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的婚恋网站百合网,注册之后你就需要完成一个心理测评来对自己的性格特征进行评定。之后网站会根据你的性格特征在已有的数据库里去找与你性格最匹配的对象。这也都是有理论依据的。
现实中,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努力方向是不再甘做“一块砖”,而是开始琢磨发挥自己最大价值的空间在哪里,以求最高效的“人才”价值实现。以前人们习惯于“低头拉车”,现在则都在“举头抬望眼”期望获得一个“蓦然回首那机会就在灯火阑珊处”的奇迹。
这就是人们乐于测评的底层心态之一:了解自己天命的急躁。怕失去机会,想获得最佳发展匹配,乃至最佳婚姻匹配。
当然,通过正规的测评,上面这个心态所期望的目标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实现的。
比如MBTI(麦尔斯-布里格斯性格类型量表)就指出,有些人是特别喜欢较真儿细节的,那么自然就无法与一个大大咧咧的人为伍。而就职业定位测评而言,有知名的Holland(霍兰德)六边形理论。该理论把人的兴趣分成六种类型,注意,这里指的是稳定的兴趣倾向,而不是爱好。同时所有的职业也可以被归入六种对应的类型,从而“人”与“职”就可以实现有效匹配。
所以,一方面人们有了解的冲动,一方面心理学里早有一些可用方法,终于使得这些方法可以为更多人创造人生价值。
只是这个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看路”,同时越来越少的人具有“拉车”精神。每个人都在寻找捷径,都忙得不可开交,都没有时间沟通交流,守着自己的独门捷径想着垄断与专利,梦想着实践《富爸爸,穷爸爸》所教导的“被动成功”。
这就是测评的第二个底层心态:对别人信任成本增长,只好求诸工具,并努力寻求一种自我认同。
“我是谁”有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相信自己是“谁”。为了认同自己到底是“谁”就需要有一个赖以比较、定位的框架与坐标,而这个框架与坐标就是测评工具可以给予的东西。
以前的人们都没那么忙,大家可以通过与老师的交流、与同学的互动、与朋友的切磋,慢慢对自己有一个了解与定位。这个过程就如同周哈里窗给出的四象限思考: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公众我”、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私密我”、自己不知道别人知道的“盲目我”、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潜在我”。
缺了老师、朋友、同学的坐标,只好寻找工具化坐标了。从此以后,你与朋友互动就不再啰嗦一起经历的小故事,而直接说起“我是考拉型,你呢?”这个世界变得多么简洁明了。当听到朋友也是“考拉型”之后,那种归属、认同感,简直无法形容。世界已经被这些工具划分出了格子,生活从此可以更有节奏和秩序了!
结果呢,许多人对测评上瘾,非要测出一个“好”的结果不可。有时信任感的缺失已经不仅仅是对周围人,更多的时候对自己也失去了信任感。接着,许多市场专家就投用户所好,编出大量的测评工具。但你能相信让你说说早晨起床先叠被子还是先拉开窗帘,然后就可以判断未来适合你发展的空间吗?
测评作为一个严格的心理学概念,背后有非常复杂的逻辑。
一个测评工具的诞生,首先需要有一个理论结构,然后进行量表项目编制,接下来进行三次试测与相应的三次量表工具的项目修订,最后才可以形成一个标准化的、科学的测评工具来,但这样做起来的成本非常高。因此,成熟的“测评狂”首先需要有鉴别力,最节省的鉴别方法就是看工具是否来源于专业机构。
那么,如何正确对待心理测评呢?
首先要理解人的特征是先在的,测评工具只是在已有的大量关于人的特征的数据基础上画出一个坐标出来。
其次,也要知道测评结果的弹性空间。
最后,需要合理理解心理测评的一点是:你可以用性格类型去理解和原谅自己,但不能以它作为你做或不做的借口。不要让性格类型左右你的事业、活动或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