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一艘叫雅西欧的客轮,满载着充满希望和梦幻的乘客,从上海吴淞口缓缓驶入东海。
客轮出海之后,乘客们或是玩牌,或是说笑,或是凭舷远眺,或是静静地思索。其中,有一位身穿西装,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的年轻人,此刻正站在船头的甲板上,时而看着船头激起的浪花,时而远眺大海的奇观异景,时而俯首沉思。他是谁?他去哪里?干什么去?
他就是我国近代地质学的奠基人和创始人之一——翁文灏先生,他这次涉洋越海是到欧洲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东边的小城鲁汶(Louvain)大学学习。这所大学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是一所名牌大学。此次与翁文灏同行的还有李芸孙、孙文耀、胡文耀、徐新卞、钱宝琼等人。
出国前,“到欧洲去学什么?”一直是他思考的重大问题。当时,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土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掠夺,因而社会生产力十分落后,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尤其是民族工业由于受到列强的商品倾销,资本输出等殖民政策的压制,发展受到了极大影响。偌大的中国因缺乏铁矿石而不能发展钢铁工业;因缺乏石油,本来就很少的轮船、汽车等交通工具竟不能很好地使用……中国成了洋油、洋火、洋轮、羊炮的“洋货”国家。
难道中国真的没有石油和铁矿石吗?中国真的就是地大而物不博吗?这一系列问题一直在翁文灏的脑海中萦绕。“不,我不相信这是事实,我要改变这种局面。”改变这种局面需要大批的地质人才。由于当时的中国几乎没有地质人才,翁文灏于是下定了决心学地质,然后再回国培养地质人才。沿途景色他无心观赏,他正在思考着下一步打算,那就是如何在鲁汶大学学好地质学,实现救国救民的远大抱负。
经过一个多月的航行,轮船最终到达了目的地——比利时。翁文灏下了船,来到了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他走在通往鲁汶大学的布鲁塞尔街道上,看着这一派繁华景象,街上商品琳琅满目、车水马龙……想着祖国的贫穷落后,心中一股无限惆怅的思绪油然而生。因为他想到中国的历史,当年盛唐时期的中国、元世祖时的中国,祖国是何等强大,而今却极贫、极弱,任人欺凌……
鲁汶大学位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以东25千米的鲁汶城,是欧洲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著名大学。鲁汶(Louvain曾译为罗文、鲁文、鲁凡、勒芬、卢万等)属于布拉班特省,15世纪是欧洲最大的城市之一。经教皇马丁五世批准,1426年布拉班特公爵吉恩四世仿效巴黎大学的模式,建立了比利时第一所大学。建立之初,鲁汶大学就以天主教研究中心而享有盛名。16世纪,它是反对宗教改革的主要中心。法国大革命,使该校于1791年关闭,1834年比利时天主教重建该校,使之成为一所用法语授课的天主教大学。鲁汶城也因大学的存在,而成为欧洲著名大学城和文化中心。
据说,1425年教皇马丁五世批准成立这所大学,有关方面最初考虑把校址定在布鲁塞尔。但布鲁塞尔城当局坚决拒绝,理由很奇怪,今天看来很荒唐,怕因此玷污布鲁塞尔妇女的贞洁。
鲁汶城却将位于市中心的最重要贸易场所——“布楼”让给学校,这个颇有远见的行动使鲁汶受益匪浅。到20世纪初的时候,鲁汶大学的各类学校、研究所遍布大街小巷,与城市浑然一体,俨然一座名副其实的大学城。
鲁汶还是一座有名的啤酒城,书和啤酒是这座城市的象征。今天,我们可以在学校总部(布楼)的广场上看到,有一座左手拿着打开的书,右手握着啤酒杯,高举过头顶的学生塑像,他就是这座城市的象征。
翁文灏在鲁汶大学学习时的地质教师主要有教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的地质系主任多尔罗托(Dorlodot);教结晶学、矿物学和岩石学的盖生(Kaisin)教授,也是他的博士论文指导教师;以及教生物学和植物学的副教授沙莱(Salie);教矿床学的副教授岛洛(Taurean)等。
鲁汶大学是一所具有500多年历史的著名大学,学校自建校以来培养出许多世界知名的科学家。置身于这种环境,翁文灏有着一种“学不好对不起祖国”的信念。从入学起,他很快就适应了新环境,并即刻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去。上课时,他认真听老师讲课,做好课堂笔记,并不时向老师询问疑难问题;课外,他把空余时间全部花在图书馆里,如饥似渴地阅读最新书刊,并做好读书笔记。
在学校,他每天睡得很晚,孜孜不倦地在灯下攻读,以致他所在的寝室差不多每晚都是全校最后一个关灯的。每逢节假日,大多数同学都外出逛公园,而他很少去公园,即使偶尔进去,身边总少不了一叠报纸杂志,或是一本厚厚的书。在林荫下,在溪流旁,人们总能发现他在提笔写着什么。当时有位教授曾称赞说:
“翁文灏是鲁汶大学学习最用功的学生,将来一定大有出息。”
他的一首七律诗,充分反映了在此期间读书和生活的情趣。他攻读地质学时,刻苦认真,取得很大收获。诗曰:
半世纪前忆旧游,勤求地学从前修。
图书设馆收藏富,宝镜偏光辨析优。
物美珊瑚兼蚌壳,矿藏铜铁又琅球。
认清山海升沉史,知识渊博处上游。
由于他孜孜不倦地学习,又去野外实践,所以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理论又与实践相结合,在学校每次的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当时在鲁汶大学还有两个中国学生孙文耀和胡文耀,也都成绩优秀,在学校被誉为“三文”)。
在鲁汶大学经过一年多的基础课学习,翁文灏对法语已经掌握得熟练自如,用法语与人交流已没有障碍了。第三个暑假,他开始出野外考察,为写毕业论文搜集资料。一个多月来,他一直在比利时的勒辛地区仔细考察,最终在勒辛地区寒武系地层中发现了一个玢岩体。
寒武系地层是一个距今有6亿年历史的古老地层,而玢岩是后来侵入到该地层中的岩体。这个岩体的侵入说明该区曾发生过岩浆作用。
这个玢岩体是翁文灏发现的,他决心要研究这个尚无人知的问题。他不辞劳苦地奔波于勒辛地区,跑遍了该地区的每一个山冈和沟壑。为了仔细观察一个地质现象,他经常趴在地上仔细看;为了看清每一组节理和岩石,他不得不在陡峭的崖壁上爬来爬去,爬上爬下。一个月来,他的辛苦得到了应有的回报,他搞清了玢岩体的分布及与围岩的关系,并获得了回校作进一步研究的几大箱岩矿标本。返校后,他首先将所有的标本在放大镜下进行肉眼鉴定,从中再挑出典型的标本作进一步鉴定。其次把这些典型标本进行切片,再经过砂轮打薄和研磨,磨成比纸还要薄的岩石薄片,最后把这些岩石薄片用树胶粘在玻璃片上,放到显微镜下进行观察、鉴定、分类和研究。在显微镜下,他对斜长石和石英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类和鉴定,并首次在石英中发现了包裹体。包裹体中液体动荡不定,气体冉冉向上。他的导师盖生(Kaisin)认为:这项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填补了在石英矿物中没有发现包裹体的空白。这项发现同时也为他获得博士学位奠定了基础。
经过自身的艰苦努力和导师盖生教授的精心指导,翁文灏完成了博士论文——《勒辛地区含石英玢岩研究》(La porphyrile quartzifere de Lessines)。全文用法文写成,共28页,附显微照片图版3张。这是中国地质学者发表的第一篇博士论文,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在翁文灏进行博士论文答辩时,答辩委员会的专家们一致认为:翁文灏的研究论文不仅材料丰富、立论清晰,还为当时比利时地质科学填补了一项空白,具有首创意义。该论文最终以“最优等”通过。因此,翁文灏也被破格直接授予博士学位。
翁文灏于1913年(23岁)正式获得比利时鲁汶大学博士学位。这使他成为中国首位地质学博士。此事国内外有关报刊作了报道,在国外产生了较大影响。比利时一家报纸说:“最好的成绩,被一个矮小的黄种人夺去了。”从此我国结束了没有地质学博士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