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谱
顾师轼
昔人谓少陵之诗,诗史也。读其诗而天宝以后兴亡治乱之迹具在,其为史之所同者可以相证明焉,其为史之所遗者可以相参考焉,诗之所以贵有为而作也。虽然,少陵之集编体不编年,读其诗而不得其旨,更求其年谱读之,而其诗之与《新》《旧》两书相出入者,乃条分件系,粲然而无所疑,甚矣年谱之有功于诗也!吾乡梅村先生之诗,亦世之所谓诗史也。先生负旷世之才,为风雅总持,其所交游多魁奇俊伟之士,而又当明季百六之运,故其集中之作,类皆感慨时事,悲歌掩抑,铜驼石马、故宫禾黍之痛,往往而在。惟其诗编体而不编年,当时有为之作,读者或恨其不能尽详。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然则非年谱不足以知先生之诗之世,非论先生之诗之世,不足以知先生之诗之果为诗史也。先生之集,有《集览》,有《笺注》,而年谱阙如。同里顾雪堂茂才,劬学好古,笃嗜先生之诗,暇日求里中前辈程迓亭先生所笺编年之本,为《年谱》一书,而又遍考其家牒杂识以附益之,积数年之力,成书如干卷。雪堂以同里后进,为先生编年之谱,其搜采尚易为力,故其书之赡洽,视前人之编杜诗者有加焉。盖其体之详略各有所由来,而要其用心之勤,为功于前人之诗以靳致其知人论世之意,未尝不一致也。书既成,深佩雪堂之笃雅好事,能补前人之所未逮,遂不辞而为之序。道光二十四年,岁次甲辰,同里徐元润书。
诗有年谱,由来尚矣。昔贤谓少陵诗为诗史,宋鲁訔撰注,冠以年谱,今注佚而谱存;绍兴中赵子栎亦著《杜诗年谱》一卷,不逮鲁谱之密。苏长公集多讽切时事,亦诗史也,施元之《苏诗注》,家绵津中丞刊校,复订正王宗稷《东坡年谱》列于前,使人开卷了如。然则年谱与诗,非相为表里欤!娄东吴梅村祭酒诗,风骨遒上,感均顽艳,黎城靳氏《集览》最为详洽,吾乡吴枚葊叟增删之为《笺注》,严少峰太守梓而行之,亦以未见年谱为憾,只录陈、顾两公撰《墓志》《行状》,谓略见一斑。仆屡欲搜辑成编而未之逮。比来司铎太仓,顾君雪堂示所著先生年谱四卷,出入靳、吴两注,兼据迓亭程君编年未刊本,次第纂考,并详纪世系,具见苦心。喜其笃雅好古,能搜采乡先生之往迹,虽为功较易,而用心较勤,其分卷亦较倍,益以见祭酒之为诗史,直可追杜、苏而后先颉颃焉。适严迪甫观察远宦陇西,将邮致其谱,附吴君《笺注》本为合璧。余既乐雪堂乃祭酒之功臣,尤望迪甫为前人克绍箕裘也。书此以报雪堂,并寄观察以代简。道光乙巳夏日,元和宋清寿芥楣识。
【梅村先生世系顾师轼纂顾思义订】
先生姓吴氏,讳伟业,字骏公,晚号梅村。江南太仓州人。
七世祖子才,名无考,河南人。元末避兵,始迁苏州昆山之积善乡。配费氏。
六世祖埕,字公式,以字行。明正统元年赠承德郎,行在刑部云南司主事。配陈氏,封太安人。(考:又字式周。)
五世祖凯,字相虞,号冰蘖,卒祀乡贤祠。配沈氏,继沈氏,再继陈氏。
《苏州府志》:吴凯字相虞。父公式早亡,遗腹生凯,能力学养母。里胥尝召之役,诣县自陈有母不能远离,窃有志于学,县令芮翀异其言,立遣就学。后充贡京师,中顺天乡试。宣德中,授刑部主事,改行在云南司,再改礼部主客司,以母老乞归,遂不复仕。凯精敏有治剧才,平生以礼自律,言行不苟,风仪严峻,人望而畏之。家居四十年,非公事不至公府。叶盛尤重之,尝曰:“乡里作官,前辈当法吴丈,后辈当法孙蕴章。”及卒,乡人私谥贞孝先生。(蕴章名琼)
叶文庄公盛《相虞公墓志铭》:祖才,父式周,母陈氏。公在妊而父亡,既生公,家复被灾。母年尚少,甘贫守约,育而教之。公晚得子而连得三子。卒成化七年七月十四日,寿八十有五。配沈氏,先卒。子三人:长恩,输粟于官,授承事郎;次毚,次愈。女二人,婿顾恂、龚绶。铭曰:孰完五福,惟善日不足;孰永终誉名,不必公与卿。吁嗟乎公,后有考于兹铭。(恂先文康公鼎臣父)
高祖愈,字惟谦,号遁庵。配夏氏。
《苏州府志》:吴愈字惟谦,凯子。成化乙未进士,授南京刑部主事,历员外、郎中。初凯起家刑曹,每为愈言折狱之道,愈在部繙阅旧牍,遂精法律,一时奏谳咸倚以决。出知叙州府。庆符盗劫县治,令捕得二十七人,已诬服,愈疑之,乃诣县辨审,释二十五人。未几果获真盗。土官安鳌以马湖叛,众议用兵,愈策曰:“鳌无远谋,然其甲兵精利,未易敌也。彼中无水,当重围以困之。”议未决,而鳌忽弃城走,众虑其纠诸夷为乱,愈曰:“彼以郡守,将兵接战,胜负未可知;既离巢穴,一穷寇耳,诸夷皆其仇,又何能为?”因遣人袭之,不血刃而获。自是马湖改置流官。后其党复劫府印为乱,愈亲抵其巢谕之,遂献印解散。在叙九年,迁河南参政,致仕归。卒年八十四。
王弇州世贞《吴遁庵赞》:在郡九年,课农桑,兴学校,户口滋殖,风俗醇美,为诸郡最,而业已倦游矣。里居优游自奉养,喜宾客,和谨得后进心。有女三人,归陆伸、文徵明,皆名士,而归王氏者有子同祖,以才入中秘,皆侍公周旋,以是宽乐于其身。赞曰:仕不九卿,曰上大夫;寿不九秩,曰八十余。宅相所贻,兰蕤玉枝;父子耆哲,为乡闾师。
先文康公鼎臣《吴公惟谦墓表》:卒于嘉靖丙戌五月十九日,年八十四。子男四:长东,浦江县县丞;次南,国子生,公仲弟毚无嗣,推以为后;次西,次守中,国子生。孙男:诗、访、许、読。
嗣高祖毚字维明,号静庵。配陈氏。无子,以愈次子南为嗣。
曾祖南字明方,号方塘。赐内阁中书,后官鸿胪寺序班,以使事过家为御史所论,谪江西建昌府幕官。配郑氏,继袁氏。
先生《先伯祖玉田公墓表》:余家世鹿城人,自礼部公以下,大参、鸿胪,三世皆葬于鹿城。公为鸿胪长子,次即赠嘉议大夫少詹事讳议,余祖也;又次则讳诰,伟业四五岁曾及见之,老且贫,衣食于卜肆。余祖尝抱伟业于膝,顾叔祖而叹曰:“尔知我宗之所以衰乎?三世仕宦,廉吏之橐,固足以传子孙,尔伯祖实主其帑,用之为饮食裘马费,产遂中落。余与尔叔祖庶出也,少孤,故皆贫。”余祖亡后,祖母汤孺人每谈及鸿胪公时事,辄言嘉、隆中鹿城倭难,伯祖自以私财募兵千余人,转战湖、泖间,兵败,左右皆没,得一健卒负之免,家遂以破。
祖议,字子礼,号竹台,以先生贵,赠嘉议大夫、詹事府少詹事。幼赘于琅琊王氏,遂居太仓。副室汤氏,封太淑人。
先生《秦母于太夫人七十寿序》:衰门贫约,吾母操作勤苦,以营舅姑滫氵随之养。汤淑人怜其多子,代为鞠育。余自少多病,由衣服饮食,保抱提携,惟祖母之力是赖。忆自早岁通籍,祖母年七十有三,及以南都恩貤封三世,汤淑人期届九秩,笄珈白首,视听不衰,里人至今以为太息。
父琨,字禹玉,又字蕴玉,号约斋,又号约叟。诸生,以经行称乡里,先生贵,封嘉议大夫、詹事府少詹事。国朝举乡饮大宾,卒祀乡贤祠。配陆氏,继朱氏,封淑人。
钮琹《觚賸》:江右李太虚为诸生时,嗜酒落拓,而家甚贫。太仓王岵云司马备兵九江,校士列郡,拔太虚第一,引见之,谓曰:“吾固多子,择师无若子者,顾远在娄东,子能一往乎?”李许诺,次日即遣使送至其家。时王氏二长子已受业同里吴蕴玉先生。蕴玉者,梅村先生父也。而太虚教其第四、五诸郎,两人共晨夕甚欢。梅村甫龆龄,亦随课王氏塾中,李奇其文,卜为异日伟器。岁将阑,主家设具宴两师,出所藏玉卮侑酒,李醉,挥而碎之,王氏子面加谯让,李亦盛气不相下。席罢后,谓吴曰:“我安可复留此?”遂拂衣去。吴知其不能行也,翌日早起,追于城絺,出馆俸十金为赠,乃附贾舶归。然所赠资大半耗于酒。及抵家,垂橐萧然,亟呼妇治具,妇曰:“吾绝粮已久,安所得粟?忆君去后,犹存故人酒一罂,请佐君软饱可乎!”妇往邻家觅薪,李即发罂,罂内产一芝如盘,紫光煜煜,喜且愕曰:“此瑞征也,顾酒败不可饮,奈何?”挹之则清冽异常,乃浮白独斟,妇负薪归,则罂已罄矣。是秋登乡荐,明年成进士,入词馆。数载后,以典试复命过吴门,王氏子谒于舟次,李急询吴先生近状。是时梅村亦登贤书,因购吴行卷,携以北上,为延誉京师。辛未,梅村遂为太虚所荐,登南宫第一,及第第二人,年仅弱冠。蕴玉先生享荣养者三十年,可为疏财敦友之报。而岵云诸子自司马没后,家渐替矣。
先生《于太夫人寿序》:吾母朱淑人精心事佛,尝于邓尉山中创构杰阁,虔奉一大藏教。
嗣祖谏,字子猷,号玉田,官福安县县丞,葬梅湾。配某氏,继查氏,再继陆氏。子一,查氏出,夭。(本宛平王敬哉崇简《青箱堂集·吴母张太孺人墓志铭》,详后顺治丙申年。)
先生《玉田公墓表》:于吴门遇三山郑君,曰余姻也。询之,则三山之兄曰某者,为伯祖婿,余姑尚在也。伟业乃具礼币拜见,则年已七十三,泫然泣曰:“犹忆会鸿胪公葬时,曾到鹿城见二叔,今已六十年,不通家问。”二叔谓吾祖也。归而告我祖母汤孺人,孺人泣,吾世父与吾父知之亦泣,泣年六十始知有伯姊也。相率至梅湾墓下再拜哭,且加封树焉。吾姑后三年以卒,有二子,以其一从吴姓,主梅湾之祭。
嗣父瑗字文玉,号蘧庵,礼部冠带儒士。配王氏,继张氏。(本《青箱堂集》,详后顺治丙申年。)
【梅村先生年谱卷一】
故明万历三十七年己酉五月二十日,先生生。
母朱太淑人,妊先生时,梦朱衣人送邓以赞会元坊至,遂生先生。
三十八年庚戌,二岁。
三十九年辛亥,三岁。
四十年壬子,四岁。
熊学院科试,先生尊人约斋公补博士弟子员。
四十一年癸丑,五岁。
仲弟伟节生。
四十二年甲寅,六岁。
四十三年乙卯,七岁。
读书江公用世家塾。先生《按察司使江公墓志铭》:始余年七岁,读书公家塾识公,公即是年领乡荐。后三十年,家居,公折辈行与余及鲁冈游。
八月,祖竹台公卒。
四十四年丙辰,八岁。
四十五年丁巳,九岁。
四十六年戊午,十岁。
四十七年己未,十一岁。
就穆苑先云桂家中读书。先生《穆苑先墓志铭》:自余生十一始识君,居同巷,学同师,出必偕,宴必共,如是者五十年。君为先大夫执经弟子,余兄弟三人,君所以为之者无有不尽。余虽交满天下,其相知莫如君。余之初就君斋读书也,有同时游处者四人:志衍、纯祐为兄弟,鲁冈与之共事,其辈行差少,皆吴氏,余宗也;邻舍生孙令修亦与焉。
季弟伟光生。
四十八年庚申(是年八月后改元泰昌),十二岁。
天启元年辛酉,十三岁。
二年壬戌,十四岁。
随父约斋公读书志衍继善家之五桂楼。先生《志衍传》:余年十四识志衍,长于余三岁,两人深相得。《哭志衍》诗:余始年十四,与君早同学。《早起》诗:惜爽憩南楼。《送志衍入蜀》诗:我昔读书君南楼。程穆衡笺:先生幼随父约斋公读书志衍家之五桂楼,诗中所咏南楼是也。
能属文,西铭张公溥见而叹曰:“文章正印,在此子矣!”因留受业于门,相率为通今博古之学。程穆衡《娄东耆旧传》:江右李太虚明睿,落魄客授州王大司马所,与公父善,见公于髫鬱,奇之。一日饮于王氏。太虚被酒碎其玉卮,主有诟言,愤怒去。约叟追而赆之,太虚曰:“君子奇才也,天如将以古学兴东南,盍令从游乎!”约叟如其言。
三年癸亥,十五岁。
四年甲子,十六岁。
西铭肇举复社,先生为入室弟子。杨彝《复社事实》:文社始于天启甲子,合吴郡、金沙、垞李仅十有一人。张溥天如、张采来章、杨廷枢维斗、杨彝子常、顾梦麟麟士、朱隗云子、王启荣惠常、周铨简臣、周钟介生、吴昌时来之、钱旃彦林分主五经文字之选,而效奔走以襄厥事者,嘉兴府学生孙淳孟朴也。是曰应社。当其始取友尚隘,来之、彦林谋推大之讫于四海,于是有广应社。贵池刘城伯宗、吴应箕次尾,泾县万应隆道吉,芜湖沈士柱昆铜,宣城沈寿民眉生咸来会。声气之孚,先自应社始也。
五年乙丑,十七岁。
六年丙寅,十八岁。
七年丁卯,十九岁。
崇祯元年戊辰,二十岁。
陈学院岁试,入州庠。
二年己巳,二十一岁。
西铭与同里张南郭采举复社成,先生名重复社。《复社事实》:崇祯之初,嘉鱼熊开元宰吴江,进诸生而讲艺。于时孙淳孟朴结吴皦扶九、吴允夏去盈、沈应瑞圣符等肇举复社。于时云间有几社、浙西有闻社、江北有南社、江西有则社,又有历亭席社、昆山云簪社,而吴门别有羽朋社、匡社,武陵有读书社,山左有大社,佥会于吴,统合于复社。复社始于戊辰,成于己巳。其盟书曰:学不殖将落,毋蹈匪彝,毋读匪圣书,毋违老成人,毋矜己长,毋形彼短,毋以辨言乱政,毋干进丧乃身。嗣今以往,犯者小用谏,大者摈。佥曰:诺。是役也,孟朴渡淮、泗,历齐、鲁以达于京师,贤士大夫必审择而定衿契,然后进之于社。故天如之言曰:“忘其身,惟取友是急;义不辞难,而千里必应。三年之间,若无孟朴,则其道几废。”盖先后大会者三,复社之名动朝野,孟朴劳居多,然而敛怨深矣。(先生有《致云间同社诸子书》《致孚社诸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