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工业
35657600000002

第2章 中国古代工业(2)

商代陶器同前代的陶器相比,最大的变化是带彩陶器的消失和刻纹陶器的出现。这主要是与当时需求量大,产量提高,从而形成规模生产有关。商代的陶器多是原始灰色,但与前代相比,制作技术明显地进步了。代表商代制陶水平的是原始瓷器,它的烧制温度今天考证要达到1200℃,质地坚硬,在表面覆盖着一层釉,高温之后形成玻璃质,能够防止水、空气侵蚀。这种原始瓷器是中国瓷器的起源,我们称之为原始青瓷或原始瓷器。它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陶瓷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开辟了瓷器发展的新系统。

商代陶器中最富创造性的应属白陶,又叫刻纹白陶。除商代外,尚未发现其他朝代有这种陶器。白陶最初发现于河南安阳殷墟,它同原始瓷器一样,以专门的瓷土高温烧成,颜色纯白,陶质坚硬,在器物表现上刻有各种花纹,有点像青铜器,但造型秀雅,色泽皎洁,达到了当时制陶的最高水平,白陶是商代制陶工业的伟大创举,出土不多,完整的尤其少,由此也可推测,白陶在商代时即属珍贵物。事实上,它不仅是我国陶瓷史上的光辉杰作,也是世界文化史上少有的工艺美术品。

在商代后期还出现了许多随葬用的陶器明器,也叫冥器,多属仿制实用器物,花纹粗糙,有的只是象征性器物,反映了大规模的带有商品性的生产。

周代陶器业继承了商代的技术并有了自己的特点,数量、种类都有所超越,釉色丰富,有姜黄、绿色、灰青色。不同于商代陶器颜色单一。但总的说来,精品不多。在周代宗庙遗址中,发现了我国最早使用的瓦,在西周中期,家室宫庙的屋顶已全部铺瓦,有板瓦、筒瓦之分,并且有了瓦当,即筒瓦之头,呈半圆形,这即是制陶业,也是建筑技术的发展。

3.玉器制作

玉器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品。从新石器时代直到今天,玉器的雕琢工艺延续了几千年。商代的玉器之多也是前所未有的,许多商代墓葬都有大量玉器出土。从墓葬中玉器的多少,大致可以看出墓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如1970年河南安阳小屯村发掘的商代一个叫妇好的人的墓,出土玉器七百五十五件,数量多,形制精,玉料好,足以说明他的王室崇贵地位。商代的玉料有白、青、绿、墨等品种,按用途分玉器有礼器,如璧、圭、璜等;象征性的生产工具或兵器,如玉矛、玉戈、玉匕首等,主要为玩器,并不实用;还有就是实用的装饰品和祭品,如头饰,手镯等。商代最有名的一件玉器当属一只玉凤鸟,凤鸟是商代崇拜的鸟。这件玉器长16.5厘米,形制精美,光亮润泽,由此可见商代玉器制作的发展水平。西周的玉器工业也较发达,主要是因为奴隶主贵族不仅在举行各种盛典或祭祀时,需要各种名目和规格不同的玉制礼器、祭器,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用玉作为显示自己身份的装饰物。一些贵族身上常佩戴各种玉器,构成组玉。如在体侧佩戴的半环形的玉器称为璜,体前佩戴的环形带缺口的玉器称为,分类很多。除实物出土外,在古籍文献中也常见玉的描述,在《诗经》中就有不少歌颂美玉的诗篇,如称赞一个人的品格高尚,就说“其人如玉”,在今天我们也常用玉来形容事物,如说一个人洁身自好,就说他“守身如玉”。寄托了人们对玉的美好遐想。在周代不少男女把玉作为定情的信物,如《诗经》里写“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意即姑娘给小伙子一个香甜的木瓜作礼物,小伙子回报一块玉佩。玉器的制作需精心打磨,因此现代有句成语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说明了玉器以专门的技术来打磨的制作过程。现在这句成语已引申为拿别人长处弥补自己缺点的意思了。

4纺织工业

商代的纺织业是从农业生产中作为副业发展起来的,但已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在商代已有丝绸绫绢等织物,但那也只有统治者才穿得起,为贵族专用,劳动人民只能穿麻布衣服。到了西周,纺织工业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不少遗址出土了陶纺轮、纺砖、骨针等物。可以作为纺织业发展的见证。在陕西宝鸡茹家庄西周时墓地还出了不少玉蚕,大小从四厘米到一厘米不等,形态逼真,说明人们已对蚕有了一定的认识。

在商代除上述工业外,还有骨角器制作,玉器工业和木制品工业,车舟制作工业等,而且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并有遗物流传下来,也对后代产生了很大影响。

商周工业达到了中国奴隶社会工业发展的顶峰。这主要是广大奴隶的辛苦劳作而铸就这样的辉煌成就。但处在奴隶主贵族专政的时代,广大奴隶和平民却享受不到自己创造的成果,许多人反而为此献出生命。在一些青铜器和陶器作坊遗址中,常能看到一些人的遗骸,他们手脚被捆着,有的甚至身首异处,显然是非正常死亡,他们是被用来开始制器时作为人牲祭祀上天的。在许多大奴隶主的墓葬中,那些奴隶们连同他们制的精美器物被奴隶主作为殉葬品活埋入墓中。在那时,奴隶们没有生命权、财产所有权和人身自由,后人不知他们的姓名,但他们却为人类留下难以计数的精美遗产,丰富了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化的宝库,这些功绩是永远抹煞不掉的。

春秋战国时期的工业

春秋战国属于我国东周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这段时间与孔子所编的鲁国史书《春秋》的所述年代相当(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87年),史称春秋。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各诸侯国之间连年混战,史称战国。春秋战国构成了东周这段分崩离析的历史,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分裂时期,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其间各国争霸称雄,出现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同时这一时期又是中国奴隶制解体、封建制确立的过渡时期。表现在工业上就是工业部门日渐齐备,并有长足的发展,又带有明显的地方特色,而且出现了官府工业和民营工业之分,到了战国,更有独立的手工业者地位确立,男耕女织的中国自然经济局面也在这时形成。可以说,相对文化上的“百家争鸣”,工业上则是“百花齐放”。

1.冶铁工业和铁器铸造

说起春秋战国的工业,首要提及的就是冶铁业,这有点类似于商朝工业与青铜器业的关系。

因为中国开始用铁,或冶铁术的采用,始于春秋战国期间,从春秋开始,中国结束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作为春秋战国时期新创立的工业部门,铁器并未在当时就占据主导地位,中国铁器盛行的时代是在战国到西汉之间,当时的农具、生活器具多用铁制,但兵器仍然兼用铜,铁器的全盛时代则要到东汉以后,那时,兵器也用铁来制造,铜料显得很缺乏,成为紧俏物资,反而禁止随便用铜了。

这一时期冶铁业的发展,一方面是由于铁矿的开采,另一方面是冶铁鼓风炉的发明创造。春秋以来,官府封禁山林池沼,设有专门的官员“虞”来管理,到了中后期,人口渐多,人们冲破禁令纷纷进入禁地开发资源,各取所需。到了战国初期,各诸侯国索性自动开放禁地,于是资源渐被发现。而当时的人们也懂得根据地面矿苗来找矿,如有记载说当时人们知道“上有赭者,下有铁”的道理。在战国时的着作《山海经》中记载当时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外,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十处,虽然夸张,但可推测当时铁矿开采已很普遍。冶铁术的发展又与鼓风炉的发明分不开,铁的熔点达1500℃,高出铜许多。这就必须有良好的鼓风设备,战国时这种鼓风设备是一种大皮囊,两端紧束,中部鼓起,鼓风时用力将皮囊压扁,通过称为的竹管鼓风入炉中,以提高炉温,这一切都靠人工来完成。

传说中国古代有两柄宝剑叫“干将”和“莫邪”最为珍贵、锋利,在铸造时,由童男童女三百人鼓风、装炭,然后才铸成此剑,冶铁业情况从中可见一斑。

冶铁术的发展,促进了铁器制造工业的产生。通过在今河北省兴隆县出土的一批战国时的生产工具铸范,足以说明此时在铁器铸造上的进步,因为铸范已不再采用陶范,代之而起的是铁范,可连续使用多次,制出来的器物也更精美,用它不但可以铸造铁器,还可以铸造铜器,铁范的出现可以看作是铸造工艺方面的一次革命。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可分为农具、手工工具、乐器和其他铁器四类,其中以铁农具的铸造为最多。器类有锄、镰、犁等,用途各不相同。出土的范围也很广,大体相当于战国时韩、赵、魏、秦等国的山西、河南、陕西等地,可见当时冶铁铸造中心大多位于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但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大都形体薄小,刃短质脆,效率不高。甚至许多农具都是铁刃木制农具,例如铁犁主体仍为木制,只是在刃部包有V形的铁刃,可见当时铁制农具并未大规模普遍使用。铁制的手工工具有斧、锯、针、刀等。传说锯的发明者是我国古代的能工巧匠鲁班,一次他上山伐木,不慎滑倒,情急之中抓住一把草,却不料手被划破,他仔细观察了草叶形状,发现草叶边缘长有锯齿,当时他正为用斧头伐木效率低而着急,由此受到启发,发明了锯,后来鲁班被尊奉为木匠业的祖师。战国时铁兵器开始就用于战争,种类有矛、剑、钩,但还未能取代青铜兵器在战争中的主导地位,数量还占少数。

2.春秋战国时期的铜器铸造

由于冶铁业在春秋战国属刚刚兴起的工业部门,许多方面尚有待于完善提高,因此,传统的青铜制品在一些行业部门中仍占有一定的地位,虽然已到晚期,却更显示出成熟的余辉。考古发掘所得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青铜器,使中国古代科技史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例如越王勾践剑,铸造于两千多年前,花纹华美,装饰精良,至今保存完好,光彩照人,据考证里面掺有镍的成分,反映了制作技术的高超。70年代在湖北大冶铜绿山春秋时期铜矿遗址的发现,是目前世界上发掘的同时代的面积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古矿遗址,充分说明中国青铜文化是土生土长,并非如过去西方学者认为中国青铜文化来自西方。

最能反映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冶铸技术的珍贵实物当属1978年在湖北随县出土的曾侯乙墓青铜器群,其中的一套编钟,三层八组六十四钟,加上楚惠王造的钮钟,共六十五钟,总重达二千五百多公斤,装饰华丽,编钟框架之间采用精巧的佩剑铜人为支柱,精美异常。更令人称奇的是,这套编钟不但能演奏中国古曲,而且具有完整的十二乐音体系,能演奏欧洲近代着名作曲家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欢乐颂》

的旋律,这又是怎样令人叫绝的配合啊!加上这座墓出土的其他各类青铜器物,总重达十吨左右,是历来出土的青铜器群中最重的。而其中的铜尊、铜盘,可以说是商周青铜器精品中的精品,它的透空附饰,使它们成为传世和出土的青铜器中最复杂和精美的器物,关键是由于使用了失蜡铸造法。那么,失蜡铸造法何以这样神奇呢?下面作一简单的介绍。

失蜡铸造法也叫熔模铸造法,是中国首创的一种精密铸造法。程序是先将易熔的模料如蜡制成熔模,样式依据所要铸的器物,外面涂上耐火、耐高温的涂料形成硬壳,再把中间易熔的模料烧熔流出,然后注入液态的金属,冷却后即成为要铸的器物了。通过失蜡法铸造的铸件表面光洁,尺寸精确,应用广泛。仅举一例即可证实,在上世纪40年代,美国曾用失蜡铸造法制作喷气式发动机的叶片,并取得巨大成功,20世纪50年代中期这一方法在全世界推广,在航空、仪表、舰艇、机械等部门得到广泛应用,直到今天对中国的精密铸造技术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可见其奇妙伟大之处。

在春秋战国时铜器铸造业中值得一提的还有铜镜和铜鉴的制作。铜镜和铜鉴虽同属照面用具,但形制并不相同。铜镜多为圆形和方形,一面磨光发亮用来照面,背面铸有花纹,中国最早的铜镜始于春秋,但盛行于战国。铜镜中含有一定比例锡铅,锡的作用在于增强硬度,具有光泽,铅的作用在于使镜面匀整,无泡斑,铜鉴的形状则似盆,以铜鉴照面要先盛水在内,在平静的水中人俯视方能照面。战国末期流行的铜鉴,已不单单具有照面的实用价值,而且也是权贵们斗富显奢的玩器。例如在河南辉县出土的一件战国铜鉴,形体似盆,大口小底,刻有三层宴乐射猎图,显然已不是用来简单地照面了。

3.陶瓷工业

从目前出土的春秋战国墓葬中的陶器来看,实用的不多,多数殉葬用的明器,因制作粗糙,不太讲究,而且地域色彩很浓厚,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当时生活用器皿的大概情形。

春秋战国时期的制陶工业对传统的制陶工业技术上贡献不多,但把陶器的应用范围扩大到了建筑业方面。在洛阳、邯郸等地的战国遗址中,都曾发现有大量的版瓦、筒瓦、瓦当以及陶质下水道等遗物。瓦和砖的创制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大进步。在古代传说中有“昆吾造瓦”

之说,昆吾是夏代的联盟部落,姓己,居住在今河南许昌东,传说善于制造陶器和铸造铜器,这仅是传说而已,实际上商代还没有瓦,周代也才刚刚开始用瓦,还不普遍,到了春秋战国才开始推广,这可从遗物来考察,在郑州就出土有大型方胜锦纹花砖,已用来铺地,而战国的瓦的形制与汉代的瓦已难以区别,可见技术之进步。

商代出现的原始青瓷,历经西周至战国,已突破了青瓷的原始性,被称为早期青瓷。这些早期青瓷表面施釉,胎质坚密,器形规整,并多仿青铜器,有的甚至还制成编钟样式,反映了中国青釉器由商代出现后至此的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历程。

4.漆器工业和煮盐业。

考古发掘的中国古代先秦时代的漆器以战国漆器最为着名,其中又以楚国的漆器为最优。

由于长期使用,至此时漆器的种类亦显种类多样,从生活用具的漆盒、漆奁到兵器中的剑鞘、箭杆,甚至连墓葬中的棺木都有漆器,漆色也达到红、黑、黄、金等十种,又以前两种为最多。漆器上画工精巧,构图美观,纹饰多样,可以说是中国古代装饰图案中最灿烂的,对后代艺术有很大影响。

煮盐业也是春秋战国时期发展起来的新兴部门,分海盐和池盐两种。海盐主要产于山东沿海,池盐主要在山西。在春秋时盐业尚有官府经营和民间经营之分,但到了春秋末年,实行专卖制度,全为官制,不许民营。主要原因是由于利益驱使,盐作为生活必需品,煮盐业获利丰厚。如春秋商人猗顿,以煮盐业起家,富比王侯,曾协助越王勾践复国的范蠡在功成后改名陶朱公而经商,煮盐业为其从事的商业活动的重要内容。他本人也被尊奉为商人的始祖。

但由于春秋战国时煮盐业的情形,尚缺乏详实的实证,只能从史书中寻得一些证据,本节从简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