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古今医统大全
35634900000139

第139章

(《杂着》)芩连芍药汤痢疾只是湿热食积三者,起初只要下之,泻去肠胃中之湿热,开郁结之气,消化食积之滞,无过通因通用而已。下后未愈,随证调之,久则不可下,脾胃虚故也。邪气未去者,形气实,虽久亦可下。

黄芩(炒) 黄连(炒。各一钱) 白芍药(钱半,芩、连、芍药三味乃痢疾必用之药也)枳壳(二钱) 木香 槟榔(各一钱) 甘草(五分)上咀,作一服,水盏半加灯心枣子,煎八分,食前空心服。腹痛,加当归、砂仁(各八分),再加木香、芍药(各五分)。后重,加滑石、枳壳、槟榔、芍药、条芩。白痢,加白术、白茯苓、滑石、陈皮(各一钱)。红痢,加芎、归、桃仁(各一钱)。红白相杂,加芎、归、桃仁以理血,滑石、苍术、陈皮以理气。食积,加山楂、枳实。下痢纯血,加川芎、当归、槐花、生地黄。久不愈,减芩、连(各七分),去槟榔、枳壳加阿胶、侧柏叶(各钱半)、黑干姜(一钱)、白术(一钱)、陈皮(八分)。痢久后重不减者,此大肠下坠,去槟榔、枳壳,用条芩、升麻以提之。呕吐,加石膏(钱半)、陈皮(一钱)、栀子仁(五分)入姜汁缓缓呷之,以泻胃口之热。气血两虚久痢不已者,以四物汤加芩连、陈皮、阿胶之类补之自止。有虚甚下陷而滑脱者,更加龙骨、赤石脂、罂栗壳、乌梅肉等药收涩之。初痢可下之,加大黄、朴硝各三钱。

(河间)黄芩芍药汤 治泻痢腹痛,或后重身热,久而不愈,脉洪数者及脓血稠粘者。

黄芩 白芍药(各二钱) 甘草(一钱)上咀,作一服,水盏半煎至一盏,温服。腹痛甚,加桂二分。脓血甚者,加归、连各一钱。

(河间)芍药汤 治痢下血,调气。溲而便脓血,知气行而血止也。行血则便脓自愈,和气则后重自除,此药是也。

芍药(二钱) 当归 黄连 黄芩(各一钱) 肉桂(五分) 槟榔(一钱) 炙甘草 木香(各六分)大黄(八分)上咀,作一服,水二盏煎一盏空心服。初病里急后重窘迫甚者,加朴硝(一钱),倍大黄煎服。腹中痞满,气不宣通,加浓朴、枳实(各七分)。下血者,加黄柏、地榆(各八分)。

(河间)黄连汤 治大便后下血,腹中不痛,谓之湿毒下血。

黄连 当归(各三钱)上咀,作一服,水盏半煎一盏,去渣温服。

(河间)芍药黄连汤 治大便后下血,腹中痛,谓之热毒下血。

芍药 川当归 黄连(各一钱半) 大黄(三分) 桂心(一分半) 甘草(三分)上咀,作一服,水盏半加灯心煎八分,食前服。

(河间)益元散 治痢疾之圣药,分利阴阳,去湿热调血气,其功甚大。

桂府滑石(飞,六两) 粉草(炙,一两)上二味为细末,每服三钱,白水食前调下。

(子和)芍药柏皮汤 治一切湿热恶痢,窘迫痛急,无问脓血者。

芍药 黄柏(各一两) 当归 黄连(各半两)上咀,每服五六钱,水盏半煎八分,食前服,或滴水丸服。

(《拔萃》)苍术芍药汤 治痢疾痛甚者。

苍术(二钱) 芍药(钱半) 黄芩(一钱) 官桂(五分)上咀,作一服,水盏半煎八分,温服。

(《拔萃》)地榆芍药汤 治痢泻脓血,乃至脱肛。

苍术(二钱) 地榆(一钱) 卷柏 芍药(各一钱)上咀,作一服,水盏半煎一盏,食前通口服。

(《保命》)加味四物汤 治下痢纯血。

川芎 当归 白芍药 生地黄 槐花 黄连 罂栗壳(各等分)上咀,每服七钱,水盏半煎一钟,空心温服。

(《局方》)香连丸 治冷热不调,下痢赤白,脓血相杂,里急后重。

黄连(十两,锉如豆,用吴茱萸五两酒拌同炒赤色,去茱萸不用) 木香(不见火,三两四钱)上为细末,醋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食前空心米饮下。

(祁门)加味香连丸 治同前。

黄连(去毛净,十两,锉如豆大,用吴茱萸五两泡去苦水煎汤二碗,泡黄连食干同茱萸干,去萸用连,炒赤色,又以十两用好酒炒赤色,又以十两醋炒赤色,又以十两童便炒赤色,四制共四十两净,方入后项药为末) 广木香(十两锉) 石莲肉(五两) 肉豆蔻(二两五钱,面包煨)上为细末,醋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空心饮汤吞下八十丸。

(《局方》)驻车丸 治冷热不调下痢,无问新久赤白,日夜无度,腹痛后重。

黄连(六两,酒炒) 阿胶(蛤粉炒成珠) 当归(酒洗) 干姜(炮。各三两)上为细末,醋煮米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加至七十丸,空心米饮送下。

一方就用阿胶,醋熬化调和为丸。

(《宣明》)阿胶梅连丸 治下痢,无问新久赤白青黑痛疼诸证。

真阿胶(炒珠别研末) 乌梅肉 黄连 黄柏 干姜(炮黑) 赤茯苓 赤芍药 当归(酒洗。各等分)上为细末,入阿胶末和匀,滴水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连夜五六服。

小儿绿豆大丸服。

(《选要》)变通丸 治赤白痢疾,脐腹疼痛,日夜无度,脓血相杂,里急后重,及肠风下血。

吴茱萸(去梗,汤泡炒干) 黄连(大者锉豆许)上二味各等分,用好酒拌湿,过一宿同炒熟,各自拣出,研为末,各用粟米烂饭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如赤白痢下,各十五丸,用干姜甘草汤送下。红痢,甘草汤送下黄连丸三十丸。白痢,干姜汤下茱萸丸三十丸。一方为末,米饮调下。此方乃浙西河山纯老以传苏韬光,数十年救人无数,人多求方,不敢轻授,恐以其药品之微而忽之。洪氏方亦有制,惟汤使少异。

(《和剂》)戊己丸 治脾经受湿,泻痢不止,米谷不化,脐腹刺痛。

黄连(炒) 吴茱萸(泡炒) 白芍药(各五两)上为细末,面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食前米饮下。

(仁斋)保和丸 治脾虚积滞下痢不能下者,用此消导之最效。(方见饮食门。)(丹溪)黄连滑石汤 治痢疾。

黄连 滑石 生地黄 白芍药 苍术 白术 当归 青皮 条芩(各等分)上咀,每服七钱,水盏半煎一盏,食前温服。重急加桃仁、槟榔。甚者大黄下之。

呕者用姜汁、半夏。

(丹溪)黄连干姜汤 治赤白痢疾,日夜无度。

黄连(一钱) 当归(二钱) 乌梅(三个) 黄柏(一钱) 干姜(五分)上作一服,水盏半煎一盏,食前服。

(丹溪)黄连大黄汤 治热血痢。

黄连 大黄 黄芩 黄柏 枳壳 当归 芍药 滑石 桃仁 甘草 白术(等分)上为细末,或煎服丸服皆可。

(丹溪)清六丸 治血痢神效。

温六丸 治痢及水泻皆效。(以上二方并见泻门。)

药方

(河间)大黄汤 治利初作及久不愈,脓血稠粘,里急后重,日夜无度,或脉沉实,人不甚困者,或初得腹痛甚,窘迫不安者。

大黄(一两)上咀,作一服,用好酒二盏浸半日,煎至一盏半,去渣,分作二服顿饮之。如痢未止,再服,服后用芍药汤和之。又再服黄芩芍药汤以彻其邪。此乃涤荡邪热之剂,用酒煎者,盖欲其上至头顶外彻皮毛也。

(仲景)调胃承气汤、大、小承气汤(俱治初痢湿热内服,用此下之。三方并见伤寒门。)(《和剂》)神芎导水丸 治痢疾初作,后重小便涩。

大黄 黄芩(各二两) 牵牛 滑石(各四两)上为细末,滴水为丸。每服四五十丸,温水下。

(《局方》)感应丸、雄黄解毒丸、化滞丸(治诸积下痢,俱用五苓汤送下。三方并见积聚门。)(《发明》)涤肠汤 治积滞下痢,里急后重,日夜无度。

生枳壳 生大黄(各三两) 尖槟榔 黑牵牛(各半两,为末) 白朴硝(二两) 生枳实(一两)上锉为粗未,每服一两,水盏半煎八分,空心食前服。

(《拔萃》)导气汤 治下痢脓血,里急后重,日夜无度。

芍药(二钱) 当归(一钱) 大黄(钱半) 黄芩 黄连 木香 槟榔(各一钱)上咀,作一服,水盏半煎七分,食前温服。

(秘方)红丸子 治痢疾。

木香 乳香(各四钱) 槐花米(钱半) 抚丹(一两) 黄蜡(半两) 巴豆(四十九粒,去油心)上将黄蜡阳城罐溶开,滤净再化,却入前药末匀,入丹匀,待冷自然成膏,油纸包旋丸如粟米大,每服三十丸。白痢,干姜汤下。赤痢,甘草汤。水泻,煨姜饮子下。

黑丸子 治中脘有食,吞酸恶心,口吐清水,噫宿腐气,腹痛中虚,积聚飧泄,下痢赤白。

乌梅(一个,去核) 百草霜(三钱) 杏仁(二十五个) 半夏(九个,泡) 巴豆(三粒,去皮油) 砂仁(二十一个)上为末,和薄糊丸,小豆大。每十五丸熟水下。

(《医林》)立应丸 治泄痢脓血,腹中疼痛。

百草霜(一两) 干姜(一两,炮) 杏仁(一两,炒去皮尖) 巴豆(一两,微炒研如泥上用黄蜡四两,熔开入药,旋丸,小豆大。每服三五丸,甘草汤空心下。禁口痢,姜汤下。

(《宣明》)玄青丸 治下痢势恶频并,窘迫痛甚,或久不愈,诸药不效,须得下之,以开除湿热痞闷积滞,而使气液宣行,宜此逐之。兼治黄瘦中满,水肿腹胀,及小儿惊疳积热乳癖诸证。但泄泻者勿服。

黄连 黄柏 大黄 甘遂(煨) 芫花(醋拌炒) 大戟(各五钱) 牵牛(四两,取末二两)青黛(一两) 轻粉(一钱)上为末,水丸,小豆大。初服十丸,每服加十丸,空心日午二次服之,以通为度,数日后得食。若病未全除者,再加取利,利后却常服,以意消息,病去为度,随证止之。小儿丸如粟米大。

(《医林》)杏仁丸 治一切赤白痢疾腹痛,里急后重。

杏仁 巴豆(各四十九粒)同烧存性,研细如泥,用蜡溶化和匀,旋丸,小豆大,每服三五丸。

(《医林》)灵砂丹 治积痢不问新久,及治食疟积疟。

砂 朱砂(各二钱半,研) 黄蜡(半两) 巴豆(二十一粒)同于银石器内重汤煮一伏时,候巴豆紫色为度,去二七粒,止将一七粒与前二味再同研极细,再溶前蜡,和饼旋丸,小豆大。每服五七丸。白痢,艾汤下。红痢,乌梅汤下。须空心服之,忌酒,可用粥。一日疟疾于未发前头日晚,面东乳香汤下。

(《良方》)木香黄连汤 治下痢脓血,里急后重神效。

木香 黄连 川木通 川黄柏 枳壳(炒) 陈皮(各一钱) 大黄(二钱)上咀,作一服,水盏半煎一盏,食前温服。

(《医林》)浓朴枳实汤 治虚滑久不愈,多传变为痢,先用此汤防之。

浓朴(姜制) 枳实(炒。各一钱) 诃子肉(一钱,半生半熟) 木香(五分,磨)黄连 大黄(一钱) 甘草(炙,三分)上咀,作一服,水盏半煎八分,食前温服。

药方

(《局方》)人参败毒散 治壮热下痢,及似痢非痢,似血非血如浊酒。

羌活 独活 人参 甘草(炙) 柴胡 前胡 茯苓 枳壳(炒) 川芎 桔梗(各等分)仓米(一撮)上锉,每服五钱,水盏半、姜三片、薄荷五叶热服。寒多则热服,热多则温服。伤湿加白术,头痛加天麻。

(丹溪)神术汤 治痢下陷泻滑已久不效者,用此升散,汗之而愈。

苍术(二钱) 本 川芎 羌活(各五分) 粉草 细辛(各三分)上咀,作一服,水盏半加姜三片、葱白三寸,煎服出汗。

(丹溪)防风芍药汤 治前证。

防风 芍药 黄芩(各二钱)上咀,作一服,水煎,食前热服取微汗。

(《拔萃》)升阳除湿防风汤大便秘,或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或少白脓,或少有血。慎勿利之,举其阳则阴气自降矣。

苍术(制,四两) 防风(三钱) 白术 白茯苓 白芍药(各一钱)上咀,每服一两,除苍术另作片子,水一盏半煮至一盏,内诸药同煎至八分,空心食前服。

(《良方》)仓廪汤 治禁口痢有热,乃毒瓦斯冲心,食即吐逆。

人参 茯苓 甘草 前胡 川芎 羌活 独活 桔梗 柴胡 枳壳(炒) 陈仓米(各等分)上咀,每服五钱,水盏半、生姜三片煎至七分,不拘时热服。

药方

《十剂》云:涩可以去脱,故滑脱者,以涩药收之。

(河间)神效三香散 治痢疾日久,秽积已少,腹中不痛或微痛,不后重窘迫,但滑溜不止,此收功之后药也。

罂粟壳(去穣蒂醋炒,一两二钱) 陈皮(一两三钱) 肉豆蔻(面煨,四钱) 茯苓 白扁豆(炒。

各四钱) 木香 人参(各一钱)上为细末,每服一钱匕,清米饮调下,食前服。

(《拔萃》)白术安胃散 治一切泻痢,脓血相杂,里急后重,腹中作痛。

茯苓 白术 车前子 五味子 乌梅(各一钱) 罂栗壳(三钱)上咀,作一服,水二盏煎一盏,食前服。

(《局方》)真人养脏汤 治大人小儿冷热不调,下痢赤白,或如脓血鱼脑,里急后重,脐腹 痛,或脱坠下,酒毒便血并治之。

肉桂(半钱) 人参 当归 诃子 木香 甘草 肉豆蔻(面煨。各一钱) 芍药 白术(各钱半)粟壳(蜜炙,二钱)上咀,作一服,水二盏煎一盏。食前服。脏寒者加附子一钱。

(《秘方》)诃子散 治泻利腹痛,渐以泄下微少,宜此止之。

诃子皮(一两,半生半熟) 木香(半两) 黄连(三钱) 甘草(炙,二钱)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以白术、芍药煎汤调下。

(《选要》)木香散 治脾胃虚弱,泄泻注下,水谷不化,腹中 痛,久痢脾滑。

木香 赤石脂 诃子肉 附子(制) 甘草(各一钱) 藿香 肉豆蔻(面炮。各一钱半) 丁香(五分) 当归(八分)上咀,作一服,水二盏、生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食前服。

(《良方》)御米汤 治久患痢疾,或赤或白,脐腹 痛,里急后重,发渴无时,日夜无度,及下血不已,全不思食。

罂粟壳(蜜炙) 白茯苓 甘草(炙。各一钱) 浓朴(姜制,二钱) 人参 干姜(炮。各五分)上咀,作一服,水盏半、生姜三片、枣三枚、乌梅一个,煎七分食前通口服。如年老者,每服二钱,小儿每服钱半,量人大小加减。

(《良方》)当归四圣散 治一切下痢脓血频并,脐腹绞痛不可忍。

当归 芍药(各二钱) 御米壳(二钱,蜜炒) 甘草(炙,五分) 茯苓(五分) 黄 (一钱二分)上水盏半煎八分,食前服。

(《良方》)香粟散 治新久诸痢。

罂粟壳(蜜炙,二钱) 木香 地榆 陈皮 干姜(炒黑) 甘草(炙。各五分)上水盏半煎八分,食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