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国家经济政策和经济制度(下)
36239600000001

第1章 经济发展、产业结构(1)

经济发展

是指出现了经济结构随着经济增长而社会结构甚至政治结构的变化,它指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继续增长的基础上,经济不发展状况逐渐转变或消失,即低下的生活水平获得了提高,低下的劳动生产率趋于上升,人口压力开始逐渐减轻,失业和就业不足的情况逐步缓和,农业比重在国民经济中逐步缩小,薄弱的外贸能力逐渐增强。总之,经济发展意味着普遍存在于一般发展中国家的三种基本情况,即贫困、失业和收入不均,得到明显改善。如贫困的减轻不只是收入的增加,还包括营养改善、健康增进、受教育机会增多以及其他社会福利的普及和提高。同经济增长相比,经济发展有更广泛的含义,它不仅反映经济增长速度,而且反映经济效益的普遍提高。

经济增长

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实际的货物和劳务产出的增长。衡量产出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总量或人均量。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一切经济进步首要的、必要的物质条件。但是经济增长不一定必然引起经济的发展,不少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内和国际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出现了有增长而无发展或增长明显而发展不明显的情况。所以经济增长往往反映经济运动速度的变化而不一定反映实际效益的提高,它只能是经济生活的一个方面,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经济增长模型

西方经济学中用反映基本生产因素不断变化的所谓“长期分析”,来探讨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和条件,并寻求某种稳定的国民收入增长率的数学模型。经济增长模型主要分为三类:①哈罗德-多马模型;②新古典增长模型;③新剑桥增长模型。增长模型讨论的问题是:首先,从长期看,是否可能存在一种“稳定状态”的经济增长?其次存在的话,实现这种稳定状态的均衡增长所需具备的条件和有关因素发生作用的机制是什么?最后,这样的均衡增长是否具有稳定性?增长模型是对经济现象进行数量化的分析,因此不可能准确反映出经济生活中的制度性矛盾,所确立的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方式也就不可能全面。但是,增长模型提出各种经济变量以及变量间的制约关系,还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发展指标

衡量经济发展程度的各类经济范畴。西方经济学者认为经济发展标志着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甚至政治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具体通过一系列指标反映出来。这些指标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幅度、国民收入增长幅度、人均国民收入增长幅度、生活水平(收入、营养状况、健康状况、受教育机会、社会福利等)提高的幅度、就业水平提高的幅度、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的幅度以及对外贸易(进口和出口)能力增长的幅度等等。发展指标一般用百分比来表示。

社会主义经济效益

在社会主义生产中以较少的劳动耗费和劳动占用生产出更多的满足社会需要的有用的劳动成果。劳动占用量,是指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拥有的全部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劳动消耗量,是指劳动过程中实际消耗了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有用的劳动成果指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物质产品、无形产品以及劳务服务。社会主义经济效益是由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决定的,有微观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两种类型。从个别部门、个别企业考察的经济效益为微观经济效益,从整个社会、整个国民经济考察的经济效益是宏观经济效益。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不仅个别企业而且整个社会生产当作一个整体考察经济效益,宏观经济效益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点。社会主义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是对立统一关系。微观经济效益是宏观经济效益的基础,宏观经济效益是微观经济效益的前提。宏观经济效益代表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当两种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微观经济效益要服从宏观经济效益。衡量微观经济效益的指标有成本利润率、产值利润率、资金利润率、奖金利润率、能源消耗率、固定资产生产率、国营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流动资金周转天数等等。评价宏观经济效益的指标有:社会劳动生产率,单位新增国民收入所需积累额,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的规模和增长速度,一定时期内人民生活平均达到的水平和提高幅度等等。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实质是节约社会劳动,对提高经济效益有重要意义。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经济效益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劳动耗费与劳动成果的比较。提高经济效益意味着社会劳动的节约,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如果经济效益不高或为负效益、零效益,就不会有新的社会财富被生产出来,不仅扩大再生产不能进行,连简单再生产也不能维持。经济效益是关系到人类存在和发展的重要问题。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提高经济效益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要求。离开了效益的发展速度,对社会主义经济有害无益。长期以来效益不高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的重要问题,这就更加突出了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双增双节”运动

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运动的简称。要真正使我国经济建立在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必须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双增双节”运动。这项运动,长期以来是我国促进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法宝。1987年,国务院把开展“双增双节”运动作为当年经济工作要着重抓好的两件大事之一。开展“双增双节”运动必须把重点放在提高经济效益上。改革不合理的体制,充分发挥企业职工的积极性,是开展“双增双节”运动的动力和源泉。“双增双节”运动,不仅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优良传统,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起飞

西方学者形容一个国家进入经济迅速增长时期的一种概念。经济起飞阶段的特征是:经济迅速增长和经济结构发生质态变化,国内政治、经济等条件都已成熟,一切障碍都已克服,整个社会可以主要依靠内在的动力,实现其经济迅速而高质量的增长。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是实行改革和开放,努力创造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良好的条件,我国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工业化水平进入更高层次,国民收入有效增长,整个经济在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地基础上迅速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是: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②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③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④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⑤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⑥深化体制改革和扩大开放。⑦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发展极-增长点

发展经济学的重要概念。指集中了某些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的大城市。法国经济学家将这些城市称之为经济的“发展极”,英国经济学家则称之为“增长点”。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会形成一些技术集中、生产力水平高并具有明显经济扩散和带动作用的中心城市,它们具有以下特点:①具有突出的向心力和由此形成的扩散效应,即通过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企业聚集成相关的企业群,对所处地区产生强烈的经济和技术的平面扩散作用;②具有明显的离心力,即通过技术、生产要素、信息、组织管理等渠道,向其他地区扩散经济发展能力,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③能够产生较高的外部经济效益,即企业群的聚集效益,形成劳动,技术、信息、基础设施、劳动服务、资源替补和循环等集群优势。

梯度发展

亦称梯度推移。指根据经济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自然条件等方面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在实现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日标的过程中,遵循资源配置的速度倾斜和经济、技术非均衡发展的原则,使经济区域分步骤、分阶段,以不同速度、不同的时间呈阶梯式发展并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我国三大经济区域在自然资源分布上由西向东呈梯度下降,而生产力水平则由东向西呈梯度下降。两个相反梯度决定了我国区域经济战略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在区域间的布局,资源的投入等应以利润最大化为原则;②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应以区域条件所提供的可能性为基础。总之,梯度发展原则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但应当同“发展极-增长点”原则结合起来使用。参见(发展极-增长点)。

生产

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分。广义的生产是社会生产,即人类利用生产资料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资料的过程。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生产过程体现为两个基本方面:①生产力,即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挥出来的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关系。②生产关系,即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生产资料之间存在的联系。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方式,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过程包括四个环节,它们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这四个环节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狭义的生产就是指社会生产过程四个环节中的生产这一环,即物质资料被生产出来的特定过程,它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居主导和支配地位,决定着交换、分配和消费的性质、方式和数量。同时,交换、分配和消费也对生产发生反作用,延缓或促进生产的发展。

生产结构

与非生产结构相对应的概念。指人类生产活动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及其内部构成的总和。从广义上看,人类的生产活动,并不只限于物质产品的生产,而是包括非物质产品生产在内的多方面、多层次内容的生产活动,它是一个多层次、多分支的开放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丰富的社会范畴。生产结构的第一层次大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物质的生产、非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第二层次是在第一层次三个方面基础上的深化,即物质的生产,又可分为物质产品的生产,以物为对象的劳务生产;非物质的生产也可以区分为精神产品生产、以人为对象的劳务生产;人口生产则可分为自然人口和劳动人口生产等等,依次深化下去,就结成了一个十分庞大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人类生产活动的大系统,这个系统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相互关系及其内部有机构成的总和,就是人类社会的生产结构。人类生产结构的内容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不同发展水平的生产结构形成不同发展水平的社会生产力,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前进。

物质产品生产与非物质产品生产

物质产品生产是指生产物质资料的社会生产活动,包括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具体的从事物质产品生产的部门有: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非物质产品生产是指不直接创造物质资料的社会生产活动,包括为物质产品生产提供服务的社会生产活动和精神产品的社会生产活动。具体的从事非物质产品生产的部门有:商业、物资、财政、金融、科学、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物质产品生产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基本内容,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随着物质产品生产的发展,非物质产品生产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日趋重要,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意义重大。体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就要求我们在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再生产

社会生产依次地经过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周而复始反复出现、不断更新的运动过程。再生产是人类社会生产的基本特征,是它的四个环节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按再生产的规模划分为:简单再生产,即全部生产成果都用于补偿生产消耗和生活消耗的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即将生产成果的一部分追加到生产过程中去,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的再生产。社会再生产,一方面生产物质资料,另一方面还再生产着一定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关系,即生产关系。任何社会的社会再生产都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社会主义再生产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形式下的扩大再生产。随着社会主义再生产的由低向高的不断推进,必然带来物质财富的不断增加,社会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劳动者的社会主人地位的巩固。

简单再生产

指在原有的规模上重复的生产过程。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生产的产品全部用于补偿已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价值和劳动者及社会的生活消费,没有可供积累的剩余部分。简单再生产是小商品生产的主要特征。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社会主义再生产都以扩大再生产为主要特征。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其意义在于,说明在安排社会再生产所需要的物力、财力和人力资源时,必须首先保证简单再生产的需要,然后根据可能和需要安排扩大再生产。

扩大再生产

指生产过程在不断扩大的规模上重复和更新。扩大再生产是社会主义社会总资金再生产的本质特征。从生产资金的技术构成来看,可以划分为外延型的扩大再生产和内含型的扩大再生产。外延型的扩大再生产是指在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单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来实现的扩大再生产,内含型扩大再生产是指在技术进步的情况下,主要依靠改善生产要素的质量来实现的扩大再生产。内含型扩大再生产又分为劳动节约型和资金节约型两类。在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初期机械化阶段,主要以节约活劳动为特征,因而称为劳动节约型;在高效率机器体系代替低效率体系的全面机械化、自动化阶段,不仅节约活劳动而且也节约物化劳动,因而称为资金节约型。一般说来,不会有单纯的外延,或单纯的内含扩大再生产,但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却可以呈现出以某种类型的扩大再生产为主的倾向。我国现阶段和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必须走以内含扩大再生产为主的路子。

一条龙生产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