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比巴菲特更真实的草根发家史
36193500000026

第26章 赵本山的老乡,齐白石的经历

老郭的全名叫郭庆凯,今年54岁。老家在一个“特别大特别发达”的大城市——铁岭。

“和赵本山是老乡?”

“我认识他,年年见他,他不认识我。”

郭庆凯早年的经历与齐白石颇为相似。

郭庆凯原来是一个小木匠。因为干木匠活的时候,经常需要描描画画的,经常需要画个山水人物、雕刻个花鸟鱼虫什么的,每到这个时侯他就得找会画画的、会雕刻的朋友帮忙,当然不能让人家白帮忙,所以自己的收入就大打折扣,于是老郭决定自己学绘画、学雕刻。

还好,28岁开始拜师学艺,经过3年的努力,绘画、雕刻的功夫还真让这小子学到手了,各式各样的家具,从设计到制作,绘画、雕刻、喷漆,一条龙的手艺都让他一个人包了。到后来,绘画和雕刻的水平日渐提高,木匠活倒成了他的副业,绘画和雕刻反而成了他的主业。

由木匠变成了绘画的、雕刻的,这是本质上的转变,也是社会地位的转变,是由工匠到艺术工作者的转变。以前是干活的,现在摇身一变成了艺术人,身份的转变必然带来心情的改变。

然而,艺术毕竟不能当饭吃。的确,木匠在学会了绘画、雕刻之后,作品的质量有了本质的提高,手里的活也是干不过来地干。但是,老郭的心里却技痒起来,开始对自己的木匠活有些不屑了,渐渐地他搞起了门面装修、牌匾制作、写字、刻字,这些活不仅轻松、体面,而且艺术含量高,更像一个真正的艺术人。加上老郭当时上进心特别强,特别勤奋,进步特别快。他设计的牌匾、他刻的字都别具一格,拿东西往门前一挂,让人眼前一亮,跟别人的就是不一样,当时他还没开门市呢,找他干活的人已经络绎不绝了。

1989年,老郭开始正式支摊——成立了自己的美术社,牌子一挂出去,美术社立刻就火起来了。渐渐地,老郭在当地就成了一个名人,慕名而来的可以说是车水马龙。就怪老郭生不逢时,再不就是老郭没有享受到地利之便,要是在民国时期,要是老郭也在北京混,也许他早成齐白石那样的腕儿了。所以,就在这个时候,老郭有点飘飘然了,俨然齐白石再世,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了,感觉铁岭这个大城市似乎有点太小,水也太浅,有一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

老郭说了:“铁岭太小,我离开那时候铁岭还没变市呢,那时候叫铁岭地区,城区的人口可能也就30多万,以煤矿工业为主,没啥发展。90年代那功夫,我一年能赚两万多元钱,但是那时候的两万元能顶现在的20万,那时候我们铁岭的楼房一平方才几百元钱。”

虽然他是从木匠的身份变成的艺术人,毕竟也是艺术人,所以郭庆凯的浪漫思维能力和艺术想象能力还是比较发达的。经过一番考察和思考,他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离开铁岭,到大连发展。这一走,走出了一肚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