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知行天下国家地理:全球100文明奇迹
36156000000088

第88章 桑奇大塔——通往天堂的路

途塔,在古印度叫“stupa”,音译为浮屠,意译为方坟、圆冢等。

它是印度佛教中埋葬佛骨和圣徒骨骸的坟冢。

传说佛祖释迦牟尼的弟子从毗舍曾问佛陀怎样才能表示对他的忠心和虔诚。佛陀听罢,将身上披的方袍平铺于地,再将化缘钵倒扣在袍上,然后把锡杖竖立在覆钵上,这便是最早的浮屠的雏形。释迦牟尼圆寂后,弟子阿难等将其尸体火化,焚烧后留下骨子五色珠,“击之不碎,色彩晶莹”,梵语称为“舍利子”,被认为是法力无边的神物。弟子按照佛祖的暗示,建浮屠以藏之。

印度阿育王时代后,佛教徒也开始把营建浮屠作为一项很重要的佛事活动。据记载,阿育王把佛的舍利分为8.4万份,送往世界各地。这样,印度的浮屠便从印度的老家走向各佛教国家。后来佛教高僧、大法师圆寂后,也造塔埋葬灵骨,于是造塔成为一种风气。而佛祖释迦牟尼的舍利子更成为如今佛教徒最神圣的朝拜之物。

桑奇大塔位于印度中央邦首府博帕尔附近,是印度早期佛教塔式建筑的典范之作,始建于公元前3世纪,是印度现存的最大的佛塔。后经多次扩建。它的半球体的直径为32米、高12.8米,立在4.3米高的圆形台基上。台基的直径为36.6米。塔顶有呈正方形的一圈石栏杆,中央有一座3层相轮的塔刹。半球体是用砖砌的,表面贴一层红色沙石。在塔的底部有围栏,围栏四方各有一个塔门陀兰那(即牌坊)。

桑奇大塔在建筑风格上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特点,而且吸收了波斯、大夏、希腊的建筑和雕刻艺术。从佛塔的造型来看,它的构思比较原始,以半球体象征宇宙,但它概括了当时人们可能观察到的天体形象的基本特征:单纯浑朴,完整统一。整个半球体用砖石砌成,具有明显的稳定感和重心感,加上四周又有玲珑纤巧的栏杆和门作衬托,同半球体形成强烈的对比,使浮屠显得更加庄严隆重。

桑奇大塔上的雕刻极为精美,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位于大塔东门北侧立柱和第三道横梁末端交角处的“树神药叉女”,被公认为桑奇乃至整个印度雕刻中最美的女性雕像之一。

古代印度早期王朝的人物雕像中,多半是印度民间信仰的药叉和药叉女,药叉是男性的精灵,药叉女是女性的精灵。他们起源很早,是古代印度人对生殖崇拜的产物,也是大地万物原生力量的化身,作为古印度民间自然的神而受到崇拜。源于人们对生殖的崇拜,药叉女的形象一般都是夸张的女性丰腴人体,并已升华为古代印度女性美的标本。药叉女雕像与古希腊的维纳斯像、中国秦朝兵马俑都堪称文明古国人物雕像的杰作。

“树神药叉女”,沙石,高约1.5米,约成于公元前1世纪。这尊树神药叉女的人体结构做得很出色,符合解剖规律,又突出了女性的丰满部分,尤其腹部雕琢得最好,可惜双乳已被打破。又因年代久远,原来光洁的雕像表面已被腐蚀了许多洞点。但整个胴体的比例与骨骼结构是十分准确的,雕琢技艺也十分精到,显示出艺术家对女性人体解剖的充分理解。这个树神药叉女,双臂攀着芒果树枝,纵身向外倾斜,好似凌空飘荡,活泼可爱。她是芒果树的精灵,生殖力的化身,身体丰满而圆润,女性特征显得过于夸张。与其他的同类雕塑相比,最可贵的是它突破了正面直立的呆板拘谨的造型,头向右侧倾,胸部向左扭转,而臀部又向右突出,全身构成富有韵律感的S形曲线。这种曲线形式后来发展成为塑造印度标准女性人体美的规范,被称为“三屈式”。尽管整个雕塑表面没有摆脱早期佛教美术时期的粗劣,但充分体现了永恒女性的本质和生命的活力,把生殖崇拜和苦行的宗教融为一体,体现了人体美与宗教精神相结合的印度美术的独特面貌。雷奈·格罗塞在其著作《印度的文明》一书中不无赞许的描述她:“两臂攀着树枝,悬身向外,成一无限优美的曲线,好像活的藤,使得她那胸部丰满的‘金球’,她年青躯干上的所有旺盛的肌肉,都像飘荡于空中。”

桑奇大塔显示了佛教艺术深厚的底蕴——对灵境的崇拜和对现实人生的艺术审美,是灵与肉的完美结合。桑奇大塔就是佛境的人间象征,它开启了人们通往天堂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