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秦渊翻开绵衾,闻到一股袅袅香气在屋内盘旋,虽有冷风从缝隙里钻进来,可这香气像是一种坚固的铠甲,让得脆弱的皮肤生生变成了钢铁打铸一般,分毫不觉寒意。
他当即穿上厚棉衣,冲出房门,见到赵彰的妻子曹氏正端着一只大托盘,向自己跟前徐徐走来。托盘之上,是一块儿野兽的肥肉,被烧得鲜红透骨,红里露着三分白,微微烟气从肥肉上腾上天空。
这肥肉便是昨日秦渊几人猎回来的五头猛虎之肉,被曹氏烹煮过后,分给将士们吃了。不过,秦渊身为大刑王,大齐军的统领,自然要单独留下一头猛虎,供他享用。
将士粮食匮缺,秦渊也是好几日不知肉味,粗茶淡饭,根本不能补充每日训练对身体能量造成的巨大消耗。他的想法是,只要以后能够每五顿饭,将士们能尝到一次牛羊肉,就算不错了,因而当下见到这珍稀而昂贵的虎肉,自然是垂涎三尺,恨不得冲抢而去。然而,考虑到现在自己的身份,秦渊尽量克制住了那种小人物的俗气,保持着一种威严肃穆,徐徐走到曹氏跟前,道:“弟妹,这可是你亲手烹煮的那虎肉?”
曹氏见过礼,就将托盘递了过去,回道:“不错,正是我亲自烹煮,城中的那些厨娘,手艺虽精,却从不曾烹煮过虎肉,我和相公在几年前入深山打猎,他曾经猎杀过一头大虎,后来便是我做成了虎腊肉,所以我现在才敢斗胆亲自掌勺,为刑王烹煮虎肉,请勿见怪!刑王请品尝,若觉得过得去,我还单独为大王留了一头。”
把头往前一探,虎肉的香气沁入肌髓,秦渊顿感酥麻,像喝了迷魂汤,神魂颠倒。他也顾不得那些繁文缛节,当即抓起一只红通通冒着大热气的虎腿,啃了起来。
虎腿遒劲有力,十分健壮,肉多味美,是大虎全身上下,最为美味之处,加之曹氏独门的配料,已然跟虎肉结合在了一处,几乎便成了一种稀世佳肴。秦渊啃了几口,觉得肉味之中,清香连连,同时法诀香味又将虎肉中阳刚的滋补效用尽数逼了出来。
将这虎肉一股脑吞咽下去,体内顿时产生一种热辣滚烫的流体,这流体将血液燃烧到了鼎沸,使他全身力量陡增,怠倦一扫而空。
“好,真是人间美味,此物只应天上有啊!传令下去,犒赏大军,每人两顿虎肉,三碗虎骨汤,把留给我的那头也赏给大军。不过,这吃饱喝足,训练要十倍勤练,让赵彰多加督查!”秦渊令道,旋即将剩下的虎肉都赏给了侍卫,然后骑上汗血马,单独往城东大象道观以北二里外的长亭赴约去了。
甘州城的最东面,也是一片连绵的山区,大山岭起起伏伏,如踊跃的龙脊,而无数小小的山丘,更像是龙背上的一个个凸起的斑点,密密麻麻,不可计数。
这一带山脉,也是分隔甘州城和东面的云岭城的界限,中间只有两条狭窄的山道相通,若要行军打仗,则需要绕开山道,从两侧的蛮荒地带包抄过去,以避免遭遇伏击。只是,那蛮荒地带,人迹罕至,里面藏匿着多少凶险,也未可知。
大象道观就坐落在山区和甘州城之间的官道北面,将要出甘州地界了,这一带居民已经很少,只有两三个散落的村庄,以及一些猎户临时的茅草屋。
由于盛唐时期,中西文化交流已经十分繁盛,诸多的文明沿着那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传入大唐,所以通过多种途径流入大唐的佛教,就日渐兴盛起来。仅仅是几十个年头,大唐国土内,佛堂、寺庙就兴修了几千座,僧侣数量暴增了数以万计。而与此同时,作为更早的一种以无为无欲,修炼丹药,追求长生不死为主要精髓的传统教派,道教,却在逐渐衰落下去。
大象道观,建立在天地灵气最为旺盛的土地上,能迅速集聚精气,是修道者的圣地。然而,那道观却是十分的破败,一个空空落落的大院,几十间尘封的房屋,门柱锈蚀,房门老旧,屋内都只横着一张破木板炕,有的屋顶都已经看得见蓝天了。
秦渊将马拴好,走到了道观门前,见这作为高人楚克阳道长的栖身之所的大象道观竟然是这般的颓败景象,不由得感慨一声。
道观门前是两名道童,秦渊询问那楚道长的下落时,都说刚刚动身前往北面的长亭去了,秦渊当即也纵马赶了过去。
来到这座孤零零矗立在荒地上的长亭之前时,秦渊远远便见到亭下一位身着青墨道袍的道长,正在向前方蜿蜒的山岭眺望。他赶紧过去,见到这道长,正是他前两天在吕义侯府见到的那个楚克阳楚道人。
秦渊即刻从怀里摸出那只锦囊来,递到楚克阳的跟前,不无钦佩地躬身行礼道:“楚道长真是料事如神,堪称神人,十六字真言,字字珠玑,我遵从教诲,特来赴约,拜见楚道长。”
楚克阳道拂一摆,把锦囊接到手里,并不言语,而是指着远方连绵的群山问道:“如今,朝廷政治腐败,残暴黑暗,百姓贱如蝼蚁,群雄并起,四方割据,天下之大,谁能最终坐拥江山?”
“这个……弟子不敢妄言,还请道长指点迷津。”秦渊恭恭敬敬地回道,眼下,他在这神人一般的楚克阳跟前,也只能够这么毕恭毕敬。
然而,这楚道长却是神秘的过了头,也根本不给秦渊什么指点,只是从袖中拿出了三本薄薄的散着清微香气的书卷,递给了他。
接过书一看,秦渊见这三本书的名字分别为《拳义通释》《盘天枪法》《大道真经》。三本书,每本都并不厚重,可是捧在秦渊的手上,却如泰山一般,竟然让他一时间快要喘不过气来了。
他猛地憋了一口气,使劲儿地吐了出来,然后颤抖抖地道:“《大道真经》?这书不是……”
这也无怪秦渊惊骇,因为他之前从吕月墨口中了解到,这《大道真经》乃是遁世高人,楚克阳的师父亲自撰写的道经,可谓价值连城,连吕义侯有生之年,都想借来一观,却没有机会。作为真传弟子的楚克阳,也没有这么大的面子能够借到,现在他怎么会主动的献给自己?秦渊满头雾水。
求收藏和评价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