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建设现代化的智能电网将需要超过千亿美元的投资,这就需要中国电力工业的投资人以电网为主体,同时联合承担发电任务的上市公司股东,在这次电网翻新的技术创新过程中与电力企业进行数十年的空前合作。
构建智能化的电网的基本手段是用网络和信息渗透进电网的构造、运行、技术和管理等领域,通过智能化给电力工业带来一次新生。世界电力工业在20世纪末期已经通过电力市场化改革,获得一次新生,发电商在竞争中扩大了生产规模,基本上赶上了需求的增长,一改我国城乡拉闸限电的窘状。但是,中国电力工业的市场化只走了一半,当改革需要进行到电网时,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却停了下来。
如今,中国的电网要去追赶先进的智能电网技术,无疑是要在历史欠账的面前进行点滴的积累,投入和障碍将会是美国的数倍,由于中国电网中不存在完善的电价机制,电能交易体系没有建立起来,不具备市场行为,很多客观的商业激励不到位,能源耗竭和气候变化已经紧迫地摆在中国电力工业的面前,通过智能电网技术优化供应链已经成为必然。
7.1智能电网投融资背景介绍
在全世界电能用户对电能服务质量、电能利用效率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智能电网的全面推广应用呼之欲出。同时,智能电网所引发的传统电网技术革命必然会带来各种新的技术研发、产品制造、新型服务企业、新的标准制定乃至新的投融资机制等,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为全球经济复苏创造新的技术推动力和投资机遇。
7.1.1电网的智能化发展对电网投融资提出新的要求
据美国电科院估计,在美国实现智能电网需要在未来20年投资2650亿美元。
在未来的智能电网工程实现后,由于系统较低的能耗和阻塞、较高的能量效率、较高的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较低的系统运行和维护费用、系统利用系数提高而减少的对发电和输配电的资产投入、较大的系统安全性、清洁的环境和较低的能量成本,其综合社会效益可达6380亿~8020亿美元,投资收益率为400%。
而在中国,由于电力行业的变压器等基础建设和装备制造能力要比美国先进或实力相当,因此具备实施电网智能化的物质基础。实施智能电网改造初期投资需要3000亿元至5000亿元,但是其对变压器、智能终端、网络管理技术等行业拉动巨大,每年至少可拉升国民经济一到两个百分点(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特约研究员,武建东)。如此巨大的资金需要量和投资收益率为传统电网的投融资市场注入新的循环动力,也对现有的电网投融资机制和资金管理、运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7.1.2传统配电网投融资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智能电网主要是基于配电和用电侧的智能化来实现的,其中电网公司对于智能电网的投资建设主要集中在配电侧,它是指对于与承担分配电能相关的配电线路、配电所、计量仪表、控制设备等的投资。传统配电网的投融资模式集中体现为以下几种。
(1)银行贷款。银行贷款是企业直接从银行借款并承诺在到期日归还借款的一种筹资行为,按照期限长短可以分为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由于银行贷款程序较其他融资方式简便,并且企业可以根据资金的用途来选择贷款类型(供周转使用的短期贷款还是建设使用的长期贷款),因此是所有企业最常见的筹资方式之一。
以日本电力公司为例。日本电力工业主要由十大电力公司经营,其资金来源主要靠外部资金,而外部资金主要是从国内外金融机构和财团筹措。贷款大部分用于偿还债务,余额用于工程建设。国内贷款主要是向政府金融机构如长期信用银行、市中银行、信托银行、人寿保险公司、损害保险公司等财团融资贷款。1984年九大电力公司贷款累计达11亿日元,其中长期贷款为9.6亿日元。
国内贷款是日本电力公司外部资金的主要来源,占总资金的比例在50%~60%,这个比例在国外电力公司中是最高的。
(2)企业债券。企业发行债券筹资也是企业融资的一种常见形式,属于债务融资的范畴,是指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债券。按照发行期限也可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
以我国国家电网为例,我国国家电网公司在2008年共发行了三期电网建设债券:2008年2月28日起正式发行第一期国家电网公司企业债券,债券发行总规模200亿元,其中,7年期品种为50亿元,票面利率5.25%,10年期品种为150亿元,票面利率5.35%,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电网建设。
2008年7月4日,国家电网公司2008年第二期电网建设专项债券成功发行。
本期债券发行总规模195亿元,其中,7年期债券74亿元,年利率5.60%;10年期债券121亿元,年利率5.71%。
12月12日,国家电网公司2008年第三期短期融资券发行,本期债券发行规模为150亿元,债券期限为365天,票面利率2.5%。
(3)企业上市。企业上市一般是指企业通过IPO的方式在股票市场上公开发行股票融资,是一种股权融资方式,与债券融资的区别在于股东与公司之间是所有权归属的关系而非债权债务关系,企业并没有到期还本付息的义务。企业只需要在年底根据经营情况决定是否对股东分红。以我国电网公司为例,地方电网企业重庆涪陵电力股份公司已在我国A股市场上市成功融资,重庆涪陵电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4年2月17日发行A股5200万股,全部向二级市场投资者定价配售,发行价格为4.89元/股。
(4)增加企业自有资金。电力企业的自有资金主要来源于折旧和纯利润,一些国家还有延期付税金。理论上讲,折旧用于投资属于简单再生产,纯利润用于投资属于扩大再生产。电力工业发展初期资金的筹措多数以贷款、发行债券、股票取得。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外债增多,还本付息压力增大,使利润减少。为了增加电力企业的自我投资功能,目前发达国家电力公司都非常重视增加自有资金。采取的主要措施是资产重估,缩短折旧年限、降低运行成本、利用定率法折旧、保持适当的利润以及在建电力项目费用及早分摊到用户等。提高自有资金在建设投资中的比例,是发达国家电力公司资金筹措的重要手段。
英国电力工业国有化以来,建设资金主要依靠自有资金解决。
1948-1976年间,自有资金占总资金的55%,1977-1988年间平均达134.1%,而最高的1988年达220.86%,这在世界发达国家中是绝无仅有的。除去英国电力需求增长缓慢的原因外,主要是依靠折旧基金的方法。
1980年折旧费比1979年增加了近一倍,1977年以来,折旧基金占自有资金的60%~80%。为提高自有资金比重,加速回收设备投资,英国于1997年通过立法,在用传统方法提取折旧基金后,在外加40%的补充折旧费。
因此,1977年自有资金占总资金的比例超过100%,自1980年起英国在所有工业部门内采用资产折现的方法,即把过去历史的投资用于一定的折现率折成当年限值。具体做法是,以折成现职的资产原值为基数,按规定折旧率提取折旧基金(英国电力设备折旧年限为:火电厂20~40年,核电站25年,水电站50年,输、配电设备40年),因而大大提高了折旧基金的绝对值。总之,利用提高折旧基金的方法增加自有资金,有利于电力企业的自我发展。
除此之外,政府财政资金以及电力公司自有资金都是电力公司投资建设的资金来源。
但是,随着各国电力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用电负荷大幅增加,电力工业投资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上述几种融资方式的缺点也逐渐暴露出来。
(1)配电网建设资金需要量大、建设周期长、流动性差,单纯债务融资势必会造成较大的还款压力。同时,由于电价通常都由政府管制,发电商、电网企业无法按照投资、融资的实际成本考虑正常盈利模式下的价格制定,因此项目的投资回报率通常都不会很高。低的投资回报率除非有政府做担保否则债务融资无法正常实施。
(2)企业上市虽然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快速筹集到大额资金,有效缓解企业现金流压力,但是企业初次上市融资成本较高,同时,由于电网公司并不能像其他私营企业那样靠较高的投资回报率赢得投资者青睐,支撑它们的更多还是国家政府的信誉,因此,除非在高度市场化条件下,以盈利、股东权益最大化为目标,上市融资仍然存在较大风险。
(3)电网企业在考虑选择融资方式时,缺乏多元化的融资思路。由于偏重债务融资或者偏重股权融资对企业来说都存在较大风险,而多元化的融资结构可以有效地分散风险,做到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的有效配比。
在我国,由于目前市场机制尚不健全,国有企业出资人约束机制尚不完善,所以国内有观点认为股本资本的成本低于负债的成本,对企业自有资金往往更认为是没有成本的资金,特别是对使用自有资金较多的技改、小型基建等项目的投资回报关注不够。在国际资本市场上,通常认为股本资本的成本高于债务资本的成本,而企业自有资金的成本是最高的,这是因为股本的风险高于债务的风险,按照风险收益配比原则,投资者对股本的回报要求远高于债务资本。电网公司资金规模大、资金流量充沛,因此,一方面要在满足企业资金安全备付率的情况下,尽量减少闲置资金,提高自有资金周转率;另一方面应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和监控机制,保证自有资金的有效投入,提高投入产出水平。由于电网投资规模大、周期长、收益稳定,比较符合养老基金、寿险资金等投资要求,因此建设智能电网时,可考虑把此类机构投资者作为筹集长期资金来源的重要对象。
7.1.3智能电网投融资特点
1.电网投融资受管理体制约束
电网的实际运行状况如何,既取决于电网的拥有者对于线路质量、线路的维修和满足用户需求等方面的投入,也取决于系统调度机构对电网管理的质量。在智能电网中也是如此,调度者为了提高电网的管理质量,必须有能力使得电网传输尽可能多的电功率,同时不会形成高风险的事故。也就是说,电网拥有者的业绩要受到电网调度者行为的影响,因此电网的调度体制和模式将会影响对电网公司的经营激励机制和经营模式。
2.智能电网投融资具有广泛性
智能电网将能源资源开发、输送、库存、转换(发电)、输电、配电、供电、售电、服务以及蓄能与能源终端用户的各种电气设备和其他用能设施,通过数字化信息网络系统连接在一起,通过智能化控制使整个系统得以优化。这一系统将充分利用各种能源资源,特别是利用低碳的天然气、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核能以及各种废弃的资源等,依靠分布式能源系统、能源梯级利用系统、蓄能系统和蓄电交通系统等组合优化配置,实现精确供能,对应供能、互助供能和互补供能,将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供应安全提高到一个全新的水平,污染与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到一个环境可以接受的程度,使用户成本和投资效益达到一种合理而有利的状态。这一系列过程表明智能电网的投融资具有广泛意义,与传统电网投融资项目具有很大不同。
3.智能电网投融资具有包容性
由于智能电网涉及电力、通信等方方面面,电力网、通信网等利益集团要进行融合,所以中国发展智能电网面临很多挑战,智能电网涉及电力系统整体的变革,需要各行业机构协同以及投融资方式的创新。
7.2智能电网新型投融资模式分析
在传统配电网领域投融资模式的基础之上,广泛采取更多新型市场化融资方式将是智能电网投融资模式的改革方向。在本书中,我们将着重介绍项目融资、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实物期权等融资模式在智能电网投融资战略中的应用。
7.2.1智能电网新技术的项目融资
项目融资(Project Financing)是以特定项目的资产、预期收益或权益作为抵押而取得的一种无追索权或有限追索权的融资或贷款。项目融资始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油田开发项目,并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煤炭、铜、铝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如世界最大的、年产80万吨铜的智利埃斯康迪达铜矿,就是通过项目融资实现开发的。
由于项目融资主要以项目本身良好的经营状况以及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的现金流量作为还款保证来融资,因此它并不需要以投资者的信用或有形资产作为担保,也不需要政府部门的还款承诺,贷款的发放对象是专门为项目融资和经营而成立的项目公司。基于此,项目融资方式目前被广泛应用在一些现金流量稳定的诸如发电、道路、铁路、机场、桥梁等大型基建项目上。
城乡基础设施中智能电网扩张、翻新和改造项目涉及面广、更新的投资量大,因而具有“大项目融资”这一基本特点。智能电网项目融资是指为进行智能电网的更新改造所安排的目标性融资,并以该项目日后运营所带来的经营现金流和该项目所形成资产作为项目还款的资金来源和安全保障。