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雨林动物探索大百科
36271100000018

第18章  菲律宾眼镜猴——跗猴

有一种猴子生活在亚热带雨林,身形敏捷,因为有一双大眼睛周围生着黑疮,把鼻子挤得又小又窄,就像戴着一副眼镜。它们是谁?它们就是菲律宾眼镜猴——跗猴。

明星名片:

跗猴又被叫做菲律宾眼镜猴,主要生活区域在亚洲热带的森林中。它们的身体长度仅有15厘米,然而尾巴长度达到了25厘米。跗猴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眼睛只能直视不能转动,因此它们看东西的时候总是要转头。

跗猴的主要生活区域是在亚洲热带森林中。它们的身长只有15厘米,然而尾巴就长达25厘米。跗猴有着特别长的脚踝以及长腿,并且很能适应攀爬和跳跃。它们的手指和脚趾上面还长着具有吸盘力的圆盘,抓取东西时非常牢靠。它们并没有自己的窝,在睡觉的时候就紧紧抱着直立的树干。虽然它们仅仅只有15厘米长,但是却可以跳到180厘米的距离,在它们跳跃的时候,长的像线状的尾巴就会左右摇摆,并以此来保持平衡。

它们的两只大大的眼睛可以准确地判断出距离,所以可以在跳跃的时候捕食昆虫(但只能直视)。通常情况下雌猴怀胎6个月就会生产,幼猴刚一出世就可以抓住母亲或者紧抱住树枝。跗猴总是在夜晚热带和亚热带的茂密树林里活动,但是在白天就会隐藏在树丛中呼呼大睡,从它的一双大耳朵和大眼睛就可以说明它的视觉和听觉都非常灵敏。

由于它的性情非常胆怯,所以在平时就会独自待在树上,或者有时候就会成对的栖息在树上,而不像其它的猴类那样过着群居的生活。它们的主要食粮是各种植物的果实等,有时候也会吃昆虫等一些小动物。雌兽一般长有2~3对的乳头,怀孕期大约为180天左右,每胎只会产下1仔。幼仔刚出生的时候只有6厘米长,但是身上已经长着绒毛,眼睛也已经能够睁开。

跗猴科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灵长目的一科。又被称为眼镜猴科,因为眼睛非常大就像眼镜一样而得名,它的眼睛所占到的比例是全部的哺乳动物中最大的。现在存活的几种跗猴都是一些体型很小的灵长类动物,大一点的体重也只有140克,小的竟然不到100克,它的后肢长,非常善于跳跃,有时候甚至可以跳出长达6米远,它的跳跃能力也只有针爪丛猴可以和它媲美。跗猴是一种夜行性的树栖动物,经常会在森林的下木层进行活动,主要依靠捕食一些昆虫来维持生命,它们高超的跳跃能力使得它们甚至能够捕捉到空中的飞虫。

跗猴就好像一个小老鼠似的,甚至能够让它站在自来水的钢笔上进行爬行。它有非常厚实的绒状毛皮,颜色是黄褐色、灰色、淡褐色等,毛发的基部总是呈现石板灰色,下体的毛色一般比较淡。它的可爱的圆圆的头部可以转动180度,长着一对膜状的大耳壳会不停在煽动着,即使是在睡眠的时候也会非常随意地折叠起来,然后就将外界的声音完全隔绝了。在它长的短短的脸面上,有一个短但是尖突出的嘴巴以及很大的犬齿,并且还有一对不同于其它动物、大得惊人、敢于直视前方的大眼睛,因为周围的部分环生着黑斑,所以占据了脸的一大部分,因此就把鼻子挤得显得又小又窄,就仿佛戴着一副宽边眼镜一样,所以它又被叫做眼镜猴。

因为它的后肢显得特别长,所以胫骨和腓骨就会愈合在一起,后肢上的肌肉也非常发达,擅长奔跑、跳跃和攀树,也因为跗骨长的格外的长,因此又被称作跗猴。跗猴除了第二、四趾长有爪外,其余的各指(趾)都长着比较扁平的指甲;脚底又有起皱的皮垫,所以就在趾端扩大成了球茎形的肉垫,使它表面的面积就会有所扩大,并且会有吸附的作用,而且可以增强摩擦力以及四肢的握力,就算是爬在光滑的石块上,也可以吸附在物体上缓慢前进。而眼镜猴就是凭借着这种比较特殊的脚趾而在树干和树枝上灵活地来回穿梭,十分畅快,有时候一跳就会达到数米远的地方。它时常还会做出高难度的动作,只用后肢倒挂着自己的身体,然后空出前肢来抓住树枝或抓食物;有时候也会从树干上直接滑到地面。它本身的一条几乎赤裸裸的长尾巴,长得竟然比身子还要长,但是在尾巴的顶端却长着一大撮毛。

跗猴出生在距今已经6000万年以前,一直生存延续到现在。曾经在欧洲于北美洲地区也发现了很多古新世与始新世的关于古跗猴类的化石,而且一直延续到中新世的早期,中新世之后,除了人类之外,其它的灵长目动物都在北美洲消失得无影无踪。而南美洲的灵长目动物很有可能是在渐新世时期从北美洲途径各个岛屿而慢慢地进入大陆的。因为那个时候,北美洲仅仅只有古跗猴这一类的灵长目动物,所以,如果这种假说可以成立的话,那么,南美洲的灵长目动物,就是由古跗猴类独立繁衍演化而形成的,因而与其它大陆的灵长目动物的谱系是完全不同的。

曾经,在世界各地都能够看到跗猴类的身影。比如,在我国发现的黄河猴与秦岭卢氏猴等古代灵长目动物就都是跗猴类的一种。现在,只有在马来西亚、菲律宾以及婆罗洲等东南亚热带森林中,还存在着一部分跗猴。从跗猴身上所具有的某些性状特征来看,它们似乎属于一个介于原始的狐猴与更为进化的猿猴类间的居间类型。目前,跗猴的数量已经很少了,它们早已面临绝种的危险。

所谓跗猴游客接待中心,指的是经过科瑞拉镇的卡那普纳潘村内。这是一个专门致力于保护与研究菲律宾跗猴的野生动物保护中心。虽然菲律宾跗猴有着“世界上最小的猴子”的称号,但是,它们实际上却应该被归到猿猴类。这一类哺乳动物的其它种类在附近的萨马岛和莱特岛以及棉兰老岛个别的森林中都可以看到。然而,在波荷岛上它们的现存的数量还算是最多的呢。由于菲律宾跗猴面临着灭绝的危险,因此,跗猴游客接待中心已经开始对其进行圈养繁殖的项目了。

最先描述跗猴,并使之被西方生物学家所认识到的人,是J。G。。卡蒙(J。G。。Camel)传教士。在1705年,他对生物学家J。帕提文(J。Petive)这样说,它们来自菲律宾的动物。这种动物已经有了大约4500万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第三纪时期,而且它们极有可能就是一直在菲律宾生存的最古老的陆地动物之一。

此外,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说法,菲律宾跗猴是ET外星人与其它好莱坞科幻电影中广泛受人欢迎与喜爱的外星生物的灵感来源。这种灵长类动物由于体型小巧,可以被捧在手心里,但是,它们却能跳到5米高,并且可以将自己的脑袋旋转近360度,所以,它们很安分地躺在你的手中。它们的耳朵可以向声源方向转动。它们那无辜的大眼睛特别大,竟然可以比人类的眼睛大上150倍。它们的牙齿十分尖利的牙齿,长长的尾巴像三脚架一样来维持身体的平衡。它们最喜欢的食物就是靠昆虫,并且,总是在夜间出来捕食,因为,在白天,它们的行动会变得迟缓怠惰。

在波荷其它的广阔地区,很多跗猴都被关了起来,以便供游人参观、玩赏。但是,在鹦鹉城内的跗猴游客接待中心里却有将近12.5公里能够徒步的小径。游客在这里参观跗猴的时候,可以看到它们更加自然的生活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