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揭秘零售业赚钱的门道
36160400000004

第4章 零售业创业者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套用这一句话,我们也可以说成功的创业者都是相同的,失败的创业者则各有各的原因。创业者也有其共性。研究其共性,并把握这些共性,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通过研究掌握那些成功创业者的共性,并以这些共性反观自己,你至少可以明白自己是否适合创业。如果创业,是成功的可能性更大,还是失败的几率更高。

创业专家通过对上千案例的研究,发现成功创业者具有多种共同的特性,创业专家从中提炼出最为明显,同时认为是最为重要的10种,将其称之为中国创业者10大素质。

1.欲望。

也许很多人都会对将欲望列在零售业创业者素质的第一位而感到奇怪。佛经上有这样一句话,叫做无欲则刚,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什么欲望的话,他就什么都不怕,也什么都不必怕了,然而我们都知道,要做到无欲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欲,实际就是一种生活的目标,一种人生理想。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创业者所要具备的欲望与普通人欲望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的欲望往往超出他们目前所处的现实,往往需要打破他们现在的立足点,打破眼前的樊笼,才能够实现。

所以,创业者的欲望往往还要伴随着行动力和牺牲精神。显然,这就不是普通人能够做得到的了。那些没有追求、没有理想的人,往往只需一眼便可知道——他们表情木讷、行动迟缓、心态落寞,他们惟一的心愿就是眼前的局面能够继续维持,而他们所祈愿的就是机构改革千万不要改到自己身上,再就是每月工资能够按时足额发放。

这些人,原本有足够的学识,也有足够的能力以及资源来开创一番事业的,但是,由于没有开创事业的欲望,从而使得他们只能成为普通的庸碌一生的人,即使他们再有学识、再有能力,不懂得去追求,最终留下的也只是碌碌无为的一生。

我们这里所说的创业者的欲望是不安分的,是高于现实的,需要踮起脚尖,有的时候甚至还需要跳起来才能够得着。一个人的梦想有多大,他的事业就会有多大。其实,所谓梦想,不过是欲望的别名罢了,我们可以想象欲望对于一个人的推动作用究竟有多大。

创业专家经过研究发现,成功创业者的欲望,许多都来自于现实生活中的刺激,他们是在外力的作用下而产生的,而且往往不是正面的鼓励型。事实上,刺激的发出者经常让承受者感到屈辱、痛苦。这种刺激经常在被刺激者心中激起一种强烈的愤懑、愤恨与反抗精神,从而使他们做出一些超常规的行动,焕发起超常规的能力,这大概就是孟子说的知耻而后勇。一些创业者在创业成功后往往会说:我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还有这两下子。

因为想得到,但仅凭自己现在的身份、地位、财富得不到,所以要去创业,要靠创业改变身份,提高地位,积累财富,这构成了许多创业者的人生三部曲。因为欲望,而不甘心,而创业、而行动、而成功,这是大多数白手起家的创业者走过的共同道路。

关于人的欲望,地产商冯仑有过一段很精辟的论述。他说:地主的生活最愉快,企业家的生活最有成就感,奴隶主的生活最有权威。地主地里能打多少粮食,预期很清楚,一旦预期清楚,欲望就会被自然约束,也就用不着再努力了,所以会过得很愉快。企业家不同,企业家的预期和努力相互作用,预期越高,努力越大,努力越大,预期越高,这两个作用力交替起作用,逼着企业家往前冲。如果用创业家来代替冯仑这段话里的企业家,你会发现它同样贴切,或许我们可以套用一句伟人的话:欲望是创业的最大推动力。

一个真正的创业者一定是强烈的欲望者。他们想拥有财富,想出人头地,想获得社会地位,想得到他人的尊重。当然,有不少人一谈起这些东西就会觉得很庸俗,甚至一些成功者也不愿提起这样的话题,特别是只要涉及到钱,便变得非常敏感,其实完全不必如此。可见,在有些事情上,是无所谓俗与不俗的。

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欲望,实际上只是创业者们对于成功的欲望,对于那些影响到创业者踏上成功之巅的欲望,我们是必须要断绝的。

欲望人人都有。即便想“无欲”的人本身就怀着一种强烈的欲望。所谓“存天理,灭人欲”,但这真的有人能够做得到吗?

欲望和欲望对象之间,有一种互相强化的关系,尤其是在欲望没有得到满足前更是如此。所以,隔绝欲望和欲望对象,便有助于将欲望维持在一定的“度”中。一个无法抑制自己欲望的人,会因为缺乏自制力而难以在事业上取得成功。来看一个有关楚庄王主动隔绝欲望的例子:

有一次,令尹子佩请楚庄王赴宴,他爽快地答应了。子佩在京台将宴会准备就绪,就是不见楚庄王驾临。第二天子佩拜见楚庄王,询问不来赴宴的原因。楚庄王对他说:“我听说你在京台摆下盛宴。京台这地方,向南可以看见料山,脚下正对着方皇之水,左面是长江,右边是淮河,到了那里,人会快活得忘记了死的痛苦。像我这样德行浅薄的人,难以承受如此的快乐。我怕自己会沉迷于此,流连忘返,耽误治理国家的大事,所以改变初衷,决定不来赴宴了。”

楚庄王不去京台赴宴,是为了克制自己享乐的欲望。由于楚庄王能注意与欲望对象保持一定距离,所以他才能在登基后,“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成为一个治国有方的君王。

现在有很多领导,因贪图钱财而受贿,结果被送进班房;也有的领导,因迷恋女色误信枕边风而断送前程。

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必有强烈的欲望,有欲望并不可怕,关键是不要被欲望牵着鼻子走。如果你不能主宰自己的欲望,那么,你最好远离那些令你迷惑的对象。

2.忍耐。

成语里有这样一句话——“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还有一句则是“筚路蓝缕”,意思都是说创业艰难。

然而,创业的艰难究竟体现在哪里呢?

对于创业者来说,肉体上的折磨算不了什么,精神上的折磨往往才是致命的,如果有心创业,就一定要先在心里问一问自己,面对从肉体到精神上的全面折磨,你有没有那样一种宠辱不惊的定力与精神力。如果没有,那么就一定要小心。因为对于有些人来说,一辈子给别人打工,是一个更合适的选择。

对一般人来说,忍耐是一种美德,对创业者来说,忍耐却是必须具备的品格。

就像发明KV杀毒软件的王江民。王江民40多岁到中关村创业,靠卖杀毒软件,几乎一夜间就变成了百万富翁,几年后又变成了亿万富翁,他曾被称为中关村百万富翁第一人。王江民的成功看起来很容易,不费吹灰之力。其实不然。王江民困难的时候,曾经一次被人骗走了500万元。

王江民的成功,可以说是偶然之中蕴含着必然。王江民3岁的时候患过小儿麻痹症,落下终身残疾。他从来没有进过正规大学的校门,20多岁还在一个街道小厂当技术员,38岁之前不知道电脑为何物。王江民的成功,在于他对痛苦的忍受力,从上中学起,他就开始有意识地磨练意志,“比如说爬山,我经常去爬山,500米高很快就爬上去了,慢慢地爬上去也就不感觉得累。再一个就是下海游泳,从不会游泳到喝海水,最后到会游泳,一直到很冷的天也要下水游泳,去锻炼自己在冰冻的海水里提高忍受力。比如,别人要游到1000米、2000米,那么我也要游到1000米、2000米,游到二三千米以后再上岸的时候都不会走路了,累得站不起来了。就这样锻炼自己,来磨练自己的意志。”他40多岁辞职来到中关村,面对欺骗,面对商业对手不择手段的打击,都能够坦然面对。所以,中关村能人虽多,却让这样一个外来的残疾人拔了百万富翁的头筹。

中关村还有一个人可与王江民一比,年纪却比王江民小得多,这人就是华旗资讯的老总冯军。冯军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读大学时就在北京有名的“外贸一条街”秀水街给倒货的留学生当翻译赚外快。

毕业后他找到了一份好工作,有机会直接到外国赚洋钱,他却因为不愿意受管束而拒绝了。为了追求自由自在,他宁愿跑到“村里”自己打江山。冯军在中关村是从小生意做起的,他还有个“冯五块”的外号,这是因为他在推销东西的时候,老是对人说:这个东西我只赚你5块钱。有媒体曾经这样描述冯军在村里的生活,“冯军一次用三轮车载四箱键盘和机箱去电子市场,但他一次只能搬两箱,他将两箱搬到他能看到的地方,折回头再搬另外两箱。就这样,他将四箱货从一楼搬到二楼,再从二楼搬到三楼,如此往复。”这样的生活,有时会让人累得瘫在地上坐不起来,但更需要承受的是心理上的落差。因为冯军在中关村创业,就要丢掉清华大学高材生的面子。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中关村和冯军干一样活儿的人,大多数是来自安徽、河南的农民,如中关村的CPU批发生意,60%以上都由来自安徽霍邱县冯井镇的农民把持着。一个清华大学的高材生,要成天与这样一些人打交道,与这样一些人厮混在一起,让这样一些人认可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撕去“伪装”,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其次,为了让人家代理自己的产品,“村里”那些摊主儿不论大小都是自己的爷,见人就得点头哈腰,赔笑脸说好话。中关村那些摊主儿的素质尽人皆知,好听的话不会多。从“冯五块”这样一个绰号,可以看出冯军当时在中关村的“江湖”地位。

后来冯军总算发达起来了,不料又遇到了新的难题,就是与郎科的U盘专利权纷争。郎科的创始人邓国顺也是一个传奇人物,从一个打工仔成长为亿万富翁,邓国顺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中间亦经受了无数的折磨。“那种煎熬是一般人不能承受的,可是我们没想过放弃。即使是累得快趴下,钱快花光的时候,我们也不过是想:没钱了,再回新加坡打工,赚了钱又继续搞。”邓国顺说的是他和创业伙伴成晓华几年前一起开发U盘时的情景。现在邓国顺的朗科拥有U盘的专利,冯军的华旗却想来分一杯羹。邓国顺不答应,两家就起了纷争。冯军息事宁人想和解,天天给邓国顺打电话,但是邓国顺一听是冯军的声音就撂电话,逼得冯军不得不换着号码给他打。冯军大小也是个老板,华旗在中关村虽然比不上联想、方正鼎鼎大名,可也不是寂寂无名之辈,这样低声下气地让人不待见,还不都是为了公司的生意。这是创业者需要忍受的另一种精神折磨。

但是冯军所受的折磨,与俞敏洪比起来,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俞敏洪是国内英语培训的头牌学校新东方的创始人。对俞敏洪的创业经历,中国青年报记者卢跃刚在《东方马车——从北大到新东方的传奇》中,有详细记录。其中令人印象尤深的是对俞敏洪一次醉酒经历的描述,看了令人不禁落泪。

俞敏洪那次醉酒,缘起于新东方的一位员工贴招生广告时被竞争对手用刀子捅伤。俞敏洪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上混,应该结识几个警察,但又没有这样的门道。最后通过报案时仅有一面之缘的那个警察,将刑警大队的一个政委约出来“坐一坐”。卢跃刚是这样描述的:

他兜里揣了3000块钱,走进香港美食城。在中关村十几年,他第一次走进这么好的饭店。他在这种场面交流有问题,一是他那口江阴普通话,别别扭扭,跟北京警察对不上牙口;二是找不着话说。为了掩盖自己内心的尴尬和恐惧,劝别人喝,自己先喝。不会说话,只会喝酒。因为不从容,光喝酒不吃菜,喝着喝着,俞敏洪失去了知觉,醉得钻到桌子底下去了。老师和警察把他送到医院,抢救了两个半小时才活过来。医生说,换一般人,喝成这样,回不来了。俞敏洪喝了一瓶半的高度五粮液,差点喝死。

他醒过来喊的第一句话是:“我不干了!”学校的人背他回家的路上,一个多小时,他一边哭,一边撕心裂肺地喊着:“我不干了!再也不干了!把学校关了!把学校关了!我不干了……”

他说:“那时,我感到特别痛苦,特别无助,四面漏风的破办公室,没有生源,没有老师,没有能力应付社会上的事情,同学都在国外,自己正在干着一个没有希望的事业……”

他不停地喊,喊得周围的人发怵。

哭够了,喊累了,睡着了,睡醒了,酒醒了,晚上7点还有课,他又像往常一样,背上书包上课去了。

实际上,酒醉了很难受,但相对精神上的痛苦来说还好对付。当年“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变法失败以后,被押到菜市口去砍头的前一夜,说自己乃“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有几个人能体会其中深沉的痛苦。醉了、哭了、喊了、不干了……可是第二天醒来仍旧要硬着头皮接着干,仍旧要硬着头皮挟起皮包给学生上课去,眼角的泪痕可以不干,该干的事却不能不干。拿“观察家”卢跃刚的话说:“不办学校,干嘛去?”

俞敏洪还有一件下跪的事,在新东方学校也是尽人皆知。那是当着几十个人,当着自己的同学、同事,当着在饭店吃饭的不相干的外人,俞敏洪“扑嗵”一声就给母亲跪下了。起因是,俞母将俞敏洪的姐夫招来新东方干事,先管食堂财务,后管发行部,但有人不愿意,不知谁偷偷把俞敏洪姐夫的办公设备搬走了。俞母大怒,也不管俞敏洪正和王强、徐小平两个新东方骨干在饭店包间里商量事,搬把凳子便堵在包间门口破口大骂。王强和徐小平看见俞敏洪站起来“大义凛然”地向门外走去,还以为他是要去跟母亲做坚决的斗争呢,谁知这位新东方学校的校长、万人景仰的中国留学“教父”,“扑嗵”一声,当着大伙儿的面,给母亲跪下了。弄得王强和徐小平面面相觑,目瞪口呆。

王强事后回忆说:“我们期待着俞敏洪能堂堂正正从母亲面前走过去,可是他跪下了。顿时让我崩溃了!人性崩溃了!尊严崩溃了!非常痛苦!”一个外人看见这样的场景尚且觉得“崩溃”,觉得“非常痛苦”,那么,作为当事人和下跪者的俞敏洪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现在大家都知道俞敏洪是千万富豪、亿万富翁,但又有谁知道俞敏洪这样一类创业者是怎样成为千万富翁、亿万富翁的呢?他们在成为千万富翁、亿万富翁的道路上,付出了怎样的代价,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忍受了多少别人不能够忍受的屈辱、憋闷、痛苦,有多少人愿意付出与他们一样的代价,获取与他们今天一样的财富?更有甚者,当初江苏名佳企业董事长张正基创业时,因为违逆了父亲的意思,甚至被父亲告到税务局,说他偷税漏税,父子因此而3年断绝往来,又有谁能知道其时张正基的心情?

电话大王吴瑞林(侨兴老板)当初创业失败,“走在路上,平时笑脸相迎的乡邻竟然一夜之间形同陌路,不断有人在我身后指指点点。没多久,孩子们就哭着回家告诉我,老师把他们的位子从第一排调到最后一排去了,学校里的同学也不和他们玩了。”吴瑞林不得不带着家人,“选择了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深夜悄悄离开”,离开了生他养他的故乡。

当今在市场经济年代下,“忍耐”就是忍住自己的欲望,耐住自己的性格,磨练自己的意志,历经种种磨练和考验,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百折不挠,勇于挑战,从中吸取经验、采各家之长为己用,才可悟出佛商和为官之道。在自己事业中勇于奋斗,和欲望不停地做思想斗争,千万不可盲目追逐金钱、名誉、地位,更不能做些出卖朋友之事,惟利是图。历史上,勾践他苦心积虑,立志报仇雪恨,为了磨砺志气,不忘屈辱,他把苦胆挂在室内,吃饭之时一定要先尝苦胆。睡觉时候身下垫着木柴,以使自己警惕,不得居安忘危,丧失报仇雪恨的决心。他亲自与百姓一起共同耕作,让夫人织布裁衣,食不加肉,衣不饰采,与民同甘共苦。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终于从失败中重新崛起。其充分体现了“忍耐”的具体内涵。在近代史上,一些取得重大成功和成就的人,无一例外都经历过“忍”这个阶段,才成就一番大事业。

3.眼界。

人们都喜欢夸耀自己见多识广,然而对于创业者来说,重要的并不是夸耀,而是要做到真正见多识广。拥有广博的见识,开阔的眼界,就可以很有效地拉近自己与成功的距离,使创业活动少走弯路。

创业专家研究了上千的创业案例,其中亲自走访的创业者更是不下数百,经过研究发现这些创业者的创业思路有几个共同来源:

第一,职业。俗话说,不熟不做。由原来所从事的职业下手,不仅能使创业者对行业的运作规律、技术、管理等方面都非常熟悉,而且对于比较难以摸透的人事、市场也熟悉,这样的创业活动成功的几率很大。这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创业思路的来源。

第二,阅读。我们这里所说的阅读包括书、报纸、杂志等等。事实上,很多人都将读书与休闲等同,但是,对于创业者来说,阅读就是工作的一部分,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才能够开创出自己的事业。

名人老总佘德发是个非常有意思的人,据说这个人不管走到哪里,随身都会带着两样宝贝:一样是手提电脑,因为这位名人在全国设有许多的分部、分公司,佘德发带着电脑走到哪里,那里就是公司的总部;另一样是一个旅行箱,里面全是各种各样的报纸,佘德发走到哪里,就读到哪里,他将一箱一箱的报纸当成了精神粮食。

除此之外,比亚迪老总王传福的创业灵感也是来自于一份国际电池行业动态——一份简报似的东西。1993年的一天,王传福在一份国际电池行业动态上读到,日本宣布本土将不再生产镍镉电池,王传福立刻意识到这将引发镍镉电池生产基地的国际大转移,意识到自己创业的机会来了。果然,随后的几年,王传福利用日本企业撤出留下的市场空隙,加之自己原先在电池行业多年的技术和人脉基础,做得顺风顺水,财富像涨水似地往上冒。他于2002年进入了《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另一位财富英雄郑永刚,据说将企业做起来后,已经不太过问企业的事情,每天大多时间都花在读书、看报,思考企业战略上面。

创业者只有有了这样的意识,才能够开创出一番自己的事业来。

第三,行路。俗话说得好,读万卷书,行千里路。行路,各处走走看看,是开阔眼界的最好方法。在创业专家研究的案例中,有两成以上的创业者最初的创业创意来源于他们在国内外的旅行、参观、学习。

因此,仅从这第三点就可以看得出,行路意味着眼界,而开阔的眼界则意味着创业者不但在创业伊始便可以拥有一个比别人更好的起步,有的时候还可以挽救企业的命运。

眼界的作用,不仅表现在创业者的创业之初,它更会一直贯穿于创业者的整个创业历程。俗话说,一个人的心胸有多广,他的世界就会有多大。借用这句话,我们也可以说,一个创业者的眼界有多宽,他的事业也就会有多大。

第四,交友。很多创业者最初的创业主张都是在朋友有意或无意的启发下产生的,或者干脆就是由朋友直接提出的。因此,这些人在创业成功后,都会更加积极地保持与从前的朋友联系,并且广交天下友,不断地开拓自己的社交圈子。

四大创业主张的来源,也就是四大开阔眼界的有效方法。见钱眼开,莫如说成是眼开才得以见钱,眼界开阔才能赚到更多的钱。这也是为什么创业专家们经常奉劝创业者,有空要到处多走一走,多和朋友谈一谈天,多阅读,多观察,多思考的原因。

机遇向来只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让自己眼界大开就是最好的准备。

4.明势。

我们这里所说的明势的意思其实分为两层,作为一个创业者,一要明势,二要明事。

首先,我们来说明势。

势,就是趋向。做过期货的人都知道,要想赚钱关键就是要寻对了方向,而这个方向就是势。比方说,大势向空,你偏做多;或者大势利多,你偏做空,这样又怎么能够成为成功的创业者呢?

势分大势、中势、小势。创业的人,一定要跟对形势,要研究政策——这是大势。事实上,有很多创业者并不太注意这方面的工作,他们认为对政策的研究往往是假、大、虚、空,而并没有实际的意义。其实不然。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大到国家领导人的更替,小到一个乡镇父母官的去留,都会对自己的事业有所影响。而在政策方面,国家鼓励发展什么,限制发展什么,对创业成败则更是有着莫大的关系。做对了方向,顺着国家鼓励的层面去努力,可能事半功倍;而做错,甚至做反了方向,比如说,某个行业、某类型企业,国家正准备从政策层面进行限制、淘汰,你偏赶在这时懵懵懂懂一头撞了进去,就很有可能会事倍功半。

中势,指的就是市场机会。市场上现在时兴什么,流行什么,人们现在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可能就标明了你创业的方向。假如你准备创业,而资金和经验又都不足,那么,你可以看看周围的人都在做什么。大家一起做的,如果你也跟着做就一定没有错,虽然不可能赚到什么大钱,但赔本的机会也相对较少,风险自然也相对较小。这种行业比较适合于那些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创业者。能赚平均利润,对于小本经营的创业者来说就算不错了,通过这样的锻炼,可以慢慢学习赚大钱的本领,慢慢积累赚大钱的资本,一旦机会来临,是一定会抓住不放的。假如你的资本雄厚,风险承受能力强,则当然可以从创业伊始就去剑走偏锋,寻冷门,赚大钱,只是一上来就选择这条路的创业者不多。

小势,就是指个人的能力、性格、特长。创业者在选择创业项目时,一定要找那些适合自己能力,契合自己兴趣,可以发挥自己特长的项目,这样才有利于你持久地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创业是一项折磨人的活动,因此创业者要有受罪的心理准备。

明势的另一层含义,就是明事,一个创业者要懂得人情事理。老话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创业的首要目的是为了合理合法地赚钱,不是为了改造社会。改造社会是等你发达以后,还需要你有那样的兴趣。创业更不是为了要跟谁赌气,你非要如何如何,非要让对方觉得你这个人如何如何,你才觉得心里舒服,你那是自己为自己设绊。

创业是一个在夹缝里求生存的活动,尤其处于社会转轨时期,各项制度、法律环境都不十分健全,创业者只有先顺应社会,才能避免在人事关节上出问题。作为对照,很多一些财大气粗的外来企业,认为本地人才这样不行,那样不行,只有外来和尚才能念好经,现在也都认识到了人才本地化的重要。人才为什么要本地化?因为本地的人才更熟悉本地的情况,能够按照本地的规矩做事,也就是说更能入乡随俗。创业者一定要明势,不但要明政事、商事,还要明世事、人事,这应该是一个创业者的基本素质。

5.敏感。

我们这里所说的敏感并不是指神经过敏。神经过敏的人,可以当花瓶,可以做茶余饭后的谈资,却惟独不适合创业。

创业者的敏感,是对外界变化的敏感,尤其是对商业机会的快速反应。

一些人的商业敏感来源于耳朵,一些人的商业敏感来源于眼睛,还有一些人的商业敏感来源于自己的两条腿。

有些人的商业感觉是天生的,如胡雪岩,更多人的商业感觉则依靠后天培养。如果你有心做一个商人,就应该像训练猎犬一样训练自己的商业感觉。良好的商业感觉,是创业者成功的最好保证。

最近媒体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美国考古学家从我国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出土的陶器碎片中,发现4000年前的古酒残渍,并成功破解了其酿制配方。美国某酒厂根据这千年配方仿制出一种口味独特的新款啤酒,将其命名为“贾湖城”。据称,该酒在美国很受欢迎。

该配方是否来自4000年前的古酒,因为无法考证,暂且不论,单就老外们打出的“4000年前中国古酒复原”的噱头,就对消费者产生足够的诱惑力,也成就了一场高明的营销事件。值得我们借鉴的,是这些外国人敏感的商业意识。

说得通俗一些,所谓的商业敏感不过是一种买卖的感觉,能把握住别人认为不是机会的机会,凭借自己的头脑创造出机会,并将这些机会转变成财富。

这其实和足球是一个道理。相信喜欢看足球比赛的朋友们一定知道,对于一名前锋来说,门前寻找制胜机会的意识(感觉)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区分普通前锋和世界级前锋的重要标准。缺乏门前意识的前锋给人的感觉是:虽然很努力,但是浪费着大量的黄金机会;世界级前锋却总可以寻找到一些别人看来并非黄金机会的机会,一锤定音,给人以惊鸿一瞥的感觉。

其实创业和足球比赛很相近,创业者可以被看作成一名前锋,敏锐的商业意识,就是把握门前机会的能力,能否取得进球就代表他能否取得成功。

让我们先来一起看看这样一个故事:

A君和B君。从客观条件上看很有差距,A君具有成为“世界级前锋”的条件,强壮的身体(雄厚的资金),优秀的技术(人脉关系网很大);而B君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普通的前锋,身体条件一般(资金实力一般),技术一般(人际关系圈很小)。两个人不约而同地都走上了创业之路。结果A君在下海三年后,不仅没有获得成功,还差点将家底折腾光了;B君现在不仅取得了成功,还在北京置了几套商品房,把远在农村的家人都接到了北京。

这一天一地的变化取决于他们商业意识的差别。A君选择的项目是小语种培训,三年前小语种培训可谓是黄金创业项目。如果谁可以在站稳脚跟后,马上选择快速扩大,在市场中形成品牌效应,现在基本上就是“在家数钱”。可A君偏偏没有选择扩大,而是选择投资门户网站。现在不仅培训的项目举步维艰,门户网站项目也是只有投入没有回报。B君选择的项目是经销服装。不要说三年前,就是5年前,经销服装都不是什么黄金项目,也很难有什么黄金机会发展。可是良好的市场意识告诉他,发展服装连锁是一个趋势。当时虽然很多品牌服装都选择了这条路,但是对于运动装、情侣装、婴儿装等连锁并没有人在做。于是他选择了和他人合作,采用了“耐克虚拟经营模式”,发展自我品牌的情侣装,并走连锁加盟之路,结果取得了成功。

或许这里举的例子有些极端,但是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必须要有商业的市场意识,要能快速判断出此时此刻自己做出什么的决策才是最正确的。没有商业意识的朋友们,应该多培养一些这方面的意识,再选择创业,而不要听风就是雨,匆忙创业,最终成为了创业浪潮中的分母。

培养商业意识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首先创业者要熟悉经济政策走向,其次要了解自己所处行业的大势走向,第三要熟知消费者的高层次需求(心理需求)。然后反复锤炼自己才能培养出来良好的商业意识。

希望那些准备创业或刚刚创业的朋友们,在商业意识上多下些工夫,这样才能将自己的事业做大做强。

6.人脉。

创业不是引无源之水,栽无本之木。每一个人的创业,都必然有其凭依的条件,也就是其拥有的资源。一个创业者的素质如何,看一看其建立和拓展资源的能力就可以知晓。

创业者资源,大致可以分为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两种。内部资源主要是指创业者个人的能力,其所占有的生产资料和知识技能,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只不过这种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属于个人罢了。

创业者的家族资源也可以看作创业者内部资源的一部分。拥有一份良好的内部资源,对创业者个人来说无疑是重要的,但因为其中大部分不是通过创业者个人努力获取,而是自然存在的,具有天然属性,我们在此不做重点讨论。

我们希望在此讨论的是创业者外部资源的创立。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人脉资源的创业,即创业者构建其人际网络的能力。一个创业者如果不能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建立起自己最广泛的人际网络,那他的创业一定会非常艰难,即使其初期能够依靠领先的技术或者自身的素质(比如吃苦耐劳或精打细算),获得某种程度上的成功,我们也可以断言他的事业也不会做大做长。

要拥有持久和谐的人脉关系,最重要的是要对他人友善。莫泊桑说过:“不知谦恭和睦的人,不但会遭到物质上的损失,而且还将因此失去一切生活上的情趣。”有一个童话故事很值得我们深思:

有一只流浪狗,无意间闯进一间四壁都镶着玻璃镜的屋子。突然看到很多的狗同时出现,它大吃一惊,这只狗便龇牙咧嘴,发出阵阵低沉的吼声。而镜子里所有的狗看来也都十分生气,每只狗的脸上也出现怒吼的面孔来。这只狗一看,简直吓坏了,不知所措,开始绕着屋子跑起来,一直跑到体力透支,倒地身亡。

其实,这也正是在说明我们的人际关系,要是这只狗肯试着对镜子摇几下尾巴,情形就会完全改观,镜子里的狗儿必然会回报它同样友善的举动。

试着对我们所处的恶劣环境,更积极主动的表达心中的善意,情形必然会有所改善。

创业者的人际资源,从其重要性来看,第一是同学资源。

实际上,同学之间本来就有守望相助的义务,在现今这个时代,带着商业或功利的目的走进学堂,也并没有什么不妥当。同学之间因为接触比较密切,彼此比较了解,同时因为少年人尚不存在利害冲突,成年人则大多数从五湖四海走到一起,彼此也甚少存在利害冲突,所以友谊相对其他时期形成的友谊来说通常都较可靠,纯洁度也更高些。对于创业者来说,是值得珍惜的最重要的外部资源之一。另外,与同学情谊相似的是战友;而可以与同学和战友相提并论的是同乡。共同的人文地理背景,使老乡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第二是职业资源。对创业者来说,效用最明显的首推职业资源。所谓职业资源,即创业者在自行创业之前,为他人工作时所建立的各种资源,主要包括项目资源和人际资源。充分利用职业资源,从职业资源入手创业,符合创业活动不熟不做的教条。尤其是在国内目前还没有像美国或欧洲国家那样,普遍认同和执行“竞业避止”法则的情况下,选择从自己的职业资源入手进行创业,已经成为了许多人创业成功的捷径和法宝。

第三是朋友资源。朋友应该是一个总称。同学是朋友,战友也是朋友。老乡是朋友,同事一样是朋友。一个创业者,三教九流的朋友都要交,谈得来,交得上,就好像十八般兵刃,到时候不定就用上了哪般。朋友犹如资本金,对创业者来说是多多益善。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是至理名言。一个创业者如果不能交朋友,没有几个朋友,肯定只有死路一条。创业专家认为,人际交往能力应列在创业者素质的第一位。

7.谋略。

创业是一个斗体力的活动,更是一个斗心力的活动。创业者的智谋,在很大程度上都决定着其创业的成败。尤其是在目前产品日益同质化,市场有限,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创业者不但要能够守住自己的事业,更要有能力出奇制胜。

说到钻空子,商人的天性就在于找空子、钻空子。有人钻空子不奇怪,如果眼见着空子在那里没有人去钻,那才是奇怪的事情。谈到空手套白狼,又有哪一个白手起家的创业者不需要经过一个空手套白狼的阶段呢?空手而能套到狼,不是智慧又是什么呢!

谋略或者说智慧,时时贯穿于创业者的每一个创业行动中。谋略,说白了就是一种思维的方式,一种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创业者来说,智慧是不分等级的,它没有好坏、高明不高明的区别,只有好用不好用,适用不适用的问题。当年谢圣明带着红桃K一帮人,在农村的猪圈、厕所墙壁上刷广告的时候,遭到了多少人的嘲笑。但是,如今在猪圈上刷广告的谢圣明已经成为了亿万富翁,而当年那些讪笑他的人呢,当年怎样贫穷,如今依然怎样贫穷。我们归结创业者智慧:不拘一格、出奇制胜。作为创业者,你的思维是否至今依然因循守旧?

《福布斯》中国富豪陈金义当年也有过这么一番经历。陈金义在没有发迹前,有机会做一个蜂蜜加工厂。建一个蜂蜜加工厂需要30万元,但当时陈金义手头仅有3万元。他将这3万元存入银行,随后又利用这3万元做抵押,从银行贷出6万元,又用6万元做抵押,贷出12万元,如此一直到贷出办工厂所需的30万元。蜂蜜加工厂办起来后,陈金义的事业也逐渐走上正道。现在这成为民营企业家的“原罪”。有人说他们这是空手套白狼,其实不然,他们最多是利用了银行制度上的缺陷。有能力利用现存制度的缺陷,是一种智慧的表现。市场经济的假设基础,就是人都是自私的,每个人都想将自己的个人利益最大化,而结果是人们在利己的同时达到了利人的目的,个人利益与社会效益都达到最大化。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写过一篇文章《何处寻找大智慧》,对创业者来说,无所谓大智慧小智慧,能把事情做好,能赚到钱就是好智慧。京城白领没有几个没有吃过丽华快餐的,京城的大街小巷,经常能看见漆着丽华快餐标志的自行车送餐队。丽华快餐由一个叫蒋建平的人创立,起家地是江苏常州,开始不过是常州丽华新村里的一个小作坊,在蒋建平的精心打理下,很快发展为常州第一快餐公司。

几年前,当蒋建平决定进军北京时,北京快餐业市场已近饱和。蒋建平剑走偏锋,从承包中科院电子所的食堂做起,做职工餐兼做快餐,这样投入少而见效快;由此推而广之,好像星火燎原,迅速将丽华快餐打入了北京市。假如蒋建平当初进入北京依循常规,租门面招员工拉开架式从头做起,恐怕丽华快餐不会有今天。

谈到商业谋略,梁伯强是最令人敬佩的一个。梁伯强想做指甲钳,在国内却找不到过硬的技术,找来找去,他发现韩国人在这方面行,技术好。可是韩国人一向“抠门”,对自己的技术看得很严。公开向韩国人讨要技术肯定不行,出钱买人家也未必肯卖。为了从韩国人那里偷师学艺,梁伯强想了一个“曲线救国”的办法。第一步,他先想办法成为韩国人的代理商,为其在中国内地批发销售指甲钳。这样既建立了自己的指甲钳销售网络,又取得了韩国人的信任。第二步,在取得韩国人的信任后,梁伯强便开始找借口,说韩国人的货这不行那不行,质量不过关,产品老崩口,天天找韩国人的麻烦,把自高自大的韩国人气得不行。最后为了证明自己的产品质量过关,韩国人竟在一怒之下,将产品生产材料和工艺流程都告诉了他。梁伯强一听大喜过望,立刻自己开打,“非常小器·圣雅伦”于是呼啸出山,一亮相就获得满堂彩。

梁伯强偷艺的故事,不禁让人想起华人第一首富李嘉诚。李嘉诚当年未发迹时,为了获得塑料花的生产工艺,也曾到意大利演了这么一出。看来,财富强人有时在财富智慧上也是惊人的相似。

当韦尔奇和通用的“6个西格玛”席卷中国企业界,中国企业界人人奉韦尔奇为神灵,奉“6个西格玛”为圭臬时,一位创业家说了话。他说:“在我的企业里,在我目前这种状况下,我只需要3个西格玛、4个西格玛就足够用了,如果一定要我在我的企业里推行6个西格玛,那么我的企业必死无疑。”现在,说了这话的企业家做得确实很不错。

因此,谋略在创业者们的创业之路上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

8.胆量。

在阐述胆量这个必备的条件之前,我们先请读者们来看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最适合创业?

问题的答案是:赌徒。

道理很简单,创业本身就是一项冒险活动。赌徒最有胆量,他们敢下注,想赢,却也敢输,所以,他们最适合创业。科学研究发现,赌徒的心理承受能力远远强过普通人,而创业正是最需要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的一项活动。

机会与风险是并存的,只要从事创业活动,就必然会伴有风险的存在。所以,创业者要有敢于为选定的事业冒风险的心理素质,这种素质也就是所谓的敢为。敢为的人对事业总会表现出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他们不断去寻找新的起点并随时准备着付诸于实践。一个创业者只有先具有敢为的这种素质才能更加有信心地去做好以后的事情,当然,这种自信、敢为并不是盲目的,而是建立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的。

创业专家在研究中发现,大凡成功人士往往都具有某种程度的赌性,企业界人士尤然。很多创业者在创业的道路上,都有过惊险一跳的经历。这一跳成功了,便功成名就,白日飞升;要是跳不成,那就只好凤凰涅磐了。

科学家将四只猴子关在一人密闭房间里,每天喂很少食物,让猴子饿得吱吱叫。几天后,实验者在房间上面的小洞放下一串香蕉,一只饿得头昏眼花的大猴子一个箭步冲向前,可是当它还没有拿到香蕉时,就被预设机关所泼出的滚烫热水烫得全是伤,当后面三只猴子依次爬上去拿香蕉时,一样被热水烫伤。于是众猴子只好望“蕉”兴叹。

几天后,实验者换了一只新猴子进入房内,当新猴子肚子饿得也想去吃香蕉时,立刻被其他三只老猴子制止,并告知有危险,千万不可尝试。实验者再换一只猴子进入房间内,当这只猴子想吃香蕉时,有趣的事情发生了,这次不仅剩下的三只猴子制止它,连没被烫过的半新猴子也极力阻止它。

实验继续着,当所有猴子都已换过之后,没有一只猴子曾经被烫过,上头的热水机关也取消了,香蕉唾手可得,却没有一只猴子敢前去享用。

很多时候,禁忌经常故老相传,虽然事过境迁、环境改变,大多数时候,我们也仍然恪守前人的失败经验,平白错失大好机会。

创业需要胆量,需要冒险。冒险精神是创业家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创业毕竟不是赌博。创业家的冒险,迥异于冒进。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人问一个哲学家,什么叫冒险,什么叫冒进?哲学家说,比如有一个山洞,山洞里有一桶金子,你进去把金子拿了出来。假如那山洞是一个狼洞,你这就是冒险;假如那山洞是一个老虎洞,你这就是冒进。这个人表示懂了。哲学家又说,假如那山洞里的只是一捆劈柴,那么,即使那是一个狗洞,你也是冒进。

这个故事的意思是说,冒险是这样一种东西,你经过努力,有可能得到,而且那东西值得你得到。否则,你只是冒进。创业者一定要分清冒险与冒进的关系,要区分清楚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无知。无知的冒进只会使事情变得更糟,你的行为将变得毫无意义,并且惹人耻笑。

9.与他人分享的愿望。

梁山在宋江的治理下,一派兴旺发达。众兄弟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过得好不快活。而宋江治理梁山全靠两个手段,一是建章立制,自宋江而下,众兄弟排排坐,分果果,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二是作为领导人,宋江懂得与兄弟分享。每当“买卖”有所获,宋江总是第一个安排下功劳薄,众兄弟论功行赏,按照各人的贡献,将利润进行公平分配。《水浒传》120回,从来没有一个字讲到宋公明瞒着众人多吃多占,中饱私囊。按理说,宋江貌不惊人,论文不能吟诗作赋,讲武不能上马提刀,却将梁山一干人马治理得服服帖帖,原因很简单:宋江这样的领导人,不会让大家吃亏。按经济学家的说法,就算是有人不服他,出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考虑,让宋江当头儿也是个最优选择。

身为创业者,一定要懂得与他人分享。一个不懂得与他人分享的创业者,不可能将事业做大。

美国的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有个需要层次理论,说人按照层次一共有五种需要,第一是生存需要,第二是安全需要,第三是社交需要,第四是尊重需要,第五是自我实现需要。这五种需要具体到企业环境里,具体到公司员工身上,就是需要老板与员工共同分享。

当老板舍得付出,舍得与员工分享,员工的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就能够从老板这里得到满足。相应的,员工出于感激,同时也因为害怕失去眼前所获得的一切,就会产生自我实现的需要,通过进行自我实现,从而为老板做更多的事,赚更多的钱,做出更大的贡献来回报老板。这样就构成了一个企业的正向循环、良性循环。这是马斯洛理论在企业层面的恰当解释。

很多的创业者,在刚步入商海的时候,经历都十分曲折,在每一个曲折起伏处都伴随着困难和失败,度过或者战胜这些困难和失败,就可以开始迈向成功;否则,创业行为只能鸣金收兵。

这种困难与失败的起因往往是对市场不熟悉、资金缺乏,对相关的知识,如管理、技术等不能有效掌握,更有甚者是源于创业团队的分裂。尽管创业之初大家都有很好的设计、很精密的筹划、很美好的愿望、很宏大的勇气,但是,在这些曲折面前,人们往往容易迷失自我。

正因为如此,使得一些新的经营方式开始脱颖而出,如特许经营、贴牌生产。尤其是特许经营,开始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诞生了一批巨无霸似的企业,如麦当劳、肯德基。特许经营的好处就是,已成熟的、有知名度的企业输出品牌、战略、管理、技术、市场选择方法等,收获的是资金和快速扩张。加盟者输出的是资金和部分利润,得到的是成熟企业的一些基本要素:品牌、管理、技术、稳定的市场,最终实现双赢。

其实,这就是“分享”。“分享”的核心意义就是充分运用彼此的优势,有效规避彼此的缺点,获得市场的生存与发展。

事实上,构成一个企业成功发展的要素很多,其中关键的因素包括资金、战略、管理、技术、市场。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进行正确的战略、财务、管理、技术、市场的规划与实施都是一个巨大难题,因为他们缺乏经历,当然,也缺乏经验和品牌效应,对于一个成熟的企业来说,迅速的扩张无疑面对着资金与人力资源的缺乏,因为资金与优秀的人力资源总是稀缺的。“分享”刚好满足了彼此的需要,解决了彼此的发展难题。

所以,善于“分享”才是获取创业成功的有效方法之一。

做生意的人都会算账,只不过有些人算的是大账,有些人算的是小账。商业法则:算大账的人做大生意;算小账的人永远只能做小生意。

分享不仅仅限于企业或团队内部,对创业者来说,对外部的分享有时候同样重要。分享不是慷慨,对创业者来说,分享是明智。

10.自我反省的能力。

反省其实是一种学习能力。创业既然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创业者就难免在此过程中不断地犯错误。反省,正是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前提。对创业者来说,反省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有没有自我反省的能力,具不具备自我反省的精神,决定了创业者能不能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能不能改正所犯的错误,是否能够不断地学到新东西。

人最不乐意承认的就是自己的过错。1992年9月3日,万通成立一周年纪念日,冯仑将这一天确立为万通“反省日”。

“一直到现在,每年一到公司纪念日,我们都要检讨自己。”

反省其实是一种学习能力。创业既然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创业者就难免在此过程中不断地犯错误。反省,正是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前提。对创业者来说,反省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有没有自我反省的能力、具不具备自我反省的精神,决定了创业者能不能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能不能改正所犯的错误,是否能够不断地学到新东西。

方杰做奥普浴霸,大家觉得那么容易,好像是一蹴而就似的。其实早在澳大利亚留学的时候,方杰就有意识地到澳大利亚最大的灯具公司“LIGHTUP”公司打工。当时他还不懂商业谈判。他知道自己的缺陷,很希望学会谈判的本领。他知道他当时的老板是一个谈判的高手,所以,每当有机会与老板一起进行商业谈判的时候,他总是在口袋里偷偷揣上一个微型录音机。他将老板与对方的谈判内容一句句地录了下来,然后再回家偷偷地听,揣摩、学习,看看老板是怎样分析问题的,对方是怎样提问,老板又是怎样回答的。他就这样学习,几年以后也成为了一个商业谈判的高手。最后老板退休了,把位子让给了他。到了1996年,方杰差不多已经成了澳洲身价第一的职业经理人。但是他不想再当打工仔了,他想自己回国创业,而方杰的奥普浴霸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做成的,方杰并不是一个天生的生意人。

在我们所接触到的创业者中,除有限的几个“新经济”的锋线人物,如上海易趣的邵逸波、深圳网大的黄沁据说是神童外,其他大多也就是如曾国藩所说的“中人之质”而已,并没有哪个成功者在智力上有什么出类拔萃之处,比如智商高到180、200之类的。相反,这些成功者有一个共通之处,那就是都非常善于学习,并且非常勇于进行自我反思,就比如像高德康做波司登一样,他经常“晚上睡不着,想心事。常常半夜里醒过来一身冷汗。”

高德康何许人也?江苏常熟白茆镇山泾村的一个农民。高德康曾经这样描述他的创业经历:

那时候他做裁缝,组织了一个缝纫组,靠给上海一家服装厂加工服装赚钱,每天要从村里往返上海购买原料,递送成品。“从村里到上海南市区的蓬莱公园,有100公里路。我骑自行车每天要跑个来回,骑了几次车就不行了。于是我就挤公共汽车,背着重重的货包挤上去,再挤下来,累得满头大汗。因为我挤车也是在上班时间,车挤得不得了。我背着货包好不容易挤上去,车上的人闻到我一身臭汗,就把我推下来,有一次把我的腰都扭伤了。有时候他们还要骂一句,你这个乡下人,乡巴佬。神气得不得了……可是包重呀,你把我推下来,我怎么办?那个时候我是哭也哭不得,我想那些人一点都不理解我。有时甚至考虑还要不要和上海人做生意?但是不去上海,家里就没有活干,吃不上饭。只能上,乖乖地上。做生意龙门要跳,狗洞要钻,没办法的,只能受点委屈。”

在这种情况下,高德康睡不着觉,后来他的事业做大了,波司登已经成为了中国羽绒服第一品牌,自己也变成了千万、亿万富翁了,却仍然常常睡不着觉。高德康总是在反省自己,为了一些想不明白的问题,他还特意跑到北大、清华上了一年学。

他说:“我总是在听人家讲,听了以后抓住要害,再在实践中去检验,到最后看结果,看到底是不是真的。”高德康只有小学文化,而他现在最大的爱好竟然是看书。“时间再紧张,学习也不能马虎。平时很少有时间去看书,有的时候在飞机上看看。在这种学习时间很少的情况下,每个月一定要集中3天时间。集中3天学了之后,把自己的思路理顺。作为一个领导来说,不一定整天忙得不得了的领导就是好领导,你必须把思路理顺,用一种思维的状态来考虑这个企业的发展。”高德康作为一个山里的农民、上海人嘴巴里的“乡巴佬”,最后却能让上海人抢着购买自己的羽绒服,把上海人的钞票大把大把地揣进自己的兜里,原因何在?就是靠的这种自我反省的精神。

我们来一起看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有一天,一位旅人在荒野里行走,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凄厉的叫声。他回头一看,一头发了疯的大象正朝他冲了过来。他慌忙撒腿就跑,发现前面有一口枯井。井边有一棵高大的树木,下垂的藤条正好垂向井中。他大喜过望,连忙顺着藤蔓向井内溜去。松了一口气后,他仔细地打量四周,发现有一条毒蛇正盘踞在井中,井壁还有三条毒蛇围着他,四条蛇都昂着头,向他吐着信子,好像随时都要向他发起攻击似的。旅人大惊失色,赶紧朝上观看,只见黑白两只老鼠正在啃噬着他所紧摸着的藤条。旅人进退维谷,只好听天由命。这时,突然有一滴甜甜的蜜汁滑入他的嘴中,他用舌头舔了舔,也感到一丝安慰,可是,顷刻间,一群蜜蜂倾巢而出,将他蜇得体无完肤。尽管疼痛难忍,旅人仍然紧紧抓住藤条不放,可是,不知什么时候,一把野火把藤条烧焦了,旅人的性命已经危在旦夕……

这则寓言出自佛教典籍《杂宝藏经》,释尊借这则故事来比喻人的命运。荒野是迷茫的世界,旅人为众生,疯狂的大象象征无常的暴风雨,井中是人世,树代表人的生命,井底的毒蛇象征死亡,四条毒蛇是构成身体的四大要素,黑白两色的老鼠代表夜与昼,蜂蜜是快乐,蜜蜂指的是彻悟,而野火则用来比喻疾病和衰老。

这则故事暗示我们每天都会遭到无常的风雨的侵袭,因迷惘和烦恼而感到痛苦,最后死于疾病和衰老。尽管如此,我们却不可悲哀消极地将人生归咎于命运的安排,而束手无策。人的一生是虚幻的,短暂的,不管如何长久,至多也不过能活到百十来岁;在如此短促渺茫的人生中,愈是刻意追求虚无的东西,愈会过得空虚。

仿佛捞起的沙子,会从指缝中流失,

时间正是这样,不断地流逝。

剩余的日子已不多,我们当善自珍惜。

这是日本诗人高见顺晚年所著的诗集《死亡之渊》中的诗句。的确,我们是在不知不觉中,一步步地接近死亡。在人的一生当中,真正愉快的笑和真正伤心的哭,也只会有几次;既然如此,又何必偏要把有限的生命抛掷在无聊的琐事上呢?

日本诗人柴田翔在《我们的日子》一文中写道:

“抬头仰望天空,朵朵白云轻飘。恍惚之间,一颗闪烁的星星突然消失了,可是,旁边的星星仍然兀自闪耀着夺目的光芒。于是我想,这就是人生吧。好久好久,我都无法摆脱这种伤感,我进而想到,人就像那颗突然消失的流星,生命就在刹那间消失无踪。在即将消失的那一瞬间,一个人到底会想些什么呢?这真是一个十分耐人寻味的问题。”

我们无需像诗人们那般感伤;但是最起码,对自己目前的生活方式要认真反省,对为时不多的将来的日子,更应善加把握,使人生更充实。

作为一个创业者,遭遇挫折、碰上低潮都是常有的事。在这种时候,反省能力和自我反省精神能够很好地帮助你渡过难关。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对创业者来说,问题不是一日三省吾身、四省吾身,而是应该时时刻刻警醒、反省自己,惟有如此,才能时刻保持清醒。我们将自我反省的能力放在最后,并不意味着我们认为它是有关创业者素质的最不重要的一项。相反,我们认为创业者需要的是综合素质,每一项素质都很重要,不可偏废。缺少哪一项素质,将来都必然影响事业的发展。有些素质是天生的,但大多数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改善。如果你能够从现在做起,时时惕厉,培养自己的素质,你的创业成功一定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