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心理刘备
35453300000032

第32章 安逸是最大的痛苦

刘表的热情款待极大地舒缓了刘备内心的伤痛。出于回报心理,刘备很想为刘表做点什么。但刘表治下的荆州,风平浪静,并没有什么事情发生。

一段时间后,有一天,刘表又摆宴招待刘备。忽然,有人来报江夏发生叛乱。刘备立即主动请缨,带领关张赵云前去平叛。这三位猛将去了之后,三下五除二就斩了匪首,还抢回来一匹雄骏之马当作战利品,送给了刘备当坐骑。

刘表见刘备及其所部如此神勇,十分欣慰,深觉自己当初收留刘备的决定非常英明。刘表于是对刘备说:“荆州虽有南越不时入寇,张鲁、孙权时或觊觎,但贤弟如此雄才,又怕他何来?”

刘备得到刘表的认可,受了激励,忍不住夸口道:“弟有三员猛将,张飞可以去巡南越之境;关羽拒固子城,可镇张鲁;赵云拒三江,以当孙权。可保荆州无忧,兄长大可放心。”

刘备这是不拿自己当外人,也不拿刘表当外人才会这样说的。自从到了荆州之心,刘备感恩于刘表的厚待,想踏踏实实在荆州辅佐刘表,做出一番事业来,也好洗刷自己投奔多人,却有始无终的污名。

刘表听了这番肝胆相照的话,颇为感动。

但是,刘备说这话的时候,没有顾及一旁的蔡瑁。蔡瑁见二刘相得,十分紧张,连忙去找他的姐姐蔡夫人。蔡夫人是刘表的后妻,自从生了幼子刘琮后,天天想着要除掉刘表前妻所生的长子刘琦,好让刘琮继承荆州基业。要达成这一目标,蔡瑁是最重要的外部力量。但刘备一来,蔡瑁的地位直线下降。

刘备的表忠之语,在蔡瑁听来,无异于天雷滚滚。一旦刘表去世,刘备手下的关张赵三大猛将一起动手,无人能敌,这荆州岂不就是刘备的了?

蔡瑁将这一层利害关系说给姐姐听后,蔡夫人十分着急,立即对刘表大吹枕旁风。刘表嘴上说“玄德是个仁德之人,不要多心”,听多了之后,心中却生了几分狐疑。

第二天,刘表出城,见刘备的坐骑十分神骏,称赞了几句。刘备本就苦恼于无以为报刘表的厚待,当下立即将这匹马送给了刘表。

刘表大喜,骑回城中,正好遇到手下的谋士蒯越。蒯越看了这匹马,说:“此马名叫‘的卢’,确是一匹好马,可惜马眼之下有泪槽,额边长了个白点,恐怕骑了对主人不利。主公还是不要骑了。”

刘表听了蒯越的话,第二天就把马还给了刘备。刘表的话说的很好听:“昨天我骑了贤弟送我的马,深感厚意。只是我每日闲坐,用处不多。君子不夺人之爱,敬当送还贤弟。”刘备不知道刘表为什么一夜之间变了卦,但既然他这样说,也只好照单收回。

刘表又说:“贤弟久居城郭,恐怕荒废了武备。此去不远,有一个新野县,钱粮颇足,贤弟可引本部兵马,去新野驻扎。”

刘备见刘表的安排合情合理,不疑其他,当即谢过刘表。其实,刘备不知道,蔡夫人的枕旁风发挥作用了。刘表有意让刘备到新野小县安身,以免在荆州势力坐大。

刘备重新骑上的卢马,前去新野。路上却有一人拦住了刘备的去路,作了个长揖,说:“使君切不可骑乘此马!”

刘备一惊,仔细一看,认得是刘表手下的谋士伊籍。刘备连忙下马请教。伊籍说:“我昨天听蒯越对刘表说,此马妨主。所以刘表才会还给你。”这位伊籍,在刘表手下,不太得志,所以来拆主人的蹩脚。

伊籍的话给了刘备一个沉重的打击!

他自到了荆州,以为找到了一个好的依靠,从此对刘表掏心挖肺,没想到刘表对自己还是虚与委蛇,连一句真心话都没有!就在这一瞬间,刘备内心刚刚愈合的伤口又被撕裂了。在汉江之畔出现过的绝望情绪再次卷土重来,以更加疯狂的态势吞噬他脆弱的心灵防线。

刘备不想在伊籍面前过度失态,他强自抑制着内心喷薄欲发的情绪,哈哈大笑道:“凡人居世,死生有命,富贵在天,难道这匹马就能决定我的命运?!先生的好意刘备心领了!”

这笑声简直比哭还要难听。这是典型的自暴自弃心理的体现。刘备这一路走来,能够挺过那么多次彻底清零的打击,在很大程度上,不能不归功于天命的力量。但是,当频繁的挫折销蚀了刘备对天命的信心后,刘备对自己的信心也降到了最低点。刘表的盛情款待,原本让刘备感到了一阵温暖,让他看到了一线希望,但此次“的卢事件”却让他看穿了刘表的真面目。

骆驼显然不是最后一根稻草压死的,但最后的这根稻草却显得分外痛苦。刘表的还马和支刘备去新野的行为,与刘备此前遭受的所有挫折相比,简直不值一提。但刘备此时内心已经耗尽了抵御打击的心灵冗余,这一点点的波折,就让他产生了怨天尤人的强烈反应。不是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那就来吧,我倒要看看这匹马怎么能把我怎么样?

伊籍哪里知道刘备心中这一番巨浪翻滚?还以为刘备生性豁达,气度过人,凛然于命运之上,不由对他佩服万分,从此将刘备视为难得一遇的明主,倾心相随。

刘备怀着无比郁闷的心情来到了新野。新野只是一个小县,刘备苦笑着嘲讽自己:“不要再做什么帝王之梦了,你始终不过是一个当县官的命!”

但是,到了新野之后,刘备的心情却有所改观。

原来,这新野附近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龙兴之地。刘秀的出身与刘备颇有相似之处,都是大汉宗室的偏远支脉。当年,刘秀就是在新野所在的南阳郡与兄长起兵反对新莽,只用了短短三年的时间就取得了天下。

刘备遥想先祖往事,多少又受了一点激励。在命运的驱使下,他先后来到了刘邦、刘秀的发迹之地,这或许是一种巧合,但他却选择性地相信,这也许是冥冥中的天意暗示,告诉他仍需努力。

刘备和他手下这一帮文武属僚,曾经管领过与荆州相当的徐州。以他们的能耐,治理好一个小小的新野县当然不在话下。

在此后的日子中,刘备一直在振奋与颓废、坚信与怀疑、快乐与悲伤、自励与埋怨、激愤与平静、不甘与认命的两极震荡中艰难度日。其间,刘表是不时会请他去荆州喝酒聊天,但两个同宗兄弟之间很难恢复往日那般亲密无间。

静水流深,时光飞逝,转眼间,六年多的光阴就这样不闲不淡地过去了。刘备从刚来荆州时的四十一岁,到现在已经是四十七岁了。皱纹悄悄地出现在他曾经光润的额头上,白发悄悄地侵入了他曾经光亮的黑发中。对于一个有着雄心壮志的人来说,安逸是一种最大的痛,虚度光阴是最大的一种苦,就像钝刀割肉一样,每一下都痛彻心肺,每一下都苦及灵魂。此前,刘备虽屡遭失败,但因为疲于奔命而无暇顾及心灵的体会。但此刻并无生存危机,所有的心理感应就像寂静深夜中的声响一样,清晰可辨,无处可逃。

真不知道,这六年多刘备是怎么煎熬过来的。

六年多来,刘备唯一的收获就是拥有了自己的儿子。这是到目前为止,他唯一存活下来的儿子。此前的屡战屡败,流离浪荡,剥夺了他早日成为父亲的权利。这也是刘备一直深陷逆境所带来的直接恶果。

反观刘备的对手曹操,因为事业进展顺利,膝下早就听取娃声一片了,而且个个是人中龙凤(曹丕、曹植、曹彰、曹熊等等)。而刘备只在四十七岁上得了这么一个宝贝儿子。

刘备给儿子取个小名叫阿斗,大名则叫做“禅”。很多人根据刘备为儿子取名“刘禅”而断定他此时野心非小。因为这个“禅”字当时只能作为“封禅”和“禅让”来解释。而无论是封禅,还是禅让,都是帝王专用之词。“禅”作为佛教支派之一“禅宗”的指称,至少还要三百多年后才出现(刘禅生于公元207年,而禅宗始祖菩提达摩于南朝梁武帝普通年间公元520至527年从印度来到中国)。

但实际上,刘禅刚出生时,刘备非但没有野心勃勃,反而是他意志最消沉的时候。刘备给儿子取这样的名字,是一种被称之为“投射”的心理防御机制使然。

所谓“投射”,是指将自己的情感、冲动或愿望归结到另一个人身上。但是,向他人投射的同时也意味着试图将我们自己的责任转嫁到别人身上。这样做,可以帮助减轻我们自己的内疚感,但是却让我们放弃了个人责任感。

刘备的做法,正如中国现今很多望子成龙的父母一样,在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再无希望后,只能把希望和责任同时转嫁到儿子身上。

刘备给儿子取名象征着帝王之梦的“刘禅”,说明这位历经沧桑的男人在与命运抗争多时后,雄心消退,并深深地陷入了疲倦与无奈……

心理感悟:当你放弃责任的时候,其实也放弃了希望。

投射一种将自己的情感、冲动或愿望归结到另一个人身上的心理防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