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血压高了怎么吃
36372900000003

第3章 认识高血压(2)

据医学专家测定,餐后1小时内活动会使血压产生明显波动,尤其是已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血压下降幅度可达2.7~4.0千帕(20~30毫米汞柱),导致血流速度减缓、血管淤血,进而诱发血栓形成或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因此高血压患者除了不能暴饮暴食外,饭后也不要立即做活动量大的事情,以免突发不幸。

5.极度兴奋时

人在愤怒、悲伤、恐惧或大喜时,可致血压骤升、心率加快,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突发。因此高血压患者不但要避免生气、急躁,而且在看那些场面惊险、情节紧张的影片时,也不要过于激动,以防不测。

6.屏气排便时

下蹲排便时,由于腹压加大,可使血压升高,特别是在便秘时屏气用力排便,会促进全身肌肉、血管收缩,致使较多的血液充盈至颅内血管。

7.性生活时

性生活过程中,由于情绪激亢、心跳加快而使血压骤升,所以有心血管病患者要格外注意,一旦发现身体不适,就应中止,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以防万一。

8.不及时服药时

高血压患者如不及时治疗,任其发展,就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过程。因此不能以为自己得了高血压但无不适症状,就可以不服药、不治疗。

9.沐浴时

在沐浴时发生晕倒的事故很多,特别是老年高血压患者。这主要是因为老年人体质较弱,体温调节和血管舒缩功能较差,在热水或冷水刺激下,血压会发生波动。同时,老年人在洗热水浴时水温不能过高,时间也不能过长,以免虚脱。

§§§第二节控制血压是患者必打的持久战

尽量减少盐的摄入量

多吃盐会使血压升高,这是已经得到证实了的。

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钠离子和氯离子都存在于细胞外液中,钾离子存在于细胞内液中,正常情况下维持着平衡。当钠离子和氯离子增多时,由于渗透压的改变,引起细胞外液增多,使钠和水潴留,细胞间液和血容量增加,同时回心血量、心室充盈量和输出量都随之增加,从而使血压升高。细胞外液中钠离子增多,浓度随着加大,则细胞内钠离子也增多,随之出现细胞肿胀现象,一方面使管腔狭窄,外周阻力加大;另一方面使小动脉壁对血液中的缩血管物质(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等)反应性增加,引起小动脉痉挛,使全身各处细小动脉阻力增加,血压升高。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许多盐与高血压的关系资料都表明,盐的摄入量或尿钠离子排泄量(间接反映钠的摄入量)与高血压呈正相关,即人摄入盐量越多,血压就越高。医学研究数据也显示,我国北方人盐的摄入量多于南方人,而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呈现北高南低的趋势。

吃盐多的人都会患高血压吗?这也不一定。研究结果表明,在人群中约有20%的人吃盐多了就会患高血压,这部分人医学上称为盐敏感者;而大部分(80%左右)正常人吃得稍咸一些并不会患高血压,这部分称为盐不敏感者。但目前在人群中还无法区分盐敏感者及不敏感者,因此,从预防高血压的角度来说,应注意适当控制盐的摄入量,改变饮食口重的习惯。

对于已经患有高血压的人,限盐也是非常必要的。实践证明,在高血压的早期或轻型高血压患者中,单纯限盐就可能使血压恢复正常,而中、重度高血压患者限制盐的摄入量,不仅可提高降压药物的疗效,还可减少降压药物的剂量,这样可大大减少降压药物的副作用。因此,不管是预防高血压,还是治疗高血压,减少盐的摄入量都是有益的。

改善生活方式非常关键

高血压患者要安排好日常生活,应注意以下细节:

1.缓慢起床

早晨醒来,先在床上仰卧,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颈部,然后慢慢坐起,活动几次上肢,再下床活动,这样血压便不会有大波动。

2.温水洗漱

过热、过凉的水都会刺激皮肤感受器,引起周围血管的舒缩,进而影响血压。以30~35℃的温水洗脸、漱口最为适宜。

3.晨起饮水一杯

漱口后饮白开水一杯,既有冲洗胃肠的作用,又可稀释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加速血液循环,促进代谢,降低血压。

4.适当晨练

不宜剧烈运动,只宜散步或打太极拳,以增强血管的舒缩能力,缓解全身中小动脉的紧张度,有利于降压。

5.耐心排便

排便取坐姿,切勿过于用力。便秘者多吃蔬菜、水果和膳食纤维多的食物,可用些缓泻药。便毕站起时,动作要缓慢。

6.早餐应清淡

一杯牛奶或豆浆,1~2个鸡蛋,适量的面包或馒头,加上清淡小菜即可。不可吃得过饱,也不可不吃早餐。

7.切勿挤车

外出切勿挤公共汽车,可步行或骑自行车。把途中的时间留得宽裕从容些,以免心理压力大,促使血压升高。

8.中午小睡片刻

午饭稍丰盛,有荤有素,但不宜油腻,同样不可过饱。餐后稍活动,然后应小睡或休息一会儿,以半小时至1小时为宜。

9.晚餐量宜少

晚餐宜吃易消化的食物,不要怕夜间多尿而不敢饮水或进粥食。若进水量不足,会使夜间血液黏稠,导致血栓形成。

10.娱乐有节制

睡前看电视不要超过2小时,不要看内容刺激的节目。下棋等娱乐要限制时间,要控制情绪,不可过于认真和激动。

11.安全洗澡

洗澡水不要过热,浸泡时间不要过长。

12.睡前洗脚

上床前用温水洗脚,然后按摩双脚及双下肢,以促进血液循环。

13.房事宜减

轻度高血压者可行房事,但要防过度兴奋,切忌房事过频。

不能随便服用降压药

高血压患者用的药物多为降压药,并不从根本上治疗高血压,只是控制血压使其不至于太高。是否该使用降压药应由医生决定。医生根据患者有无并发症、测得的血压值等诸方面进行综合判断,如果不需服用降压药,则说明病情很轻,对健康影响不大。

切忌自作主张随便服用降压药。务必严格按降压药的用法及用量服用。如果血压下降,不可自行停服药物。当血压有变化时,务必及时告诉医生,按医生指示行事。

相关专家也呼吁,降压药并非治疗高血压的特效药,如果不辅以食物疗法,日常生活不科学、无规律,无论服用多少药都不能治疗高血压。这一点必须时刻铭记。

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高血压患者的初次体检应尽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1.测量血压

两侧血压对比核实,取较高侧的数值。如果两侧血压的差值大于20毫米汞柱,较低的一侧有可能是肱动脉以上的大血管特别是锁骨下动脉发生了狭窄,狭窄的原因最常见的是动脉粥样硬化、阻塞。

2.测量身高、体重及腰围

肥胖,尤其是向心性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正如俗话所说,腰带越长,寿命越短。判断是否肥胖可以根据身高和体重来计算体重指数。体重指数=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中国人的正常体重指数为19~23,大于23即为超重或肥胖。

3.用眼底镜观察视网膜有无病变

视网膜动脉的变化可以反映外周小动脉的病变程度,外周小动脉硬化程度越重,心脏的负荷就越重。

4.检查有无颈部血管杂音、颈静脉怒张或甲状腺肿大、腹部血管杂音及肿块、周围动脉搏动等,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

5.做心肺检查以及脑部神经检查等,了解有无高血压所致的心脑血管并发症

高血压患者的常规实验室检查包括以下内容

1.尿常规

如果出现贫血、血尿、蛋白尿等,应考虑为肾性高血压,或者高血压导致的严重肾功能损伤。

2.血生化

如血钾、血钠、血糖、血脂及肝、肾功能等。血钾低有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或者是少数高血压患者服用利尿剂治疗后出现的副作用。肝、肾功能的检查有利于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降压药物,同时了解长期服用降压药物对患者的肝、肾功能有无影响。血糖、血脂的检测可以了解有无心脑血管疾病的其他危险因素。

3.心电图

有利于了解高血压患者有无高血压所致的心肌肥厚、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等心脏功能损害。

有条件的高血压患者,可进一步选做以下检查

1.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此检查不仅能真实地反映各时间点的血压状况,而且能揭示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特点及昼夜变化规律。动态血压与偶测的血压相比较有诸多优点:有助于医生筛选临界高血压及轻度高血压,鉴别白大衣性高血压,预示靶器官损害程度,评价降压药的疗效,指导患者合理使用降压药。

2.超声心动图检查

该检查能帮助我们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根据以上检查结果,医生可以了解病情,确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早期预防可使高血压的发病率减少55%,早期治疗又可以使脑卒中、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再下降约50%。

不能忽视并发症的检查

高血压的初期,症状并不明显,因此得不到重视。而如果患了高血压却置之不理,病情将在患者不知不觉间迅速加重,不久就会出现并发症。并发症才是高血压的真正可怕之处。

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为脑血管、心脏、肾脏等靶器官发生病变。

其中,最容易受害的是心脏。心脏的责任重大,担负着将血液送到全身各处的任务。如果血压升高,仅这一点,心脏就必须付出更大的力量才能完成输送血液的任务,而这样势必加重心脏的负担,如此长期超负荷运转,将最终引起心脏病变。

另外要注意的是:高血压会引起动脉硬化。所谓动脉硬化,即指动脉变硬、内壁管腔变窄、血液流动不畅,有人甚至为此而丧命。动脉硬化不同于高血压,它是由血管老化造成的。但从更深入的研究得知:高血压与动脉硬化的关系极为密切。实际上,高血压患者与血压正常者相比,动脉硬化将提早十几年。

并发症分为以下三种:脑血管并发症、心脏并发症、肾脏并发症。

1.脑血管并发症

高血压引起的血管障碍中,最常发生的当数脑卒中。所谓脑卒中,指脑出血、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统称为脑血管障碍。

脑出血:是指脑门的细动脉破裂出血而引起脑部的机能障碍。脑部障碍的轻重程度,视出血的部位及程度而定,有的会引起半身不遂或感觉障碍、舌头僵硬等;更有甚者,前一秒还一切正常,后一秒就可能丧命。以前,脑卒中患者多为脑出血,但现在通过服用降压药、推广低盐饮食、及时治疗、科学调理,这种类型的脑卒中患者逐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