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帝王在登上权力宝座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江山社稷,总会采取或软或硬的手段。如刘邦、朱元璋、雍正等,对有功之臣只要是不愿驯服者,均痛下杀手,不留后患。
慈禧登上权力宝座之后,是如何巩固自己的地位,又是如何对待她的功臣的呢?
胜保,字克斋,苏完瓜尔佳氏,满洲镶白旗人,道光举人。考授顺天府教授,后迁为赞善,升任侍讲,擢为祭酒,又升光禄寺卿、内阁学士。在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时,胜保曾率清军与两支起义军作战,招抚过太平天国淮北团练头目苗沛霖和捻军首领李昭寿,又招抚义军首领宋景诗,立下了战功。
在1861年的“辛酉政变”中,胜保是支持慈禧的大功臣之一。他在咸丰皇帝去世的时候,担任统兵大帅,掌握军队大权,由于与肃顺等辅政八大臣不和,被肃顺等饰令不许赴热河叩谒梓宫。当奕与慈禧达成联合协议之后,又与胜保取得联系,得到了胜保支持政变的肯定答复。
当慈禧与慈安、幼小的同治帝从热河返回北京,行至密云时,胜保就发来奏折,恳请“皇太后亲理大政并简近支亲王辅政”。慈禧本来担心肃顺等人发动袭击,现在有了胜保的这封奏折,也就如同吃了一颗定心丸。
政变成功以后,慈禧太后对他委以重任,可以说这时候胜保红极一时,成为慈禧所倚重的满洲大臣。然而,就在慈禧任命胜保主持山东、安徽的“剿捻”军务、前线战事吃紧的关键时刻,慈禧却于同治元年十一月传旨将其革职,次年七月赐令自尽。
其实,慈禧太后杀他是有原因的。
同治元年六月,胜保以钦差大臣身份督办陕西军务,镇压回民起义。不久由他招抚的太平天国降将苗沛霖及宋景诗等复叛,于是一些朝廷官员先后参劾胜保的诸多不法行为,有骄纵贪淫、冒领军饷、收受贿赂、拥兵纵寇、欺罔贻误等。
慈禧闻奏后,命钦差大臣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等查实具奏。僧格林沁等经过认真核查,认为参奏属实。慈禧震怒,颁布上谕揭露胜保的各种罪状,并传旨将胜保革职拿问,交刑部问罪。
同治二年,慈禧又命奕等会同刑部审理胜保案。胜保除了承认携带姬妾随营之外,其余一概不承认,同时反控参劾他的大臣是蓄意诬陷于他。此时慈禧已查明胜保罪状,不再容他反咬一口,遂发布上谕治他的罪状。
在上谕中,慈禧称胜保利用苗宋二人来挟制朝廷,这在封建社会是杀头之罪。慈禧之所以给他安上这一罪名,一是因为胜保持功自纵,而且不肯认罪,反而控告其他大臣;二是胜保拥兵自重,这是慈禧无论如何都不能容忍的。
因为对权力看得极重的慈禧是不能容许大臣有不臣之心的,慈禧为了消除这个后患,当然要非杀胜保不可了。
“点破潜规则”
在功绩面前沾沾自喜,难以把持自己,这是人类天生的弱点,也是招致灾祸的常见原因。因此,低调处世,才能减少别人打击你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