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元和郡县图志
35607400000051

第51章

平靖关,因古平靖县为名,后魏大统大统十七年置,隋大业二年废。齐志云义阳有三关,此则其一。在州北一百七十里,在县北六十五里,北至申州九十里,东至百应关一百六十里。

云梦县,中。北至州七十里。本汉安陆县地,后魏大统末于云梦古城置云梦县。

云梦泽,在县西七里。

孝昌县,中。西北至州八十里。本汉安陆县地,宋于此置孝昌县,属江夏郡,即隋改安州也。

吉阳县,中。西至州一百三里。三汉安陆县地,梁于此置平县,其故城今理是也。西魏改为京池县。隋大业二年改为吉阳,因县北吉阳山为名。

应城县,中。东北至州八十里。本汉安陆县地,宋于此置应城县。

故浮城县,在县西北三十五里。即古蒲骚城也,左传“莫敖狃于蒲骚之役”,“郧人军于蒲骚”,是也,后魏于此置浮城县,隋废。

孔山故城,在县东北一百一十里。

平靖故城,在县上十里。吉阳故城,在县北五十里。

黄州,齐安。下。开元户一万三千七十三。乡二十八。元和户五千五十四。

乡一十八。

本春秋时邾国之地,后又为黄国之境。战国时属楚。秦属南郡。二汉为江夏郡西陵县地。魏为重镇,文帝黄初中,吴先扬言欲畋于江北,豫州刺史满宠度其必袭西阳,遂先为之备。权闻之,寻亦退还。后吴克邾城,使陆逊以三万入城而守之。至晋为西阳国,封子弟为王。萧齐于此置安郡,隋开皇三年罢郡置黄州,因古黄国为名也。

州境:东西二百一十里。南北三百三十七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二千二百八十里。东北至东都一千四百七十里。东南至蕲州二百三十里。西南至鄂州二百三十里。南至大江一百步。至安州三百一十里。

北至光州三百六十里。

贡、赋:开元贡:赀布十匹。赋:绢,布,绵,麻。

管县三:黄冈、黄陂,麻城。

黄冈县上。郭下。本汉西陵县地,故城在今县西二里。萧齐于此置齐安县,隋开皇十八年改为黄冈,因县东黄冈为名。

大江水,西自黄陂县界流入,经州南一百一十八里,东入蕲州界。

古邾城,在县东南一百二十里,古邾国也,后为楚所灭,汉以为县。

西阳故城,在县东南一百三十里。汉县也,属江夏郡。

大活故城,在县北二百三十五里。隋于置关镇。

黄陂县,中。东北至州一百二十里。本汉西陵县地,三国时刘表为荆州刺史,以此地当江、汉之口,惧吴侵轶,建安中使黄祖于此筑城镇遏,因名黄城镇。周大象元年,改镇为南司州,并置黄陂县。隋初改为镇,后复为县。

白少关,西至大关六十里,在州西二百四十里,北至光州界二十五里。

大活关,东北至光州二百八里,西至安州礼山关一百里,在县北二百里。

大江水,在县南一百二十九里。西南自江夏县界流入,又东入黄冈县界。

武湖,在县南四十九里。黄祖阅武习战之所。后宋谢晦举兵叛,为檀道济所破,败走武湖戍,生执之,即此地也。

龙骧水,在县南七十二里。相传晋龙骧将军王率舟师伐吴,屯军于此。

石阳故城,在县西二十三里。吴闻魏文帝崩,征江夏,围石阳,不克而还,即此也。

安昌故城,在县西南七十里。高齐筑,以捍陈寇。

麻城县,中。南至州一百一十里。本汉西陵县地,梁于此置信安县,隋开皇十八年改为麻城县。

****山,在县东南八十里。举水之所出也。春秋吴、楚战于柏举,即此地也。

阴山关,西至穆陵关一百里,在县东北一百里,在州东北二百里,北至光州殷城县二百里。

穆陵关,西至白沙关八十里,在县西北一百里,在州北二百里,至光州一百四十九里。

蕲州,蕲春。上。开元户二万六千八百九。乡五十一。元和户一万六千四百六十二。乡五十一。

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战国并属九江郡。在汉为蕲春县也,属江夏郡。三国时属魏,魏使庐江谢奇为蕲春典农,屯皖,吕蒙袭击破之。后于此复置蕲郡。晋孝武帝改曰蕲阳,以郑太后讳故也。高齐于此立齐昌郡,后陷于陈,改为江州。

周平淮南,改为蕲州。

州境:东西三百三十九里。南北五百五十五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二千五百一十里。西北至东都一千七百里。东北至舒州三百七十里。东北至寿州逾大山九百七十里。东北至江州二百五十里。西北至黄州二百三十里。

贡、赋:开元贡:白细布。元和贡:白布一十一匹。

管县四:蕲春,黄梅,蕲水,广济。

蕲春县,上。郭下。本汉旧县,属江夏郡,因蕲水以为名也。晋改为蕲阳,隋开皇十八年复改蕲春县。

蕲水,西南经县三里。源出东北大浮山,一名蕲山。

翻车故城,在县东南八十二里。九江王黥布背项籍归汉,因筑此城,城近翻车水,因以为名。

黄梅县,上。西至州一百四十里。本汉蕲春县地,隋开皇九年置新祭县,属蕲州。仁寿元年改为黄梅县,因县北黄梅山为名。县城,晋骠骑将军郭默所筑。

大江水,在县南一百里。

太子γ,在江之岸。梁武帝初下建业,留丁贵嫔于此,生太子,因以为名。

九江故城,在县西南七十里。汉九江王黥布所筑。

蕲水县,上。东南至州七十二里。本汉蕲春县地,宋文帝于此置浠水县。北齐改为兰溪镇,武德四年改为县。天宝六年,以名重,改为蕲水县也。

广济县,中。西至州五十里。本汉蕲春县地,武德四年以此地冲要,置永宁县,天宝元年以名重,改为广济县。

江水,在县南一百二十里。

积布山,在县南一百里。南临大江,垒石壁立,开如积布,故以为名,俗谓之积布矶。

岳州,巴陵,下。开元户九千一百六十五。乡二十一。元和户一千五百三十五。

本巴丘地,古三苗国也,史记“三苗之国,左洞庭,右彭蠡”。春秋及战国时属楚。秦属长沙郡。吴于此置巴陵县,宋文帝又立为巴陵君,梁元帝改为巴州。

隋开皇九年改为岳州,大业三年为罗州。武德六年,复为岳州。

州境:东西三百九十一里,南北四百一十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二千二百二十五里。西北至东都一千八百六十五里。西北至江陵府五百七十里。南至潭州五百五十里。西至沣州四百四十里。东北至鄂州五百五十里。北至复州沔阳县五百五十里。

贡、赋:开元贡:绸布。赋:麻,,缣。元和贡:白练布七匹。

管县五:巴陵,华容,湘阴,沅江,昌江。

巴陵县,上。郭下。本汉下隽县之巴丘地也。下隽属长沙郡,故城在今蒲圻县界。吴初巴丘置大屯戍,使鲁肃守之,后改为巴陵县,自晋以后遂因之。蜀志曰“西增白帝之兵,东益巴丘之戍”。又周瑜卒于巴丘,皆此地也。昔羿屠巴蛇于洞庭,其骨若陵,故曰巴陵。

君山,在县西三十里青草湖中。昔秦始皇欲入湖观衡山,遇风浪,至此山止泊,因号焉。又云湘君所游止,故名之也。

大江,在县北五里。

巴陵城,对三江口。岷江为西江,沣江为中江,湘江为南江。

彭城洲,在县东北九十四里。宋元嘉三年,荆州刺史谢晦反,台遣到彦之进讨,军次彭城洲,彦之军败,退保隐矶,即此处也。

侯景浦,在县东北十二里。本名三湘浦,景既克建业,自统兵西趣荆峡,先遣其将宋子仙、任约袭郢州。湘东王绎令王僧辩拒之,景军大败,烧营退走。天监中,宝志道人为符书云:“起自汝、蔡,讫于三湘。”侯景果起于悬瓠汝水之南,而败于巴陵三湘之浦也。

洞庭湖,在县西南一里五十步。周回二百六十里。湖口有一洲,名曹公洲。

巴丘湖,又名青草湖,在县南七十九里。周回二百六十五里。俗云古云梦泽也,曹公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氵邕湖,一名翁湖,在县南一十里,尔雅云:“河水决出还复入者为氵邕。,”

左传定公四年“吴人败楚于雍ㄛ,五战入郢”,即此是也。

陶侃故城,在县东北八里。

花容县,中。东至州一百六十里。本汉孱陵县地,吴分置南安县。隋平陈,以县属岳州,开皇十八年改为华容县。

方台山,在县南三十二里。出云母,往往有长四尺者,可以为屏风。掘时忌有声音,则所得粗恶。

赤亭湖,在县南八十里。侯景攻巴陵,遣将任约等入湖。湘东王使胡僧、陆法和夜以大舰遏湖口,因风纵火,鼓噪而前。贼穷聚湖中,俄然崩溃,即此也。

赤亭故城,在县西南七十里。城据绝景原,三面临水,极为阻隘。梁湘东王遣胡僧据城,以擒任约。

湘阴县,中下。北至州三百三十里。本春秋时罗子国,秦为罗县,今县东北六十里故罗城是也。宋元徽二年,分益阳、罗、湘西三县立湘阴县。

玉笥山,在县东北七十五里。屈原放逐,居此山下而作九歌焉。

湖水,南自长沙县界流入,又北入青草湖。昔王延寿有异才,年二十而得恶梦,作梦赋。年二十一溺死于湘浦,即斯川也。湘水至清,虽深五六丈,了了见底。

汨水,东北自洪州建昌县界流入,西经玉笥山,又西经罗国故城为屈潭,即屈原怀沙自沈之所,又西流入于湘水。

腕二妃冢,在县北一百六十三里青草湖上。

屈原冢,在县北七十一里。

沅江县,中下。东北至州三百七十里。本汉益阳县地,梁元帝分置重华县,隋平陈改为安乐县,开皇末又改为沅江县。

关州,在县燕南五十八里。建安二十年,孙权以先主得蜀,使使求还荆州。

先主言须得凉州乃相与。权患之,遣吕蒙袭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先主引兵五万下公安,令关羽入益阳,此州盖羽屯兵之处,故以为名。

沅江水,西北自龙阳县界流入。与华容县中分为界。

昌江县,中下。西北至州六百五十里。后汉分长沙为汉昌县,孙权改为吴昌县。神龙三年,析湘阴于故吴昌城改置昌江县。

汨水,在县东北四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