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是一种适应力极强的动物,无论是在森林还是城市,都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在森林中,它们的天敌很少,但却因此而成为生态环境的刽子手。它们是谁?它们就是适应力超强的动物——袋貂。
明星名片:
袋貂总科属于双门齿类,仅澳洲就有袋类近半数的物种,它们所具有的最显著的特征是只有一对门齿,后肢的第二、三趾长在一起,看着就仿佛是一个脚趾上长了两个爪子。袋貂总科也包括了一些外貌和生活习性相差较大的动物,现在存在的成员可以被分成袋貂、袋熊和袋鼠三大类。
袋貂科一共包括袋貂、鳞尾袋貂和扫尾袋貂三种,都是以植物为主要食物的体型较大的树栖动物。这三种动物里面除了扫尾袋貂的尾部蓬松多毛以外,其余的两种都具备缠绕性极强的尾部,可以适应树栖生活。鳞尾袋貂和扫尾袋貂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而袋貂则主要分布在新几内亚和印度尼西亚东部的一些岛屿,最远的生存环境可以到达苏拉威西岛,在那个环境里,袋貂就和猴子成为了地盘的竞争者。
扫尾袋貂是一种在澳大利亚最为常见的哺乳动物,主要生存在澳大利亚的沿海地区,所具有的适应力比较强,现在已经被引进了新西兰,因为在当地没有天敌,所以大量繁殖已经成为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最大破坏者。扫尾袋貂在以前的澳大利亚内陆地区也有非常广泛的分布,但是到现在内陆的种群已经快要灭绝了。
Morris曾经为每一类物种单设了一个科,现在一般会将袋鼠分为袋鼠和鼠袋鼠两个科目,而袋貂则被分成了7个不同的科目。
袋貂总科中的多数动物都是以植物为主要食物的,只有一些小型的袋貂是以虫子为食或者是杂食性的,也有些袋貂是食蜜或者植物的汁液。现代存在的有袋类中仅有袋貂总科拥有一些体型较大的有袋类,但是自从袋狼灭绝以后,现存的所有体重可以超过10公斤的有袋类就只有这一类了,现在也只有袋貂总科可以算是拥有真正植食性的成员了。
在历史前期,袋貂总科中另外还有以袋狮作为代表的一种大型肉食动物,袋狮曾经是澳大利亚历史上体型最大的肉食哺乳动物,但是与其它的食肉的有袋类关系较远但是仍然属于以植物为主要食物的袋貂总科。它们的结构也和其它的肉食动物有很大的不同。袋狮所食用的主要猎物也许就是当时同样属于袋貂总科的一些大型的植食性动物。
在历史前期中,大型的植食性动物中体型最为庞大的就是双门齿兽了,双门齿兽与袋熊的关系就比较密切了,体型就像河马一样,是地球上曾经生存过的体型最庞大的有袋类。但是这些大型的有袋类动物在更新世结束时就全部灭绝了,但是对于它们灭绝的具体原因还不是很清楚,也许是和人类的到来息息相关。
作为袋貂科之一的帚尾袋貂,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和塔斯马尼亚岛等地区。自从第一个欧洲白人踏进澳大利亚以后,整个大陆就逐渐开始被开发,帚尾袋貂也是最快的能够适应并可以和人类和谐共处的一种有袋类动物。帚尾袋貂的体长为32~58厘米,体重大约为2~5公斤,身上的毛发是棕黑的,并且具有非常浓密的灰色绒毛,嘴巴尖耳朵比较大,从面相上看和狐狸有几分相似,尾巴比较长并常常卷起来。尾巴的后半部具有扫帚状一样的毛,它们就是因此而得名的。
帚尾袋貂主要生存在澳大利亚的北部、西南、东南及塔斯马尼亚岛等地区,是澳大利亚地区存在的最为普通的有袋类动物,一般在晚上出来活动,寻觅各种植物的果实和树叶、捕捉各类的昆虫和小动物。白天就隐居在树洞、灌丛或者兔穴里面。
帚尾袋貂的嘴尖尖的,耳朵是圆型的。体毛的主打色为黑灰色。前后脚都有分趾,并且带着大勾爪,当它在跳跃和抓住树枝时可以凭借灵活的五个指头,从不同的角度使自己平稳。虽然它的尾巴毛厚密的像刷子一样,但是它长长的尾巴具有很好的缠绕性,所以常用它来勾住树枝,然后用腾出的前肢来抓捕食物。大概在城市的每一个大型公园和私人花园中都会看到它们的身影,更不用说是在乡间的树林中了。它们常常会设法引来路人的围观,并惹得路人用薯条和面包来给它们喂食。特别是在夏夜的黄昏以后,成群结队的帚尾袋貂就会爬下树来,然后站在路边开始引颈张望,等待观望它们的游客前来游玩,这已经成为大多数市区的一大景色。
在一些大城市里,人们为了防止帚尾袋貂啃咬树林,在树上打洞藏身,人们通常会用铁皮把树身全部包围起来,防止它们爬上树枝破坏树木。在美丽的悉尼城中有一所海德公园,四周有一片新建造的办公大楼林立,在其中一片钢筋水泥中的小小的绿地上,有人统计竟然有上百只袋貂在活动。
但是,生活在郊区的帚尾袋貂就不是那么惹人喜爱了,因为它们老是喜欢钻入居民的通风洞中,冷热气管或者屋顶上去寻找食物,半夜会发出轰轰的响声影响人们的睡觉。
帚尾袋貂在森林中平日里就穴居在空心树上,如果在居民区就住在车库、工具棚、屋梁顶上。如果树上没有空的树洞,它们就会钻入野兔洞中和野兔争地盘。在它们胸腺中会散发出气味,并用来识别自己已经占领的地盘。雄性们为领地打架的时候会发出“喂克一啊”、“喂克一啊”的叫声,每当人们上床睡觉以后,常常会听到花园中的叫声。
有的时候,它们还会在屋顶的隔热墙中到处乱窜,响声震天,让人们整晚不得安宁。所以也有人会把它们称为城中一鼠害。但是,和老鼠偷吃食物不一样,帚尾袋貂的主要“任务”是破坏和捣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