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对联大典
36361800000066

第66章 对联趣事(3)

他姐姐说:“你赶快去睡,下联我替你对。”

第二天,小东家用姐姐代对的下联,交了卷。先生展开一看,下联是:无人伴寝度春宵。

这位穷秀才,已到而立之年,尚未婚配,得知下联出自姑娘之手,以为有意,不禁想人非非。时近端午节,于是,又出一联:

绿竹无心空过节;

同样要求学生对下联,也是第二天交卷。小东家如法炮制,又请姐姐代劳。姑娘又对了下联:

黄花有意候重阳。

穷秀才看了下联,眉飞色舞,喜形于色。接着,步步相逼,义出了“林密山深,叫樵夫如何下手”的上联,叫学生对。

这一次,姑娘代弟弟对的下联,却是:滩凶水涌,请渔郎不必问津。

穷秀才看了下联,明知此花有刺,无法采摘,但色心不死,又出一上联,要小东家带回家对。上联是:

园内好花,蝴蛛无心亦欲采。

姑娘看此淫词,勃然动怒,立即答对:

画中佳果,攘报有意却难寻。

她把穷秀才比喻成猿猴了。穷秀才仍不罢休,又出一联;

天寒地冻,今晚定能成霜。

姑娘断然回答:

月冷星稀,此夕断然无雨。

这里“成霜”谐音“成双”,“无雨”谐音“无语”,对仗工整,可谓天衣无缝,厌恶之情溢于言表。这回,穷秀才有些怨愤了,又出上联“竹本无心,何生枝节”,加以质问,姑娘却平心静气地对以“莲虽有窍,不染污泥”。

穷秀才步步设问,姑娘则鼎言而拒,一问一答,如竹筒倒豆,痛快淋漓,真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赵南星应联

赵南星是明朝的政治家、文学家,万历年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才华出众,为人随和,出口诙谐,谈吐幽默。

有一次,皇帝出题,准备考考大臣,这道题被太监预先知道了,题目是:

什么高,什么低,什么东,什么西。

这个太监自己想了半天,还是想不出答案,于是便去找赵南星。赵南星正在自家大菜园里除草。太监找到那里,装着随便闲聊的样子说出了这个题目。赵南星知道这个太监歪心眼儿颇多,不知他从哪里弄来个题目,向自己套答案呢,便想趁机戏弄他一下。于是,他略一思索,指着园内的一口井说:‘井台高,转水低,”然后又指着一畦畦的蔬菜说:“黄瓜东,茄子西。”太监如获至宝,暗暗记在心里皇帝升殿,文武大臣列立两厢。皇帝说:“众爱卿,朕这里有个上联:什么高,什么低,什么东,什么西。不知哪个能答上?”

那个事先知道题目的太监,想在皇帝面前露一手,马上按照赵南星告诉他的回答了:

“皇上,奴才的下联是:井台高,转水低,黄瓜东,茄子西。”

皇上一听,用鼻子“哼”了一声,表现出极不满意的样子。众大臣面面相觑,抓耳挠腮,沉默多时,什么也没回答上来。皇上把目光投向赵南星,只见他微合双眼,面带微笑地问:“赵老师,你能答上吗?”赵南星连忙躬身,双目四下一扫,脱口答道:

皇上高,子民低,文臣东,武臣西。

皇上听了点点头,满意地笑了。

下朝后,那憋了一肚子气的太监去找赵南星,责怪他两面三刀、刁钻奸猾。赵南星笑笑说:“你不是在菜园子里面问我吗?我只能指菜园子里的东西说,可皇上问我是在金銮殿里呀!”太监想了想,无话可说,只好怪自己是个笨蛋。

山登绝顶我为峰

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是个很有经验的教师。林则徐七岁时,父亲就教他作文、吟诗、对句。有一次,林则徐到姑父家做客。姑父家的门槛特别高,姑父见他半天还迈不过门槛,便取笑说:“神童足短。”

林则徐马上回答:“姑父门高。”

当天,姑父家来了许多客人,大家都想看看这位远近闻名的小神童。其中,一位客人,指着塘里游水的鸭子,出了个上联,想考考林则徐,上联是:

母鸭无鞋空洗脚。

林则徐马上答道:

公鸡有髻不梳头。

客人们惊奇不已,连声夸奖。其中,有位麻脸的客人,有些不服气,他看林则徐长得瘦弱,便出联相嘲:

小孩子两腿木耳。

林则徐马上反唇相讥:

老大人一脸花椒。

众人听了,笑得前仰后合,那位麻脸客人面红耳赤,尴尬得很。

有一次,私塾先生带领全班学生上鼓山游玩。登上山后,先生被这里的山光海色所陶醉,一时情兴大发,提出以“海”“山”两字作为开头,要学生作一七言联句。才思敏捷的林则徐,略加思考,就作了一副:

海到无边天作岸;

山登绝顶我为峰。

这副气魄宏大、意境深远的对联,深得先生的赏识。小神童林则徐的名声,从此更广为传开了。

逆不靖,威不扬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军队首先攻打广州沿海,因林则徐防守严密,英军转攻厦门,又被闽浙总督邓廷祯率军击退。于是英军北上,侵犯浙江宁波,占领定海,北犯大沽。清政府非常恐慌,在英军的要挟下,将林则徐、邓廷桢革职,并急急忙忙,封奕山为“靖逆将军”、奕经为“扬威将军”,分别到广东、浙江率兵抗英。

他俩到达广东、浙江后,却未能部署好军事行动,而且迷信,欲以梦中情景,来定进攻与否,结果反而落个大败,无功而返。当时,浙江巡抚(俗称中丞)刘韵坷,对军务十分重视,不但亲自参与军事行动,而且虚心采纳士民破敌之策,即使无法采用,也赠之以厚礼。

事后,有人根据以上事实,撰写一副对联:

逆不靖,成不扬,两将军难兄难弟;

波未宁,海未定,一中丞忧国优民。

联中,既对奕山、奕经一对草包兄弟作了辛辣的讽刺,同时,也为刘巡抚鸣不平。对联不但对仗工整,而且巧妙地在“靖逆将军”“扬威将军”两封号上做文章,下联又巧妙运用了“宁波”“定海”两地名。

添联讽贪官

清代,有个县官贪财如命,酷刑多如牛毛,冤死在他手下的穷苦百姓,真不知有多少。但是,如果送财物给他,那么,就是有天大的罪行,也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此,当地流传着“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的怨言。这个贪官,装聋作哑,恬不知耻,不但无视百姓的呼声,且贪赃枉法,变本加厉。有一年除夕,他自己写了一副春联,贴在大门两旁。联文是:

爱民若子;

执法如山。

这副自我标榜的对联贴出后,贪官满心欢喜,除夕夜开怀痛饮,大醉方休。

次日是大年初一,天刚亮,只听管家在房门外禀告:“老爷,对联出岔子了!”

贪官听说对联出了岔子,连忙披衣下床,跟着管家向门外奔去。朱漆大门一开,围观的群众便一哄而散。贪官一看,发现自己写的对联被加长了,接上去的是白纸,上写黑字,他凑近一看,对联已改成:

爱民若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

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其为山乎?

贪官气得暴跳如雷,急忙叫管家将对联撕掉,垂头丧气地关上了大门。

秀才联讽赃官

清朝末年,山东省有个县令,贪赃枉法,欺压百姓,处处剥削。有一次,他借过生日之名,硬逼穷苦百姓送礼。一位过路秀才知道其中的苦况,愤愤不平。于是,写了一副对联,当寿礼送去。县令见过路秀才都送了寿礼,非常高兴,连忙打开看,只见寿联写的是:

大老爷过生,金也要,银也要,铜钱也要,红白一把抓,不分南北;

小百姓该死,稻未熟,麦未熟,高粱未熟,青黄两不接,送甚东西?

原来是副讽联,县令勃然大怒,气急败坏地叫差役逮捕送联人,哪知送联秀才,早已不知去向了。

过了几年,这个县令,用贪赃的钱财,替自己和儿子,都买了个“进士”的头衔,混到京城,做了京官,而且恬不知耻地在自己的京宅门口的柱子上,写了一副对联: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进士;

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夫人。

联文俗不可耐,无非是小人得志,自鸣得意。说来也凑巧,当年给他送寿联的秀才,刚好也到了京城。当他看到赃官门柱上的对联,可笑又可恼,秀才很想治治他。过了几天,秀才终于想出办法来了。他连夜来到赃官家门口,将门柱上的对联添了几笔,然后悄悄离去。

第二天,赃官门前围满了看门柱上对联的人,有的捧腹大笑,有的窃窃私语,赃官开门出来,一看,差点儿气昏过去。原来门柱上的对联已变成:

父进土,子进土,父子进土;

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失夫。

张之洞斗对

清同治年间,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在微服出访途巾碰到在松江某官宦之家任教的同窗好友,因同窗家中有事只好请张之洞到官宦家暂住,张之洞欣然应允。

一日,松江知府寿辰,那官宦带张之洞前去祝贺。席间宾主谦让座位,而张之洞竟毫不逊让独居首位。知府见状心中大为不快,指着桌上的当地名菜妒鱼说道:

鲈鱼四鳃,独占松江一席。

在松江办酒席如桌上无鲈鱼,则不能成上等酒席,故有“独占松江一席”之说。知府语意双关,实际上是在声明:“我乃堂堂知府大人,松江是我的天下,你有什么资格独占我的上席?”足见满腹牢骚,内含讥讽又露霸道。

张之洞听后,借席上的螃蟹立即回了下联:

蜂蟹八足,横行天下九州。

张之洞的下联可说棋高一着,意思是你鲈鱼只不过在松江之内称王,小小知府而已;我螃蟹则不然,所向披靡,横行天下,占据首席理所当然。下联表面斯文实则尖刻,知府听后知道来者不凡。经打听原来是张之洞大驾光临,不免大惊失色,谢罪不已。

这副对联双方都把自己的傲气霸道刻画得淋漓尽致。

兄弟巧联

魏禧是明末清初文学家,曾隐居江西宁都翠微峰,与其兄魏祥、弟魏礼等人,结“易堂学”。三兄弟才思敏捷,世称宁都“三魏”,其中,尤以魏禧蜚声海内。

一日,魏氏三兄弟相聚,以吟联为趣。哥哥魏祥先吟:

鸟穿樟树,飞往玉山铅山;

弟弟魏礼应对:

鱼过萍乡,游入吉水修水。

谁料魏禧却笑着说:“兄长、贤弟此联虽佳,但句中地名,间有杂字,算不得妙联!现在我出一上联,你们能对否?”说罢,吟道:

永修铜鼓万年万载;

兄弟俩听了,不由倒吸一口气,苦思不得佳句。眼见日薄西山,长兄魏祥,灵感一闪,应对道:

新建石城乐安乐平。

魏禧一听,笑道:“兄长所对真妙!”兄弟三人,遂笑而相贺。

上述两副对联中的“樟树”“玉山”“铅山”“萍乡”“吉水”“修水”“永修”“铜鼓”“万年”“万载”“新建”“石城”“乐安”“乐平”均系江西省地名。

村姑巧对秀才

古时候,有个姓罗的秀才。一天,罗秀才骑着小毛驴,出外游玩。他到了铜鼓西河湾,看见农夫、村姑,正弯腰在田里擂秧。

罗秀才牵着毛驴,走近田陌,向一个插得最快的中年农夫问道:“卜插秧师傅腰勾勾,一天能栽几千几万蔸?”中年农夫贸然被问,愕然不知所答。正在为难之际,一位村姑,手提茶壶走过来,她对罗秀才笑了笑,然后说:“秀才说话惹人笑,自古插秧论田亩,挑秧标担不算只,哪有闲工数禾苗?”中年农夫听了,高兴得连声称赞:“莲妹,答得好哇!”罗秀才一时间呆了,想不到,这荒山野地里的村姑,竟能出口成章,几句话,就弄得自己无言以对,想到这里,他一抖缰绳,跨上小毛驴准备溜了。

莲妹见秀才要走,连忙叫道:“秀才先生,请留步。刚才你问我们,现在,轮到我来问你了!”罗秀才只好翻身下驴说:“你要问我,就请吧!”莲妹指着秀才的小毛驴,问道:“秀才驴子耳勺勺,一天能走儿千几万脚?”罗秀才见问,不由暗自心惊:姑娘果然厉害,她明知骑驴赶路,只能以里计程,偏要以脚步相间,存心捉弄,无非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来得巧,也来得狠。秀才一时急得耳热心跳,半天答不上来。围观的人,见秀才被村姑所难,齐声叫好。

正当罗秀才惊慌失措,进退两难的时候,恰好有一个用竹制扁担挑着一担笋干的人从田边走过。罗秀才一见,心中暗喜:“此乃天助我也!”他如释重负地对莲妹说:“姑娘,你能言善辩,在下自愧不如,倘若真有本事,我们来对副对联,如何?”莲妹嫣然一笑说:“秀才先生有何上联,尽管说出来,让我试试。”罗秀才手指那已远去的挑笋人说:我就以“挑笋”为题吧,上联是:

扁担挑笋父担子;

莲妹略思片刻,即从田中提起一扎秧来,对道:我则以此秧为题,下联是;

禾秆缚秧母抱儿。

联成,众人赞口不绝。罗秀才不得不承认说:“对得好,妙哉,佳句!”

崇丽阁巧联趣对

四川省成都望江公园崇丽阁,有一副精美的诗联。其联文是: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该联诗情画意,意境很高,可惜长期以来,一直没有贴切的下联与之匹配。

直到20世纪30年代,有一位名叫李吉玉的布衣之士,才为祟丽阁的这一精美诗联成双配对。

李吉玉是四川什邡县人,一次,他在什邡县城外的珠市坝漫步散心,无意中,发现坝中有一口古井。井旁竖立一块清代嘉庆年间的古碑,上镌“古井印月”四个字。李吉玉灵机一动,依着望江楼的那首诗联,撰了下联: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下联与原来望江楼的那副联,二者不仅对仗工整,而且贴切自然,从此被广为传诵。

徐文长巧对杭州知府

徐文长是明朝文学家、书画家,却屡应乡试不第。他工诗文、书画,其草书和水墨画,别具一格,为明代书画所宗。民间流传着许多他的逸闻趣事。

有一次,徐文长在杭州西湖吟诗作画,杭州知府听说后,找到徐文长,表示要和他对对。这一天,知府带徐文长走到苏堤上,指着保椒塔,出了上联:

保椒塔,塔顶尖,尖如笔,笔写五湖四海;

徐文长听了并不回答,只是指指锦带桥,向知府拱拱手,之后又两手平摊,向上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