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移向了那架特殊的黑色前掠翼机型。
“哈哈哈哈!”
立刻爆发出一片爆笑声。
“我说,老严,你也太开玩笑了吧!”
“就是就是,就算替你徒弟解围,也别拿这个当借口啊,你是不是老糊涂了。”
“快笑死我了,要是真是你徒弟设计的,也差不多可以出师了,老严,你没发烧吧,我说各位,是不是......哎,哎,你们这什么表情啊,难道不好笑吗?”
跟着笑出声的却没几个,过大半的人却是一脸的古怪。
“你们,你们怎么了?!”
发出笑声的人发觉有几分不对劲,不少专家好像并不觉得老严说的话好笑,反而若有所思的模样。
“老严说的是真的。”
终于有一个人吭声了。
“什么?!”
“怎么可能?你也傻了吗?”
“这小伙子可是正牌的飞行员,不是泡研究所的专业设计师。”
发笑的人却是瞪大了眼睛,一脸的不相信。
“是真的!我做证,你们几个在的单位不涉及飞机设计相关的专业,当然不知道这事儿在301所、601所、608所和611所等跟飞机设计、雷达研究和电传控制系统等研究所都知道,而且很多单位都有这个图纸呢,设计者就是严教授的徒弟,这得天独厚的条件,全中国也就这独一号。”
“我也作证,这‘妖孽’的设计者就是林上尉,呵呵,大家不仅都知道,而且还戏称这架飞机的图纸为开源设计图呢,当初我也参与了,原来以为是练手之作,后来发现,好多研究所和专家都参与进来了,我也没藏私,大伙儿最终把这图纸给完成了,堪称一次国内技术合作的盛会,只要有足够的设备和相关技术,想实现,并不难。”
这个“不难”,却需要海量的资金和能力合作的技术支持,有些甚至是国际上都无法实现的太空合金材料,即使是美国,恐怕也不一定能够实现,即使实现了,也找不到合格的飞机员能够驾驭这样的超级利器。
也许这架“妖孽”只是寄托了许多飞机设计专家的梦想,也仅仅是梦想。
毕竟包含了大量创新和技术想像的这份图纸实在是太珍贵了,当然也有人不甘心只是存在于纸面上的梦想,有制造其中一部分部件做为实验取数据使用,也有为了技术积累,制造简化版的样机进行测试。
那些之前带着质疑的人都已经傻眼了,本以为是开玩笑,居然还是真的。
这么多老的和年轻的专家们一致作证,这不可能集体作伪证,科学是最容不得虚假的东西,
“不跟他们扯了,马上要飞第二架了,小林,你先去吧!”严教授是严防死守的替林默挡架,给这些老家伙们看一眼自己的宝贝徒弟,已经足够了。
今天这风头出的,严教授感觉自己都轻了三斤,走路都飘飘然轻快了不少。
林默看到负责歼-20“威龙”小组的机械师正一路小跑过来,朝着他招招手,“还有十分钟,先准备一下。”
“好的。”林默点点头,对那些国内飞行设计界的老前辈们敬了个军礼道:“过会儿就要开始了,我先去了!”
“注意安全!”
“看你的了,小伙子。”
那些专家们也不再缠着林默,而是收起玩笑,开始等着下一场好戏上演。
空重17吨的歼-20“威龙”甚至还比歼-14“鹰隼”还轻上一些,从外观上看,两款飞机看上去比较相似,都是采用鸭翼、单座、双引擎、全动双垂尾。
不过最大的外观区别是进气道,歼-14采用机腹下的菱形进气道设计,而歼-20和美国第五代战斗机F-35一样采用DSI进气道,不过区别是歼-20采用的是可调DSI进气道,在进气道侧面安装可调档板,自动根据速度改变进气量。
而本次试验的机型,几乎都清一色使用了专门适用于双发式战斗机的WS-15X矢量推进引擎。
此外歼-20几乎全身布满相控阵天线(主翼、尾翼、机头及机身多侧),具备全息感知能力,拥有出色的自主格斗能力。
从细节反应出歼-20对气动力布局的设计达到了极致,是一款偏向于气动力优势的空优重机型。
可以说从歼-10开始,中国就已经追赶上了美国和俄罗斯的战斗机水平,而歼-14和歼20基本上与美俄的第四代和第五代机保持性能一致,甚至还占有局部优势。
唯一的缺陷可能在于发动机,这是历来的短板,良品率很低,一直困扰着国内的航空工业生产厂家,这一点连林默都深有体会,往往订制一个成品,会报废数十个工件,直接导致成本高得吓人。
歼-20的驾驶舱操作控制更加精简,两块拼接的触摸主屏幕实现按键,并采用光传操作系统,以光纤代替电线线路,不仅强度更牢,不易受干扰,而且小巧节省空间和重量。
林默的正版“妖孽”图纸上正是采用了光传操作系统,可以承载更大量的数据。
而且未来的可扩充性能可以得到极大提升,这也是林默对现有技术无法一次性完成图纸的妥协方式,毕竟这只是一个梦想机型。
透过黄金镀膜座舱盖,林默看到地面的一切迅速缩小,因为采用一样的发动机,升空能力歼-20和歼-14,基本上区别不大,但主翼面积还要大上6.76平方米,在巡航音速和最大音速都相对提升9%-13%。
气动力布局影响对于机体性能的巨大,这也是林默拜在611所原设计专家严国强教授门下,努力学习气动力设计的理由所在。
而美国F-22及F-35战斗机则是侧重于发动机动力,以强劲的动力弥补气动力设计不足的缺陷,相比起气动力布局研究,中国在此方面更胜一筹,通过气动力设计来弥补发动机的短板。
中美两国就像是华山剑派,气宗的发动机为主,剑宗的气动力为主,想要内外兼修,还得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歼-20的操作和歼10已经是完全两样,跨了两代的巨大差异,让林默感觉到,这是一款速度机型,而且对武器的依赖性更大。
歼-20将采用闪电SD-10D主被动双模式制导中距空空导弹和型霹雳10近距空空格斗导弹等武器,航炮方面只有两门30毫米内置式航炮。
从气动力布局上基本可以看出,擅长于超视距远程导弹攻击,一击必杀,一沾即走。
也同样继承了歼-10的高速瞬转角速度,放宽了静稳定度,同时林默在做了几个经典机动后,发觉歼-20的舒适度更加优于歼-14,采用的驾驶舱抗负荷能力设计也更上一个层次。
科技进步,哪怕是每一厘,每一分都意味着一次革命,第五代机对第四代机的跨越,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我们开始做超机动,先挨个测试各种动作。”林默与地面不断通话,开始尝试飞出各种姿态。
眼镜蛇机动!
赫布斯特登壁机动!
猫鼬机动!
胡佛摇摆!
最初的几个基本动作让林默迅速确认了机体性能,依靠模拟器上的经验,毫无阻碍的与歼-20完成了最初的磨合,极为顺畅地飞出几个大角度脱离的机动。
“做的很好!漂亮!加油!继续!”地面工作人员发来鼓励的声音。
歼-20在天空中针对假想敌做出一连串连续攻击技,迎得了地面一片鼓掌声。
在天空中,林默简直成了机动杂货铺子,各种烂熟于胸的机斗术展示出来,看得地面人员两眼直发光,如同看到一个绝世美女一般,双手的高倍双筒望远镜快把自己顶成熊猫眼。
实验机试飞快成了一次飞行表演赛,专家们围拢在一起,评头论足着分析歼-20的表演,当然,飞行员更是让他们满意极了,甚至无需多交待,就能自发性做出更能考验机体性能和设计的机动动作。
简直是完美合作,顺畅无比。
不少专家都开始琢磨着,回头是不是跟严教授一样,找个优秀的飞行员徒弟。
甚至陈海青也沾了林默的光,被几个专家盯上,是否愿意跟着他们接受知识传承,以后做个优秀的飞机开发者。
“我觉得这架飞机更适合做导弹格斗!”地面通信器喇叭里传出林默的声音,对于更擅长于用航炮解决战斗的他来说,歼-20的体积似乎太大了一些,如果近距离航炮格斗,会更容易中弹,毕竟翼面积是摆在那里的。
“再来几个机动!”
“猛一点的,让我们看看歼-20的极限在哪里!”
几个专家开始起哄,窜搓着林默多做几个极限机动,想要得到歼-20的实际极限数据,有好几次,林默的操作都突破了原有的理论阀值。
PS:求月票,求打赏,求自动订阅,喜欢看的朋友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