意,后文可见此伏笔,可见诗思缜密。此六句梦境诗向读者展示出神话般的境界。

七、八句是由写景到叙事的过渡句。诗人郁积内心已久的人间迷惘不解诸事,上天可求得满意的答案。

九至十四句写诗人上苍穹乞求天神质疑解惑所见。偶遇天空中有一神官,目光如电、身穿黑衣、坐乘苍龙、身带水晶玉佩,灵蛇、大鳖盘结左右供差遣。诗中“目如电光”、“玄衣‘、“乘苍虬”、“佩水玉珰”,勾画出天神威严可怖形象,比屈原《离骚》中的“帝阍”更具威慑力。天神的出现也给明净神奇、充满浪漫情趣的天空涂上了阴森的色彩。

十四至十六句,诗人从对仙境的陶醉中猛醒,面对天神惶恐不安,倒身下拜以避灾祸。

十七至三十二句写诗人面对狰狞可怖的“威灵”,斗胆以排比的句式连发五问,如排山倒海势不可挡之势发问,显示出诗人为追求其真理而执着的精神。“有牛岂不力……有恶务簸扬?”这一连五问暗喻当朝不能谏言纳贤,惟奸恶小人肆虐猖獗。此段是全诗主旨,诗人淋漓尽致的发问,一吐心中对当时政治斗争的结局不满。抨击猛烈,满含讽刺,把全诗推向高潮,也显示出诗人敢于斗争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