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华和她丈夫王全文从事防盗门这一行纯粹是机缘巧合。所谓千里有缘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原来,在来大连之前,康华和王全文其实都是国有企业的职工,而且是来自大型国有企业——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是中国一重集团公司旗下的企业之一。王全文是高级技工,车、钳、铆、电、焊,样样精通。1993年企业实行减员增效,夫妻双双下岗。这两口子都太老实,这年头就是这么一回事,你太强大家就都嫉妒你,你要是太软,大家就都踩你。工作没了,孩子正在上学,将来拿什么给孩子上大学、结婚?拿什么养老?还不到40岁呢,就这么完了?真不甘心,想要干点什么吧手头又没有钱,真是难啊。两口子实在觉得在齐齐哈尔没什么意思,想出去闯一闯江湖。
事情也巧了,就在这个时候,他们的一个朋友邀请他们上大连发展。这个朋友在齐齐哈尔政府上班,当时齐齐哈尔市政府准备在大连设一个办事处,办事处下面设一个招待所,他给康华在招待所里找了一份工作。这倒是一个机会,虽然当时康华的丈夫王全文还没有着落,毕竟可以先解决一个,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大连的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肯定要比齐齐哈尔强多了,暂时没有着落不要紧,在家待着不是更没有机会吗?就这样,两口子背井离乡跟着这个朋友就来到了两眼一抹黑的大连。
开始还不错,康华在办事处的招待所里当服务员,王全文在一家卖防盗门的私营企业里找了一个安装防盗门的工作,孩子上学的学校也落实了。办事处还分配给他们一家三口一个房间,一家三口美滋滋地在大连过得还真不错。
他们就这样平平淡淡,快快乐乐地生活了三年,可是,好景不长,办事处发生了一些事情,停办了,他们的朋友也退休了。
怎么办?回家?企业是回不去了。继续在大连闯荡?办事处没了,朋友也要打道回府了,一家三口两眼一抹黑,孩子又小,将来怎么办?那阵子,每天嗅着充满鱼腥味的海风,听着满嘴海蛎子味的大连话,看着一张张素不相识的冷峻面孔,两口子心里常常颤抖,夫妻两个一点信心都没有了,最后还是他们那位朋友帮他们拿了一个主意。
朋友说:“在大连市内你们肯定无法生存,这里租一套一单元的楼房一个月都一千来元,你们能负担起吗?康华的工作没有着落,王全文一个月六百元钱,孩子刚毕业,什么也不会干,所以你们干脆上开发区发展得了。租一个小不点的门市房,康华不会做饭吗?你们就开一个小饭店,有住的地方就在饭店里住,没有住的地方就在我那住,我在开发区不是有一套房子还空着呢吗?你们就先住一段,看能不能发展起来……”
就这样,他们几个人来到了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